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柿子适应性强 ,生长快 ,产量高 ,病虫害相对较少 ,栽培管理容易 ,因而 ,在我国广大地区都有栽培。但柿子成熟后不耐贮藏运输 ,加工成柿饼是解决贮运、促进柿子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柿饼风味独特 ,不是果脯而胜似果脯 ,颇受消费者欢迎。目前我省市场上的柿饼优质率低 ,销售不畅 ,进而影响柿农的生产积极性。当前应搞好柿饼加工 ,提高优质饼率 ,促进销售。柿饼加工应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 适时采收加工果实采收是加工处理的第一步 ,采收应做到“适时无伤” ,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柿果十分娇嫩 ,稍有不慎 ,就会造成损伤 ,常见的损伤有指甲伤…  相似文献   

2.
柿树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本文总结了柿树生长发育及柿饼加工所需要的气候条件,并利用富平县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富平县气温、降水、日照和霜期等气候条件对柿树生长发育及柿饼加工的适宜性,以期为富平县柿农提供参考,促进柿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柿树种植历史悠久,柿子加工产品有鲜柿、脱涩硬柿、柿饼等。其中尤以柿饼加工数量最大、保质期最长。然而,目前柿饼加工大多仍然采用传统加工方法,即露天挂柿、日晒夜露、反复揉捏、堆窝出霜,经1个多月方可成柿饼。这种方法耗时长、产量小,且易受天气影响而使柿饼变质发霉。为了解决传统柿饼加工中遇到的问题,近年来,人们使用设备  相似文献   

4.
<正>柿子属浆果类,柿子属于柿树科,柿属植物,是文县主要水果之一。柿果味甜,营养丰富,既可生食,又可加工成柿饼、柿醋和柿酒,柿饼和柿干耐贮藏,含糖量高,是人们喜爱的加工品,在荒年还可代粮充饥,所以柿树又是木本粮食树种之一。从未熟柿  相似文献   

5.
《北京农业》2014,(1):35
中国栽植柿子历史悠久,汉初就有栽植习惯。明朝时,柿饼的制作工艺就已十分成熟。柿饼中除含丰富的蛋白质、果糖、脂肪、钙、磷、胡萝卜素及热量外,还含有较高的镁、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等成分。美味的柿饼是如何制作的呢?让我们一起分享柿子大变身—柿饼的做法。采收选果加工柿饼用的柿果以果实黄色减退稍显红色时采收最好。挑选大小相近,无核或少核的品种,无病斑、虫眼、畸形、外形完好、成熟度一致的柿果(如果需要挂晒制作,需要在柿子上留个T型的小把,以便悬挂晾干)。  相似文献   

6.
“七月小枣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农历的九月,正是柿子收获季节。柿子脱涩后鲜吃可口,加工制作成柿饼,是小孩、老人最佳的果品,而且柿饼还可大量出口,换取外汇。据测定,柿饼含糖量高达65.2%、蛋白质1.5%、脂肪0.1%。经加工后的柿饼耐藏,比鲜柿增值2.5倍,是柿子产区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的一条好门路。柿饼的制作技术是: 一、选果:“霜重柿子熟”,即霜降前后是柿子成熟采收适宜时期,采摘过早过晚,都不利于加工。加工果应选择果大、形态完整、果顶平坦或稍突起、无纵沟和裂痕、含糖量高、含水量适中、无病虫害、不软烂、无核  相似文献   

7.
<正> 澄清、脱涩和保色,是柿子加工的主要技术难点,由于这些问题不易解决,长期以来,除柿饼外,市场上很少见到柿子的其它加工产品,而传统的柿饼制作又正值秋雨连绵时节,柿饼易霉烂变质,不能解决我省年产量仅次苹果的鲜柿贮存问题,因此,柿子的产后及时加工已成为果品生产中急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最近,省林科所协同栾川县山  相似文献   

8.
柿果上市时节,正是保鲜贮藏、特色加工的好时机。市场上的鲜柿果零售价一般1~4元/kg,而加工成柿饼,1kg就能卖到6~8元,如果加工成酒柿子、柿子酱、柿子干等特色产品,更能填补市场空白,卖上高价钱。因此,柿果的保鲜加工成本低、利润大,是农民朋友的一项致富途径。  相似文献   

9.
图片     
《新农业》2015,(22)
<正>时值秋末毛虾丰收季节,黄海海州湾渔场的渔民们抢抓捕捞时机,加工晾晒虾皮投放市场。图为江苏省连云港市连岛渔民在晾晒虾皮。深秋时节,山西柿子喜获丰收,农民抓紧收获柿子、加工柿饼,加工成的柿饼能溶于水,是我国独特的柿种珍品。图为山西省平陆县坡底乡马泉沟村村民在加工柿子。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柿子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国家,其中90%以上为涩柿,脱涩后方可食用。柿子营养丰富,含大量的糖类和多种微量元素,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都证实其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本文综述了脱涩脆柿、柿饼、柿酒、柿醋和柿叶茶等加工产品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进一步对柿子加工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优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恭城优良的月柿,月柿产业已经成为恭城县农民的支柱产业.为研究极端天气条件对恭城月柿生长的影响,收集整理恭城县60年的气象资料和历年柿子种植的基本资料,利用因子对应分析法,研究极端天气条件的发生情况、对柿子产业的影响机理及其防御措施.连续春季低温、夏季高温、大风、冰雹、暴雨、干旱、霜冻是影响重要的极端天气,影响到柿子的树势、挂果率、病虫害以及果子的质量.关注气象服务信息,从果园建设到管理,都要尽量避开气象灾害,才能保证月柿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柿渣中单宁的提取工艺,为柿单宁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溶剂浸提法提取成熟柿渣中的单宁,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柿单宁含量,选取pH(水浸提取法)、乙醇体积分数(乙醇浸提法)、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为因素,柿单宁提取率(Y)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方程,优化柿渣中单宁的提取工艺。【结果】3种提取方法获得的柿单宁提取率排序为:碱性水浸>酸性水浸>乙醇浸提。选用碱性水浸提取法作为提取工艺,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1.75-0.0424A+0.0164B+0.0118C+0.01AB+0.0015AC-0.0005BC-0.2528A2-0.0003B2-0.0179C2(A为pH,B为提取时间,C为提取温度);3个因素对碱性水浸提取柿单宁提取率的影响排序为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柿单宁提取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最佳提取工艺条件:pH 11、料液比1∶3、提取时间129 min、提取温度96.5℃,在此条件下获得柿单宁提取率为1.75%,与理论预测值(1.76%)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柿渣中单宁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具有实用价值,可在生产实际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有效光合辐射截获量是决定柿树生长发育和经济产量的一个基本因素。在光照强度为1.0000—100.000米烛光范围内和25—31℃气温条件下,柿树光合强度随光强增加而提高。本试验研究了相对光强对桔蜜柿的营养生长和开花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树冠内相对光强的减弱,枝量、果枝率,枝势,叶子发育状况和开花结果率相应下降。为提高枝量、花量和座果率,应对现行的乔化大冠树体结构,从骨干枝数量,树冠厚度和树冠形状上加以调整和改造.  相似文献   

14.
杀青工艺对柿叶绿茶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杀青条件对安溪油柿柿叶绿茶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柿叶鲜叶不切,直接以炒青机炒青有利于柿叶绿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等主成分的保留;杀青温度150℃、杀青叶量0.60kg、杀青时间2或3min的杀青条件能较好地保持柿叶绿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等主成分.  相似文献   

15.
柿单宁在重金属吸附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柿单宁是一种来源丰富的天然高分子,由于其分子结构中的B环含有丰富的邻位酚羟基,对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降价吸附能力。以柿单宁为有效成分的金属吸附剂具有成本低、环保和高效等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主要介绍柿单宁的结构特点及其吸附重金属(放射性元素、贵金属、有毒重金属等)离子的研究进展,初步探讨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机理,并对该金属吸附剂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柿叶中总黄酮的工艺,以提高柿叶黄酮的提取得率。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柿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422.360 W、提取时间20.970 min、液料比20.660∶1,此时柿叶总黄酮的得率达6.15%。说明响应曲面法是一种很好的优化柿叶黄酮提取工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柿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解河南省柿种质资源类型、分布状况,分析其表型多样性程度。对河南省各地柿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收集,并测定了146份种质资源果实、叶片和种子的43个表型性状,分析其表型多样性,初步进行了种质资源分类与鉴定。河南省柿种质资源均为完全涩柿(PCA),24个描述性表型性状变异类型多,17个性状的所有类型均有分布,仅缺乏7个性状中的10个类型;19个数量性状变异程度高且变异幅度大,其变异系数范围为11.06%~50.88%,极值相差均在2倍以上;各器官变异程度大小顺序为果实种子叶片;不同地区间各表型变异程度不同。R型聚类将43个表型性状划分为5大类,各性状基本按照器官类型分别聚为一类;Q型聚类将146份资源划分为5个类群,根据表型特征,可初步鉴定部分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品种。河南省各地柿资源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其表型变异类型多,变异程度高且变异幅度大,做好本地区柿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和评价等工作,对柿新品种选育和杂交育种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然摊放萎凋工艺对柿叶茶品质改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安溪油柿鲜叶为原料,研究室温自然摊放萎凋工艺对柿叶化学成分含量和柿叶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杀青工序前增加萎凋工序,可明显减轻柿叶茶的青腥味,改进柿叶茶汤的滋味和香气,提高柿叶茶品质.萎凋增加了柿叶中的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水浸出物含量;但萎凋也降低了柿叶中的类黄酮、多酚和VC等活性成分的含量.本试验结果还表明,安溪油柿叶的最适萎凋时间为6 h,以该萎凋柿叶为材料,可以研制成一种色、香、味俱佳的柿叶保健茶.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柿果在关键生长期去袋1周内内外品质的变化情况,采用外黄内黑双层纸和白色复合纸单层袋于6月25日对富有柿果进行套袋,于10月16日进行去袋,以不去袋为对照,每处理分别在10月17日、10月18日、10月19日、10月21日、10月23日等5个时期进行采摘。结果表明,柿果在关键生长时期去袋后,果实质量、色泽、类胡萝卜素及Vc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果实残次果发生率有一定增加,以双层袋处理较为明显。故建议果农在套袋处理上,选择白色单层袋,且带袋采收。  相似文献   

20.
对蟾衣及蟾酥采收的品种、场地及采收的具体方法和加工技术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对采收加工时注意事项做了明确叙述,旨在供广大蟾蜍养殖者提供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