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群经济是在大互联网时代下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一种将有共同爱好、认知和需求的主体连接在一起,通过交流与协作产生群峰效应,使其对产品品牌本身产生反哺的关系。作为"互联网+"创新驱动下一种新的工具,社群经济能将各类经营主体联合汇聚,形成规模化的聚合效益。本文针对横县茉莉花茶文化旅游存在协作程度低、产品同质化、品牌影响力小、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运用社群经济的方法,提出创新发展模式,提高产业的集聚效益;挖掘资源优势,打造具有灵魂的产品;利用社交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范围;实施产品多样化战略,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对策,以促进广西横县茉莉花茶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提升。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143-144
扶贫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在于: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品牌运作、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品牌营销、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商业模式扩充、地区农业文化品牌再造、地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影响力促进、地区农业品牌无形资产增加等,落地打造一批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优质品牌,从而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增长。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宜宾茶叶营销现状,目前宜宾茶叶营销分为产品营销、文化旅游营销、事件营销、连锁经营、网络营销、品牌营销等6种模式,提出了提升茶叶品质,开发衍生产品,促进茶文化和旅游结合发展,重视连锁经营和网络销售,着力打造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等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章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依托丰富、独特的农业资源,把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作为保护特色产品、彰显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影响力、市场知名度和经济附加值的切入点,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传承和创新并举,创造了章丘"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科技化管理、组织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市场化营销"品牌农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章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依托丰富、独特的农业资源,把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作为保护特色产品、彰显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影响力、市场知名度和经济附加值的切入点,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传承和创新并举,创造了章丘“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科技化管理、组织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市场化营销”品牌农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商洛地处秦岭南麓,古为商鞅封邑,凭借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全域旅游发展迅速。“秦岭最美是商洛”和“中国气候康养之都”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商洛被誉为秦岭里最美的地方。但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商洛旅游文化品牌建设还存旅游文化产品支撑不够、旅游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入、旅游文化品牌传播渠道狭窄和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应依托商洛旅游文化资源优势从旅游文化产品支撑、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品牌宣传渠道和旅游产业要素构建等方面全面发力,提升商洛旅游文化品牌知名度,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推动区域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茉莉花茶是我国独创的茶叶品种,起源于福州,兴盛于福州。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茶叶品种口味的要求愈发多样化,福州茉莉花茶的发展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该文界定闽中花茶经济圈的区位,探析建设花茶经济圈的产业基础、优势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旅游特色,加大文化宣传等发展思路,致力于提升福州茉莉花茶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100-101
陕西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在互联网影响下,陕西省乡村旅游在全国的关注度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促进陕西省乡村旅游产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稳步提升,对陕西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陕西省在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存在同质化严重、过度商业化、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通过智慧景区建设、挖掘特色文化、创新营销方式等措施,着力打造陕西省经济增长新亮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品牌建设意识薄弱,品牌定位不清晰、特色不明显,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营销推广缺乏可持续性等。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湖南省要在遵循地域性、系统性、规范性原则的基础上,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夯实农产品品牌建设基础;精准品牌定位,突出品牌形象;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强化品牌管理,构建品牌文化;创新品牌营销手段,完善品牌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戎岩  高鑫 《湖北农业科学》2022,(12):167-172+192
特色小镇作为一种微型产业聚集区,在文旅融合的赋能下,致力于将已有文化资源挖掘内化进而转化为可持续产生价值的旅游资源,在文化内容的基础上打造旅游产业架构,深化产业融合,将文化变现,用特色引流,促进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高质量塑造以文化为核心、以特色为支撑、以产业为导向的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通过剖析陕西省特色小镇在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发展路径,以引导陕西省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推进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提升文化旅游发展综合质量,使陕西省特色小镇的发展与建设兼顾数量与质量,促进文旅融合赋能下的陕西省特色小镇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升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打造陕西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1.
提升廊坊市乡村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其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乡村旅游业的内在核心竞争力、打造旅游产品品牌。乡村旅游业内在竞争力的提升,重在完善产业结构功能体系;旅游服务产品品牌的塑造,重在对特色资源要素的利用。以功能结构为标准,对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划分为5种基本类型,即紧邻都市型、旅游景区配套型、农业生产基地型、特色农业文化型和特色村镇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旅游业态的定位与目标,选择适宜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品牌个性化的不断加剧,旅游文化作为地区经济的发动机也开始逐渐参与到竞争当中来。旅游区经营者为了保持旅游区的竞争优势,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有利于旅游发展的资源,如何塑造旅游文化的特色品牌成为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如何基于旅游文化塑造特色米品牌成为理论界一个重要课题而被受关注。本文以新化紫鹊界特色米为例通过研究湖南新化紫鹊界的独特的特色米旅游基地文化,通过开展以特色米的溯源商贸交易,打造景观营销概念和"稻乡"人自己的特色米的理念,实现特色米的安全生产和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特色产品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承载体,通过创新营销模式,使其具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以此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和文化资源的开发及文化价值实现,同时,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为突破少数民族特色产品在传统营销模式下的地域限制、资本规模和产量小、成本高、效益低、宣传不力、渠道不畅等困境,必须从互联网环境出发运用新媒体、APP、大数据及整合的网络资源等营销方式进行营销模式创新,并在相关人才、基础设施和理念培养等重要封面采取相应对策,以促进互联网环境下少数民族特色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创建特色旅游名县的对策,为县域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实地调查横县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横县旅游业的背景、发展意义、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结果】横县拥有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十二五"期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68.12亿元,年均增长20.1%,但存在景区项目建设缺乏系统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旅游项目单一、旅游景点知名度不高、招商引资工作困难、旅游资源保护不力等问题。【建议】坚持规划先行,加快推进旅游规划编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旅游环境;丰富乡村旅游项目,提升乡村旅游档次;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提升"茉莉之旅"吸引力;加强营销推广,提升"茉莉之旅"的知名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旅游资源保护,提升旅游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农业、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是在工业化进程中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收入降低问题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上海依靠农业科技促进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上海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中存在的特色农产品规模小、成本高、包装简单、深加工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从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化水平、增强营销力度、完善支持政策等角度提升上海特色农产品附加值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旅游业进入移动数字化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旅游网络营销能够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文章指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山西旅游网络营销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移动端网站及APP建设与推广,提高微信公众号营销效果,增强微博营销品牌影响力等网络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阮国杰  师倩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24):117-119+130
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以甘肃省麦积区红崖村为例,实证研究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认为,面对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旅游资源分散、旅游产品单一、服务水平低等问题,红崖村要根据游客的农业观光、农业特色产品采购、学习体验、森林康养等需求,整合现有资源、挖掘潜力资源,通过“农家乐+”的旅游模式及“互联网+”的营销策略,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优势特色产品",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从市场营销4Ps理论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四个方面分析了福建省福安市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现状,认为福安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总体水平较低,导致优质的农产品资源和产业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商品和市场优势,品牌附加值没有形成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探讨从产品分级和价格分级,文化创意赋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渠道规模化,培育当地专业化电子商务企业,加大促销宣传力度,政府主导强化与专业农贸物流合作等角度方面提高互联网营销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农产品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分析了宁夏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对农产品品牌化的支撑效应不强,品牌科技含量较低,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不足,农产品品牌营销模式创新乏力。并提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四个路径:一是加强生产标准化,提升技术含量,提高特色农产品品质;二是提高精深加工能力,突出产品优势,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三是深化品牌内涵建设,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品牌竞争力;四是挖掘地理标志,培育新型农民,发展乡村振兴多元业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