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探究无花果干复合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无花果干复合酶解的7个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3个显著因素(果胶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和酸性蛋白酶添加量),又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进一步优化出无花果干复合酶解工艺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水平。结果表明:无花果干复合酶解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酶添加量0.66‰(果胶酶添加量0.25‰、纤维素酶添加量0.25‰、酸性蛋白酶添加量0.16‰)、料液比1∶20、酶解pH 4.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 min,此工艺条件下酶解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73°Bx,酶解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利用α-淀粉酶、γ-淀粉酶水解淀粉,探讨了麦麸中淀粉水解工艺条件。以料液比、α-淀粉酶与γ-淀粉酶的比例、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时间和pH值为单因素,研究各单因素对淀粉残留率的影响,用正交法对试验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麦麸中淀粉液化水解残留率最低的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与γ-淀粉酶的比例6∶4、添加量0.7%、酶解温度40℃、时间90 min、pH 6.5,在此条件下,酶解后麦麸中淀粉的残留率仅为0.62%。  相似文献   

3.
在利用复合酶法提取鱼腥草黄酮试验中对复合酶比例、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复合酶法提取鱼腥草黄酮的提取工艺为:复合酶比例为7∶3,复合酶添加量3 g/L,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8 h,此工艺条件下,鱼腥草黄酮提取量达到了16.18 mg/g,工艺条件优化后极大地提高了鱼腥草黄酮的提取量,为之后的工业化酶解提取鱼腥草黄酮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酵母发酵法提取石耳粗多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酵母法发酵纯化石耳多糖的工艺,探明酵母对石耳酶解液中多糖、还原糖、总氮含量及pH值的影响,以及浸提液不同pH对石耳多糖含量的影响,设立酵母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温度及时间的单因素实验,并对单因素进行了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发酵液pH为5,酵母添加量为0.75mg/mL,蔗糖的补加量为90mg/mL,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16h。该发酵工艺条件简单,可靠,适合生产。  相似文献   

5.
以感官值和氨基酸回收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活性炭吸附法、微生物发酵法对波纹巴非蛤酶解液的脱腥效果。确定活性炭吸附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为3.5%,作用温度80℃,作用时间40 min,酶解液腥味值为1.5,游离氨基酸的回收率为68.4%;微生物发酵法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浸出物添加量为0.7%,作用温度为35℃,作用时间为45 min,酶解液腥味值为1.3,游离氨基酸的回收率达到92.4%。微生物法脱腥比活性炭吸附法脱腥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曾帅  周德庆  刘楠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9):1564-1569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羊栖菜多酚的酶辅助提取工艺,以提高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为羊栖菜多酚的提取应用于实际生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新鲜羊栖菜为原料,用酶辅助提取法提取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复合酶质量比(中性蛋白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pH和酶解时间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各因素对羊栖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酶解pH>酶解温度>复合酶质量比>酶解时间,其中酶解pH和酶解温度对羊栖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显著(P<0.05);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pH 5.5、酶解时间45 min、复合酶质量比20∶1(复合酶添加量126 mg/g),在此条件下得到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为9.26 mg/g,较溶剂提取法的多酚提取量(8.26 mg/g)有明显提高。【结论】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的酶辅助提取工艺能有效提高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优化的工艺参数可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酶法提取杏鲍菇有效成分,以氨基态氮含量和多糖得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酶解过程中的料液比和复合酶组成比例,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酶解温度、酶解pH以及酶的添加量对酶解杏鲍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最佳料液比为1∶20;第一步纤维素酶酶解杏鲍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8.5℃,酶解pH 5.50,酶的添加量0.102×103U.g-1;第二步复合酶酶解杏鲍菇的复合酶的质量组成比例为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3∶2,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7.5℃,酶解pH 6.75,酶的添加量4.08×103U.g-1.二步酶解最优条件下,酶解液中氨基酸总含量为5.82 g.L-1,多糖得率3.792%.  相似文献   

8.
木瓜蛋白酶酶解核桃饼粕制备抗氧化多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核桃饼粕为原料,研究优化木瓜蛋白酶酶解核桃饼粕制备抗氧化活性多肽的工艺条件。通过研究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底物浓度、酶添加量以及酶解pH值对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正交优化酶解工艺参数,并将酶解物利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柱进行分离,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当木瓜蛋白酶在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3.5 h、底物浓度为2.5 g/100 mL、加酶量为6 500 U/g、pH值为6.5的酶解条件下,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好,酶解液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2.24%和53.20%;酶解液经葡聚糖凝胶层析柱分离,酶解物分离多肽的分子量越大,抗氧化活性越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黑木耳黑色素的高效提取工艺,为促进黑木耳黑色素功能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黑木耳子实体干品为材料,设计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用量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3种酶质量比、复合酶添加量、酶解pH、液料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的单因素试验,然后采用响应面法对复合酶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黑木耳黑色素进行鉴定,分析其对DPPH、ABTS和OH自由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最佳参数为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的质量比1∶3∶0,复合酶添加量25 mg/g,酶解pH 6.0,液(mL)料(g)比20∶1,酶解温度33 ℃,酶解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黑色素得率为13.80%。在相同酶添加量下,其提取得率分别是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单酶处理组的2.03,1.90和1.36倍。复合酶提取获得的黑木耳黑色素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较好,其EC50值分别为1.62和0.99 mg/mL。【结论】用复合酶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得率显著提高,且提取的黑色素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复合酶法提取金针菇多糖及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复合酶法提取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金针菇多糖进行了光谱分析.采用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处理,对加酶质量比、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4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合酶法提取金针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0℃,复合酶添加量0.5%,加酶质量比(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2∶1,pH 6.0,酶解时间2h,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达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