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为探讨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腹泻是否与大肠杆菌有关,以9羽非洲鸵鸟粪便为研究对象,将纯化培养后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细菌形态学鉴定、生化鉴定。结果表明,2~9号菌株在麦康凯培养基生长为红色、湿润的圆形菌落,1号菌株在麦康凯培养基生长为白色透明、湿润的圆形菌落;革兰氏染色均为阴性,镜检均为红色杆菌;9株菌株均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阿拉伯糖、麦芽糖,大部分菌株能分解山梨醇、乳糖、鼠李糖、蔗糖、棉子糖,1株菌不能发酵乳糖且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呈白色透明菌落,所有菌株均不能利用硫化氢、枸橼酸盐,所有菌株VP试验、尿素反应均为阴性,所有菌株MR试验、吲哚试验均为阳性,9株被检菌株均为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2.
主要从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对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的形态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非洲鸵鸟养殖作为一种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人们对鸵鸟的认识还十分浮浅.为了发展鸵鸟养殖,真正做到科学养鸵,探索鸵鸟行为特性非常必要,本文对山西双扶鸵鸟试验种场32只不同年令的鸵鸟行为进行了7昼夜的观察,并做了较为详实的论述和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益生特性及降胆固醇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对具有良好益生特性乳酸菌的筛选,研究其降胆固醇的机理。我们将分离自内蒙古和新疆地区牧民家庭自制的10份酸马奶中的16株乳酸菌经耐酸、耐胆盐实验,筛选出1株益生特性较好的乳酸菌,为E2301。同时通过胆固醇吸收动力曲线和超声波抗性实验对E2301进行降胆固醇机理研究。结果表明E2301耐受pH3.0人工胃液和0.3%的高胆盐环境的能力分别为57.12%和86.93%。且E2301菌体破碎液中胆固醇含量高达49.96%,说明胆固醇被菌体细胞吸收进入了自身体内。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优良的耐酸耐胆盐乳酸菌菌株,从市售发酵蔬菜样品中分离乳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以及糖发酵试验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开展耐酸耐胆盐初筛及人工胃肠液复筛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18株乳酸菌菌株中,有11株具有较高的耐酸耐胆盐能力;经过人工胃肠液复筛后,存活率高于30%的有4株,其中cf12菌株在人工胃液中存活率达到95%,人工肠液处理4、8 h后的存活率分别为173%、194%,菌液浓度未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说明该菌株对低酸性环境及高胆盐环境均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4株乳酸菌经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菌株cf10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cf9、cf12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菌株cf18为副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brevis。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实验室保藏的乳酸菌中筛选出耐酸耐胆盐能力较强的乳酸菌,并研究其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及对肠道病原菌的抑制能力。[方法]通过模拟人工胃肠液及体外与IEC-6细胞共培养来分别研究乳酸菌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及对细胞的黏附能力,并利用单层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其抑菌效果。[结果]试验的27株乳酸菌中,10株乳酸菌在p H 3.0的人工模拟胃液中培养3 h的存活率均大于44.00%,在p H 8.0的人工模拟肠液中培养4 h的存活率均大于51.56%,在含0.30%胆盐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的存活率均大20.00%;其中菌株C13、A03、A17及A90对IEC-6细胞的黏附个数均大于8个/cell;菌株C13、A03对艰难梭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较强,抑菌圈直径均大于22 mm。经16S rRNA测序将C13和A03分别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结论]L.rhamnosu C13、L.plantarum A03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及对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较强,对肠道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良好的抑制肠道病原菌的候选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7.
从广州随机市售的泡菜中分离出14株乳酸菌(LAB),并对其溶血性、产生物胺(组胺、酪胺和苯乙胺)、39株不同来源致病菌的抗菌活性、耐酸性、耐胆汁盐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株乳酸菌在羊血血平板上均不溶血,即γ-溶血;且均不产组胺(组胺、酪胺和苯乙胺);该14株乳酸菌对39株致病菌表现出不同的抗菌活性,其中P1、P2、P11菌株抑菌活性较强,分别对34、33、33株表现出抗菌活性,并且P2(上清液)对13株致病菌达到了最强抑菌活性(+++,抗菌直径>15 mm),为达到最强抑菌活性率最高的菌株;耐酸试验表明,P2能耐pH2.5和pH3.5的酸性环境,而其他两株(P1和P11)不耐此酸度;在耐胆汁盐特性方面,P2和P11能耐受浓度为0.5%、1.0%和1.5%的胆汁盐浓度,而P1不耐受这些胆汁盐浓度.16S rDNA部分序列分子鉴定表明,P2为唾液乳杆菌(相似度为99%).  相似文献   

8.
非洲鸵鸟脑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经解剖学研究,发现了非洲鸵鸟脑的一些特点。全脑平均重量为26.34g,平均全长为59.26mm,宽42.30mm。小脑较发达,向背侧明显地突出,蚓部的的后上方几乎形成一直角,蚓部的横沟明显地比北京鸭等家禽小脑的多,小脑表面积相对大。大脑呈钝三角形,表面光滑,没有脑回和脑沟,灰质很薄。大脑背面有弧形的大脑谷,矢状隆突呈椭圆形。嗅球很小。脑垂体呈小球状。全脑重量仅占体积的0.015%,与家禽脑相差17  相似文献   

9.
产酸、耐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筛选高效产酸的乳酸菌Lactobacillus spp.,并进行功能评价,为乳酸菌在饲料行业的应用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以酸性风味食品为样品来源,以溶钙圈大小为指标进行初筛,以耐酸能力为指标进行复筛,并进一步研究了筛选得到的乳酸菌的产酸性能、生长特性、耐酸、耐胆盐以及抑制病原菌的能力。【结果】获得了10株可在pH 3.0生长的乳酸菌。其中,菌株SC3A和DJ3被鉴定为戊糖乳杆菌L.pentosus,菌株SC15、SC16、DJ9B、DJ10C、SC8、DJ8A、DJ8B和DJ9A为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戊糖乳杆菌DJ3和SC3A的产酸能力、发酵生长速率和抑制病原菌的能力显著优于发酵乳杆菌。而发酵乳杆菌DJ8A和DJ9B的耐酸和耐胆盐能力较强。【结论】从酸性风味食品分离得到了10株具有较强的产酸、耐酸和抑菌能力的乳酸菌,在食品和饲料工业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非洲鸵鸟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原理确定了非洲鸵鸟生长曲线方程参数a=29.0992,b=0.4977,并对方程进行了拟合,建立了非洲鸵鸟生长曲线方程^y=K/(1 29.0992e3/0.4977x)(ry′x=3/0.9918,P<0.001)。估测出非洲鸵鸟生长终极体重为108.69kg,达到最大体重的时间为204.49 d。为今后非洲鸵鸟在我国开展选育和科学饲养、适时出栏屠宰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生长繁殖快、产酸能力强且耐酸的乳酸菌,以获得制备果渣青贮发酵剂的优良菌株。【方法】通过葡萄糖发酵产酸产气特征、产酸速率和生长曲线进行供试乳酸菌的筛选,对筛选出的优良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一步研究其生长温度范围、酸碱耐受性、耐盐性,最后对菌株发酵液进行酸度滴定和有机酸组分分析。【结果】经筛选共获得R7、R3、Rg和Re 4株优良乳酸菌。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R7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R3为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Rg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Re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4株菌均可在15~50℃生长。菌株R7生长最快,降酸能力最强,发酵液乳酸含量最高,占总酸含量的95.40%,在pH值3.0条件下可以旺盛繁殖,同时可耐受质量浓度0.08g/mL NaCl。Re、R3生长及产酸仅次于R7,酸碱耐受性较强。Rg在50℃生长良好,可耐受高温。【结论】菌株R7、Re、R3、Rg具有生长快、产酸能力强、耐酸、产乳酸含量高等优良生物学特性,可应用于果渣青贮饲料添加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12.
5株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泡菜和仔猪粪便中分离出5株乳酸菌,分别命名为RS、RB、RFT、RST、RO,结合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鉴定,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S菌株为植物乳杆菌,RB、RO菌株为粪肠球菌,RVI、RST为屎肠球菌.其中RS菌株具有较好的耐酸性、一定的胆盐耐受力,对温度敏感;RB、RPT、RST、RO菌株对模拟肠液具有较强的耐受力,45-55℃处理30 min不影响其生长;5个菌株对大肠杆菌O<,157>和沙门氏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8%-100%,可作为优良的益生菌候选菌.  相似文献   

13.
从延边地区黑熊肠道中分离并鉴定出3株乳酸菌,其中,嗜酸乳杆菌2株,发酵乳杆菌1株.根据其活性及胆盐耐受性选择2株嗜酸乳杆菌(L-1,L-3)进行耐酸试验、抑菌试验及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这2株嗜酸乳杆菌在胆盐含量0.3%,pH值为2.0时仍然生长,其代谢产物对常见致病菌有较好抑制作用,对小白鼠的毒性试验无毒性.这表明该菌株完全能适应动物胃肠道环境,作为微生态制剂用菌种具有较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猪新鲜粪便和肠道黏膜中筛选乳酸菌,为猪益生剂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和可靠菌种。【方法】采集陕西八眉猪的粪便和肠道组织,分离纯化乳酸菌,通过体外耐酸、耐胆汁试验以及抑菌试验和黏附试验,筛选特性优良的益生菌,用16S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确定其分类地位。采用小鼠安全性检验试验,检测筛选菌株的安全性。【结果】筛选出一株耐受性和抑菌性良好,生长曲线稳定且黏附性较好的乳酸菌,命名为FB027;另一株抑菌性和黏附性良好,生长曲线稳定且耐酸、耐胆盐较好的乳酸菌,命名为SE013。16S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FB027为非解乳糖链球菌(Streptococcus alactolyticus),进化与同属的血红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nguinis(GenBank登录号CP000387.1)同源性最高,SE013为肠系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进化与同属的伪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GenBank登录号AB572039.1)同源性最高。小鼠安全性检验试验发现,连续2周口服乳酸菌FB027和SE013,小鼠健康状况良好,行为、生长、采食量和病理组织剖检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分离获得了性能优良的2株乳酸菌,其在猪饲料添加剂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人体内血清胆固醇的升高可以导致患冠状动脉硬化的机率增高,服用药物或者补充膳食添加剂来降低体内血清胆固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食用含有大量乳酸菌的乳制品可以降低动物和人体的血清胆固醇,尽管乳酸菌降低培养基中的胆固醇含量和减少人类和动物血清胆固醇含量的益生作用得到了大量的证实,但是具体的作用机理至今还没有定论。目前,  相似文献   

16.
乳酸菌对胆固醇降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体内血清胆固醇的升高可以导致患冠状动脉硬化的机率增高,服用药物或者补充膳食添加剂来降低体内血清胆固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食用含有大量乳酸菌的乳制品可以降低动物和人体的血清胆固醇,尽管乳酸菌降低培养基中的胆固醇含量和减少人类和动物血清胆固醇含量的益生作用得到了大量的证实,但是具体的作用机理至今还没有定论。目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常规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从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肠道中分离鉴定出1株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乳酸菌菌株;该分离株对酸、胆盐、蛋白酶具有良好耐受性,但对温度耐受能力较差;分离株培养上清液对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溶藻弧菌(Vibrio alg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抑菌圈直径为1.12~1.22 cm,不同培养时间的抑菌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株在培养24、32、40、48和56 h时的胞外多糖质量浓度为167.24~184.45 mg·L-1,不同取样时间的胞外多糖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服胞外多糖20 d后黑鲷血液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和血红素浓度、淋巴细胞比率均显著升高(P<0.05).综上,该分离株为产胞外多糖的明串珠属乳酸菌,可作为开发海水鱼用微生态制剂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8.
乳酸菌对不同起始糖浓度甘蔗渣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利用废弃甘蔗渣,以微生物发酵来加快其转化,将甘蔗渣的起始含糖质量分数设置为2%、3%、4%、5%、6%和7%,以接种乳酸菌复合系LBC-8作为接菌组,接种灭菌培养基作为对照组,研究了不同起始含糖质量分数的甘蔗渣在这2种情况下发酵参数的变化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接菌组pH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在发酵20 d后,起始糖质量分数越高的处理,pH越低,最低为3.3;接菌组在糖质量分数为5%以上时产乳酸明显,气味酸香,质地松软,感官品质较好;含糖质量分数为5%时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和粗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1.93%、2.26%、41.10%和4.43%。而对照组产丁酸明显,产乳酸较少,发酵品质较差。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接种组在起始含糖5%以上时乳酸菌优势条带较多,而对照组各质量分数的乳酸菌条带都较少。综合以上结果分析得出:当甘蔗渣起始含糖达到5%以上时,接种乳酸菌复合系LBC-8对甘蔗渣进行发酵,可以获得较好发酵品质的饲料。  相似文献   

19.
不同乳酸菌在荔枝汁中的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鲜榨并经巴氏灭菌的荔枝汁中接入不同的乳酸菌(干酪乳杆菌、肠膜状明串珠菌、乳酸链球菌、植物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比较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活菌数、pH值、总滴定酸、总糖、还原糖、总多酚、DPPH清除力和色泽等变化.结果表明,荔枝汁营养丰富,上述各种乳酸菌均能在荔枝汁中很好地生长,其中肠膜状明串珠菌的生长速率(对数生长期)略高于其他5种菌;另外,肠膜状明串珠菌相比其他乳酸菌种更能适应发酵后期的酸性环境,对荔枝汁中糖的转化能力最强,转化糖的降幅约为78%;并且,在多酚和色泽保留率方面,肠膜状明串珠菌也明显优于其他乳酸菌种.  相似文献   

20.
乳酸菌素是从一般认为安全的乳酸菌产生的 ,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通过它来控制食品中的某些腐败菌和病原菌。特别是乳酸菌产生的细菌素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Listeriamonocytogenes)具有抑菌特性。乳酸菌素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它对其它相近种类的细菌具有抑制作用 ,乳酸菌素一般是带正电荷的小分子蛋白 (3 0~ 6 0个氨基酸残基 ) ,具有高等电点和亲水特性[1 ] 。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纯化 ,氨基酸顺序测定 ,遗传因子的描述等。而对它们作用机制所知甚少。根据Nettles和Barefoot的报道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