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究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整体及各级沿程在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总氮(TN)、总磷(TP)的变化规律,探明系统对TN、TP净化效果的最佳运行水力负荷。【方法】对5 hm2养殖池塘配套的约0.5 hm2养殖尾水处理系统,采用低(0.012 m/d)、中(0.023 m/d)、高(0.035 m/d) 3种水力负荷运行,在系统各级沿程(表面流湿地(SFW)、一级净化池塘(PP1)和二级净化池塘(PP2))采集水样,检测TN、TP质量浓度,运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分析各水力负荷条件下各级沿程TN、TP质量浓度的差异变化,以及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整体和各级净化功能区对TN、TP的净化处理效果,通过PP2、TN、TP去除率与水力负荷的拟合函数关系计算最佳运行水力负荷。【结果】养殖尾水处理系统中TN、TP质量浓度在各级沿程、不同水力负荷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沿程与水力负荷存在交互作用(P<0.05)。随水力负荷的增加,系统整体对TN和TP去除率均呈线性下降(TN去除率由低水力负荷时的57%下降为高水力负荷时的23%,TP去除率由低水力负荷时的70%下降为高水力负荷时的46%)。随水力负荷的增加,PP2在系统各净化功能区中对养殖尾水TN净化效果的贡献度由低水力负荷时的22%逐渐增大至高水力负荷时的93%。PP2可优化获得最佳水力负荷约0.075 m/d,对应TN、TP最佳去除率均为28%。【结论】多净化功能区组合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宜建立基于优化水力参数的运行策略,就试验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整体而言,若发挥各净化功能区最佳净化性能,宜采用中水力负荷(0.023 m/d)运行;若以污染物去除总量最优化为目的,需根据养殖池塘排放尾水的水质状况建立运行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4Na2SO4.2H2O2.NaCl加合物的适宜稳定剂。[方法]通过测定不同稳定剂的稳定度筛选出适合加入4Na2SO4.2H2O2.NaCl加合物的复合稳定剂。[结果]不同的稳定剂对4Na2SO4.2H2O2.NaCl的稳定效果不同。就单一稳定剂而言,多基络合剂(EDTA、TEA、DTPA)对4Na2SO4.2H2O2.NaCl的稳定效果较好,4Na2SO4.2H2O2.NaCl的稳定度在95.21%~96.91%,所以单一稳定剂应该首选有机多基络合剂。复合稳定剂比单一稳定剂的稳定效果好,选择无机和有机物作为复合稳定剂时,首先要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无毒的物质。在其他制备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稳定剂使用量的增加,4Na2SO4.2H2O2.NaCl的稳定度增大。当稳定剂的加入量达0.16 g时,4Na2SO4.2H2O2.NaCl的稳定度达97.2%。稳定剂的加入量超过0.16 g时,4Na2SO4.2H2O2.NaCl的稳定度几乎不变。[结论]该研究有利于促进4Na2SO4.2H2O2.NaCl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监测分析氮、磷等主要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发现生态塘链对农村畜禽养殖尾水具有较好的深度净化效果。生态塘链对总氮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均能超过80%,对总磷的整体去除率在80%左右,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接近40%。总氮和氨氮的出水浓度基本低于2.5 mg/L,优于国家一级A标准;总磷排放浓度部分低于1 mg/L,达到了国家一级B标准。生态塘面积是影响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温度对总氮、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非常显著,但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测试了由弧形筛、蛋白质分离器、生物滤池和紫外线杀菌器4部分构成的水处理系统的海水养殖水处理效果,探讨了各部分在水处理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显著去除NO2--N和NH3-N,对NO2--N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37.12%和63.85%;并且使COD和细菌指数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36.01%和84.2...  相似文献   

5.
为开展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处理技术的研究,以湿地(芦苇、香蒲、菱角)、水生动物(梭鱼)净化塘、水生植物(凤眼莲、蕹菜)净化塘作为净化功能区,构建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按照养殖池塘与尾水处理系统面积比为9.8∶1设置,在试验周期内,对13个养殖池塘(5 hm2)排放养殖尾水中总氮(TN)、总磷(TP)进行尾水处理系统各级沿程监测。结果表明:2019—2020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进水中TN、TP质量浓度分别为(2.025±1.031)、(0.627±0.734)mg/L,经处理后排放水中TN、TP质量浓度分别为(1.323±0.427)、(0.427±0.369)mg/L,两年间TN、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4.67%、31.89%,系统整体对TN、TP的净化效果显著;系统各级沿程对TN、TP的去除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养殖尾水依次流经净化功能区,去除率逐级升高。研究表明:水生动物净化塘对TN的净化效果显著,多种水生植物组合的净化塘对TN、TP的净化效果均显著;随季节演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对较高含量的TN、TP仍能保持良好的净化效果,水生植物净化塘在秋季对TN、TP净化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开展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处理技术的研究,以湿地(芦苇、香蒲、菱角)、水生动物(梭鱼)净化塘、水生植物(凤眼莲、蕹菜)净化塘作为净化功能区,构建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按照养殖池塘与尾水处理系统面积比为9.8:1设置,在试验周期内,对13个养殖池塘(5 hm2)排放养殖尾水中总氮(TN)、总磷(TP)进行尾水处理系统各级...  相似文献   

7.
以硫酸钠、氯化钠和过氧化氢为原料合成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开发合成4Na2SO4·2H2O2·NaCl加合物的新工艺,为了充分利用原料和降低成本,采用多次循环的合成方法.利用单因素优选法探索合成条件对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4Na2SO4·2H2O2·NaCl加合物较为适宜的制备条件为:25mL30%H2O2为基准,NaCl的加入量为4g,Na2SO4的加入量为32g,选取EA作为稳定剂,反应温度为(283±1)K,反应的时间为30min.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浮萍和金鱼藻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构建小型水培污水净化系统,以浮萍和金鱼藻2种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水培时间下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并设置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28 d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浮萍系统对生活污水COD、NH3-N、TN、TP的最终去除率分别为80.8%、92.4%、89.7%、85.3%,金鱼藻系统对生活污水COD、NH3-N、TN、TP的最终去除率分别为79.5%、92.1%、88.6%、86.9%,对照组中COD、NH3-N、TN、TP的最终去除率分别为71.8%、76.5%、75.4%、59.8%。[结论]浮萍和金鱼藻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良好,在水培污水净化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酵母和纤维素酶制剂的应用缓解了蛋白质饲料缺乏的状况,通过试验研究从肉牛增重情况、饲料消耗情况和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研究了酵母和纤维素酶制剂的复合物对肉牛增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肉牛日粮中添加纤维素酶0.7‰,酵母酶制剂0.3‰,日增重可达0.97 kg,增重成本降低了1.24元.kg-1。  相似文献   

10.
火山石和改性凹凸棒土对初沉单元净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养殖尾水处理系统中沉淀单元净化能力进行优化,以改性凹凸棒土(Al@TCAP-N)和火山石作为研究材料,利用显微观察和比表面积测定研究其净化机理,以TN、TP、CODMn的浓度和去除率为检测指标,研究初沉单元中两材料的净化模式、运行参数和回收利用能力。结果显示,Al@TCAP-N具备较大比表面积(28.58 m2·g-1),微生物难以附着;火山石比表面积较小(10.9 m2· g-1),适宜微生物附着。将两者复合使用并添加外源微生物,0~48 h水质净化效果最佳,此模式对TN、TP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41.25%、45.31%和54.97%。深入研究该模式的运行参数,结果显示两种材料最适合的复配质量比为1∶1,复配时最适添加量为1 g·L-1,且微生物直接投加于水体中的净化效果好于固载于材料上。对使用后的净化材料进行研究,发现净化材料能够通过简单的冲洗、烘干重复利用,并且每克材料最多可富集201.73 μg氮和34.98 μg磷,具有潜在的资源化利用价值。研究表明,将净化材料与外源微生物联用,能够有效、实用地增强养殖尾水沉淀单元水质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阐明了目前精养池塘存在的问题和采用生物方法净化养殖水体的优势.着重介绍了国内外精养池塘水质常用的生物净化方法和一些相关的具体实例,指出因地制宜地将几种生物净化方法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水质调控效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程志斌  王晓明  唐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898-4899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与硫酸亚铁对洋葱表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设置4组处理:处理①:2 ml蒸馏水(对照组);处理②:1 ml蒸馏水+1 ml 4 mmol/LFeSO4;处理③:1 ml蒸馏水+1 ml 2 mmol/LH2O2;处理④:1 ml 2 mmol/LH2O2+1 ml 4 mmol/LFeSO4,处理洋葱表皮细胞24 h后,观察其凋亡情况。[结果]处理①的细胞正常;处理②的细胞与对照组相似;处理③的细胞处于明显凋亡状态;处理④的细胞未出现明显凋亡。[结论]FeSO4对洋葱表皮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金属离子对过氧化氢漂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化学浆过氧化氢漂白中金属离子的来源和对漂白的影响机理,介绍了控制浆中金属离子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北方高位池养殖模式正处于发展阶段,借鉴南方高位池养殖模式的建设,北方高位池主要采用覆膜高位池养殖模式,具有高产量、高投入、高收益的特点.介绍了北方高位池养殖模式的发展,分析了高位池养殖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北方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3种创新健康生态高位池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EM菌应用于海水养虾池,通过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COD、硫化物、pH值等水质指标变化说明EM菌对养虾池水质的作用效果。[方法]在A、B2个养虾池中每隔半个月喷洒EM菌液11.25L/hm2。[结果]EM能够有效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COD,能增加溶解氧,稳定酸碱度。[结论]一次喷洒11.25L/hm2EM菌液,可使虾池保持良好水质达15d以上。  相似文献   

16.
硫酸钠饮水对蛋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8周龄朝鲜龙城系鹌鹑720只随机分成4组,于饮水中分别添加2g/L、1g/L、0.5g/L、0g/L的硫酸钠溶液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硫酸钠的3个试验组产蛋率和饮料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添加量以0.5g/L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7.
过氧化氢对拟南芥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氢作为一种超氧化物能对植物产生氧化胁迫。把野生型拟南芥培养到根长约为1.5 cm,然后转移到浓度为0.2~2.0mmoL/L的过氧化氢培养基上,隔24 h对根的长度进行测量,了解过氧化氢对拟南芥根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过氧化氢浓度为0.2mmoL/L时,即对植物根生长造成抑制;当浓度为2.0 mmoL/L时,则植物根生长完全受到抑制,表现为根生长停止。  相似文献   

18.
比较了粟的不同水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并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进行粟的胁迫萌发研究.在温度30℃、pH值7.0、萌发48h的条件下,分析了过氧化氢对幼芽的外观生理形态、粟种的发芽率及其胁迫粟水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影响,对浓度1.5ml/100ml的过氧化氢胁迫粟水提取物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浓度在0~1.5ml/100ml范围时,粟产生适应性反应,对萌发有促进作用;在浓度1.5ml/100 ml时,发芽率为92.3%,羟自由基清除率可达53.4%,比水萌发清除率(10.1%)提高了4倍多;浓度大于1.5 ml/100 ml时,则抑制粟种子萌发.过氧化氢胁迫粟萌发,有助于提高其营养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9.
NaCl,Na2SO4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和Na2SO4对7个苜蓿品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溶液胁迫下,苜蓿的种子和幼苗的耐盐性强弱表现相同。Na2SO4胁迫下.新牧1号杂花苜蓿耐盐性最强,其次为苜蓿王.三得利耐盐性最弱;NaCl胁迫下,新牧1号杂花苜蓿耐盐性最强.其次为新疆大叶,费纳尔耐盐性最弱。NaCl溶液胁迫下种子萌发的耐受临界为28-70mmol/L Na2SO4溶液胁迫下种子萌发的耐受临界为99~141mmol/L。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双氧水与PEG协同引发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测定了引发处理后冬小麦的苗长(SL)、根长(RL)、发芽势(GE)、发芽率(GP)等9个种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长7170’在0.25%H2O2浸泡6 h+10%PEG浸泡4 h(处理3)条件下比对照(处理1)的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长、活力指数显著升高了18.4%、30.2%、26.1%、48.4%,对比于0%H2O2浸泡12 h+0%PEG浸泡12 h(处理2)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根重分别升高了20.7%、16.2%、13.6%、22.8%。‘长6388’在0.25%H2O2浸泡6 h+10%PEG浸泡4 h(处理3)条件下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1)及0.5%H2O2浸泡6 h+5%PEG浸泡4 h(处理9),发芽指数与0.5%H2O2浸泡12 h+10%PEG浸泡2 h(处理8)相比升高了12%。种子活力的综合评价结果(D值)显示,2个品种均在处理3的协同引发下最大,分别为0.9482、0.8293;GGE双标图分析表明,0.25% H2O2浸泡6 h+10%PEG浸泡4 h(处理3)协同引发下,2个品种都在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长上表现良好,这些指标可以作为小麦种子活力鉴定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