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验对来自于云南和辽宁8个不同居群的蛹虫草进行菌种分离,共获得72株蛹草拟青霉菌株,对其在人工栽培条件下菌丝体的虫草多糖和虫草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以野生蛹虫草及冬虫夏草的虫草多糖和虫草酸含量为对比,比较其差异性。分析和统计表明:云南蛹虫草居群菌丝体虫草多糖和虫草酸平均含量,普遍高于我国东北蛹虫草居群菌丝体的;云南嵩明居群菌丝体虫草多糖和虫草酸平均含量最高,与其他居群菌丝体相比差异显著,其中云南嵩明居群cmilSM5号菌株菌丝体虫草多糖和虫草酸含量在所有菌株菌丝体中最高,与其他菌株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蛹草拟青霉固体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蛹草拟青霉cmily-02产虫草素得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以虫草素产量为指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筛选出最优固体培养基为:大米粉2.0%、青稞粉0.5%、玉米粉3.0%、黄豆粉0.5%、粗麦麸30%、KH2PO3 0.05%、MgSO4 0.1%。从培养温度和干燥温度2方面,探讨了温度对虫草素产量的影响,得出产虫草素的最佳培养温度为28℃,最佳干燥温度为30℃。通过固体发酵条件优化,虫草素产量可达到1 850μg.g-1。  相似文献   

3.
一些真菌和食用菌学者曾对某些真菌和食用菌的同工酶和蛋白质谱带进行了研究,认为可以将它作为鉴别菌株的指标之一,同时认为根据蛋白质电泳图谱的分析技术对冬虫夏草等菌的无性阶段亲缘关系进行探讨,即根据蛋白质区带图谱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其亲缘之间的内在关系。同工酶的研究可以从分子水平反映其遗传特性。我们企图通过研究人工栽培蛹虫草的菌丝体、天然蛹虫草子座上分离的菌丝体和天然蛹虫草子囊抱子分离的菌丝体同工酶和蛋白质电泳图谱的研究,了解其间的亲缘关系。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栽培蛹虫草的菌丝体,菌龄10天,…  相似文献   

4.
蛹虫草菌株无性世代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个不同的蛹虫草菌株在PDA和四种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势最好,4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以及产色素状况有显著差异.根据蛹虫草的菌落形态和凹面玻片培养法观察到的菌丝形态、产抱特点,初步得到确认无性世代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虫草属真菌无性型的培养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冬虫夏草和蛾蛹虫草在供试培养基上培养出完整的产孢体和分生孢子,经整体鉴定,其无性阶段分别为中国被孢霉和细脚拟青霉。  相似文献   

6.
人工培植蛹虫草子实体原基的诱发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冉翠香  王莉  许智宏 《食用菌》2001,23(4):9-10
本文就蛹虫草人工培植的子实体原基形成过程中,温差刺激及温差刺激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操作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克隆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野生型菌株Cm01的laeA基因(CmLaeA)、合成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的laeA基因(AsLaeA),构建不同过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野生型蛹虫草菌株LN9、Cm01,...  相似文献   

8.
蛹虫草人工培养条件下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蛹虫草在人工栽培状态下的显微,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蛹虫草无性阶段产生分生孢子,有性阶段形成子囊孢子。子囊内形成1 ̄8个子囊孢子,每个子囊孢子可在子囊内进行多次无性分裂,亦可在子座上萌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滇中地区昆明西山、昆明野鸭湖、嵩明大哨和楚雄紫溪山分布的蛹虫草居群,进行调查和采样,调查分析了蛹虫草的生境,比较研究了蛹虫草不同居群有性型及无性型形态差异,对蛹虫草无性型的产孢结构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研究发现,蛹虫草子囊壳着生方式及其大小、子囊大小、无性型,随生境不同而发生差异。在云南松常绿阔叶混交林下的子囊壳及子囊较大,分离得到的无性型以拟青霉型(Paecilomyces-type)产孢结构占优势;在华山松林和田埂草丛生境中的子囊壳及其子囊较小,分离得到的无性型以轮枝孢型(Verticillium-type)产孢结构占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以蛹虫草为试材,研究蛹虫草生长过程中子实体鲜重、培养基pH值、胞外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蛹虫草酸性蛋白酶的活性大小受氮源的影响,由112U/g提高至213U/g,但形成规律基本一致。胞外中性和碱性蛋白酶的活性高低及形成规律均受到氮源的影响。中性蛋白酶活性在氮源培养基中第30天达到最高峰,为10.2U/g,而在空白培养基上却未检测得显著的峰值。碱性蛋白酶活性受氮源的影响在第10天开始上升,至第50天达到最大值(10U/g)。在空白培养基上,碱性蛋白酶活性在第50天开始上升,培养结束时达最大值(6.5U/g)。这3种蛋白酶中,酸性蛋白酶活性与子实体的生长趋势相关性最大。该研究将为蛹虫草子实体生产的营养生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北冬虫夏草的人工培植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采用人工合成培养基,接入北冬虫夏草菌种C-58,室内培植,长出北冬虫夏草子座,生长周期为50-58d。子座干品营养成分析表明,北冬虫夏草C-58与冬虫夏草相近,含有虫草素0.11%、虫草酸8.55%、虫草多糖0.14%、蛋白质28.18%、氨基酸19.00%、矿物质K1.57%,Ca0.48%,Mg0.21%,Zn0.007675,Fe0.00254%,Cu0.00236%,Mn0.00035%,Cd0.00002%等,本文研究为南方工厂化培植北冬虫夏草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蛹虫草人工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试验通过对四个人工分离蛹虫草品种的菌丝体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沈阳人工分离种(S)为优质品种,武汉(W)、河南(H)、北京(B)种为淘汰种。以大米加4个蚕蛹为基质的培养基子实体生物学效率最高;液体菌种生长周期短,生物学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蛹虫草产胞外多糖的液体优化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蛹虫草进行发酵培养基配方正交设计试验 ,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的优化培养基配方如下 :玉米粉4% ,黄豆粉 0 6 % ,酵母汁 0 3% ,K2 HPO4 0 0 5 % ,Mg SO4 0 0 5 % ,接种量 3% ,pH5 5。此培养基组合在 2 5℃培养 1 4 4h的胞外多糖产量可达 1 83g/L。碳源因子对胞外多糖的产生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用直径6 cm,高10 cm聚乙烯培养罐固体发酵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以固体发酵产物中虫草素含量为指标,从16个蛹虫草菌株中筛选出虫草素含量最高的菌株,考察固体发酵该菌株的培养基组成、培养时间、培养基装量、料液比、培养温度、接种量和添加物对虫草素含量的影响,得到了有利于蛹虫草固体发酵产虫草素的培养条件:培养罐装20 g小麦,按小麦干重6%的量分别加入玉米粉和黄豆粉,按料液比1∶1.4(w∶v,以小麦干重为基准)加入营养液(g/L:2.0 K2HPO4·3H2O,0.5 MgSO4·7H2O,16甘氨酸),培养温度为26℃,时间46 d,接种量10%.  相似文献   

15.
蛹虫草5个选育菌株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富PDA培养基对保藏的5个蛹虫草菌株进行菌丝生长速度和形态比较.并采用加富米饭培养基进行栽培性能比较.筛选出子座健壮、产量高、生产周期短、适合在南方地区春夏季节栽培的蛹虫草菌株CS—7。  相似文献   

16.
北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条件及其子实体成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大米合成培养基培养北冬虫夏草,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及与野生北冬虫夏草形态一致的子实体,每50g培养基产鲜虫草子实体约25g。分析栽培虫草子实体的化学成分表明,北冬虫夏草在许多成分上与冬虫夏草相似,某些药用成分更优于冬虫夏草。  相似文献   

17.
对蛹虫草新菌株3号多糖进行提取纯化,通过体外氧化反应体系评价蛹虫草新菌株3号粗多糖及精多糖总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及不同浓度时蛹虫草新菌株3号粗多糖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蛹虫草粗多糖总还原力为0.182,羟自由基清除率为84.4%,且随多糖浓度上升,羟自由基清除率增大。蛹虫草新菌株3号精多糖总还原力为0.136,羟自由基清除率为55.3%。蛹虫草新菌株3号粗多糖总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率均优于蛹虫草新菌株3号精多糖。由此推断蛹虫草新菌株3号中多糖种类繁杂,并非单一多糖,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功能的多糖,且多糖之间的抗氧化功能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工虫草的研究和开发现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综述中国产虫草属〔Cordyceps(Fr.)Link〕主要种类的菌种分离和驯化培养研究及其产品开发。其中冬虫夏草(Cordyeeps sinensis)、蛹虫草(C. militaris)等种类的研究和开发具有较高医疗保健价值,并取得较好社会效益。目前人工栽培冬虫夏草在技术上尚不过关。有些地方和部门以生产虫草茵或以蚕蛹为寄生的“蛹虫草”当成冬虫夏草,这与野生冬虫夏草功能与作用有些差异。但各种虫草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