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药的环境安全评价是农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研究农药的环境行为特征及其对非靶生物的影响,本文对吡虫啉的主要环境行为特性进行研究,为评价该农药的环境安全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药环境安全评价是农药登记管理的重要内容 ,申请农药登记的单位必须按农业部《农药登记资料要求》提供所须的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资料。申请临时登记的农药应提供详细的农药环境行为特征和对非靶生物毒性试验资料 ,但根据农药特性和用途 ,至少应提供鱼、鸟、家蚕、蜜蜂的毒性资料 ;申请正式登记的农药必须提供齐备的农药环境影响资料。农药登记部门根据提供资料进行农药环境安全评价 ,提出农药登记评审意见。另外 ,农药企业出口农药 ,必须向出口国提供系统的农药环境影响资料。农药登记涉及面较广 ,其中农药登记中的环境安全评价部分分工由国…  相似文献   

3.
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52  
国家环境保护局委托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负责制定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经1987~1989年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讨论通过,已于1989年正式颁布。本准则从3个方面科学地论述了农药对环境安全性影响的因素、环境安全性评价指标与评价试验程序以及农药对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通过它可以为评价农药对环境生物的毒性,及其在环境中的残留性、移动性和富集性,预测农药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为新农药的开发与农药的安全使用,为预防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凡新农药的开发研究及申请农药品种的登记,均须按照准则进行各项试验。为方便读者和试行这一准则,本刊拟从本期开始分三次全文刊登该准则。  相似文献   

4.
正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从环境毒理学视角,系统介绍了化学农药的主要类型和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农药的环境毒性与毒理,有机体对化学农药的吸收、转运、代谢过程以及致毒机理。论述了农药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基本原理和评价方法,农药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农药药害对环境生物的影响及其降害的措施和安全风险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农药中毒的防范与救治,国内外农药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解读新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主要内容和农药安全使用的策略和措施,还综述了代谢组学在农药环境毒理学研究和风险评估应用上的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强化农药监测与再评价,科学防控各类安全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在我国建立登记后农药安全性监测,实施农药再评价、再登记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遵循、借鉴国际农药管理模式,建立我国的农药再评价、再登记制度是对我国农药管理制度的完善,是新时期农药安全管理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手性农药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手性农药在环境中的行为研究进行了综述.从手性农药环境行为研究意义、手性农药环境行为研究方法、手性农药环境行为研究现状(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苯氧羧酸类除草剂、酰苯胺类杀菌剂、手性分子作为环境示踪物)和手性农药代谢研究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宏观研究环境危害的同时,建议开展微观的手性农药代谢研究.以确定其对人类及其他动植物及微生物的毒力和毒理,更好地指导手性农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一、为发展农药生产,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对研制、生产的农药要按《农药安全评价暂行规定》作出安全评价,必须按本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农药毒性试验。二、农药毒性的评价程序,首先应考虑其基本毒性要求(急性毒性及致突变快速筛选试验),然后再考虑进行深入的食品和环境中的  相似文献   

8.
农药作为农业投入品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加强对登记后农药的管理是农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各国政府为长期有效地控制农药风险.保证安全,逐步将登记后农药的再登记和再评价纳入登记管理范畴。本文着重探讨农药再评价的内涵.介绍欧盟和美国的农药登记再评价的基本情况,在分析我国农药登记后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农药登记后管理需要完善法律规定,建立长期的再评价制度和科学评价机制,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增强与社会体系的开放性与协作性。  相似文献   

9.
农药残留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永权 《植物保护》2013,39(5):90-98
农药残留是农药应用后的必然现象。农药残留引起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农药环境行为、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变化、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制定等四个方面简要综述近年来农药残留研究的基本状况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农药残留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美国农药管理及其机构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环境保护局农药项目办公室 (OPP)负责美国农药的管理工作。农药项目办公室已有近900人 ,包括1个后勤部和9个专业部。资源管理部 :负责人事、财务、后勤管理 ;对外协调部 :负责政策法规、立法、议会联络 ,地区的、民族的协调和配合 ,国际事务、公关活动以及野外项目 ;健康影响部 :负责评价农药的利与弊 ,以及确定和评价对人和动物的危害 ;抗微生物剂部 :负责抗微生物剂农药的管理活动 ,包括这类农药产品的登记 ,变更登记和再登记 ;环境行为和环境影响部 :负责评价农药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影响 ;生物农药和农药污染控制部 :负责生物…  相似文献   

11.
4吡虫啉在环境中降解性研究—土壤降解、水解及光解评价农药在环境中的降解性能,是评价农药对整个环境危害影响十分重要的指标,农药在环境中的持留愈长,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对各种环境生物,甚至对人类的危害也愈大。农药在环境中的降解,包括微生物降解、化学降解和光降...  相似文献   

12.
市场流通的农药产品中,以助剂名义搭售农药行为严重干扰了市场经营秩序。依据《农药成分监测技术指南》中监测方法,开展助剂中农药成分的定性定量监测工作,是强化农药产品质量监管,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两岸禁用农药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国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世界各国及地区分别对一些高毒剧毒农药制定了禁用和限用政策。台湾和大陆也分别规定了相应的禁用农药,本文主要通过对两岸禁用农药的比对研究,找出其差异。  相似文献   

14.
近日,农业部发布第1533号公告,批准化学工业农药安全评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13家单位为农药登记环境试验单位,有效期三年。  相似文献   

15.
农药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阐述了农药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即农药的漂移、挥发和光解;农药的动、植物吸收;农药的地表径流;农药的土壤滞留和吸附;农药的土壤淋溶;农药的生物、非生物降解。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农药的土壤环境行为与土壤理化特性及与农药理化特性的关系,并对农药非点源污染的治理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实验室共有工作人员14人。其中:博士9人、硕士2人、学士1人、大专1人、中专1人;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5人、中级2人、技术人员3人。主要从事农药环境行为及环境毒理评价。该实验室是院农药毒理与使用技术、上组建的,并于2008年1单位资质认证。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农药监管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农药追溯管理是农药监管中的重点工作.通过追溯管理能有效减少滥用药行为,有效打击违法生产、销售、使用假劣农药和禁限用农药行为.本文通过分析农药可追溯管理的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实验共有工作人员14人。其中:博士9人、硕士2人、学士1人、大专1中专1人;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5人、中级2人、技术人员3人。主要林事农药环境行为及环境毒理评价。  相似文献   

19.
农药在农业病虫草害的防控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农药应用后其母体和转化产物在农产品和水体、土壤、空气等环境中的残留存在一定的生物活性或毒性风险。传统的农药活性和毒性的评估手段不仅耗时、耗力、耗成本, 且违背实验动物“3R”原则, 也难以快速准确预测种类繁多且不断增加的农药化学品对人体和生态健康的风险。计算毒理学为农药化合物的毒性预测、活性筛查及风险评估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本文主要介绍计算毒理学的发展及其在农药毒性预测、活性筛查及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现状, 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农药对人类健康及环境安全的风险评估提供新思路。该领域的研究对指导农药的安全生产、科学使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农药研发和使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为满足蔬菜安全生产的农药研究和科学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设计了"基于蔬菜安全生产的农药研发和使用现状"调查问卷,以占全国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技术负责人群体57.97%的个体为样本实施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72.11%,受访者比例,后同)和对环境影响小(54.74%)是农药研究开发成功最重要的因素;田间药效试验投入偏低,应该加强试验标准建设,提高各单位试验水平。农药使用管理最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产品质量、市场价格和管制机制;蔬菜生产中农药使用管理计划、全过程控制计划、高毒化学农药的管制等亟待加强。农药速效性和价格是影响农户购药行为最重要的因素,农户选择购买蔬菜上的农药主要依靠经销人员推荐;影响农药防治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是药剂本身特性(69.47%)和施药人员素质(35.26%);使用农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使用不科学(72.63%)、农药品种选择不正确(65.79%);对蔬菜安全生产影响最大农药种类是杀虫剂(81.58%)。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备受关注和担忧(96.84%)。建议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速农药科学研究和推广,推动使用技术培训和宣传普及,实行农药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蔬菜生产过程监管和指导,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