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澳大利亚棉业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 年 3 月 6~16 日,由农业部组织的棉花产业考察团一行 8 人对澳大利亚进行了考察与走访。考察团共涉足参观和考察了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的 5 个农场、位于昆士兰州达灵当地区的澳大利亚最大的棉花加工和贸易公司“昆士兰棉花”(Queensland Cotton);与澳大利亚主要的棉花研究所及机构进行了交谈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加勒帕戈斯群岛野生棉考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广泛地考察棉花野生资源,于2015年9月中旬到厄瓜多尔的加勒帕戈斯群岛进行了野生棉野外考察,发现该群岛上达尔文氏棉生长旺盛、分布广泛。找到了23个野生棉自然居群,有21个可采集到野生棉种子,包括四倍体野生种达尔文氏棉(AD5)和二倍体野生种克劳茨基棉(D_(3-k))。还发现了达尔文氏棉、克劳茨基棉和海岛棉3个不同棉种自然混生的情况。从加勒帕戈斯多个岛屿及可能存在的自然分布来看,有必要对该群岛野生棉进行长期和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棉业考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农科院棉花所,于1992年6月考察了澳大刹亚棉花,走访了22个机构,征集到棉花资源93份,科研资料175份。对澳大利亚植棉历史、生产现状、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技术、植物保护等学科以及棉业体系、科研管理和信息服务等领域,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对野生棉、棉虫迁飞和综合治理以及旱地植棉等专业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夏威夷毛棉考察补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2011年工作的基础上,又于2012年9月19-27日赴美国夏威夷州进行了一次毛棉的考察,野外试点扩大到了拉奈岛和大岛。在包括瓦胡岛在内的3个主岛上,共发现15个野外居群,在拉奈岛和大岛均看到了毛棉原始材料。毛棉在仅有分布地的夏威夷群岛正在迅速减少,尽早开展较全面的考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夏威夷毛棉考察简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毛棉是棉属5个四倍体种之一,仅仅分布于美国夏威夷州。作者于2011年8月底至9月初到夏威夷州的瓦胡岛进行了野外考察,发现了6个自然居群,采集到了毛棉样品。同时,还采集到陆地棉、海岛棉和桐棉属的桐棉等材料。现场考察发现,毛棉生存环境很恶劣,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发展因素。与毛棉馆藏标本采集地点比较,原来许多分布地找不到棉花了,即野外自然居群越来越少,说明毛棉濒于灭绝状态。作者认为,对夏威夷州其它原来采集到毛棉标本的5个主岛进行考察,或者对其它四倍体棉种的原始材料都进行全面考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聂明建 《作物研究》2005,19(1):64-67
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农业概况和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学习澳大利亚经验发展常德农业生产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棉花生产情况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澳大利亚棉花国际竞争力强的原因,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江苏联发纺织有限公司组成考察小组,考察了澳大利亚棉花主产区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该棉区光热资源充足,灌溉便利,不覆盖地膜,一地一个品种,全程机械化植棉,技术服务到位;棉花产量高,纤维品质优良,一致性好,无“三丝”等杂物污染;纤维检测完备,检测指标与国际接轨,检测结果得到国际认可;棉花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通过协会或合作组织等将公司、加工厂与农场主联接,形成产业运营平台,分工明确,渠道顺畅,利益共享,造就了其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考察结果为我国棉花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赴澳大利亚棉业考察报告 I棉花生产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括了澳大利亚棉花生产和出口情况,分析了其产业特点和优势,介绍了植棉农场的生产管理、经营效益及棉花加工、质量检测等概况。  相似文献   

9.
赴澳大利亚棉业考察报告Ⅰ棉花生产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括了澳大利亚棉花生产和出口情况,分析了其产业特点和优势,介绍了植棉农场的生产管理、经营效益及棉花加工、质量检测等概况.  相似文献   

10.
先进植棉国家为植棉、加工和购销市场服务的整套业务都有历史悠久的全国性的领导机构和行业组织来管理。这些组织的特点是:主要棉业组织是由该行业自己民办,并由官方组织加以领导和支持。基金会的活动基金主要由植棉者、轧花厂主和其它棉花企业自己资助。而基金又再被用于入会的各行业的棉花科研、技术推广、推销广告和培训教育事业上。这种棉业管理系统和方法可被中国借鉴和采用。  相似文献   

11.
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 Littoralis全基因组Survey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omoea littoralis是甘薯的近缘野生种之一,对其全基因组的研究可为甘薯种质资源的创新提供参考,同时为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打下基础。本研究通过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深度约为60×,经过滤后得到22.45 G数据,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估算基因组大小、杂合率、重复序列和GC含量等基因组特征。预估基因组大小经修正后为676.27 Mb。K-mer分析结果得出I. littoralis基因组中重复序列所占比率为60.98%,杂合率为0.81%;初步组装结果,contigs N50为0.684 kb,总读长为0.538 Gb,scaffolds N50为12.09 kb,总读长为0.602 Gb;GC平均深度及含量分布出现分层现象。本研究首次报道I. littoralis的基因组特征信息,为进一步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5年毛棉考察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过去的5年,连续考察夏威夷毛棉5次,到达夏威夷群岛8个主岛的7个。野外实地考察地域最多的是瓦胡岛,其余岛实际到达的地域有限。共发现毛棉居群36个,其中19个是自然群体,17个为人工引种的群体。瓦胡岛上群体最多,达到16个,依次是拉奈岛9个、莫洛凯岛6个和大岛3个,毛伊岛和考爱岛各1个居群,尼豪岛没有发现毛棉。人工群体的植株一般生长发育旺盛,有较多的叶片、花和蒴果。自然居群的植株一般矮小、干枯,但分布在山坡或平坦地域的植株呈明显的2种状态,平坦地域的生长较好。从野外表现和原生环境看,毛棉具有较多的有益种质潜能,包括减轻虫害、耐盐碱、耐干旱、耐瘠薄等。  相似文献   

13.
在2011和2012年工作基础上,于2013年9月23日-10月2日再次赴美国夏威夷州进行毛棉考察,重点考察了拉奈岛(Lanai)和莫洛凯岛(Molokai)。在包括瓦胡岛(Oahu)在内的3个主岛上,共采集到20份棉花样品,特别是发现了特大的毛棉原始居群,具有珍贵的保存价值。另外,总结了野外考察的体会,分析了毛棉居群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4.
<正>When exposed to cadmium(Cd), rice(Oryza sativa L.) suffers a loss in biomass as well as an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Cd within the plant. When looking for genes that can reduce Cd accumulation or increase Cd tolerance, the wild relatives of rice are under-utilised resources. In this study, a rapid hydroponic screening system was established using known tolerant and sensitive O. sativa accessions,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三个野生稻种粗线期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求栽培稻同野生稻种的亲缘关系,采用去壁、低渗和Giemsa染色制片法,比较分析了我国的普通野稻(Oryza rufipogon Griff.)=O. perennis Moench),药用野稻(0.officinalis Wall),疣粒野稻(O. meyeriana Baill.)和栽培稻(Oryza sativa L.)的粗线期核型。试验结果表明,最长染色体长度与最短染色体长度的比值,以普通野稻同栽培稻最为接近。根据Levan等的臂比率标准,普通野稻的核型为7 M + 5 SM;药用野稻为6 M 十5 SM+l ST;疣粒野稻为7M+ 5 SM; 栽培稻为6 M 十6 SM。普通野稻同栽培稻具有相同类型和编号的染色体数目最多,核型最相似,表明二者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本文还就种内核型变异的主要表现及引起变异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三种野生稻胚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了中国普通野稻(O. rufipogon),药用野稻(O. officinalis),瘤粒野稻(O. meyeriana subsp. tuberculata)(即中国疣粒野稻)在实体解剖镜和扫描电镜下的形态,结果表明:1)普通野稻,药用野稻胚的形形态结构与栽培稻的相同,而瘤粒野稻胚的腹面缺腹鳞和侧鳞,从而亦不存在胚芽鞘轴出孔;2)瘤粒野稻与栽培稻胚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在器官分化早期是一致的,稍后,栽培稻胚产生腹鳞和侧鳞,形成胚芽鞘抽出孔,而瘤粒野生稻胚则缺。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野生有毒植物共计75科,159属,231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6属7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69科151属222种。据有毒植物所含毒物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全株有毒、根有毒、茎叶有毒、花有毒、果实或种子有毒、汁液有毒、皮有毒等7大类。对安徽有毒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