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鸡γ-干扰素(ChIFN-γ)基因的功能并进一步探究其在控制家禽传染病方面的应用,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ChIFN-γ cDNA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引物,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伴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培养鸡脾淋巴细胞中提取的总RNA中扩增得到ChIFN-γ,然后连接到pMD18-T载体上并转化到Top10感受态细胞中,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并进行正确性序列测序.核甘酸序列结果表明,试验得到了长为513bp的ChIFN-γ基因,与原鸡(Gullus)IFN-γ的同源性可高达100%,其含有1个495bp的开放性阅读框架,编码164个氨基酸,推测其成熟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8000.  相似文献   

2.
鸡干扰素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鸡γ干扰素(ChIFN-γ)cDN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伴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培养的鸡脾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得到ChIFN-γ,将其连接到pMD18-T载体上并转化到DH5α感受态细胞中,获得阳性重组质粒。测序结果表明,ChIFN-γ与Genbank上发表的ChIFN-γ序列的同源性可达99.6%,其含有1个495 bp的开放性阅读框架,编码164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3.
依据鸡γ-干扰素基因(ChIFN-γ)的氨基酸序列,采用油菜偏嗜性的密码子,人工合成ChIFN-γ,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hIFN-γ,并转化到E. coli BL21中.1 mmol·L-1 IPTG 37℃诱导表达12h ChIFN-γ表达量达到菌体总蛋白的37%.SDS-PAGE电泳检测表明,ChIFN-γ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33kDa.研究为下一步制备ChIFN-γ抗体进行真核表达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GenBank中水禽源1型副粘病毒(ZJ1)P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运用RT-PCR技术从1株雏番鸭源禽1型副粘病毒(PX2/03)的基因组中扩增出P全基因的cDNA.测序结果表明,P基因全长1441nt,包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395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P基因比对发现,该基因与近年来分离的鹅源禽1型副粘病毒分离株的亲缘关系很近.以分别含BamHⅠ、XhoⅠ的1对引物对该目的基因进行亚克隆后插入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了pETP原核重组载体,将该重组载体转化人BL21(DE3)后,成功诱导表达了分子质量大小约为62ku的P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表达产物具有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鸡γ-干扰素(ChIFN-γ)的免疫佐剂功能,构建ChIFN-γ与新城疫F蛋白抗原表位(NDV F2-3)的融合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以头尾相连的方式构建鸡γ-干扰素基因与NDVF2-3的pET-32a重组质粒,经PCR扩增、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重组子在E.coliBL21细胞进行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表达的产物。[结果]获得了726 bpChIFN-γ与NDVF2-3融合基因,经原核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5 000,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结论]ChIFN-γ与NDVF2-3串联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能有效表达,且融合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有鸡γ-干扰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Con A诱导培养的鸡脾淋巴细胞中扩增得到石岐杂鸡γ-干扰素(spzChIFN-γ)基因,将克隆到pGEM-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ChIFN-γ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架由492个核苷酸组成,和其他ChIFN-γ基因的同源性达99%,与火鸡γ-干扰素基因的同源性性为96%,与鸭γ-干扰素基因的同源性为81%,推导的石岐杂鸡IFN-γ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已发表的ChIFN-γ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与火鸡和鸭IFN-γ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和67%。  相似文献   

7.
参照GenBank上已发表的鸡白细胞介素2序列设计引物,运用RT-PCR技术,从经ConA诱导的 20~35日龄固始鸡脾细胞总RNA中扩增出目的片段,IL-2基因,将其插入到pGEM-T载体上,构建了克隆质粒 pGEM-T-chIL-2。测序结果表明,本试验克隆的固始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序列相比,存在2 个核苷酸变异。重新设计表达引物,以克隆质粒pGEM-T—chIL一2为模板PCR扩增表达片段,对表达片段进行 Hind Ⅲ和BamH Ⅰ双酶切,连接到作同样双酶切的pET28a表达载体上,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并进行IPTG 诱导表达,然后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鉴定,结果表明,表达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表达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8 ku;目的蛋白表达量占总量的18%。体外活性检测表明,重组蛋白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构建鸡γ-干扰素基因(lFN-γ)的融合表达质粒,并在原核系统表达。根据GenBank发表的鸡γ-干扰素核苷酸序列,使用prim er5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技术从ConA诱导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中克隆出鸡γ-干扰素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鸡γ-干扰素基因全长495bp,具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64个氨基酸,与国外发表的序列同源性为100%。将序列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 a(+)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鸡γ-干扰素表达蛋白大小为20.8KD,并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为鸡γ-干扰素生物制剂或疫苗佐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李娜  张保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35-13937
[目的]构建鸡IFN-γ的表达载体。[方法]采用PCR方法从pcDNA-ChIFN-γ重组质粒中扩增得到鸡IFN-γ基因,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至能够在大肠杆菌、昆虫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pQE trisystem载体内,转化大肠杆菌M15菌株,以IPTG诱导表达8×H is-tag标签蛋白并对其进行纯化。[结果]通过SDS-PAGE检测方法表明,ChIFN-γ基因片段成功表达。[结论]鸡IFN-γ的表达载体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10.
鸡γ干扰素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鸡γ干扰素cDN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血淋巴细胞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的方法克隆出鸡γ干扰素基因,把它与融合表达载体pET32a相重组。通过对阳性宿主菌的不同时间的诱导摸索出最佳表达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为通过毕赤酵母的表达获得鸡NPY蛋白,根据GenBank上的鸡NPY基因序列,结合毕赤酵母密码子的偏好性合成编码鸡NPY蛋白的基因,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ZαA-NPY,并将重组质粒电转入毕赤酵母GS115,获得重组毕赤酵母菌GS115/pPICZαA-NPY,用终浓度为1%的甲醇诱导表达阳性转化菌,用Tricine-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达蛋白。结果成功构建表达载体pPICZαA-NPY,转化后的重组酵母菌成功分泌鸡NPY蛋白,获得分子量约为35 kDa的鸡NPY蛋白。  相似文献   

12.
将鸡白细胞介素-2(ChIL-2)基因插入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9K/ChIL-2,通过电转化构建毕赤酵母(Pichia methanolica)GS115甲醇利用型重组表达菌株.经SDS—PAGE与Western blot分析,证实ChIL-2基因在重组GS115中成功表达出约16ku与14ku两条特异性条带,这与天然ChIL-2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一致,提示ChIL-2可能为糖基化蛋白质.  相似文献   

13.
鸡γ干扰素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高效分泌表达ChIFNγ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435 bp的ChIFNγ成熟肽编码基因亚克隆到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载体PPICZαC中,将该重组质粒用BstX Ⅰ线性化并通过电击法转化毕赤酵母X-33菌株,用500 μ/mL抗生素Zeocin筛选高拷贝阳性重组菌.甲醇诱导表达的重组ChIFNγ经SDS-PAGE电泳,可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0×104处检测到目的蛋白带,目的蛋白占酵母表达上清液总蛋白质的35%.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的重组ChIFNγ的抗病毒效价为6 400 U/mL.  相似文献   

14.
以有丝分裂原ConA诱导鸡脾脏淋巴细胞,用Trizol试剂提取细胞总RNA,利用RT-PCR技术获得了萧山鸡γ-干扰素成熟蛋白基因495 bp的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470471。序列分析表明,与已经发表的鸡γ-干扰素成熟蛋白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99.9%。将该cDNA序列构建得到鸡γ-干扰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0a-ChIFN-γ,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分子量20.88 kD的目的蛋白,与预期分子量一致;并构建得到了鸡γ-干扰素的pCI真核表达载体(pCI-ChIFN-γ)。  相似文献   

15.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以ConA刺激的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从总RNA中扩增出484bp的特异性片段,将其克隆入pGEM-Teasy载体。序列测定表明;扩增片段为猪IL-2基因,该基因与GenBank上发表的猪IL-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8%。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了表达重组猪IL-2的基因工程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和层析纯化,获得了纯化的重组猪IL-2蛋白。  相似文献   

16.
为构建牛瑟氏泰勒虫双拷贝p23表面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根据GenBank牛瑟氏泰勒虫p23表面蛋白基因序列(D84447),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利用全血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采用SOE—PCR技术构建双拷贝p23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经过PCR、酶切鉴定及测序后,亚克隆到pVAX-Ⅰ真核表达载体上,经过鉴定后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VAXI-2p23转染到BHK-21细胞,用IFA和RT—PCR来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牛瑟氏泰勒虫双拷贝p23表面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在BHK-21细胞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克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出PRRSV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得到重组质粒pGEX-4T-1-N。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31(DE3)感受态细胞,经TPTG诱导,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PRRSV肺组织所提取的RNA,经RT—PCR扩增,得到一段392bp的片段,与预期结果一致。SDS—PAGE电泳分析,所得重组蛋白的分子量约39.866Da,与预期结果相同。重组菌体超声裂解后,经10%的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为可溶性蛋白。  相似文献   

18.
根据GenBank中水禽源1型副粘病毒(ZJ1)P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运用RT-PCR技术从1株雏番鸭源禽1型副粘病毒(PX2/03)的基因组中扩增出P全基因的cDNA.测序结果表明,P基因全长1441 nt,包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395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P基因比对发现,该基因与近年来分离的鹅源禽1型副粘病毒分离株的亲缘关系很近.以分别含BamHⅠ、XhoⅠ的1对引物对该目的基因进行亚克隆后插入到pET32 a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了pETP原核重组载体,将该重组载体转化入BL21(DE3)后,成功诱导表达了分子质量大小约为62 ku的P融合蛋白,经W estern b lotting检测证实表达产物具有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9.
AA肉鸡IFN-γ的表达及蛋白结构的初步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研究肉鸡Ⅱ型干扰素(ChIFN-γ)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将新城疫Ⅳ系苗接种于9~11日龄SPF鸡胚尿囊腔中,诱生ChIFN-γ,提取脾脏总RNA,经过RT-PCR扩增出ChIFN-γ基因cDNA,测序后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ProEXTMHTb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用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及Westen Blot检测,利用DNAStar软件包中的Editseq将ChIFN-γ核苷酸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然后利用Protean软件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对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初步预测,利用自动比较蛋白同源建模的服务器Swiss-Model对ChIFN-γ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三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所克隆的ChIFN-γ序列大小为495bp,与Digby和Lowenthal首次克隆的鸡Ⅱ型干扰素的同源性为99.8%。表达出预期大小(18ku左右)的融合蛋白,可以与His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蛋白质结构预测表明,ChIFN-γ蛋白具有丰富的二级结构和多处抗原指数较高的区段,其解螺旋最低能量值为-4245.698kJ·mol-1,有6个α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20.
根据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经RT—PCR扩增得到1230bpDNA片段,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N,经测序鉴定正确后,将其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 BL21(DE3),并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重组菌可表达分子质量为50kD的融合蛋白。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能与IB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印迹反应,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