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海林农场沼肥连年施用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阐明连年施用沼肥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化学性质以及效益的影响,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林农场的玉米试验田进行了沼液、沼渣和化肥配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连续2年的施用沼肥均能够增加玉米产量,而施用15000 kg/hm2的沼液增产幅度最大,施用沼液和化肥配施的处理(30000 kg/hm2沼液+600 kg/hm2)玉米产量最高。施用1吨沼肥可替代107.38 kg尿素、217.90 kg磷酸二铵和80.55 kg硫酸钾,产生826.16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施用沼肥的各个处理经济效益均显著增加,30000 kg/hm2沼渣+600 kg/hm2化肥的处理经济效益最高,平均可达到19246.66 元/hm2。沼肥施用后表层土壤pH可提高0.12~0.25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和碱解氮含量均有所增加,这表明沼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玉米田的土壤化学性质。因此,可以考虑在有沼气工程的区域合理的施用沼肥来替代化肥,实现对沼肥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沼肥施用量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该条件下土壤氮素残留状况,通过在北京大兴区留民营村日光温室田间试验,分别设定不施肥、单施沼渣和沼渣沼液配施等6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油菜产量呈现线性-平台反应;当施入的沼肥氮量小于最佳施肥量193 kg/hm2时,每千克沼肥氮能够增加小油菜干重1.87 kg;当施氮量超过193 kg/hm2时,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不在增加,而呈平台反应。油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和沼肥施用后土壤-油菜体系的氮素盈余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线性上升,而Vc含量呈线性递减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施肥处理的氮素利用率逐渐降低,而土壤残留无机氮则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化肥配施有机肥对连作玉米区土壤微生物、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可在提供营养的同时调控优化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群落区系的结构,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有害真菌的数量;在玉米生育时期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除M4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处理M2的土壤速效磷与其他处理间达到了5%的显著差异水平;玉米产量:M2(80%尿素氮+20%有机肥氮;P2O5:75kg/hm 2;K2O:90kg/hm 2)>M3(70%尿素氮+30%有机肥氮;P2O5:75kg/hm 2;K2O:90kg/hm 2)>M1(100%有机肥氮)>M4(当地化肥施用量:尿素150kg/hm 2;P2O5:75kg/hm 2;K2O:90kg/hm 2)>CK(不施用任何肥料),配施处理增产明显,与CK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4.
沼肥配施化肥对稻田生态系统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本项研究的室内和田间试验按水稻生长阶段分为三部分进行,首先通过沼液浸种和清水浸种来比较沼液对水稻发芽的影响;其次,以单施化肥为对照,研究沼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再次在本田中继续以单施化肥为对照,研究沼肥配施化肥对水稻的农艺性状,产量、稻米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证明:沼液浸种可提高稻谷的发芽率,沼肥与化肥配施可提高秧苗素质和稻谷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和土壤农化性质。  相似文献   

5.
沼肥包括沼渣和沼液,沼渣中不仅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速效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大约占30%~50%的有机质和腐殖质,能明显地改善土地结构、理化性质,增强土壤肥力,是速效迟效兼备的优良肥料;沼液中含有水溶性的氮、磷、钾等速效营养成分和一些活性物质。沼肥在种植业上应用很广泛。  相似文献   

6.
玉米应用沼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昱  王绍斌 《耕作与栽培》2006,(5):51-51,62
通过对比试验,对沼肥施用于玉米的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沼渣施底肥,沼液追肥,可明显改善玉米的各项经济性状,提高玉米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平衡,为北方地区应用沼肥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对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氮元素含量为定量指标,设计1个全施化肥处理和5个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处理,以期为大面积生产葡萄园基肥施用沼渣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比例的增加,葡萄产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100%NZY处理产量最高,为18197.03 kg/hm 2;粒重和穗重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随着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比例的增加,萌芽至成熟天数、叶片SPAD值、新梢节间长、粗度、百叶鲜重及单叶面积等生长指标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以150%NZY处理最高,表现出成熟期延迟,贪青晚熟,从而影响产量。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可改善葡萄果粒品质,以70%NZY和100%NZY处理较好。随着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比例的增加,葡萄果粒重金属Cu、Zn和Pb含量均有所增加,Cr含量则有所下降,Cd和As含量无明显变化。各处理中葡萄果粒重金属含量均低于相应的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05)。因此,本研究认为,综合葡萄产量和品质指标,沼渣液替代100%化肥氮可作为葡萄园定量化基施沼渣液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黄淮海潮土区小麦最佳耕作和施肥模式,以河南省夏邑县潮土试验基地为平台设置了2种耕作方式(深耕和旋耕)和5种施肥模式(不施肥、单施化肥及3种化肥配施有机肥),测定不同耕作和培肥措施下土壤理化性质、植株和籽粒氮、磷、钾含量及产量。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表土层和犁底层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旋耕条件下土壤表层养分高于深耕。旋耕增施有机肥促进了植株和籽粒氮、磷、钾含量,籽粒氮和植株氮在化肥配施有机肥22 500kg/hm2时效果最佳;籽粒磷和植株磷含量在化肥配施有机肥7 500kg/hm2时效果最佳。深耕增施有机肥明显提高了小麦产量,最佳有机肥施用量为化肥配施有机肥15 280kg/hm2。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翻压紫云英后化肥用量对稻田土壤养分状况及水稻植株N、P、K累积吸收量的影响,并对水稻产量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翻压紫云英并配施化肥增加了水稻分蘖盛期后的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比单施化肥能更好地满足水稻生长中后期对N、K养分的需要,到成熟期,翻压紫云英并配施化肥时水稻植株N、K累积吸收量比仅施化肥处理的高,翻压紫云英更有利于水稻籽粒的形成。在翻压紫云英22500 kg/hm2后,以施用N 132kg/hm2、P2O5 90 kg/hm2、K2O 90 kg/hm2(化肥常规用量的80%)对水稻增产效果最好,水稻产量达到9424.5 kg/hm2,比单施化肥增产5.19%,增产达显著水平。翻压紫云英后,化肥用量可以减少20%,利用紫云英作稻田绿肥,能达到增收节支、节能减排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等氮水平下不同肥料、分配方式及与磷、钾配施对夏玉米植株氮磷钾和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氮(底施和大口追施)、常规优化施氮(底施和大口、吐丝2 次追施)和控释氮素配施2 种磷钾水平用量(P2O5 105-K2O 120 kg/hm2和P2O5 157.5-K2O 180 kg/hm2)组合中,各处理大口期前植株干质量、氮磷钾含量、氮磷钾累积量以常规施氮高于控释尿素;成熟期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以控释尿素处理高于常规优化施氮处理,后者又高于常规施氮处理。等氮处理下,增施磷钾提高了植株磷、钾含量和累积量,植株含氮和氮累积量明显增加。各处理土壤速效氮、磷含量随生育进程不断降低,速效钾含量表现为“V”字型特征;土壤速效养分与植株养分含量表现趋势相反,生育后期控释尿素低于常规优化施氮,后者又低于常规处理。增施磷钾明显提高各时期土壤速效磷、钾含量,但使土壤氮含量降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单位氮、磷、钾生产籽粒能力降低;各处理中,单位养分生产籽粒以常规施氮高于常规优化施氮,后者又高于控释尿素。肥料养分利用率以控释尿素处理最高,其次为常规优化施氮,常规施氮最低。表明与常规施氮相比,控释尿素结合磷钾底施,能协调生育期间养分供应,改善植株中后期氮磷钾吸收、积累和物质生产,是改善养分利用效率、穗部性状和产量的优化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不同来源沼肥对油菜、西芹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鸡粪沼肥(鸡粪沼渣、沼液)和牛粪沼肥(牛粪沼渣、沼液)对油菜、西芹累积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8个处理:不施肥(CK),鸡粪沼渣做底肥(JZ),鸡粪沼渣做底肥、沼液做追肥(JZ+JY),鸡粪沼液一半做底肥、一半做追肥(JY),牛粪沼渣做底肥(NZ),牛粪沼渣做底肥、沼液做追肥(NZ+NY),牛粪沼液一半做底肥、一半做追肥(NY),化肥一半做底肥、一半做追肥(HF),以上处理除空白外均按等氮量施用。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鸡粪沼肥比施用牛粪沼肥处理的油菜、西芹累积总产量高,JZ、JZ+JY、JY 3个处理累积总产量分别为71.4、74.0、78.6 g/盆,比NZ、NZ+NY、NY 3个处理分别高26.1%、14.0%、2.5%;在氮素利用率上,鸡粪沼肥也显著高于牛粪沼肥,其中JY处理最高,达到35.4%。这可能和牛粪沼肥比鸡粪沼肥养分释放缓慢,大部分留在土壤中未被利用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平谷区101个桃园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施肥现状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论】所调查的桃园施用的有机肥以鸡粪、羊粪、猪粪、牛粪为主,化肥投入以复合肥或氮磷钾配合施用居多;2016年比2006年总N、总P2O5和总K2O投入量高出1.6倍、1.6倍和1.8倍。由于桃园多年的过量养分投入,2016年调查结果与2006年调查结果和1981年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比较,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调查结果还显示,随着氮肥的施入土壤中平均碱解氮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随着磷肥的施入土壤中平均有效磷含量成显著的上升趋势,随着钾肥投入量的增加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调查结果还显示平谷土壤氮素盈余量为444.6 kg N/ hm2,作物氮素吸收量/施氮量占比仅为45%;平谷土壤磷素盈余量为516.6 kg N/ hm2,作物磷素吸收量/施磷量占比仅为22%;由此可见,桃园氮养分和磷养分盈余造成了果园土壤氮和磷环境风险加大。因此,桃园要进行合理的养分管理以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形成,以及桃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沼液施用量对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沼液循环利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以‘扬麦16’为材料,研究了沼液施用量对小麦群体质量、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不施沼液CK)相比,施用沼液能增加小麦分蘖数和分蘖成穗率,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SPAD值、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也相应提高;施用沼液处理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其中TR5(基肥60000 kg/hm2沼液+150 kg/hm2尿素)和TR6(75000 kg/hm2沼液+150 kg/hm2尿素)处理土壤容重达到了1.0 g/cm3以下。施用沼液可明显提高土壤氮磷钾含量,最大增幅分别为15.3%(全氮)、34.5%(有效磷)、16.2%(缓效钾);施用沼液处理均较对照增产,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TR5(基肥60000 kg/hm2沼液+150 kg/hm2尿素)处理小麦产量最高,达6525.00 kg/hm2,比对照产量高6.5%。沼液施用量以60000~75000 kg/hm2之间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牛粪沼液和堆肥对饲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生长量等指标影响程度,确定种植甜高粱的适宜肥料,通过大区对比试验,观测分析施用牛粪沼液和堆肥的甜高粱株高、茎粗和叶宽的生长率。结果表明,施用牛粪堆肥和沼液的甜高粱株高生长率约为不施肥处理的1.12倍和1.02倍,施牛粪堆肥的甜高粱株高的平均生长率是施用沼液的1.09倍,施沼液的甜高粱株高高度有2个时期大于施用牛粪堆肥的,但是施用牛粪堆肥的甜高粱总株高较大。施用沼液的甜高粱茎粗生长率是对照的2.8倍,是牛粪堆肥的1.87倍。施牛粪堆肥的平均叶宽生长率是沼液的1.09倍,且生长持续时间较长。牛粪堆肥的腐殖酸和全氮量较大,增加了甜高粱株高及叶生长率,适宜做基肥;沼液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的量较大,增加了甜高粱茎粗生长率,能短期促进生长,既可做基肥也可做追肥施用。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炭和有机肥施用对芦蒿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择在南京市八卦洲街道芦蒿种植区进行,研究生物质炭、有机肥以及生物质炭有机肥混施对芦蒿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试验包括5个处理:(1)对照(CK);(2)生物质炭用量22.5 t/hm2 (CB);(3)有机肥用量22.5 t/hm2 (CM);(4)生物质炭用量22.5 t/hm2 有机肥用量22.5 t/hm2 (CBM);(5)生物质炭用量11.25 t/hm2 有机肥用量11.25 t/hm2 (CBM1/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结果显示,单独施用生物质炭(CB)或有机肥施(CM)用对芦蒿生物量、产量及根系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CB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比CK提高了32%、7%、16%和80%,而土壤pH和电导率无显著变化。单独施用有机肥(CM)处理下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12%和16%,而对土壤pH、有机碳、速效钾和电导率没有显著影响。生物质炭和有机肥配合施用(CBM)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当生物质炭和有机肥量由CBM减少到CBM1/2,不仅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也有所提高。本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生物质炭和有机肥施用均显著提高了土壤肥力,但对芦蒿生物量、产量及根系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土壤肥力水平不是限制南京市八卦洲地区芦蒿生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是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颗粒状新型肥料。笔者通过田间试验,探讨该新型肥料在蔬菜上的适宜用量以及进一步降低菜田氮磷淋失的优化技术。结果表明:配施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显著提高了结球甘蓝菜、芥菜和空心菜产量,在试验条件下,结球甘蓝菜和芥菜配施沼渣有机质的最佳用量为600 kg/hm~2,空心菜则为450 kg/hm~2。在配施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时,适宜的钾肥用量和比例可进一步提高结球甘蓝菜和空心菜产量和显著降低土柱渗漏水硝态氮和总磷浓度,结球甘蓝菜和空心菜的最佳N:P_2O_5:K_2O比例分别为1:0.3:1.3和1:0.5:0.7。在芥菜和结球甘蓝菜轮作制中,化肥结合沼渣有机肥的推荐施肥模式比习惯施肥分别增产5.1%和11.9%,净增收分别提高3.9%和11.5%;两季蔬菜的氮、磷肥综合表观利用率平均提高了12.5%和12.4%,土柱渗漏水硝态氮和总磷浓度分别只有习惯施肥的53.3%和84.6%。研究结果为新型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