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选用‘晨光’、‘友谊牡丹莲’、‘瑰丽’、‘红樱桃’、‘厦门碗莲’和‘素馨’6个荷花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并通过自交和开放授粉,对其结实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间杂交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为0~38.77%。(2)同一品种作父本或母本,其杂交结实率也有明显差异。因此,在人工杂交过程,除选择好亲本外,还要注意正反交组合。(3)不同品种自交和天然授粉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自交结实率为0.91%-25.39%;天然授粉结实率为1.45%-54.55%,重瓣性品种自交和天然授粉结实率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荧光显微检测技术,对甘薯杂交不亲和群的 A,B,C 和各群中品种自交和同群内品种间杂交组合授粉后7h 的雌蕊进行压片观察,发现花粉在柱头上的粘附量同花粉与柱头的相对亲和性程度相一致;柱头乳突细胞的胼胝质反应的强度在某些组合上同花粉与柱头的不亲和程度一致,在另外的组合中却不一致,柱头乳突细胞的胼胝质拒绝反应不能作为检验甘薯花粉与柱头亲和性定性和定量的一般性指标;在品种自交和群内品种间杂交时,既有花粉萌发的障碍,也有花粉萌发后的障碍,用雌蕊快速染色法分群时,必须参照最后的结实率数值。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荷花杂交、开放授粉、自交结实性及出苗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6个荷花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并通过自花授粉和开放授粉,对其结实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杂交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为0%~39.83%;不同品种的自花授粉和天然授粉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天然授粉结实率为1.69%~50.47%,自交结实率为0.84%~22.93%,其中重瓣性品种的自交及天然授粉结实率低;不同组合结实播种后的出苗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铁皮石斛授粉结实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授粉结实特性,为铁皮石斛生产和育种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在大棚设施栽培和附树仿生栽培条件下开展杂交、自交和昆虫辅助授粉,以4℃离体冷藏花序之花粉及75%酒精或清水作粘附助剂开展授粉试验测定花粉活力.[结果]铁皮石斛人工授粉杂交结实率达90.51%,自交结实率5.55%,野外昆虫辅助授粉结实率1.82%;4℃离体冷藏花序,9d内平均授粉结实率94.22%,花粉活力随冷藏时间无明显变化;75%酒精或清水作粘附助剂不影响授粉效果,平均结实率91.29%.[结论]铁皮石斛以异花授粉为主,部分自交亲和,自交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均较低,人工杂交授粉是铁皮石斛种质资源繁育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若干杏品种的授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粉试验表明,大红杏,二红杏,媳妇杏和串枝红杏均为自交不孕型品种,彼此间相互授粉时,组合间及正、反交之间存在着结实率上的差异。在栽培条件和气象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自交不孕型品种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合适的授粉品种。杏品种间存在着杂交不亲和现象。二红杏同串枝红杏之间,媳妇杏同串枝红杏之间以及大红杏同串枝红杏之间表现为单方不亲和,大红杏同二红杏、媳妇杏同大红杏之间表现为交互不亲和。杏不同品种间,存在着花粉生活力上的差异,在彼此杂交亲和的情况下,以花粉生活力强的品种作授粉树可以获得较高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10个苜蓿品种的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3种自交方式处理的自交结实性。结果表明:苜蓿不同品种的自交结实率各不相同,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品种间的单荚螺旋数和种子千粒重差异不显著。人工授粉较自然授粉可显著提高同花序自交和同株内自交处理的苜蓿自交结实率。3种自交方式的自交结实率顺序为同株内自交〉同花序自交〉单花自交,同株不同花序间自交与同花序不同花间自交的结实率差异不显著,但2个处理均与单花自交处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杜鹃花杂交、自交及开放授粉结实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小叶铁红'、'玉麒麟'、'红珍珠'、'红粉玉蝶'、'粉金蝶'、'火花'6个杜鹃花品种为母本,'映山红'、'满山红'、'羊踯躅'、'大白花'4个野生资源为父本,进行6×4不完全双列杂交,并通过部分反交、自交和开放授粉,对其结实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与种间杂交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为0~94.0%;(2)同一品种(种)作父本或母本,其杂交结实率也有明显差异,因此,在人工杂交过程,除选择好亲本外,还要注意确定正反交组合的数量;(3)不同品种(种)自交和天然授粉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自交结实率为12.3%~76.1%,天然授粉结实率为0~21.7%.雄蕊完全瓣化或花药败育者天然授粉结实率为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甜荞的结实性及授粉受精过程中花粉管的生长动态,为甜荞自交不亲和性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同型花和异型花甜荞品种为材料,在温室条件下利用自然和人工杂交授粉,调查结实率,并对异型花品种的自交和杂交花柱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1)同型花品种结实率31.5%~72.7%,其为自花结实性品种;异型花品种的结实率为0~6.3%,其为自花不结实品种。2)异型花的异类型花之间杂交结实,其中以长花柱为母本杂交时的结实率高于以短花柱为母本杂交时的结实率;异型花的同类型花之间杂交时不结实或结实率很低,少量的结实发生在长花柱与长花柱类型杂交之间。3)在异型花品种中,长花柱与长花柱杂交授粉,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但在花柱的2/3处(时间为1~1.5h)被抑制,其识别部位尚不清楚;短花柱与短花柱杂交授粉,花粉萌发,但花粉管没有伸长,因此其识别和抑制部位均在柱头;异类型花之间杂交花粉管发育正常,并且花粉发育速度快于同类型花之间杂交。【结论】异型花甜荞自交或同类型花之间杂交,花粉管在柱头或花柱中被抑制使甜荞结实率降低,从而降低产量。同型花品种自交可育,结实率提高,培育同型花甜荞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利用烟草杂种优势和挖掘育种潜在用途,对红花烟草6个类型中的9个品种杂交、6个品种套袋自交和自然授粉的结实率及结籽数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烟草类型和品种,的结实率和单果结籽数存在极显著差异(1%水平)。虽然套袋自交和自然授粉结实率相同,但单果结籽数之间的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授粉方法,进行百合杂种系内和系间杂交以及品种自交研究。结果表明:LA杂种系品种自交不亲和,OO杂种系和AA杂种系的布鲁内罗自交获得了少量有胚种子。不同杂种系百合品种间杂交,仅OO杂种系的西伯利亚×元帅的组合结实率为30%,有胚率为21%,其他未获得杂交种子。LA杂种系的邦索尔×AA杂种系的布鲁内罗组合结实率为10%,有胚率为0.8%,OO杂种系的西伯利亚×AA杂种系的布鲁内罗组合结实率为20%,有胚率为15%,亲和性好。杂种系间其他22个杂交组合未获得有胚种子。  相似文献   

11.
石斛兰人工授粉结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5种石斛花粉生活力测定及人工辅助自交授粉和杂交授粉试验,结果表明:石斛种间的花粉生活力差异较大,介于38.0%~79.3%之间;不同种石斛自交或种间杂交的结实率差异较大,自交结实率在0~73.3%,杂交结实率在0~86%。石斛花粉生活力与结实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掌握中原牡丹的开花授粉和结实习性,分析其育种利用价值,更好地为牡丹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试验选取有一定育性的‘满园春光’、‘红斑白’和‘亭亭玉立’等11个中原牡丹品种为试材,分析自交、杂交、开放性授粉等不同方式的结实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原牡丹品种自交也有微量的结实,异花高于自花结实率,自交自花为0.31粒/朵,自交异花为0.76粒/朵;不同授粉方式下,人工杂交的结实率(9.4粒/朵)和坐果率(90%)均高于开放性授粉和自交;平均种子干重均在0.31~0.36g/粒,种子干重最大的为杂交组合‘彩菊×蝴蝶飞舞’(0.587 5 g/粒)。说明中原牡丹授粉方式是以异花授粉为主,人工定向杂交可有效提高其结实率。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朱顶红4个杂交组合、8个自交组合,比较不同组合结实及出苗情况。试验结果4个杂交组合、5个自交组合得到果实;凤蝶、苹果自交不结实;凤蝶作为母本的4个杂交组合均有果实。自交品种采用多次授粉可以提高结实率,苗期加强管理有利于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SFB4’基因特异引物BFP200/BFP201与内对照引物PCR IC-F/IC-R对甜樱桃自交亲和品种斯特拉自然杂交后代的29个株系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鉴别其是否具有自交亲和性,并对已进入结果期的10个株系进行田间自花授粉试验进一步验证其自交亲和性。结果表明:斯特拉杂交后代的29个株系中27.6%的株系检测出自交亲和特异条带,具有自交亲和性。在自交亲和基因鉴定时出现特异条带的品种和株系,其自交结实率均≥18.6%;而未检测出自交亲和基因特异条带的品种和株系,其自交结实率均≤14.8%。甜樱桃自交授粉结实率>15.0%的品种,即可认为具有自交亲和性。  相似文献   

15.
梨品种大果黄花由黄花芽变而来.田间授粉试验表明,黄花梨自花授粉结实率仅为1.5%,属于梨自交不亲和性品种;而大果黄花自花授粉的结实率高达60.0%,属于自交亲和性品种;相互授粉时,黄花×大果黄花组合的坐果率达70.0%,为杂交亲和,但反交时坐果率为1.0%,表现为杂交不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这些组合授粉后花柱内花粉管生长情况,也得到相同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两品种雌蕊的自交不亲和性性状正常.进一步鉴定出了黄花和大果黄花是基于S-RNase基因的S-基因型,发现两者均含有S1-RNase和S2-RNase基因;而且两品种的这1对雌蕊S-RNase基因均特异性地在花柱中表达,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表明大果黄花和黄花的雌蕊S-RNase基因并无差异.由此推断:大果黄花的自交亲和性突变,是由于花粉自交不亲和性功能丧失,从而表现出自花授粉能够结实.  相似文献   

16.
李品种花粉活力及授粉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测定李11个品种类型的花粉活力,并对其自花结实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李品种花粉活力普遍较低,一般不超过40%;李品种存在明显的部分自交不亲和现象,自花授粉结实率最高不足20%。同时,根据不同组合杂交授粉试验结果和开花物侯期观察分析,为生产上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突出的栽培品种安农美李、早黄李和蜜思李筛选出适宜的授粉品种。对李树自花结实率低的原因和李树授粉品种选配中应考虑的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7.
大果黄花梨自交亲和性变异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品种大果黄花由黄花芽变而来.田间授粉试验表明,黄花梨自花授粉结实率仅为1.5%,属于梨自交不亲和性品种;而大果黄花自花授粉的结实率高达60.0%,属于自交亲和性品种;相互授粉时,黄花×大果黄花组合的坐果率达70.0%,为杂交亲和,但反交时坐果率为1.0%,表现为杂交不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这些组合授粉后花柱内花粉管生长情况,也得到相同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两品种雌蕊的自交不亲和性性状正常.进一步鉴定出了黄花和大果黄花是基于S-RNase基因的S-基因型,发现两者均含有S1-RNase和S2-RNase基因;而且两品种的这1对雌蕊S-RNase基因均特异性地在花柱中表达,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表明大果黄花和黄花的雌蕊S-RNase基因并无差异.由此推断:大果黄花的自交亲和性突变,是由于花粉自交不亲和性功能丧失,从而表现出自花授粉能够结实.  相似文献   

18.
以苏英、瑾红、苏星、金背红、紫、暗中明、唐、星散、美国幻儿、斯特拉德奥、金环蚀、苏锦、金娃娃、高贵为亲本,对大花萱草(Hemerocalis hybrid)品种自交与杂交的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与父、母本有关,sf-6与j-1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实率都比其他组合高.n-4、nz-51、nzy-1无论采用露地栽培还是设施栽培,相应的杂交组合均不结实;sf-6人工自花授粉与开放性授粉结实率差异不大,均在60%以上,总体上看人工自花授粉明显好于开放性授粉;设施栽培的结实率高于露地栽培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19.
甘薯与近缘野生种I.trifida种间杂交结实率和结薯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品种与不同倍性野生种I.trifida杂交,获得F1代种子703粒,平均结实率为5.9%;甘薯品种与不同倍性种间杂种回交,结实率平均为15.4%。结果显示。野生种及多数种间杂种表现父本花粉育性障碍,种间和杂交父母本染色体倍性愈趋近平衡,其结实率及种子可育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以中熟和晚熟性的麦宾草为材料,分别进行了3种授粉方式的套袋试验,并统计了结实率。结果表明:(1)麦宾草中熟和晚熟居群开放授粉的结实率高于自交的,而两者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极显著高于其异交授粉方式的结实率。(2)穗顶部及穗中部结实率中,中熟和晚熟居群的开放授粉与异交有极显著差异,而与自交差异不显著;穗基部结实率中,中熟居群的开放授粉极显著高于其它两种授粉方式,而晚熟居群的3种授粉方式间有显著差异。比较穗不同部位小花结实率发现,穗中部的结实率最高,其次为穗顶部,穗基部的结实率明显低。(3)不同熟性居群结实率比较得出,它们开放授粉结实率间有极显著差异,自交授粉结实率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但异交授粉结实率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