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百合杂交后代重要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以亚洲百合品种Nello、Benfica和野生种大花卷丹杂交获得的210株F_1群体为研究对象,对亲本和F_1植株株高、叶部性状和花部性状等共13个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_1的株高、叶长和内、外花被片长表现出减小趋势;杂种F_1平均花朵数量、花朵直径、叶宽、叶片数和内、外花被片宽分别占中亲值的116.2%,118.6%,115.2%,106.4%,113.9%,122.3%,表现出一定的杂交优势,但2个杂交组合杂种优势不同;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量和花朵数量变异系数较大,均达15%以上,具有丰富的变异性。杂交F_1花色分布比较集中,多呈现不同深浅的橙色,也有少量黄色个体;2个杂交后代群体在斑点性状上发生了分离,斑点分离比(无斑∶有斑)分别为47∶78和24∶61,且有斑个体之间斑点数量不同;F_1花型多为碗型,表现出偏母性遗传的特点;各性状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Nello、Benfica和大花卷丹杂交F_1表型性状发生广泛分离,并且出现大量超亲和低亲个体,有利于选择大花、多花、矮生的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2.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8):2712-2718
为了研究蝴蝶兰花部性状遗传规律,以‘0314’、‘Red swan’和‘Ney Shan Gu Niang’蝴蝶兰为母本,大唇瓣蝴蝶兰‘Big foot’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组合F_1代群体的花部性状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F_1代群体中出现了双亲都没有的几个重要的花部性状,主要表现在花色、花部纹案、唇瓣等方面。F_1代花色性状或高于或低于双亲,出现了花色更为纯正、颜色更深的后代,表现超亲遗传的规律;花瓣纹案方面,F_1代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纹案变化,如均匀斑点和不均匀斑块;F_1代大唇瓣与普通唇瓣比例为1/4~1/3,表明大唇瓣性状为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3.
对浙江省主栽的18份盆栽百合种质资源的21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变异水平评价、相关性分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盆栽百合品种间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在品种间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各个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VST在96.50%~99.17%之间,平均值为97.95%,群体间平均表型变异约占总变异的97%,表明品种间的变异是盆栽百合品种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品种内的变异对百合品种表型性状变异影响不大。各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9.14%,性状离散程度低;不同品种之间性状多样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数量性状中指数最高为花序长(3.689),质量性状中指数最高为花瓣主色(1.76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盆栽百合的整株花型与营养生长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性状正相关明显大于负相关。表型聚类结果表明,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结果与相关性分析一致,18份种质资源被划分为5个居群,基本按花朵表现型而聚类划分。本研究确定表型数据是百合较为合理的评判指标,为盆栽百合育种资源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棉花表型性状基因的SSR标记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两个陆地棉多标记基因系T582和T586,以及杂交获得的F_1、F_2及F_3代作为试验材料,利用11对SSR引物对F_2群体的120个单株的DNA样品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利用F_2和F_3群体对F_2群体对应单株的13个表型性状进行基因型的判定,结果得到了3个与表型性状基因连锁的SSR标记,分别是红茎基因(R_1)与J178连锁、遗传距离为24.9cM,簇生铃基因(CL_1)与J236连锁,遗传距离为46.0cM,茸毛基因(T_1)与J252连锁,遗传距离为28.5cM,其中R_1、CL_1、J178和J236在同一连锁群上。红茎和植株茸毛是具有抗虫性能的形态性状,用SSR标记这些性状将有助于提高育种家的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5.
以1979柱花草(S.guianensis TPRC1979)为母本、品45柱花草(S.guianensis TPRCR273)为父本杂交,F1杂种自交获得202株F2代分离群体,对此柱花草家系的形态学性状、农艺学性状及营养成分含量变化进行分析,以此探究该家系内各个性状的遗传特性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柱花草花色遗传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黄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F2代出现了亲本及F1没有的斜倚型,其中直立型87株(43.07%),斜倚型115株(56.93%);农艺学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20%,变异最大的是鲜重(46.19%)和干重(44.84%),变异系数最小的为叶长(8.31%);营养成分含量变异系数排前3位的为粗脂肪钙磷。F_2代群体的形态学性状、农艺学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各个性状都有不同的变异,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特点,能为后续柱花草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切花百合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百合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我们对国外引进的32份切花百合种质资源的19个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切花百合品种间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在品种间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各个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VST平均值为78.97%,表明了各性状的品种间表型分化程度要大于品种内的分化程度,说明品种间变异是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各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5.48%,性状离散程度低;不同品种之间性状多样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415(H'1.000),百合品种间具有丰富的多态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百合的花瓣表现型与营养生长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花瓣颜色相关性状具有呈现极显著正相关。表型聚类结果表明,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结果与相关性分析一致,32个种质资源被划分为3个居群,基本按花瓣颜色分布而聚类。  相似文献   

7.
粒用高粱F2群体农艺性状数量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粱F_2群体农艺性状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确定各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并掌握其遗传规律,为田间选育遗传稳定的农艺性状提供参考。以粒用高粱品种忻粱52和美引-20的杂交F_2分离群体为试验材料,根据单个分离世代群体的遗传模型方法 -主-多基因遗传分析模型对F_2世代6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6个农艺性状中株高、穗柄长、主茎茎节数、平均茎节长符合遗传模型,受主效基因控制;而穗长和旗叶鞘长不存在主基因,受微效多基因遗传。株高符合Model B_1,受2对主基因控制,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88. 65%;穗柄长和主茎茎节数符合Model A_1,为受1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混合遗传模型,遗传率分别为61. 58%和68. 94%;平均茎节长符合Model A_4,受1对主基因控制,符合负向完全显性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9. 24%。株高、穗柄长和主茎茎节数的主基因遗传率较高,说明这3个性状在后代遗传中受环境影响较小,遗传较稳定,可以在育种早代直接进行选择;而平均茎节长的遗传率较低,说明该性状在后代中遗传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需在育种高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花色的观赏向日葵杂交后代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规律,分别以舌状花黄色和白色的观赏向日葵为父母本进行正反交,F1自交,获得F2花色分离群体,分析2个群体后代花色及柱头色分离情况,并对株高、盘径、叶片数、舌状花瓣数、分枝数、柱头色及舌状花瓣色等7个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2个群体杂交后代F1舌状花均为黄色,F2均分离出4种花色,表明亲本黄色由多基因控制,属于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F1的柱头均为紫色,F2分离出绿色和紫色,分离比例约为1:3,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柱头紫色是由独立等位基因控制的,属于质量性状,柱头紫色对绿色是完全显性;2个群体中超亲分离现象一致,其中分枝数和叶片数高于亲本范围,舌状花瓣数低于亲本范围,存在超亲分离现象;在中亲优势分析中,YW比WY群体中亲优势明显;F2性状相关性表现基本一致,株高与花瓣数、分枝数和叶片数,盘径与花瓣数和分枝数,花瓣数与叶片数和分枝数,分枝数与叶片数,花色与柱头色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性。通过对不同花色杂交后代重要观赏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探讨,为观赏向日葵的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草莓果实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个草莓杂交组合F_1的181个株系的果实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研究和探讨了草莓果实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果实一级序果果重、二级序果果重、最大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呈连续变异.F_1果实一级果重、二级果重、最大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都呈现出趋小变异,果实硬度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趋向变大.  相似文献   

10.
孔霞  任羽  孙玲燕  张志群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21):7168-7178
为了研究蝴蝶兰观赏性状遗传现象,以2个蝴蝶兰品种P7和P19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对亲本及其F1代的9个观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杂交后代的冠幅、花梗长、花序长、花朵纵径、唇瓣颜色5个数量性状与其双亲比较,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衰退现象,其平均值均较中亲值有所下降,分别相当于中亲值的98.00%,82.73%,96.97%,99.69%和92.45%,但都有超亲个体存在;而在分枝数、单枝花朵数、总花朵数、花朵横径、花瓣颜色5个性状的遗传上表现出较强的超亲优势,尤其是在总花朵数和花色上,正反杂交组合的总平均值分别占中亲值的127.87%和113.00%;在花色上,花瓣和唇瓣的颜色正反交后代的颜色呈梯度分布,正反交均出现双亲没有的花色类型;杂交后代的9个数量性状变化幅度较大,有利于针对不同育种目标选择不同的后代个体;在花色遗传上,紫红色花亲本的花色遗传能力更强,这些性状的分离特征和遗传表现将为蝴蝶兰育种亲本的选配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豆种间杂交质量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莹 《华北农学报》1991,6(4):36-42
对大豆种间杂交后代质量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脐形、粒形两个性状最易稳定,可进行早代选择.花色、茸毛色、脐色、泥膜等性状的遗传,F_1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F_2基本分离为3∶1的比例,受单基因控制,但有些组合出现9∶7、13∶3的比率,说明有两对基因影响这些性状,且有互补或抑制基因存在.结荚习性和叶形是典型的生态性状,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叶形从尖叶到圆叶,植株从匍匐到直立均有各种过渡类型.并且呈连续分布,又表现数量性状的特征,特别是种皮色的分离更为复杂.因此,可以说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主要取决于分级标准.分级标准越细,类型越多,越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2.
顾慧  戚存扣 《作物学报》2008,34(3):376-381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蓝型油菜浙平1号×04Pb11(I)和宁1243×04Pb11(II)的P1、P2、F1、B1、B2和F2 6个世代初花期单株抗压力的遗传。结果表明: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在组合I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在组合II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2个组合中的2对主基因都以加性效应为主,都表现抗倒对易倒部分显性或完全显性,2对主基因间存在明显的基因互作效应;2个组合中,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平均为54.71%,而多基因遗传率只在B1群体中检测到,平均为10.56%,表明2个组合的抗倒伏性状是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应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2个组合各群体中,遗传变异平均占表型变异的53.43%,而环境变异平均占表型变异的46.57%,表明环境对油菜抗倒伏性状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一个蝴蝶兰杂交组合Phal.462×Phal.20后代为材料,测定其后代群体中88个单株的叶长、叶宽和株幅,并基于已构建的AFLP分子连锁图谱,应用区间作图法对调控这3个性状的基因进行了QTL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在群体中呈连续分布,具有数量性状的典型特征,叶长与株幅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QTL分析结果表明,在父本中共检测到QTL60个,分布于8个连锁群上,包括控制叶长性状的QTL20个,控制叶宽性状19个,控制株幅性状21个;各QTL的LOD值在3.05~14.78之间,可解释44.1%~89.4%的表型变异。在母本中共检测到QTL28个,分布于五个连锁群上,包括控制叶长性状10个,控制叶宽性状8个,控制株幅性状10个;各QTL的LOD值在3.1~9.24之间,可解释57.7%~76.3%的表型变异。这是蝴蝶兰上首个QTL分析研究,可为今后蝴蝶兰的基因克隆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2个心腔颜色不同的黄瓜自交系(14401F×14405F)为亲本,通过对6个基本世代群体(P_1,P_2,B_1,B_2,F_1和F_2)的联合分析,研究了黄瓜心腔颜色性状的遗传方式及模型。结果表明:黄瓜心腔颜色性状符合2对主基因控制并且表现为B-1模型;心腔颜色在F2世代主基因遗传力为68.85%,遗传力较高,而环境效应为31.15%,影响比较低。本研究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对黄瓜心腔颜色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有助于发掘黄瓜心腔颜色的控制基因,为黄瓜果实性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顾慧  戚存扣 《作物学报》2008,34(3):376-381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蓝型油菜浙平1号×04Pb11(I)和宁1243×04Pb11(II)的P1、P2、F1、B1、B2和F2 6个世代初花期单株抗压力的遗传。结果表明: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在组合I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在组合II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2个组合中的2对主基因都以加性效应为主,都表现抗倒对易倒部分显性或完全显性,2对主基因间存在明显的基因互作效应;2个组合中,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平均为54.71%,而多基因遗传率只在B1群体中检测到,平均为10.56%,表明2个组合的抗倒伏性状是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应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2个组合各群体中,遗传变异平均占表型变异的53.43%,而环境变异平均占表型变异的46.57%,表明环境对油菜抗倒伏性状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枣杂交后代叶片表型性状的遗传规律及遗传倾向,以枣和酸枣的杂交群体为试验材料,参照《中国枣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对‘JMS2’和‘邢16’杂交F1代叶表型7个描述型性状和13个数值型性状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及叶片遗传规律分析。结果表明:‘JMS2’ב邢16’及168个后代的叶片表型性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其中叶片颜色的分离程度较小,叶片状态、叶基形状、叶缘形状和枣吊针刺出现较高程度的分离,叶片状态受父本影响较大,叶形和叶尖形状受母本影响较大,且叶缘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叶形和叶色遗传多样性较其他性状更为丰富。13个数值型性状变异系数分布在10.10%~37.58%,其中叶柄面积和锯齿宽度的变异幅度大,遗传信息相对丰富。13个数值型性状中除锯齿宽度和叶柄周长外,各性状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且除叶柄指数、锯齿宽度和锯齿数外,其他性状均表现偏小遗传,叶柄面积和叶柄周长受父本影响。经主成分分析,13个性状被简化成叶片大小,叶柄指数和叶柄面积,叶柄长和叶柄宽,叶片形状4个因子。聚类分析显示,该组合杂交后代叶片受父本影响较大。本研究将为杂交后代的早期鉴定,加快育种进...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对高度耐湿品种农林46与极不耐湿品种杂交的6个世代群体进行分析,采用在过湿条件下,植株能否存活为鉴定指标,研究其亲本和杂种后代的抗性表现。结果表明,杂种F_1全为活株,抗性表现同于耐湿品种,杂种F_2发生分离。农林46对极不耐湿品种的抗性表现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回交世代的耐湿性状表现证明了上述结论。初步表明农林46可以作为高度耐湿品种提供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苹果矮砧杂交F1代矮化及促花果性能的分离变异特征,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苹果矮砧新品种,对苹果矮砧Y-B094杂交F1代进行品种嫁接,调查分析了嫁接植株10个指标的分离变异特征及其相关性,并对嫁接植株群体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苹果矮化砧木Y-B094杂交F1代在调查的10个性状上均存在着很大的良种选择潜力;株高属于数量遗传,其他调查性状均属于质量遗传;株高与主枝上的顶花芽个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主枝上的顶花芽形成的果实个数相关性不显著,与其他调查性状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根据聚类分析,把苹果矮化砧木Y-B094杂交F1代划分为3类。矮化性能指标可作为苹果矮砧丰产性早期选择的参考指标;把第2类植株作为进一步选育的群体,129号株作为重点考察选育的优株。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抗虫水稻后代农艺性状变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群体分离法(Bulk sergeant analysis,BSA)和比较分析方法,以转基因水稻高代材料与非转基因水稻杂交得到的3个F2群体和1个DH群体为材料,分析遗传背景与外源基因对转基因水稻后代农艺性状变异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本的遗传背景对农艺性状表现存在一定的影响;在消除环境因素影响的条件下,F2群体中外源基因对农艺性状变异起到重要作用,并促使农艺性状的分离程度增加。而DH群体中尽管外源基因促进株系变异系数增加,但对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的作用不显著。说明组织培养是产生农艺性状变异的主要原因,而外源基因的导入增加了农艺性状变异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主要利用BF3109/YNT047群体的杂种后代F1构建的一个由148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F2:4;F2:5)进行种子贮藏物质动用量、物质利用率性状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凤阳和海南单环境分析中,分别检测到控制种子原始重量、种子物质动用量和种子物质利用率等3个目标性状17、18个非条件QTL和11、15个条件QTL以及5个上位性QTL。其中q WMSR4.2和q SRUE2是两种环境分析中均检测到的主效QTL,能解释表型变异的20.52%~36.38%,增效基因均来源于YNT047。为提高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育种上可采用逐步杂交的方式将含有优良基因家系聚合到一个品种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