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萘乙酸、赤霉素、吲哚丁酸和硼酸作为影响板栗花粉活力的调节剂,研究其不同浓度下板栗离体花粉萌发的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调节剂对花粉萌发均能起到促进作用,但效果存在差异,其中硼酸较吲哚乙酸和萘乙酸的促进效果更显著,4种调节剂适宜浓度分别为150mg·L~(-1)硼酸、15mg·L~(-1)吲哚丁酸、75mg·L~(-1)赤霉素、15mg·L~(-1)萘乙酸。  相似文献   

2.
采用赤霉素、双吉尔(生根粉)、吲哚丁酸、萘乙酸等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设置6个浓度梯度浸泡处理刨花润楠种子24 h,以清水浸种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处理对刨花润楠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得出4种较优的处理:赤霉素50 mg·L~(-1)处理,种子发芽指数最高,发芽天数最短,幼苗平均苗高最高,是属于快长型的;萘乙酸100 mg·L~(-1)处理,种子发芽率最高,但发芽指数最低,平均发芽天数最长,幼苗平均苗高最矮,是属于慢长型的;而双吉尔100 mg·L~(-1)、吲哚丁酸300 mg·L~(-1)处理,种子各项指标居中,发芽生长不快不慢。在实际育苗过程中,这4种处理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体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蔗糖、硼和钙配比对杂交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浓度间对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钙浓度间对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蔗糖150 g·L~(-1)、硼酸100 mg·L~(-1)时最适宜花粉管伸长;蔗糖的缺乏会导致胼胝质在花粉管顶端积累,使其生长停滞,缺硼时胼胝质在花粉管内分布正常.杂交榛花粉适宜的培养基为:蔗糖150 g·L~(-1)+硼酸100 mg·L~(-1)氯化钙100 mg·L~(-1)琼脂10 g·L~(-1).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银杏花粉萌发培养基,采用离体萌发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培养基中不同营养成分对银杏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蔗糖、硼酸和氯化钙在适宜质量浓度范围内促进花粉萌发,过高质量浓度反而不同程度地抑制花粉萌发;在正交试验中,蔗糖、硼酸和氯化钙对银杏花粉在培养基上离体萌发的影响表现极显著,适宜质量浓度分别为100 g·L-1、10 mg·L~(-1)、40 mg·L~(-1)。  相似文献   

5.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效果,开展了IAA(吲哚乙酸)、IBA(吲哚丁酸)、2,4-D、GA(赤霉素)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的刺槐处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诱导刺槐种子提前萌芽的效果尽管不明显,但能够打破种子休眠状态,提高种子的萌发数;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以2,4-D提高刺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效果最佳,浓度宜选择50~70 mg L~(-1)。  相似文献   

6.
以杏和杏梅的新鲜花粉为试材,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蔗糖、不同浓度硼酸、不同培养时间对杏和杏梅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杏和杏梅最适宜的花粉培养基为蔗糖10 g·L~(-1)+硼酸0.03 mg·L~(-1)+琼脂8 g·L~(-1);在25℃恒温下培养6 h,杏花粉的萌发率达到最高,发芽率为85%,而杏梅花粉的萌发率较低,发芽率为35%。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项目希望通过在大树移植中应用吊袋输液技术,寻找能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营养液。[方法]在大树移植中应用吊袋输液技术,与传统大树移植技术比较,观察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α-萘乙酸钠组合对火力楠的新芽萌发数、枝条生长量以及移植成活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吲哚丁酸浓度为2.0mg/L、α-萘乙酸钠浓度为1.0mg/L时,新芽的萌发量达到最大;而枝条生长量在吲哚丁酸浓度为4.0mg/L、α-萘乙酸钠浓度为1.0mg/L时达到最大。且以上这两个浓度组合的移植成活率均可达到100%。[结论]吲哚丁酸和α-萘乙酸钠组合使用对移植大树的树势恢复生长效果显著,比单一激素使用效果较好。当吲哚丁酸浓度为2.0mg/L,α-萘乙酸钠浓度为1.0mg/L;吲哚丁酸浓度为4.0mg/L,α-萘乙酸钠浓度为1.0mg/L时对移植树木的树势恢复生长能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彩叶树的扦插生根效果,以2年生的金叶风箱果、紫叶水蜡、红花锦鸡儿、蓝忍冬和五角枫等5树种绿枝条为试材,添加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进行嫩枝扦插。结果表明:NAA和IBA对不同树种的插条生根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200mg·L~(-1)的NAA和IBA对金叶风箱果、紫叶水蜡、红花锦鸡儿插条生根促进作用最大,500mg·L~(-1)的NAA和IBA对金叶风箱果、紫叶水蜡、红花锦鸡儿生根促进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9.
大叶相思花粉离体萌发适宜条件及活力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叶相思花粉离体萌发适宜条件以及花粉活力不同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人工控制授粉、选育优良的马大杂交新品种提供基础。【方法】采回花穗的次日10:00之后,使用毛笔刷法收集大叶相思花粉;通过不同培养温度、不同蔗糖浓度和不同硼酸浓度处理后进行花粉离体萌发,筛选适宜大叶相思花粉离体萌发的条件;采用过氧化物酶法、I_2-KI法以及花粉管离体萌发法对大叶相思花粉进行活力测定,探讨大叶相思花粉有效的活力测定方法。【结果】大叶相思花粉在28℃下培养,其花粉平均萌发率为71.99%,花粉管平均长度为5.3 D(1 D=1倍的花粉粒长度),花粉管平均条数为6.2条,显著高于其他培养温度的处理。当培养基中含有200 g·L~(-1)蔗糖时,大叶相思花粉萌发率为84.96%,其花粉管平均长度为5.8 D,花粉管平均条数为6.2条,显著高于含有其他蔗糖浓度的处理。在含有300 mg·L~(-1)硼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大叶相思花粉,其平均萌发率为75.32%,花粉管平均长度可达4.8 D,平均花粉管条数为5.4条,显著高于在其他硼酸浓度下的处理。大叶相思花粉在培养温度30℃、200 g·L~(-1)蔗糖、300 mg·L~(-1)硼酸的培养基中萌发率为98.26%,花粉管长度均可达到10倍复合花粉粒的长度,最多可萌发出10条花粉管,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培养3 h的大叶相思花粉,萌发率为65.74%;培养6 h时,其萌发率为90.55%;培养24 h后,其萌发率趋于稳定,达到最高值98.26%。过氧化物酶法检测的花粉活力为99.67%,I_2-KI法检测的花粉活力为99.00%,花粉管离体培养法检测的花粉活力为98.15%,3种方法检测的花粉活力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叶相思花粉在不同的离体培养处理下,其萌发情况均不相同且差异显著,最佳离体萌发条件为200 g·L~(-1)蔗糖+300 mg·L~(-1)硼酸,培养温度为30℃,萌发率为98.26%。过氧化物酶法、I_2-KI法以及花粉管离体培养法检测的花粉活力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大叶相思的花粉收集、贮藏及活力测定等研究,以及开展人工控制授粉选育优良马大杂种相思新品种等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处理紫叶小檗嫩枝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紫叶小檗嫩枝扦插速蘸萘乙酸500mg kg~(-1)和吲哚丁酸1 000mg kg~(-1)生根率最高,分别达到94.2%和90.0%;吲哚乙酸1 000mg kg~(-1)最高生根率达到85.8%。  相似文献   

11.
以辽宁省朝阳市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种子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6-苄基腺嘌呤(6-BA)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设置40、80、120、160、200、240mg·L~(-1)6个浓度,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的油松种子均能萌发,和对照相比,40~160mg·L~(-1)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起到促进作用,其中120 mg·L~(-1)IAA效果最好,发芽率最高,为78.5%;浓度高于200mg·L~(-1)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松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培养基成分对仁用杏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培养基成分对仁用杏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以仁用杏‘优一’为试材,以蔗糖、硼酸、二水合氯化钙、赤霉素为培养基的主要成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出适宜‘优一’花粉萌发的培养基成分及浓度。结果表明,4种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优一’花粉萌发起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则抑制,促进‘优一’花粉萌发较适宜的浓度分别为蔗糖15%,硼酸0.003 g·L-1,二水合氯化钙0.000 2 g·L-1,赤霉素0.000 8 g·L-1;赤霉素对‘优一’花粉管伸长作用明显,其花粉管生长量、长度、节间生长显著高于其它3个处理。4种成分L25(56)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琼脂0.1 g·L-1+蔗糖1 g·L-1+硼酸0.003 g·L-1+二水合氯化钙0.000 0 g·L-1+赤霉素0.000 6 g·L-1组合是‘优一’花粉萌发的最佳组合;‘优一’花粉在适宜萌发条件下,2~4 h是‘优一’花粉萌发的高峰期,蔗糖和硼酸是影响花粉萌发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彩色马蹄莲HMG和XN的混合花粉为材料,对花粉萌发的培养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蔗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花粉萌发,以10g/L的萌发率最高,达到12.08%,此后萌发率逐渐降低。硼酸以40mg/L的花粉萌发率最高,达16.47%,高于40mg/L花粉萌发率下降。赤霉素在5mg/L时能促进花粉萌发,高于5mg/L花粉萌发率下降。蔗糖、硼酸和赤霉素的最佳组合是蔗糖10g/L+硼酸40mg/L+赤霉素5mg/L,花粉萌发率达到42.4%。  相似文献   

14.
硼酸和赤霉素对梨花粉离体及原位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鸭梨和雪花梨为试材,采用液体培养法及荧光显微镜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梨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较低浓度的硼酸和赤霉素能促进花粉萌发,而超过一定浓度时却起到抑制作用,最适宜鸭梨和雪花梨花粉萌发的硼酸浓度为30mg/L,赤霉素浓度为300mg/L;实体授粉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硼酸和赤霉素能促进花粉萌发,而超过一定浓度时却起到抑制作用,最适宜梨花粉萌发的硼酸浓度为50mg/L,赤霉素浓度为500mg/L。  相似文献   

15.
研究赤霉素(GA3)、6-苄氨基嘌呤(6B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设不同溶液浓度、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对爪哇葛藤、无刺含羞草及羽叶决明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对促进种子发芽率有一定作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绿肥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尽相同,以GA3促萌发效果最好,以无刺含羞草受影响效果最显著;低生长调节剂浓度水平(15或25 mg/L)和浸种24 h或48 h是较佳的处理组合,而高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促进发芽率无影响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大果沙棘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赤霉素、ABT6号生根粉等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处理大果沙棘插条,进行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果沙棘扦插育苗过程中,吲哚丁酸150 mg.kg-1不仅对大果沙棘的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新梢生长发育作用非常显著;吲哚丁酸50 mg.kg-1对大果沙棘的根系生长作用显著;吲哚乙酸50mg.kg-1对扦插苗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稍差。  相似文献   

17.
以LF96、LF62、S2、LF79和LF99油桐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药内花粉数量和花粉立体培养萌发率。结果表明:5种油桐单花花粉平均数量分别为9 070粒、6 120粒、10 600粒、16 203粒和12 870粒;5种油桐花粉萌发最适培养基条件为0.1 g·L~(-1)硼酸+100 g·L~(-1)蔗糖+10 g·L~(-1)琼脂,且LF79和LF99花粉萌发率最高,分别为86.75%和82.75%。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华中五味子雄花特征及花粉特性的研究,旨在为华中五味子的传粉生物学研究、系统分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华中五味子雄花不同发育时期(Ⅰ花蕾膨大期、Ⅱ花瓣松动期、Ⅲ花瓣开放期、Ⅳ完全开放期)的花部特征、花粉形态进行研究;利用生物光学显微镜,采用琼脂固体培养基法(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均为10 g·L~(-1),蔗糖浓度梯度设置为50,100,150,200 g·L~(-1),硼酸浓度梯度设置为0.10,0.15,0.30 g·L~(-1))对花粉离体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华中五味子蔷薇花冠,成熟时花冠朝向地面,花瓣覆瓦状排列,花瓣内外侧均具不规则纹饰,具气孔,气孔不规则分布;花柄圆柱形,外壁不光滑,具气孔,气孔椭圆形;雄蕊螺旋向上着生于柱状花托上,花丝缩短呈肉质,花药着生于花丝上;雄蕊群呈伞状,雄蕊19~22(26)。花粉扁球形,辐射对称,极观面为6裂圆形,异极,随着花朵的发育,逐渐形成6萌发沟,3长沟在一极形成合沟,3短沟不到极面,长短沟相间排列;花粉外壁具网状雕纹,网眼大小和网脊宽度不一,少数网眼中具模糊颗粒,随着花粉的发育,网眼逐渐加深,网脊变薄,颗粒物被吸收;Ⅰ(花蕾膨大期)、Ⅱ(花瓣松动期)、Ⅲ(花瓣开放期)、Ⅳ(完全开放期)时期花粉直径依次为21.96,23.73,24.00,25.65μm。成熟华中五味子花粉在10 g·L~(-1)琼脂+100 g·L~(-1)蔗糖+0.10 g·L~(-1)硼酸的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达到92.6%,花粉管长度最长,达454.30μm;蔗糖浓度对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伸长生长存在极显著影响,硼酸浓度对花粉的萌发率影响显著,但对花粉管长度生长影响不显著。【结论】华中五味子花冠形态、花粉形态既具有虫媒传粉特征,亦具有风媒传粉的特点;研究结果认为华中五味子为风媒、虫媒同时传粉植物,主要传粉方式、传粉途径有待进一步研究;华中五味子花粉离体培养的最佳固体培养基为10 g·L~(-1)琼脂+100 g·L~(-1)蔗糖+0.10 g·L~(-1)硼酸,培养基成分对花粉萌发影响显著;花粉萌发率高,在传粉受精过程中,花粉竞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花粉生活力对油松杂交育种至关重要。为筛选油松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探讨不同温度贮藏下花粉的生活力,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水平蔗糖、硼酸和pH值对油松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测定不同温度贮藏下油松花粉萌发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油松新鲜花粉在蔗糖100 g·L~(-1)、硼酸0.10 g·L~(-1)、琼脂8 g·L~(-1)、pH值6.5的培养基上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高达93.12%。不同贮藏温度下油松花粉生活力存在明显差异,-80℃贮藏15 d和30 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92.93%和91.27%,萌发率下降不显著;-20℃和4℃贮藏15 d,花粉萌发率下降不显著,但贮藏30 d的花粉萌发率与初始萌发率相比均极显著下降,萌发率分别为88.65%和86.84%;常温25℃贮藏15 d、30 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90.27%、82.66%,与初始萌发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贮藏温度越低,越有利于花粉生活力的保持。此研究可为油松花粉生活力检测提供一种可靠方法,并为花粉贮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3个无花果品种波姬红、金傲芬、B110,1 a枝条为试材,研究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IBA)不同浓度(100mg·L~(-1)、500 mg·L~(-1)、1 000 mg·L~(-1))及不同处理时间(1/3 h、2 h、12 h)对无花果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探索能快速促进插穗生根的最有效办法。试验于3月10日在威远县无花果核桃科学研究所基地内进行,使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数据从扦插后12 d开始统计,参数包括:愈伤组织形成情况;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生根长度。结果表明:3个无花果品种均以浓度500 mg·L~(-1)浸泡2 h处理的效果最佳,相比对照:愈伤组织形成时间提前7 d,生根率提高13.3%,平均根数多28.9条,平均根长长2.1 cm;品种间生根能力有差异,以金傲芬的生根能力最强,波姬红次之,B110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