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生林冠下营造红松,应选择下阴坡、半阴坡的中下腹下缓坡、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段,实行顶浆造林。栽植密度:郁闭度在0.4-0.6时,2000-3300株/hm^2,郁闭度0.3以下时,3300-4400株/hm^2;0.6以上为1500株/hm^2左右。幼林抚育要进行5a,造林10a进行透光抚育伐,20a左右伐除上层阔叶树时,保留具有培育前途的阔叶幼树,从而形成高稳产的阔叶红松林。  相似文献   

2.
就天然次生林冠下人工更新红松的生长及单株树干、枝、叶、根生物量分布情况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旨在为辽东山区现有天然次生林林分结构调整及低产、低质林改造林,冠下人工更新红松诱导阔叶红松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红松生长影响因子、林分空间结构调整以及经营现状,分析了当前次生林下栽植红松经营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次生林下栽植红松经营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次生林下栽植红松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1984年开始进行天然次生林冠下营造红松林试验,2005年8月对试验林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次生林冠下营造红松林,无论是林木生长、结实,还是生态效益均好于红松纯林。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红松在次生林中更新的技术和经验,吉林市林科所和磐石县林业局从1966年开始进行林冠下更新生产性试验,经24年的努力,把五万亩次生林改造成为高质量、高效能、高产量的阔叶红松林。同时还总结了比较完整的冠下更新的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江南林场次生林红松更新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然概况江南林场位于吉林省磐石县东南。海拔286—840m,坡度5—25°,土壤为暗棕色森林土,土层厚度15—40cm,50多年前境内原生植被为地带性阔叶红松林。现有林除部分解放后营造的红松、落叶松人工林外,几乎全为屡遭破坏届演替而成的次生植被。主要树种为山杨、核桃楸、水曲柳、椴树、黄波罗、柞树、(木色)树和榆树等阔叶树种。经营区属湿润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无霜期140天,年平均温度3.5℃,7月份平均气温20.4℃,1月份平均气温-20.8℃,年平均降雨量787mm。  相似文献   

7.
以长白山南部地区次生林冠下栽植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为试验对象,通过对林分树种组成的调查和对开敞度、大小比数、混交度等量化指标的比较,开展了该区次生林冠下红松人工林空间结构调整的研究,结果表明:柞木林和杂木林下红松高生长模型分别为y=1.013 0 x+0.033 5和y=1.042 7 x+0.050 8,R~2分别达到0.990和0.992(P<0.001);通过树高生长模型,确定柞木林下栽植的红松应该在生长第13年末进行第1次上层林木的调整,生长到第17年末进行第2次上层林木的调整;杂木林下红松应该在红松生长第13年末进行林分调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抚顺地区次生林综合经营“示范林”建设工程和红松“果材林”建设工程冠下更新的红松长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了红松冠下更新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红松冠下更新经营问题和经营现状并提出经营对策,为红松冠下更新经营和林业长远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冠下更新红松后上层抚育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冠下更新红松后,上层抚育(揭盖)时间是关系到红松能否成林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对上层抚育时间、季节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最佳的上层抚育时间和作业季节。  相似文献   

10.
次生林下红松幼树适生小环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红松幼树及其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组成的小环境结构单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光照条件、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相邻木、直射光、上层树种、以及草本和灌木等6个环境因子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这6个环境因子均对林下红松幼树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归纳了林下更新红松幼树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营林建议,供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塞罕坝林场目前的树种结构与林分生长状况,提出了在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冠下引种红松的建议,通过对红松生物学特性以及自然分布区与塞罕坝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等的分析,认为塞罕坝林冠下引种红松是技术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次生林下红松幼树的最佳生长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文对杨桦次生林下红松幼树的最佳生长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无灌木或少灌木,距离立木1.5m以外,林冠郁闭度0.5-0.6为红松幼树更新的最佳条件。同时,提出了通过胸径与林分密度的关系对林分郁闭度进行控制的直接方法。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林区次生阔叶林冠下红松人工更新与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长白山林区林隙环境、林隙对红松生长的影响及肛伐强度对阔叶树生长、红松更新的研究,为科学地确定上红松更佳的最佳上层郁闭度,提高林分生长量,确定红松采伐年龄,促进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对安徽省阜南县公桥乡两年林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淮北平原地区调整林业生产结构,发展“两高一优”林业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红松、油松、落叶松人工林及次生林皆伐迹地上红松幼林的生长和土壤养分含量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红松迹地上更新的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幼林生长缓慢,土壤养分含量低;次生林和油松迹地上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0%以上,幼林生长快,土壤养分含量较高;落叶松迹地上红松也能正常生长。指出营建红松速生丰产林,应以次生林皆伐迹地为其最佳宜林地。红松采伐迹地不应继续营造红松,应以改善林地条件、恢复其生产力为目的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17.
次生林下营造红松最优生长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次生林冠下影响红松幼树生长的5大生态因子,提出林冠下红松造林工作应以适宜的郁闭度(0.1—0.3)、坡向(阴坡)、坡位(中下腹)为主,并适当兼顾坡形和土壤A层厚度的论点。  相似文献   

18.
以次生林冠下栽植的红松为研究对象,量化调整上层林木后,在控制温度、光照和空气流动的前提下,对不同年龄针叶和不同层次针叶进行光合能力测定,结果表明:量化调整上层林木提高了红松树冠的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红松叶的蒸腾速率,当年生针叶的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多年生针叶。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我场一直把恢复和发展红松资源当成主要任务,三十多年来已有2000多公顷红松幼林郁闭成林。为了提高红松造林的成效和促进红松造林的发展,特对林冠下  相似文献   

20.
次生林是原始森林经过多次不合理采伐和严重破坏以后自然形成的森林,与原始林一起同属天然林,但它是在不合理的采伐、樵采、火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