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蝴蝶兰(满天红品种)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主要方法以蝴蝶兰(满天红品种)的嫩叶、茎尖、花梗侧芽为外植体,进行蝴蝶兰原球茎诱导、增殖组织培养。结果表明。MS+6.0mg/L 6-BA+0.1mg/L NAA+100mg/L椰乳是诱导蝴蝶兰原球茎形成的最佳培养基,茎尖诱导率达82.5%;MS+1.0mg/L NAA+2.0mg/L 6-BA是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达5.34。在生产上,可采用试管苗生根继代培养的方法进行满天红的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2.
蝴蝶兰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对红花品种蝴蝶兰杂交种子进行无菌播种,获得实生苗。结果表明,在改良的KC培养基上,原球茎发生率达90%以上,原球茎生长以附加10%香蕉汁和0.3%活性炭的改良KC培养基为好。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食用白糖代替蔗糖,对蝴蝶兰试管苗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蝴蝶兰品系RSW1试管苗为材料,取其根尖分生组织诱导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PLB),研究6-苄基腺嘌呤(BA)与α-萘乙酸(NAA)不同浓度的组合,不同切割方式,不同有机添加物(椰子汁、蛋白胨、香蕉汁、马铃薯汁)、不同pH值、不同培养方式(固体、液体)对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任何激素有利于蝴蝶兰原球茎的增殖;添加有机添加物显著促进原球茎增殖,其中以150 mL/L香蕉汁增殖效果最好;选择镊子轻轻拨开的蝴蝶兰原球茎团块进行增殖,不易褐化;原球茎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增殖效果比固体培养基好,最适pH值为5.0.原球茎在整合优化的培养基上培养30 d后,增殖系数达6.53.  相似文献   

4.
蝴蝶兰花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诱导蝴蝶兰花梗上的休眠芽萌发,可以得到无菌的蝴蝶兰丛生芽。以无菌丛生芽上的幼叶和茎尖、腋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建立起蝴蝶兰的无菌培养体系。诱导休眠芽萌发的培养基为MS BA5;利用幼叶进行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1/3MS Hyponex3.5g KT10 NAA0.1;利用茎尖和腋芽进行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MS BA3 柠檬酸30mg.L-1;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1/3MS BA2 KT0.5 NAA0.1 椰乳200ml,也可以利用原有的初代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为1/3MS Hyponex3.5g NAA0.1 IBA0.1 胰蛋白胨2g 香蕉200g。  相似文献   

5.
蝴蝶兰原球茎继代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蝴蝶兰原球茎为试材,研究适宜蝴蝶兰原球茎继代培养基中BA和NAA的最佳组合及BA/NAA的值对蝴蝶兰继代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 BA 3 mg/L NAA 0.3 mg/L,增殖系数可达5.5。蝴蝶兰继代成苗率随着BA/NAA的值增大而增加,以1/2MS BA 5 mg/L NAA 0.1 mg/L为继代培养基时,蝴蝶兰的成苗率最高,为78.4%。  相似文献   

6.
以蝴蝶兰花梗作为外植体,诱导出营养芽,再以营养芽作为外植体诱导出原球茎建立无性快繁体系,具有易于取材、对母株伤害小,能够保持原品种优良种性和生活力复壮的优点。基础培养基以花宝1号2.0 g/L+花宝2号1.0 g/L,添加BA3.0mg/L有利于花梗腋芽诱导;花宝1号2.0 g/L+花宝2号1.0 g/L添加BA2.0mg/L+NAA0.5mg/L对原球茎和不定芽分化以及增殖均有良好的效果。诱导蝴蝶兰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花宝1号2.0g/L+花宝2号1.0 g/L+NAA0.5mg/L+AC500mg/L,选用水草作为基质小苗的成活率可达到97%。  相似文献   

7.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蝴蝶兰组培快繁的研究进展,包括原球茎的来源、培养基及外源激素的使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原球茎途径和丛芽途径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建兰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兰花茎尖诱导,原球茎增殖和根、芽分化的培养基筛选及对不同发根时间、不同基质移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附加BA3-4mg/L和NAA1-2mg/L诱导茎尖,效果较好,诱导率为69%;原球茎增殖在改良MS培养基上附加BA2-3mg/L和NAA1-2mg/L增殖倍数可达40倍;筛选出可同时进行原球茎增殖及根、芽分化培养的培养基,用该培养基培养外殖体,每瓶可繁殖完整试管苗20株,原球茎60余个;试管苗移栽以发根时间70天以上为宜,移栽基质以苔藓、红壤土、腐殖土混合物(1:1:1)为佳。  相似文献   

9.
蝴蝶兰组培快繁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蝴蝶兰组织培养中不同阶段适用的培养基和激素配比水平筛选结果表明:蝴蝶兰无菌播种诱导胚状体以MS7为基础培养基,添加100g/L新鲜土豆汁效果较好;原球茎增殖培养以较低浓度的无机盐较好,采用MS7+香蕉汁30g/L+苹果汁10g/L+炭粉1g/L+琼脂5.6g/L+糖20g/L为基础培养基,添加2.0mg/L的BA和0.5mg/L的NAA,原球茎的增殖系数2个月内能达到5倍以上,是最佳的组合;以MS7+水果汁+NH4NO30.5g/L为基础培养基,添加0.1mg/LBA+0.5mg/LNAA是较理想的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蝴蝶兰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蝴蝶兰花梗的诱导,形成了再生植株,经成功的增殖和生根培养,建立了蝴蝶兰的快繁技术体系。实验结果表明:低盐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激素组合有利于蝴蝶兰的离体培养,KT能降低培养基的褐化程度,而1/2 MS BA2.0 mg/L NAA0.2 mg/L 8%香蕉泥最有利于蝴蝶兰丛芽的增生,增殖率达3~3.5倍,且叶片健壮;1/2 MS NAA1.0 mg/L 8%香蕉泥有利于促进生根。  相似文献   

11.
蝴蝶兰有“洋兰王后”的美称,新春时节,蝴蝶兰植株从叶腋中抽出长长的花梗,开出形如蝴蝶飞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们的青睐。蝴蝶兰冬天怎么养,硬条件就是保温,如果冬天温度达不到15℃或以上,那么对于蝴蝶兰来说打击很大甚至会导致死亡,所以满足温度是蝴蝶兰越冬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不同激素水平对蝴蝶兰原球茎状体增殖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繁殖系数为指标 ,在不同激素水平的MS培养基上 ,对蝴蝶兰原球茎状体 (PLB)的繁殖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在激素水平BA 2 0mgL ,BA 2 0mgL NAA 1 0mgL ,NAA 2 0mgL的培养基上 ,繁殖系数达 4以上 ,以BA 2 0mgL NAA 1 0mgL为最佳 ;低质量浓度BA对PLB的启动有利 ,而NAA对PLB的增殖有维持作用。体积稍大的PLB比小体积的PLB繁殖系数高。5%的低质量浓度椰乳有利于PLB增殖。  相似文献   

13.
以石斛‘火鸟’Dendrobium nobile‘Huoniao’茎尖为外植体,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不同基础培养基对原球茎的诱导、增殖、分化及生根培养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类原球茎的诱导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为MS,生长调节剂为0.2 mg·L~(-1)的2,4-D,诱导率达到92%。不同浓度NAA处理,以1.0 mg·L~(-1)的增殖效果最好,类原球茎生长较好,增殖系数达3.55倍。类原球茎的分化培养以0.5 mg·L~(-1) NAA效果最好。添加5%椰乳,1 g·L~(-1)活性碳最有利于石斛壮苗生根。试验显示‘火鸟’类原球茎诱导、增殖和分化培养条件分别为:MS+2 mg·L~(-1) 6-BA+0.5mg·L~(-1) NAA+0.2 mg·L~(-1) 2,4-D;1/2MS+0.05 mg·L~(-1) KT+1.0 mg·L~(-1) NAA;1/2MS+0.5 mg·L~(-1) 6-BA+0.5 mg·L~(-1)NAA。在光照培养箱中光照强度1 500 Lx和温度25℃条件下,‘火鸟’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86%。  相似文献   

14.
以类原球茎体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EHA101(pIG121 Hm)介导转移GUS基因到石斛兰-蝴蝶兰的2个杂交品种。以一种β-内酰胺类新型抗生素美罗培南(Meropenem)作为抑菌抗生素和以潮霉素为筛选元件进行选择,获得了潮霉素抗性体,并通过X-gluc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到较强的GUS的表达,表达率达80%以上。经过80 d的选择培养后在81个潮霉素抗性组织中获得了22株再生兰花。对其中的9株PCR阳性的再生植株进行Northern分析,检测到较强的GUS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5.
文心兰茎尖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潘学锋  王日暖  莫海 《热带林业》2001,29(4):145-151,177
文心兰茎尖培养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文心兰茎尖在MS BA2mg/L NAA0.5mg/L培养基上,离体培养1个月后产生原球茎.改良KC基本培养较适原球茎的增殖;用BAI.5mg/L NAA0.2mg/L的激素配比,原球茎月增殖宰可达332.5%;CW可以减少原球茎褐死现象和促进原球茎的增殖:壮苗阶段,以附加NAA0.5% 10%香蕉汁的效果较好.水苔是良好的移栽基质,成活率在85.3%.  相似文献   

16.
对齿瓣石斛原球茎诱导及植株再生技术试验的结果表明:齿瓣石斛原球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3.0 mg/L+NAA0.1 mg/L;增殖分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0.5 mg/L;壮苗生根培养基为MS+IBA1.0 mg/L+NAA0.1 mg/L。  相似文献   

17.
大花惠兰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花惠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方法进行研究。用假鳞茎茎尖为供试材料,接种到MS 6-BA 4.0mg/L NAA 2.0mg/L培养基上诱导原球茎。培养约1个月后,将诱导形成的每个原球茎纵切为2~4块,接种到初始培养基上继续分化大量的原球茎,当分化的原球茎达到一定数量后,再接种到MS BA 2.0mg/L NAA 1.0mg/L培养基上,3周后可分化形成大量的丛生芽。待芽长到5cm左右将比较粗壮的芽接种到1/2MS NAA 2.0mg/L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当长成带有3~4条根的幼苗时,将它们经驯化移入苔藓中,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对大花蕙兰的无菌播种及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花蕙兰无菌播种采用0.1%升汞溶液灭菌10 min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改良MS+6-BA1.0 mg/L+NAA 0.5 mg/L培养基对假鳞茎诱导原球茎效果较好,其原球茎诱导率可达86%;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改良MS+NAA 0.5 mg/L,此配方对大花蕙兰的壮苗生根同样合适;采用固、液培养基交替培养(振荡转数100~110 r/min)能有效地促进原球茎增殖;移栽基质配比为腐殖土∶棉籽壳=1∶1时,移栽苗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9.
对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进行试验。采用幼叶、茎基和茎段作初代诱导,发现带侧芽的茎段诱导效果最好;在MS培养基中添加6-BA3.0mg/L最适宜原球茎的增殖。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适合海南气候条件的优良树种(种源、家系)为繁殖材料,采用先进的扦插繁殖技术、采穗幼化处理技术、轻型的育苗基质及新型塑料容器组装成一套新的繁殖技术。通过多树种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扦插生根率达85%以上、成苗率达83%以上。其中刚果12号接生根率和成苗率均达95%和90%以上,为人工林造林提供大量的良种壮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