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患儿 ,女 ,5 6 d,因皮肤紫癜 18d入院。 1998年 6月 2日患儿面部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 ,3d后腹部及四肢相继出现并逐渐增多。经当地卫生院检查血小板 6 0× 10 9/ L,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给予强的松治疗 3d,皮肤紫癜逐渐消失。入院前 2 d患儿面部又出现大量出血点。患儿为第一胎足月顺产 ,阴道分娩 ,生后体查无异常。其母 2 4岁 ,妊娠前后无自发出血史。体查 :T36 .5℃ ,P130 / min,R38/ min,身长 6 0 cm,头围 40cm,面部及舌头有散在性针尖大小出血点 ,右足背可见 1.5 cm× 3cm的瘀斑 ,心肺正常 ,肝右肋下 1.5 cm,脾左肋下 1cm…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107例ITP病儿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64例,女43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4岁。<1岁12例,~5岁49例,~10岁37例,>10岁9例...  相似文献   

3.
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经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脾切除治疗无效的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采用丙种球蛋白 0 .4g/ (kg· d) ,以 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成 2 .5%的浓度静脉滴注治疗 ITP患者 32例 ,连用5 d。结果 :显效 1 5例 (47% ) ,良效 1 0例 (31 % ) ,进步 7例 (2 2 % ) ;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结论 :对经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脾切除等方法治疗无效的 ITP,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是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78例儿童急性ITP住院患儿随机分成3组,A组:肾上腺皮质激素组(26例),B组: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组(23例),C组:小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组(29例),观察不同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B、C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  相似文献   

5.
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曾丽华,曾淑华,曾运兴(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湛江524001)患者,女,40岁,工人。因反复牙衄3年余、关节痛和面部皮疹2个月于1993年11月14日人院。患者于1990年3月起反复牙龈出血,但无牙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 (简称丙球 )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方法 :采用激素联合小剂量丙球及单纯激素两种方案治疗 ITP。结果 :治疗组在血小板开始上升、血小板达峰值及出血症状控制时间 (t/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分别为 (2 .6± 0 .7) vs(4 .3± 2 .1)、(8.5± 1.8) vs(13.4± 3.5 )、(3.6± 1.6 ) vs(6 .8± 3.7) ,P均<0 .0 1]。治疗组显效 11例 ,良效 10例 ,进步 4例 ,无效 1例 ;对照组显效、良效、进步、无效则分别为 9、15、4、1例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激素联合小剂量丙球可短期改善 ITP症状 ,提升血小板且安全性高 ,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 Fas、Fas L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30例 ITP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及 Fas、Fas L蛋白表达。结果 :治疗前淋巴细胞凋亡率及 Fas、Fas L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治疗后血小板增加时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 ,Fas、Fas L蛋白表达上调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结论 :地塞米松可显著促进 IT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 ,上调淋巴细胞 Fas、Fas L的表达 ,有助于清除激活的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相对比较常见的血液学疾病.表现为皮肤出现淤斑或淤点.面色黄白,疲倦乏力,烦躁,手足心热,或鼻腔、牙龈出血,或月经过多等。血常规检查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数值。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脾虚血弱所致.食疗原则以“清凉滋润”为主,禁忌辛辣刺激食物.在服用药物的同时。还可适当采取食疗.以加快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健脾生血汤治疗气不摄血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分别采用激素强的松治疗和健脾生血汤合激素强的松治疗,3个月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治疗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副反应情况。结果 血小板计数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P<0.05),治疗组血小板计数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治疗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治疗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减少幅度小于治疗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治疗组为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比较: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治疗组为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生血汤能改善气不摄血型慢性ITP患者的中医证候,有效增加血小板计数,改善或消除激素副作用,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于急性期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随热退、急性期症状消退而血小板数很快恢复正常。是病毒感染急性期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11.
唐全 《长江大学学报》2009,6(4):213-213,218
1993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因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对各类血细胞形态影响最小,而将其认定为血常规检查所用抗凝剂以来,EDTA-K2就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而此抗凝剂可使患者血液样本中的血小板发生聚集,引起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eytopenia PTCP),这种情况虽然极为少见,但可导致临床上过度治疗甚至错误治疗,产生不良后果,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现将我科近期发现的1例PTCP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变化与紫癜性肾炎的关系。方法对过敏性紫癜合并紫癜性肾炎36例(观察组)及29例无合并紫癜性肾炎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对照组)急性期及恢复期的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急性期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1);观察组恢复期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于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水平参与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过程,过敏性紫癜治疗过程中联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有可能防止或减轻过敏性紫癜患儿并发紫癜性肾炎。  相似文献   

13.
血浆置换是80年代兴起的一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方法,总体疗效良好。本文是我科用血浆置换治疗16例神经免疫性疾病的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30~56岁,平均39岁。临床确诊为重症肌无力(MG)9例(其中3例行胸腺切除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格林-巴利综合征(GBS)5例(1例合并感染出现呼吸困难,在气管切开的情况下进行),多发性硬化(MS)2例。1.2 方法所有患者治疗时均同时给糖皮质激素。血浆置换每次量为800~1000mL,3~5次为1疗程,每周2次。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隔日1次,连用3~5次。置换时抽血200mL自动分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1500mL血浆加500mL生理盐水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55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其中研究组25例采用1500mL血浆加500mL生理盐水进行血浆置换,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血浆量(3000mL)进行血浆置换,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ALT、AST及TBIL均下降(均P〈0.01),且治疗后TBIL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白蛋白及Na+治疗前后及各上述各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浆置换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00mL血浆加500mL生理盐水进行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是安全、有效手段,与常规血浆量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5.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少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易于妊娠期复发或加重.本文报告孕晚期并发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患者,男,55岁,因半月前自服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后,出现颜面部密集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伴发热(体温未测),偶有头痛、头昏、无瘙痒感。随后延至全身出现大片状红斑、大疱,遂到当地医院就诊。于门诊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582.2U/L,总胆红素20.42mmol/L。以“药物性皮炎”诊治,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各种致病原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儿科收治的70例ITP患儿,分别用被动凝聚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腺病毒抗原,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EB病毒抗体4项(包括EB病毒早期抗原IgM抗体、EB病毒衣壳抗原IgM抗体、EB病毒衣壳抗原IgG抗体、EB病毒核心抗原IgG抗体),优生优育抗体[包括弓形虫IgM抗体、风疹病毒IgM抗体、巨细胞病毒(CMV)IgM抗体、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抗体、单纯病毒Ⅱ型抗体];根据其结果阳性与否给予相应治疗,对发病诱因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CMV-IgM阳性、CMV-DNA阳性19例(27.1%),MP-Ab阳性14例(20.0%),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阳性13例(18.6%),EA-IgM阳性、VCA-IgM阳性8例(11.4%),腺病毒抗原阳性6例(8.6%),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阳性6例(8.6%),流感病毒A、B型阳性4例(5.7%)。治愈42例(60.0%),良效19例(27.1%),进步8例(11.4%),无效1例(1.5%)。加用更昔洛韦治疗的CMV感染者血小板上升比不加用者更为显著,治疗1、2周后的血小板计数恢复更快(P〈0.01)。结论临床医生在治疗ITP时应尽量完善病原学检查,若为阳性应加以相应药物;通过针对病原进行有效合理的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本的治疗方法。有关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G)短期静脉滴注治疗ITP已有较多的文献报道[1,],但中剂量IG协同强的松疗法则报道尚少,为此,笔者作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本组11例ITP均为慢性急发患者,女9例、男2例。年龄15~56岁,<30岁老6例,>30岁者5例。病程最短为9个月,最长12年。BPC为(23~48)X10’/L,平均35.2X10’/L。全部患者均反复多次多部位出血,以皮肤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为主;11例中属重度贫血1例、中度贫血…  相似文献   

20.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多以糖皮质激素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一线治疗为主,但不少慢性ITP患者需二线或更高级药物治疗,如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利妥昔单抗或联合药物治疗等.现发现新型药物如fostamatinib、新生儿Fc受体(FcRn)抑制剂及新一代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或对成人慢性ITP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