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准好氧填埋工艺温度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准好氧填埋理论,构建了大型模拟垃圾填埋场,并对填埋体温度、CH4、O2等参数进行了长期监测。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场中温度分布规律为上层>中层>下层,平均温度分别为73,69.7和55.4℃;填埋温度参数与填埋体中氧气浓度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填埋体下层为厌氧环境,温度为54.8~58.6℃,属于高温厌氧发酵范围,甲烷浓度为25%;将填埋装置自身产生的渗滤液回流后,堆体中的温度显著提高,与回流清水的填埋处理相比,平均温度高出5.4~11.7℃,更有利于有机质的快速分解和填埋场的快速稳定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或渗滤液回流前经好氧、硝化反应器处理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中渗滤液的脱氮效果及其填埋垃圾的稳定化过程.结果表明,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渗滤液NH4+-N浓度的衰减速度虽然比渗滤液回流前经好氧、硝化反应器处理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慢,但其理论能耗可比后者节省98%左右,并且无需好氧、硝化反应器的基建投资和污泥处理.此外,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的方式加快了填埋垃圾和渗滤液中有机物的降解,提高了填埋垃圾的稳定化效果,增加了10%~12%的沉降高度.而渗滤液经过好氧反应器处理后回流到填埋场,将会引起填埋垃圾降解后期碳源供应不足,减慢垃圾的稳定化过程.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由于其中的反硝化作用有机物的消耗及好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其渗滤液CODCr和VFA最大浓度仅为对照的50%,并且产甲烷反应器的产气量也减少了42%~44%.  相似文献   

3.
回灌技术是一种简单、低廉的渗滤液处理技术,可有效降低渗滤液中COD和氨氮的含量,加速填埋场内垃圾的降解,提高产甲烷速率和甲烷的产量,增大填埋场的沉降速率和总沉降幅度,缩短填埋场的维护期。回灌技术能够适应渗滤液水质水量的复杂变化,在我国西北地区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由于该技术在我国利用过程中尚缺乏成熟的工艺设计和运行经验,所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和渗滤液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治理与恢复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该文介绍了我国生活垃圾填埋现状,分析了填埋气和渗滤液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对策,最后总结了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与恢复的技术原则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李启彬  刘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987-1989
通过模拟垃圾柱进行Cl-示踪试验,比较研究回灌渗滤液的运移特性和垃圾密度、厚度对其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滤液回灌后,分别以通道流和基质流2种流态运移,且在运移过程中不断与填埋垃圾中固有水分进行混合和交换,回灌渗滤液的流出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填埋垃圾压实密度和厚度越小,通道流作用越显著,示踪溶液和填埋垃圾中固有水分间的交换和混合作用越不明显。在实施渗滤液回灌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应保证填埋垃圾的压实密度和厚度。  相似文献   

6.
刘飞  胡涛  任世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499-3500,3763
[目的]探讨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凹土对垃圾填埋气中甲烷气体吸附性能的影响效果。[方法]将凹土经4 mol/L盐酸酸化处理,超声分散后,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制备改性凹土。对改性凹土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研究改性凹土对甲烷气体吸附量的影响以及温度对其的影响。[结果]由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硅烷偶联剂KH550对凹土表面起到了良好的修饰改性作用;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凹土对甲烷气体的吸附量与改性前相比显著提高,在1 MPa气压下,比改性前提高1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改性凹土对甲烷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结论]改性凹土能有效去除垃圾填埋气中的甲烷气体,可为进一步工业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国内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静态箱法测试了杭州市天子岭卫生填埋场封场后的甲烷排放情况.24h周期内,2个测试点甲烷排放速率均值的变化范围为3.67~36.65 mmo·l(m2·h)-1.2个测试点甲烷排放速率的最大比值为625,其差异可以根据覆土层厚度的不同得到解释.单点甲烷排放速率显示与大气压强和覆土层含水率的相关性,逐次回归结果分别为r2=0.89(测试点1)和r2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是填埋、制肥和焚烧处理法。而无论这3个方法中的哪个处理方式,最终都要有土壤填埋垃圾这一过程。需要靠土壤中的微生物及小动物来把这些垃圾分解掉。本文从以下4方面论述了土壤与垃圾填埋场的作用:垃圾填埋场的选址与土壤的相关性;垃圾填埋场的工艺;土壤微生物对垃圾场的作用;垃圾渗滤液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中尚有大量非规范垃圾填埋场存在,对其进行污染整治消除填埋气导致的环境安全隐患刻不容缓.通过分析填埋气在垃圾体中迁移运动的特点,在规范填埋场填埋气迁移运动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非规范填埋场填埋气迁移运动模型.  相似文献   

10.
垃圾填埋场覆土层植物根围甲烷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滚管计数法和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植物因素对垃圾填埋场封场覆土层中甲烷氧化菌的数量及其甲烷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不同植物根围土壤中甲烷氧化茵的数量为1×10~7~1×10~8cfu·g~(-1),甲烷氧化速率为1×10~(-7)~1×10~(-8)mol·h~(-1)·g~(-1);封场时间越短,覆土层中甲烷氧化菌的数量及其甲烷氧化活性越高;甲烷氧化茵数量与甲烷氧化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但甲烷氧化茵的数量并不是影响甲烷氧化活性的唯一因素。随着植物覆被土壤中的甲烷氧化菌的数量增多,不同种类植物根围的甲烷氧化活性差异明显,比裸露地高38%~45%。建议将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稗(Echinochloa crusgalli)、佛甲草(Sedum lineare)等作为填埋场封场后的甲烷净化功能性先锋物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1.
杨巧艳  刘丹  李启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662-4665
根据不同渗滤液回灌频率、渗滤液回灌前加热、加入厌氧污泥进行微生物接种等操作运行方式下模拟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甲烷试验的结果,建立了反映环境温度影响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甲烷数学模型,并对其参数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提出了利用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甲烷气体的操作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赵玉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019-17020
通过对各种产气模型的比较,选择Marticorena模型对垃圾填埋场CH4的产气量进行预测,并通过加速降解生化试验,测定垃圾最大产CH。潜能为55.86m^2/t,并估算到2020年填埋场的CH4产生量将达到98.4亿Nm^3。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固体质量分数的苯酚-三聚氰胺-尿素-甲醛(PMUF)树脂和硼酸、硼砂阻燃剂对人工林杉木进行浸渍处理,并对改性材的阻燃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素材相比,硼化物改性材的氧指数提高,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均大幅降低;随着树脂固体质量分数的增加,树脂改性材的氧指数呈现先升高后略下降的趋势,点燃时间延长,第一热释放速率峰值逐渐减小并且第二热释放速率峰值出现时间延迟,但总热释放量上升;复配改性材的氧指数均达到55%以上,阻燃性比树脂改性材进一步提高,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降低明显,残炭量增加,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Hungate厌氧滚管计数技术和气相层析仪检测土样甲烷含量,研究分析了不同植被下黄松泥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种群的数量变化和土壤的甲烷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下的黄松泥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在107~108cfu/g干土之间,变化范围不超过2个数量级.水稻田土壤和水稻分蘖期土壤中的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其它植被下土壤的甲烷氧化菌种群,但相互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它们的甲烷氧化速率却差异显著.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种群数量对土壤氧化甲烷速率有影响但不显著.在氧化甲烷活性很低的土样中加入外源甲烷,可刺激土壤中的甲烷氧化菌增殖,并可诱导甲烷氧化速率达到最大值,但不同植被的土壤达到氧化甲烷最大速率所需的诱导时间不同.不同植被土壤间的甲烷氧化最大速率略有差异,以水稻田土壤为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类型控释肥对辣椒生长及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养分量下,控释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辣椒花期和结果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和干物质积累量,但对植株光合和呼吸速率影响不明显。同时,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硝态氮释放动态差异明显,而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释放动态比较接近,且速效钾释放高峰期明显滞后于铵态氮和速效磷。在微生物方面,不同处理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趋势一致,基本上都是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放线菌却呈现逐渐升高趋势,且脲甲醛处理对真菌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概述了国内外有关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处理生活垃圾研究的主要类型和发展趋势,并阐述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对渗滤液和微生物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不同的生物和化学预处理方法对麦秆厌氧发酵产气的影响,为提高麦秆能源转化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恒温发酵装置,以经生物(复合菌剂、糖酵酶、沼液)和化学(NaOH(添加量为60 g/kg)和氨水(20 mL/L))方法预处理过的麦秆和未处理麦秆(CK)为发酵原料,以常温厌氧发酵池的底物为接种物,在总固体(TS)质量分数为8%的条件下进行批次厌氧发酵(35 ℃),分析复合菌剂、糖酵酶、沼液、NaOH和氨水对麦秆厌氧发酵产气量、甲烷含量和pH值变化的影响,并对其产气指标(干物质产气率、挥发性干物质(VS)产气率和甲烷平均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各预处理方法均可明显提高麦秆的日产气量峰值,并可提早产气高峰的出现时间。各处理总产气量的高低顺序为:NaOH>复合菌剂>糖酵酶>沼液>氨水>CK;与CK相比,不同生物和化学预处理方法可提高麦秆产气量5.85%~48.16%,提高甲烷平均含量15.06%~39.47%。经NaOH预处理的麦秆发酵后总产气量为12 620 mL,比CK提高了48.16%;甲烷平均含量为46.8%,比CK高出39.47%。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所有处理pH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直至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经NaOH处理的麦秆发酵后TS、VS产气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结论】用NaOH(添加量为60 g/kg)对麦秆进行预处理后在35 ℃下厌氧发酵,可以有效提高麦秆的产气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