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183年前,凯斯(CASE IH)发明了收获机械;37年前,凯斯发明了轴流滚筒联合收割机。凯斯机械的高品质使其成为行业中同类产品在收获质量、谷物损失、作物适应性、使用简便性、机器作业效率和产品保值方面的标杆。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凯斯轴流滚筒联合收割机拥有众多领先优势:首先,它采用凯斯专利的轴流滚筒设计,收获质量更高,与其它产品相比,其谷物破碎率和损失率更低,谷物质量更好;其次,该产品的作物适应性更强,不仅可以收获玉米,还能收获大豆、水稻、小麦等众多农作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农业》2014,(6):69-69
183年前,凯斯(CASE IH )发明了收获机械;37年前,凯斯发明了轴流滚筒联合收割机。凯斯机械的高品质使其成为行业中同类产品在收获质量、谷物损失、作物适应性、使用简便性、机器作业效率和产品保值方面的标杆。 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凯斯轴流滚筒联合收割机拥有众多领先优势:首先,它采用凯斯专利的轴流滚筒设计,收获质量更高,与其它产品相比,其谷物破碎率和损失率更低,谷物质量更好;其次,该产品的作物适应性更强,不仅可以收获玉米,还能收获大豆、水稻、小麦等众多农作物;采用凯斯专利技术设计,整机结构更轻,低湿地的通过性更好,油耗率更低;驾驶室宽敞舒适,多功能手柄操作简单,让驾驶员集中精力进行田间收获。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农业机械的推广是否能够减少收获损失,本研究基于2016年中国20个省市1 032户农户水稻产后收获损失调研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定量分析农业机械的使用对水稻产后收获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目前我国水稻的产后收割、脱粒、田间运输和清粮的总损失率为3.92%;2)不同环节的机械减损效果不同。在收获环节使用联合收割机可以降低农户的水稻损失率。在田间运输环节使用机械可以降低水稻的产后收获损失率。在清粮环节使用机械会加大水稻的产后收获损失率;3)购买农机社会化服务可以降低联合收获中水稻收获损失率较低的农户损失率,同时也会降低分段收获中水稻收获损失率较高的农户损失率。  相似文献   

4.
周文  谭蕊  左峰  吴滴 《湖南农业》2024,(2):32-33
<正>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水稻机械化收获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水稻机械收获损失的情况,提高机械收获效率,降低损失,受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委托,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开展了2023年长沙市水稻机械收获损失监测调查工作,综合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市4个县(市、区)以及长沙市本级水稻机械收获损失上报材料及数据,总结出长沙市水稻机械收获平均损失率等相关监测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5.
<正>182年前,凯斯(CASE IH)发明了收获机械;37年前,凯斯发明了轴流滚筒联合收割机。凯斯机械的高品质使其成为行业中同类产品在收获质量、谷物损失、作物适应性、使用简便性、机器作业效率和产品保值方面的标杆。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凯斯轴流滚筒联合收割机拥有众多领先优势:首先,它采用凯斯专利的轴流滚筒设计,收获质量更高,与其它产品相比,其谷物破碎率和损失率更低,谷物质量更  相似文献   

6.
1、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现状 玉米、小麦、水稻三大作物机械化生产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主攻重点,近几年,机械化收获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小麦和水稻的机收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近3000万ha,在玉米的生产过程中,玉米机械化收获率不足5%,已成为玉米生产全面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因此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经、饲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超过水稻和小麦,位居第一。而且玉米是C4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干物质少,光合效率高,对粮食增产有很大意义。近年来,玉米机械化粒收是玉米生产发展的方向,是目前我国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玉米机械粒收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和损失率。国内外研究表明,玉米籽粒含水率显著影响籽粒收获质量,含水率越高,籽粒的破碎率就越大,且籽粒破碎  相似文献   

8.
栽培方式对油菜中双11生长及收获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油菜机械化生产是油菜生产发展的方向,机械播种、机械收获是主要的技术环节.研究采用高含油量油菜品种中双11,比较了育苗移栽和机械直播栽培方式下油菜的生物学特性及机械收获性能.结果表明,机械直播油菜主根长,单株生长势稍弱,群体产量高,比育苗移栽油菜生育期缩短22d.机械化一次性收获总损失率比育苗移栽油菜机械收获损失率低8....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鲁中地区不同种植密度下适宜机械化收获的优良玉米品种进行筛选。选用在当地推广潜力较大,比对照郑单958增产且田间表现优良的品种。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时选用7个品种,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时,选用8个品种。对这些品种的倒伏率、倒折率以及样点的落穗损失进行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时,不同参试品种机械收获损失率在1.6%~6.3%,士海718、五岳78、士海928、登海605抗倒性较好,机械收获损失率低于3.0%,适合机械化收获。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时,不同参试品种机械收获损失率在1.6%~5.9%,伟科702、登海3737、圣瑞999抗倒性较好,机械收获损失率低于3.0%,适合机械化收获。随着倒伏率、倒折率的变化,机械收获损失率也明显发生相应的变化趋势,说明倒伏率、倒折率是影响机械收获的重要因素。品种的种植密度会对品种的倒伏率和倒折率造成影响,因而会影响机械化收获的落穗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我国马铃薯收获损失大小及其影响因素,在广东、内蒙古和甘肃3省共11个地块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测试不同收获方式、地块和品种下的马铃薯收获损失率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收获方式,机械化收获尽管效率高,但由于机械适用性方面的限制,收获损失率也高;地形尤其是土壤条件对马铃薯机械收获损失有很大影响,在其他收获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洼地、土壤有板结地块中的机械收获损失率明显高于平地;品种主要对马铃薯机械收获的损失有直接影响,块茎体形大、生长深、结薯不集中的马铃薯品种,机械收获的损失率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11.
正一、原因分析(一)机械原因1.小麦收割机的性能是机收落粒的主要因素。小麦收割机收获时存在损失率,包括破损、落粒、脱粒不完全、通过风机吹落等方面。收割机的新旧老化程度、使用年限长短等都是机收落粒损失的原因。一般新收割机的各项指标性能优良,各部位协调性好,故障少,各个部件协调统一能够保证收获时落粒较少。对于那些使用时间长的老旧收割机,各个部件由于磨损,运转不协调,相对性能较差,收获时落粒损失就较多。  相似文献   

12.
基于河北省辛集、宁晋和清苑3个小麦主产县的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实证研究小麦收获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北省小麦收获损失率的均值为3.696%,高于西方国家3%的粮食产后损失率。小麦品种、适时收获、收获期间的正常天气状况、精细的收获作业和较好的粮食损失认知等对小麦收获损失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土地细碎化和严重的虫害程度等对小麦收获损失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此,提出减少河北省小麦收获损失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把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这在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机械化带来高效率,因此,农场的高机械化程度,对大面积种植水稻在丰产的基础上实现丰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水稻机械化收获概况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是指水稻成熟时,根据其种植方式和农艺要求,用机械来完成对水稻茎秆切割、脱粒、秸秆处理等生产环节的作业技术,我国目前机械化收获可分为机械直收、半喂入式收获和机械割晒后拾禾等几种方式。采取枯霜前以机械割晒、机械拾禾及半喂入式收获为主,枯霜后以机械直收为主的机械化收  相似文献   

14.
水稻收获机械化是提升水稻收获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水稻收获机械化环节中降低收获损失率是推广和普及水稻收获机械化的关键。本文结合北镇市水稻收获机械化实践经验,对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关键技术及应用要点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水稻种植户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谷物子粒的表面特性即为它的摩擦特性,其中包括谷物子粒的最大静摩擦系数fj或最大静摩擦角φ_j、动摩擦系数f_d或动摩擦角φ_d、以及反映种子之间摩擦情况的自然休止角φ_h。该特性为谷物子粒物理机械特性之一,是谷物收获、清选、输送等机械的设计基础。水稻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我国水稻作物机械发展较快,为此尽快的搞清我国水稻子粒的表面特性为水稻作物机械的设计提拱可靠的依据实为重要。本文着重就如何对水稻子粒动摩擦系数进行测定,水稻子粒的含水率,水稻品种、水稻子粒对不同滑板对动摩擦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其应取值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一)农业机械化水平正逐渐提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整逐渐提高,逐渐实现机械耕地、机械播种、机械收获等全程机械化,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我国小麦的机械化以及达到9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的目标。而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是我国花生、油菜、棉花等农作物的机械化水平还相对比较低,需要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四川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促进小麦生产的机械化进程对于保障小麦生产的高效、安全有重要作用。机械化作业质量直接影响小麦生产效益,目前四川小麦农机产品仍存在可靠性不足、损失率高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当前小麦机械化生产的研究现状,针对机械化播种和收获、小麦长势动态监测等关键性环节开展了国内外现状研究,剖析了四川小麦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品种布局、促进小麦规模化种植、加大关键技术和农机具研发力度等发展建议,为提升小麦生产机械水平,促进小麦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久保田488型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水稻联合收获作业质量实施有效监控,稳步推进水稻跨区收获机械化进程,应当地农机管理部门的要求,针对在海城地区大量使用的久保田488型水稻收割机的作业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收获水稻的作业速度为1.65m·s-1,时间利用系数为77.85%,理论生产率为0.861hm2·h-1,实际生产率为0.671hm2·h-1,作业效率较高;机械收获综合损失率为1.035%,其中脱粒损失率为0.325%、分离与清选两部分的损失率为0.71%,综合损失没有超过标准规定≤3%的指标;粮食清洁率为98.60%,符合标准规定的≥95%的指标。试验还表明,该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履带等易损部件的寿命较短,故障率较高(22.15%),可靠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收获时期对西南地区套作大豆机收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获时期难以确定是西南地区套作大豆生产面临主要问题之一。为研究收获时期对套作大豆机收效果和产量影响,以南豆25为材料,测定75%豆荚变黄至豆荚明显炸裂时期机械收获效果、植株不同部位水分含量、机械收获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随收获时期延后,机械化收获损失率先减后增,破碎率、含杂率逐渐减少。收获质量指标损失率、破碎率受收获时期影响较大,而含杂率受其影响较小。不同处理间机械化收获损失率变幅为2.06%~5.59%,破碎率变幅较大为0.97%~42.92%,含杂率变幅较小为0.43%~3.46%。损失率分为脱粒清选损失率和割台损失率。脱粒清选损失率随收获时期推迟逐渐减少,为过早收获损失率主要构成部分,占损失率比例为58.26%~96.47%;而割台损失率随收获时期延后逐渐增加,为过晚收获损失率主要构成部分,占损失率比例为55.71%~95.5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表明,损失率与荚皮含水率、破碎率与籽粒含水率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建立损失率、破碎率与植株水分含量之间模型,大豆机械化收获条件应为荚皮含水率12.70%~19.57%,籽粒含水率小于25.55%,百粒重、机械收获产量较高,机收效果符合大豆机械化收获作业标准。  相似文献   

20.
玉米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是指在玉米成熟时,根据其种植方式和农艺要求,用机械来完成对玉米的茎秆切割、摘穗、剥皮、脱粒、秸秆处理等生产环节的作业技术.玉米机械化收获可分为联合收获、半机械化收获和用谷物联合收获机换装玉米割台收获等几种形式. 1 玉米收获机械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1 国外玉米收获机械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