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1994年,在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改造更新幼林地,用4种化学除草剂对刺槐伐桩萌芽和林地杂草防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槐伐桩萌条防除应在萌条未木质化阶段用低容量喷雾法施药、或在伐桩未芽阶段用涂抹法施工,前者除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利用数学图象来表达林分密度与林分其它测树因子间的数量关系及其动态规律,适时适量地调整林分密度,于1983—1985年,根据全省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林的分布、立地及起源的不同,分别编制了林分密度管理图共九份。图中的标准密度管理线,是利用抚育间伐定位试验地,观测数据中产量最高的密度—蓄积(ha)数据拟合方程而成;最大密度线选用M_m=A_i·N_m~(-B_1)式;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选用M~(-1)=A_1+B_1·N~(-1)及式M~(-1)=A_2+B_2·N~(-1);自然稀疏线选用M=[A_i·(B_1+1)·(B_1/(B_1+1))~(-B_1)]·[1-N/N_0]·N~(-B_1)式;密度管理线选用M_p=P·M_m式。该密度管理图精度,等树高线为95.4%,等直等径线为93.4%。  相似文献   

3.
永寿县刺槐人工林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大小比数和角尺度2种结构参数比较和分析了永寿县刺槐人工林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林木在最小结构单元中的距离分布为单峰型;胸径大小比数和树高大小比数在反映目标树与相邻木的生长优势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刺槐人工林的林木分布格局呈现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4.
5.
永寿县刺槐人工林下植物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对永寿县不同因子影响的刺槐人工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刺槐林下植物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年龄增大而降低,变化趋势是12 a生>17 a生>24 a生。当密度为1 000株.hm-2时,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山西省方山县和吉县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依据调查样地、解析木和气象资料估算其耗水量的基础上,初步界定并拟合了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函数表现为以林分年耗水量为自变量,以林分生物量或蓄积量年增量为因变量的幂函数形式。从模型拟合效果看,在刺槐人工林分密度拟合的幂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多项式和线性回归方程等形式的水分生产函数中,以幂函数形式的拟合效果最好;以林分蓄积量年增量和林分年耗水量表述的水分生产函数拟合效果最好。随着林分密度的变化,水分生产函数表现形式无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黄石铁尾矿废弃地刺槐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方法测定了覆盖混合基质的黄石铁尾矿废弃地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土壤的pH以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用稀释平板法测定土壤固氮菌和解磷菌数量,分别用比色法、磷酸苯二钠比色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脲酶、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酶活性.结果表明,刺槐人工林下土壤pH比未种植植物的铁尾矿废弃地低4.7%,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分别为101.5、2.8和1.5 g.kg-1,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为、130.7、16.2和201.8 mg.kg-1,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而土壤的全钾含量比对照低13.7%.刺槐人工林土壤的自生固氮菌数量与解磷菌数量分别为75.0×105和85.7×105 cfu.g-1,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2.7 g.kg-1.d-1、317.6 mg.kg-1.h-1和4.6 mL.g-1.h-1,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可见,覆盖混合基质能够提高养分含量,促进刺槐的定居,而刺槐的生长进一步改善了土壤性质,促进了铁尾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8.
谢伟  李希乔 《新农业》2006,(2):49-49
刺槐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具有耐贫瘠、耐干旱、生长速度快、用途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水土保持作用分级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晋西黄土地区防护林体系主要树种──刺槐人工林的生长情况与水土保持作用的关系为基础,综合利用判别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数量化模型Ⅰ,Ⅱ等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基准变量逐步拟合,提出了水土保持林在郁闭度、盖度、冠高、枯落物重及林地破坏情况下的最低标准,并得出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评价其它样地的等级;同时根据上述各项指标对防护林体系进行了等级划分,其中Ⅰ,Ⅱ级林可起到水土保持作用,Ⅰ级林水土保持作用微小.最后根据调查提出了对不同水土保持作用林分的抚育管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0.
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刺槐人工林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2006年,在北京市五座楼林场选择以刺槐为优势树种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 种结构参数,结合树种组成,分析了刺槐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刺槐人工林的树种混交度以零度混交(Mi=0)和弱度混交(Mi=0.25)为主,树种的平均混交度为0.158,说明刺槐林的树种空间配置简单,林分中树种混交程度较低;林木大小比数分布存在波动性变化,林分中优势、亚优势和中庸状态分布的个体比例相差不大,乔木层树种稳定性大;在角尺度研究中,相对空间结构单元而言,个别等级林木分布频度变化幅度较大,分布格局呈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11.
根据刺槐和油松人工林59株解析木资料,分析林分密度效应随年龄变化特征,拟合了单株胸径生长模型和密度效应模型.研究表明,随林龄增长,林木胸径生长与密度负相关系数增大,密度影响逐渐显著.但达一定林龄后,相关系数增幅变小,位于方山县阳坡刺槐林林龄为13 a,半阳坡为10a;位于吉县半阳坡刺槐林林龄为8a;位于方山县半阳坡和阴...  相似文献   

12.
13.
对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100 m × 100 m固定样地进行每木定位和调查,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和密集度()分别描述不同径级林木空间结构异质性,并采用修正的林分空间结构指数(FSSI)和林分空间结构距离(FSSD)以及林木竞争指数SCI对林分整体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中约60.0%的林木呈随机分布或同种伴生,不同径阶林木中随机分布或零度混交林木达55.0%以上;特大径木中47.1%为非常稀疏林木,在绝对劣势林木比例最小,而小径木中57.7%为非常密集林木,但在亚优势木中比例最大;林分中大径木的空间结构最好(FSSI=0.062、FSSD=1.041),特大径木最差,不同径阶林木均处于弱度竞争状态,但小径木竞争强度更大。因此,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不同径级空间结构较差,亟需森林结构调整和优化,以精准提升森林生产力,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刺槐人工林土壤有机碳与根系生物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定点监测的方法对刺槐人工林根系生长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0~50 cm土层中,26 a生刺槐林的根系生物总量是5 a刺槐林的8.1倍,分别为1 193.6 g/m2和147.1 g/m2;5 a林根系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表层,而26 a林根系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第3层.但是,5 a生和26 a生的人工刺槐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别不大,垂直分布趋势一致,最大值都出现在土壤表层.说明根系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之间没有直接的量变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刺槐又名江槐,属豆科槐树属,落叶乔木,是华北、西北地区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和城市绿化的好树种。现将刺槐育苗技术介绍如下:一、育苗地选择刺槐苗期有怕涝、怕风、怕盐碱的特性。所以育苗地要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酸性、中性、微碱性的沙壤土。二、整地施肥育苗地只有经过深铲细整,才能使幼苗根深叶茂,从而达到苗壮丰产。整地最好在秋季进行,翻耕深度20~30厘米,早春耙平,播种前再耙一次,整平作畦,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公斤。为防治地下害虫,整地时每亩施黑矾(硫酸石亚铁)10~15公斤。三、漫种催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渭北黄土高原区刺槐人工林的健康状况,构建评价模型,为该区刺槐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渭北黄土高原区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永寿县槐平林场、扶风县野河林场、白水县方山林场选设84块样地进行调查,以评价人工林健康状况及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从林分结构、林分活力、林分抗逆性等指标中筛选评价指标,再通过比较不同龄级(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各指标权重的变化确定最终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与聚类分析法,构建刺槐人工林评价模型,计算各样地的健康指数,根据健康指数,将处于不同龄级的刺槐林划分为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3个等级。【结果】最终确定的渭北黄土高原区刺槐人工林健康评价体系包括活力指标(立地质量、枯梢比、更新状况)、结构指标(郁闭度、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抗逆性指标(森林火险等级和病虫害)。研究区刺槐林分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为:健康林占45.2%,亚健康林占42.9%,不健康林占11.9%,表明刺槐林的整体健康状况不良,急需进行健康经营抚育。【结论】构建的健康评价体系能客观地反映渭北黄土高原区刺槐人工林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刺槐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编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159株刺槐优势木解析木资料。在比较多个树高生长模型基础上,选择Richards7生长方程作为辽宁省刺槐优势高生长模型。在分析优势高生长过程特性的基础上,确定基准年龄为12a。立地指数级距为2m在5 ̄15m范围内划分为5个指数级。用差分法展开导向曲线编制了单形立地指数表。应用分组整理后解析木资料。拟合出最优我形立地指数模型。并解决了立地指数曲线不过指数点的问题,编制了多形立地指数表。检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研究刺槐人工林无性繁殖与更新状况,为该地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试验站、纸坊沟和县南沟流域12个阳坡和阴坡刺槐人工林样地的林分特征、土壤含水量、外界干扰、无性繁殖和林下物种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阴坡样地不同深度土层的平均土壤含水率高于阳坡样地;生长在阴坡的刺槐人工林无性繁殖较阳坡旺盛,阴坡无性株萌蘖的数量和扩散范围明显大于阳坡;在相同坡向的刺槐林群落中,坡下部的根系萌苗量大于坡上部;影响刺槐无性繁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外界干扰,在立地条件差、人为践踏、砍伐和放牧的样地中,刺槐人工林的根系萌苗扩散程度大于无外界干扰或干扰较轻的样地;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的无性繁殖潜力趋势为:阴坡下部>阳坡下部>阴坡上部>阳坡上部。【结论】刺槐人工林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适生范围是阴坡下部及沟谷地区。  相似文献   

19.
应用数量化理论,对河南山区刺槐人工林材积生长率进行预测,建立了最佳数学模型。通过适应性检验,使用精度达94.70%,证明该模型既可适应于大的调查总体,也可应用单个林分。  相似文献   

20.
不同林龄刺槐人工林碳储量及分配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林龄对刺槐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在样地调查与实测生物量的基础上,对河南省洛宁县灌木林人工改造的8、15和22年生刺槐人工林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刺槐林及同区域灌木林不同层次的的碳含量(乔木层、灌草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0~50 cm)),结合生物量及土壤数据分析其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层次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刺槐各器官碳含量在42.60%~50.92%之间,大小顺序为:树干树皮树枝根桩树叶粗根小根大根中根细根;各林分的灌草层、枯落物层碳含量无显著差异;土壤层碳含量均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而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灌木林及8、15和22年生刺槐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78.96、99.78、110.85和132.75 t·hm-2,对比灌木林,8、15和22年生刺槐林碳储量年均增长量分别为2.60、2.13和2.44 t·hm-2·a-1;乔木层及土壤层是刺槐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主要来源,两者占生态系统碳储量85.14%~96.63%。随种植年限增加刺槐林土壤层碳储量所占比重下降而乔木层碳储量比重逐渐上升,灌草层、枯落物层碳储量无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