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发展湖北茶叶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湖北生产现状的基础上,从茶叶生长的过程出发,提出了发展湖北茶叶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介绍了几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湖北花叶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英山县是湖北典型的农业小县,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茶叶逐渐成为该县的主要产业支柱。通过透视湖北英山县茶叶发展影响因素,结合VES模型假设要求,采用黄冈统计局公布的1987~2008年英山县政府茶叶产业的投资、茶农总数和干茶总产量数据.用EVIEWS6.0软件进行了模型回归分析,在此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北英山茶叶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徐凯希 《农业考古》2005,(4):75-78,95
湖北是近代中国重要的产茶大省,茶叶产区主要集中在鄂东南、鄂西南及鄂西北等地。伴随着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势力逐步深入中国内地,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为特征的湖北茶业结构受到强烈冲击。曾在同光年间达到顶峰的湖北茶叶生产,在民国年问进入了一个迂回曲折的缓慢发展时期。一方面,茶业生产和加工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茶叶市场波动的冲击;另一方面,则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剥削仍居主导地位,茶业产销中分散的小农经营仍处于绝对优势。这些因素导致近代湖北茶叶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近代湖北的茶叶改良进程不能不颇受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1湖北恩施地区茶叶栽植湖北恩施是茶的故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现阶段恩施茶叶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产业。然而恩施存在着茶叶种植过于分散、优良栽培技术缺乏以及田间管理粗放等问题,导致茶叶产量较低,质量较差。因此,本文重点分析茶树移栽以及种植技术,做好茶叶的种植和管理工作,进而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增加恩施的茶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无公害茶叶的综合技术 ,提出了应用与推广的新举措 ,以进一步推动湖北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三峡名城”湖北宜昌举办了全国茶叶最高年度盛会——第七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暨中国三峡首届茶业国际博览会.  相似文献   

7.
湖北名优绿茶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湖北不同茶区15只具代表性的名优绿茶中K、Ca、Mg、Mn、Fe、Al、Zn等10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茶叶产地分类。结果表明,湖北名优绿茶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尤其是与茶叶品质有关的元素,如Mg和Zn;聚类分析效果明显,可有效区分湖北4大茶区。  相似文献   

8.
2011年9月6日,湖北宜昌市委、市政府就夷陵区茶叶发展召开专题办公会,提出举全市之力,把萧氏茶叶集团打造成国际化茶叶公司。市委副书记李亚隆、副市长王国斌出席。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4日至5日,湖北省现代茶业加工业现场会和湖北省茶叶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在宜昌市夷陵区召开。会议主要围绕近几年湖北茶产业发展的经验与不足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研究部署了今后一段时期湖北茶叶加工与品质提升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0.
湖北茶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茶歌湖北省林业学校冯祖祥,陈谦自主以来,湖北是我国茶叶主要产区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茶风尚的逐步普及,社会对茶叶需求量的增加,茶叶生产规模的渐次扩大,这就是为茶歌创作提供了宽广的题材。荆楚先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晚清湖北茶叶加工及其出口外销中国农业博物馆李三谋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茶叶的故乡,已有了2000多年的饮茶史,不过,湖北的茶叶经济在古代一直较为落后,长期末得到人们的重视。到了近代咸丰年间,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逐渐成为国内重要的商品茶基地,所产红茶、...  相似文献   

12.
湖北不同地区绿茶中儿茶素与咖啡因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81份来自湖北不同地区茶叶样品中的特征峰,外标法计算儿茶素含量,建立数据库。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贝叶斯判别分析方法找到6个地区绿茶间儿茶素与咖啡因含量的差别。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2.5%,区分效果不理想;采用贝叶斯判别分析,对恩施地区的茶叶判别正确率达90.0%,对湖北茶叶有一定的区分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湖北作为新兴的茶叶大省,却没有年代久远、品牌响亮的茶叶品牌作为支撑。底蕴深厚的鄂茶文化,也无法得到应有的彰显。  相似文献   

14.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沿江的山地与丘陵具备茶叶生长的天时与地利。古已有之“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位于江汉平原的天门是茶圣陆羽的故乡,更使湖北茶叶在原有历史背景下有了几份神奇。  相似文献   

15.
往年春茶上市,在武汉京汉大道、香港路等茶叶市场,产自湖北英山的茶叶近五成被贴牌成“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外埠名优茶。  相似文献   

16.
在萧氏茶业集团公司,有儿块耀眼的“金字招牌”——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领衔的湖北首个茶叶“院士工作站”;湖北省茶叶精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  相似文献   

17.
一、生产概况中国被誉为茶叶的故乡,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我国共有19个省区市生产茶叶,涉及茶农8000万人,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的福建、浙江、云南、湖北、四川、湖南、安徽、广东等省,这8个省的茶叶产量约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8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叶生产稳步发展。2002年全  相似文献   

18.
随着茶叶产业在"三农"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彰显,茶叶产业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关注,各级政府对茶叶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引导和扶持,推动了茶叶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笔者团队对湖北三峡地区和周边地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走访和调研,本文就茶叶产业结构调整对茶树育种,茶园管理,茶叶利用等基地规范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作为茶圣陆羽的故乡,湖北省茶叶产量居全国第四,茶叶产值居全国第三。五峰、竹溪、英山、夷陵、鹤峰等地是湖北省名优茶主产县区。但尴尬的是,历史上却没有一个品牌进入全国名茶之列。2005年,立足于我省丰富的茶叶资源,省委、省政府决定,重点扶持一个湖北茶叶名牌,打造一个“中国名茶”,为湖北优势农业突围先行探路。在当年6月开始角逐的“湖北名茶第一品牌”擂台上,由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采花毛尖”以其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企业信誉,成为名符其实的“湖北第一茶”。随后,又仅用短短一年多时间,实现了从地方名茶到全国名茶的跨越:湖北五峰采花毛尖和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福建大红袍、云南普洱茶等10支茶一道,入选全国名牌农产品。“采花毛尖”实现了从地方名茶到全国名茶的跨越。湖北人的遗憾变成了兴奋!“采花毛尖”为何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一般企业需要几年甚至10年才能完成的跨越?为我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和启示?带着种种疑惑和不解,笔者来到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对“采花毛尖”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20.
宜昌萧氏茶叶集团是宜昌第一家茶叶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注册资本61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公司茶叶基地幅射宜昌地区三区两县近十万茶农,提供农民工就业岗位500余个。现拥有自主经营有机茶园533.33hm^2,绿色食品茶叶基地3333.33hm^2,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双龙头企业以及湖北省十佳名优茶加工企业,2004年9月成为湖北首家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茶叶生产企业,2006年5月在宜昌茶叶行业中率先通过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和计量免检C标志认证,6月萧氏茗茶荣获“湖北茶叶市场绿色健康第一放心品牌”荣誉称号,2007年企业创新研发“茶叶鲜叶清洗自动化生产线”开创了千年茶叶从不清洗的历史,得到了众多知名专家的普遍关注和好评,并顺利申报了国家专利,萧氏牌“金香品雪”荣获世界绿茶大会金奖,企业再次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连续两届排名湖北省同行业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