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乃壮  宋兆民 《林业科学》1989,25(3):193-200
本文采用农业气候统计的方法,通过历史和同期的比较,对苏北平原不同农田防护林营造规模的7个邻近县的10项气候要素进行了分析,指出较大规模的农田防护林对于当地县级的地面气候具有良性影响,特别表现在致冷作用和增湿作用上,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稳产丰收。在林木覆盖率不超过20%的情况下,营造防护林的规模大小,不能影响大气候的变化背景。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20世纪30年代陆续开垦为旱作农田,特殊自然环境使风蚀沙漠化强烈发展,经过30多年的耕作,70%以上土地显现灌丛沙堆密集,出现风蚀劣地、片状沙地,耕地则呈现砾质化、耕垄积沙的典型风蚀沙漠化景观。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设农田防护林,到90年代农田防护林起到防护作用。20世纪末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循环,经济也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创造了“以林治沙,农田林网建设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商都县西井子乡则是这一模式的样板。  相似文献   

3.
农田防护林优化的气象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经过几年的系统观测和研究,对优化模式及其主要优化技术措施的气象效应作出评价,给出了定量指标。优化后的防护林体系防风效能提高3.2个百分点,空气相对湿度提高25个百分点,空气温度提高0.11℃。大网加带防风效能提高气8个百分点,林种布局优化即可实现多方位庇护,又可实现林木速生丰产。为农防林的优化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5.
木麻黄防护林带对改善农田小气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木麻黄防护林带庇护下的农田小气候进行定位观测,分析了木麻黄林带的防护功能,结果表明:木麻黄农田防护林带具有降低风速的作用,背风面20~100 m,风速比对照点降低27%~67%,且随着风速的增大,降低风速的效果越明显;林带对气温和地温具有调节作用,背风面各点白天增温,夜间降温;林带能够减小蒸发量,林带背风面20~100 m范围内日均蒸发量比对照点降低16.2%~24.2%。  相似文献   

6.
农田防护林在具有良好的护田增产作用的同时,也对林缘附近的农作物或果树产生胁地影响。研究防护林带胁地原因及胁地范围,并提出解决对策,对农田防护林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在试验示范区布设观测点,采集数据,对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胁地对香梨的影响范围为10~12.5 m;在未断根香梨耕作层范围内,随着测点由靠近林带向香梨林分中部延伸,土壤含水率逐步增高;在12.5 m范围内,断根土壤含水率高于未断根。林带虽对农作物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只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在胁地范围内种植苜蓿等耐阴饲草及作物,可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7.
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小气候效应的定位研究初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惠安木麻黄沿海防护林的小气候进行了定位观测。其结果为 :惠安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内年平均气温为 19 6℃ ,年平均最低气温为 17 3℃ ,年平均最高气温为 2 2 6℃ ,均比林外低 ;木麻黄林内外年平均气温均 >10℃ ;全年林内≥ 10℃的积温 6 990 7℃ ,占≥ 5℃林内积温的 97 5 % ,惠安沿海热量资源很丰富 ,可利用性大 ;年平均降水量为 1190 8mm ,降水主要集中春夏两季 ,冬秋季降水少 ,10月、11月份林分干旱 ;木麻黄林年平均地面温度为 2 0 4℃ ,比林外低 2 7℃ ,木麻黄林分对地温的影响比气温大。  相似文献   

8.
以灌区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对灌区2种杨树2种主林带间距防护林内小气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0m间距内,新疆杨最大降低风速39.35%,最低降低风速23.10%,平均降低风速33.58%;小美旱杨最大降低风速40.68%,最低降低风速31.92%,平均降低风速36.09%。经方差分析,2种杨树在200m间距内防风效益差异显著,小美旱杨优于新疆杨。从水文效应、热力效应方面分析,无论新疆杨还是小美旱杨,100m主林带间距和200m间距对水文效应和热力效应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小美旱杨防护林优于新疆杨防护林,200m间距优于100m间距。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林分调查、解析木分析、土壤调查等方法,对西井子镇不同立地类型、不同抚育措施的青杨人工林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当地防护林建设应走宜乔则乔、宜灌则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农田防护林是为了调整与改善脆弱、多灾的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而建立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其最高目标是建立或恢复持续而稳定的高生产力水平、高生态效益的农田生态系统。对农田防护林的研究中的农田防护林发展历史与防护效应两个方面作综述,并对农田防护林的发展进行展望,希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农林防护林,增加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农田防护林网对农田地土壤水分的影响,分别于无叶期、半叶期、全叶期,分3次对商都县西井子镇农田防护林带林网内外土壤水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在改善农田土壤水份、调节小气候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清水河县北堡乡14个村主要经济作物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全乡农田养分含量整体呈中下等水平;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可达到中等等级;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较低,处于很缺乏状态;pH呈碱性。谷子对磷(P2O5)的需要量最大,玉米对氮(N)的需要量最大,土豆对钾(K2O)的需要量最大。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博爱县农田林网形成后在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所产生的显著效益。总结了实现农田林网永续经营的具体方法。为平原地区农田林网的经营与管理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2007年商都县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数据,对生态工程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提出生态工程建设保障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7~9月田间测定,与空旷地相比,农田林网区平均降低风速20%、增加相对湿度2%.12时的温度降低2℃、蒸发量减少10%;北南林带平均增加粮食产量5%,差异显著,东西林带略有增加,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新疆150团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试验示范区布设试验,采集数据,对新疆150团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胁地对棉田的影响范围为10~12m;在棉花耕作层范围内,随着测点由靠近林带向棉田中部延伸,土壤含水率逐步增高;东、西、南、北4个方向林带对棉花产量都有明显影响,减产幅度在28.0%~68.2%,减产幅度最大的为南侧林带。提出了胁地解决对策:(1)解决农田防护林灌溉问题;(2)开挖断根沟;(3)机械深翻;(4)胁地范围内适宜作物搭配。林带虽对农作物产生明显的影响,只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在胁地范围内种植苜蓿等耐阴饲草及作物,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7.
影响农田防护林防风效益的主导因子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半干旱风沙区单林带、林网、林农间作、片林等不同类型农田防护林结构和防风效益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疏透度、林带间距、树高与林带宽度的比值、单位面积树冠体积分别是影响各类防护林防风效益的主导因子,确定了单林带最佳结构时的疏透度为0.3,有效防风距离为树高的13.8倍。  相似文献   

18.
伊犁河流域丰产型农防林防护和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干旱、半干旱区伊犁河流域察布查尔县境内新垦地丰产型小网格农防林为研究对象,对林网内农田和对照地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地相比,农防林表现出强大的调节功能,林网内农田小气候得到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各测点风速明显减小,空气温度降低、湿度增加,土壤温度日变化平缓等,只是距林缘不同距离的水平测点间,同一测点不同垂直高度间、一天中不同时段内各气象因子日变化规律差异均较大。另外,到目前为止,农防林对林内作物的增产效益也较明显,有防护林的油葵经济纯收益为对照地的1.25倍。  相似文献   

19.
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对保障粮食增产、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木材供给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建设任务还很大、林龄老化、更新改造滞后等,在完善生态防护功能,提高资源培育功能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统筹农田防护林建设、更新、改造的任务还非常繁重。本文提出了促进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一系列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设立标准地、走访农户的方法研究辽宁风沙区农田防护林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辽宁风沙区,农田防护林能减轻农作物受风沙危害;在彰武冯家镇得力村玉米平均增产35.0%,花生平均增产40.6%;昌图县三江口镇庄稼窑村玉米平均增产为17.8%,花生平均增产23.9%。在风沙区,农田林网比带状防护林、块状防护林对农田的防护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