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典型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固原上黄试区为例,回顾1982—2005年综合治理的经验。采用农民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对上黄试区生态建设的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黄试区生态建设及经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稳定增长态势,人均年纯收入从研究初期的94.4元增长到"十五"期间的2093.2元,土壤侵蚀模数从研究初期的6000 t/(km2.a)减少到现在的1000 t/(km2.a),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说明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采用这种发展模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植被生态建设与生态用水——以西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55,自引:6,他引:55  
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及干旱亚湿润气候带,由于这一地区降水量较少,植被分布既有地带性特点同时也具有非地带性特征。拿黄土高原来说,就有草原带、森林草原带和森林带等不同地带性水热特征。西北地区植被建设中究竟适生的植被类型应当是什么?在这一地区植被恢复中究竟应当注意什么问题?只有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针对具体的立地条件和防护目标,采取合理的乔、灌、草配置,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西北地区水资源状况及其与造林种草的关系是这一地区植被建设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水域景观生态建设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前,城市水域景观的开发建设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雷同化、工程化、简单化、非人性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分析了城市水域景观生态特征和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并以开封市为例,探讨了开封市水域景观生态建设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快速推进所引发的城镇水土流失危害已尤为严重,并与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城镇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形成了背道而驰的不和谐局面.立足城镇化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机理分析,探讨了城镇水土保持的理论内涵,提出了防治原则和措施,进而构建了城镇水土保持所追求的生态系统健康维度及城镇水土保持的多效应聚合性,最终结合河北省鹿泉市城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践探索阐发了己见.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关系与城市生态建设的论述,以西安市为例,指出了绿地系统的生态作用和西安市绿地系统现状对城市生态建设的不利之处,并提出了对西安市绿地系统建设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把参与式理念融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过程中,能够强化参与农户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以重庆市合川区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为例,简要分析了参与式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的基本思路和特征,并介绍了该模式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亚湿润草甸草原与森林草原生物气候带上的沙地在区域上具有边缘性与过渡性,对该区域土地沙化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分析了从属于此类性质的沈阳西北部的柳绕地区土地沙化现状与特征,揭示了土地沙化过程及规律,并提出了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对指导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市怀柔县为例,通过对县域资源条件的分析,制定了生态农业建设目标,划分了3个生态农业区,提出了4种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和6项重点建设工程,为大城市郊区的生态农业规划提供了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9.
村级生态工程发展规划与建设:以马庄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辛集市马庄发展村级生产经济模式为例,阐述了在河北平原区切实制定农村生态工程发展规划,实施以设施园艺核心、林果草畜相配套的村级生态工程,是建设集约高效设施农业、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模式。本文通过概述四川省双流县创建生态县的成功经验,深入阐述了低碳发展应从低碳经济和低碳文化2个方面入手,立足实际,提出了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广循环经济、构建低碳社会、进行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为我国的生态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河西走廊盐渍化沙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河西盐渍化沙区的特点,在沙区采用沙障固定流沙、封沙育林育草、营造固沙阻沙林、建立防护林带的固、封、阻、带结合的沙区治理模式,在盐渍化区采用物理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生物改良措施、发展畜牧养地改碱的改、种、养结合的盐渍化土地治理模式,使沙区盐渍化土地综合治理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海西州弃耕地盐渍化特征及其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东玲  王启基 《土壤通报》2002,33(5):329-331
柴达木盆地因盐渍化而撂荒的耕地 ,其土壤盐分组成主要为氯化物 ,属于重度盐土。结合盆地实际情况 ,要开发利用这些耕地 ,可通过选育多年生耐盐牧草 ,进行适应性种植 ,并逐步建立起节水农业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开发与水资源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就柴达木盆地开发中,其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和盆地生态用水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对在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和盆地生态用水之间如何进行协调发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土保持》1997,(10):25-28
<正>榆林地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全区12个县(市),总人口321万,农业人口283万,总土地面积4.36万km~2.榆林地区以长城为界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58%,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99mm.区情特点是:经济相对落后,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资源极为丰富,是国家重点开发、可持续利用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内蒙古四子王旗境内退化荒漠草原为研究区域,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植物群落组成、土壤含水量、土壤侵蚀的影响,为退化草原水土流失治理和草原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退化草原特点、水土流失特征,分析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植物群落特征、土壤水分、地表径流和侵蚀量的变化,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进行评价。[结果]退化荒漠草原的3种植被恢复模式试验样地的植物种类组成、群落总盖度、地上生物量均高于放牧天然草地,"围栏封育+灌木条带+施肥复壮"、"围栏封育+松土补播+草种包衣"2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地上生物量与放牧天然草地之间变化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3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实施有效控制了土壤侵蚀,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均低于天然草地。[结论]"围栏封育+松土补播+草种包衣"植被恢复模式在保持水土资源,增加群落稳定性等方面的生态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6.
何娜  张景群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281-284,288
在对中卫市城市绿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卫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研究,以解决该地区可利用资源丰富,但利用难度大的问题。依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提出中卫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目标,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一城三区,三轴贯穿,功能互补"的布局结构,即北部防风固沙生态景观区,中部城市景观环境建设区,南部黄河湿地游隙保护区,以及东西、南北、滨河三条生态景观轴,从整体布局到分类规划、近远期规划,确定中卫市绿地系统"绿环围城,多层防护,从外向内"的整体规划方向,实现将中卫市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的目的,并为其他沙漠边缘地带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市地处欧亚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是沿海14个开放城市之一,国家定位是将她建设成为连接太平洋沿岸与中亚地区的国际商贸中心和全国性的旅游城市,而目前的山丘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少,生态环境恶化,与国家定位目标和连云港市发展目标相差甚远,因此在制定山丘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时,必须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这条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存条件为突破口,实行因地制宜,坚持长期综合治理,方能实现"山川秀美"之目标.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土地沙漠化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柴达木盆地1959-2004年土地沙漠化的6次动态监测结果,对该区土地沙化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盆地沙化土地面积从1959年的5.80×106hm2增加到1994年的1.03×107hm2,年增长率为2.13%;随着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1994年以后沙化面积呈现下降趋势,从1994年的1.03×107hm2减少到2004年的9.50×106hm2,年下降率为0.67%;分析结果同时表明,严重和中度沙化面积之和占整个盆地沙化面积的比例从1959年的89.6%上升到2004年的94.1%,占整个盆地土地面积的比例从1959年的23.2%上升到2004年的38.0%,说明局部地区沙化仍在加剧和扩展.进一步探究了造成柴达木盆地土地沙漠化现状的自然因素和主要人为因素,结合监测结果以及沙产业理论,提出了柴达木盆地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是资源要素、环境因子和生态过程的空间异质形态,其格局变化综合反映了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稳定状态。在Erdas 9.0和ArcGIS 10.0技术平台上,采用3期同时期Landsat TM影像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空间分析方法构建生态安全指数,借助破碎度、干扰度、分离度景观格局指数以及景观类型的脆弱度等生态安全指标定量评价近10年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景观格局生态安全的变化。结果表明:(1)近10年流域景观格局生态安全度由0.362下降到0.354后又略微上升到0.359,呈现先恶化再好转的“V”字型变化,说明2000年以来的西部大开发造成了新的生态安全问题,而2005年实施的节水灌溉及退耕还草等工程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治理成效;(2)草地受干扰的程度由0.234降为0.239,未利用地由0.344降为0.300,建设用地由1.316降为0.877,其生态安全度有所上升;林地受干扰的程度由0.483升为0.682,水域由0.413升为0.450,耕地由0.242升为0.258,其生态安全度明显下降;(3)研究区50%以上的面积处于重警区,并且重警区的面积在不断增加;较安全区的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20%左右,虽然面积较小但却不断增加;预警区占研究区的面积由24.96%降到10.10%,减少趋势明显,说明近10年玛纳斯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呈缓慢恶化状态。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价手段--GAP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GAP分析是用来判别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空白、遗漏区域(“gaps”)和需要采取保护行动的地区(conservation gap),它是一种评估区域生物多样性所有成分所处保护地位、被保护程度等的科学方法。强调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先决条件是通过构建保护区网络,不仅仅考虑生物多样性最高地区,应该使本地种和生态系统都得到保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评价不仅要考虑生物及其生境的保护,而且,更要考虑受损生态系统和破坏景观的恢复,即不仅考虑Conservation G ap,也要考虑R estoration G ap。因而,改进GAP方法可用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分析与评价,且有望成为重要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