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杉木幼林施肥肥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肥力中等的酸性红黄壤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年生杉木幼林进行7个处理、3次重复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杉木幼林树高、抽高和胸径虽有影响,但效果均不显著;钙镁磷肥、磷酸铵及过磷酸钙肥效相当,沟施肥效好于穴施。施肥能影响杉木各器官的生物量,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叶、干、枝、根;沟施磷酸铵对树叶生长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并对生物总量影响显著。协方差分析显示杉木幼林施肥时的初始树高会干扰肥效,特别对施肥当年树高的影响显著,肥效分析时必须进行修正以消除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杉木中龄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立地指数为16的杉木中龄林林地上进行的施肥试验表明;12种配方施肥方案中以N1K为最佳施肥方案,其蓄积增益最高,达38.01m^3/hm62,经济了好,内部收益率32.93%,投入与产出比为1:5.0;其次是P1K,虽然蓄积增益为29.04m^3/hm^2,但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收益率达31.33%,投入与产出比为1:4.4;N2P2K蓄积增益较好,但投入成本较大,影响效益,从总体来看,中龄林施  相似文献   

3.
杉木萌芽更新幼林施肥试验总结杨少林,丁维民,符德江,陈胜昂(江西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333000)在杉木低产林皆伐后,选择1.33hm2迹地作为萌芽更新施肥试验基地,本试验进行9个施肥处理和1个不施肥对照,共10个处理,4次重复,随机排列,每试验小区0...  相似文献   

4.
施肥是林木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 ,我国对林木经营越来越集约化 ,许多树种都在进行林木施肥的效益研究 [1~ 3]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作为我国南方的重要用材树种 ,对它的研究也相对较多[1,4,5] ,但其研究对象大多只限于混种实生苗 ,对杉木家系间特别是杉木无性系间的施肥效应研究较少 [5]。而林业发达国家在培育主要造林树种优良家系、无性系的同时 ,开展了不同遗传基因型对环境条件要求 ,特别是对营养要求的试验研究[6,7] 。本文是以杉木无性系为施肥对象 ,研究杉木无性系幼林施肥效应及特点 ,为杉木无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认为:对杉木施肥以中龄林为佳Ⅰ、Ⅱ类地林分施肥效果比Ⅲ类地好;对幼林施肥以Ⅱ、Ⅲ类地施肥效果比1类地好;深翻抚育时间选择幼龄时期为佳。  相似文献   

6.
酸雨地区火炬松幼林施肥对土壤和针叶养分含量的影响*孙翠玲郭玉文宋菲唐国银彭久联刘祖芬关键词火炬松、酸雨、施肥目前我国林木施肥以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杨树(Populusspp.)等树种较多[1]...  相似文献   

7.
杉木北带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杉木北带河南鸡公山花岗岩母岩发育的黄棕壤上,人工杉木幼林施肥后2年效应十分明显,第3年效应下降;施NP2K1混合肥(100N+100P2O5+100k2Okg/hm2)效应最好;在阳坡试区,施肥后3年,树高生长增加68%,地径生长增加78%;P2K1(100P2O5+100K2Okg/hm2),P1K1(50P2O5+100K2OK2Okg/hm2)和NP2(100N+100P2O5kg/hm2)处理效应也较显著;单施N、P肥,前2年也有效应,但肥效低于NPK混合肥,单施K肥效应不好。林分本底值对幼林生长影响极显著,干扰肥效  相似文献   

8.
杉木幼林施肥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2年开始实施的杉木幼林施肥实验表明:杉木幼林施肥效果显著,理想的施肥处理是氮、磷配合处理和氮、磷、钾全肥处理,即每hm2施氮100kg、施磷50kg,在缺钾地区配合钾肥施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杉木中龄林为供试对象,采取N、P、K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和协方差分析、回归显著性检验等方法对林地施肥效应进行研究.试验分析表明,氮肥对杉木中龄阶段的树高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施肥对杉木中龄阶段的胸径生长和材积生长无显著差异,杉木中龄林的材积生长速度依赖于进入中龄阶段前的生长速度,施肥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滨海沙地湿地松中龄林施肥可以明显促进林木胸高断面积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对10年生湿地松林分追施N、P、K组合肥,施肥后4年施肥效应十分明显,其中犁壁沟试验林N1P3K处理可使林木平均单株胸高断面积增加14.9470×10-4m2,主伐时每公顷增加净现值284.29元,施肥投入的内部收益率达19.13%;青苔沟间伐试验林N1P1K处理可使林木平均单株胸高断面积增力。19.9220×10-4m2,主伐时每公顷增加净现值538.67元,施肥投入的内部收益率达23.39%。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八五”国家攻关课题“主要工业用材林施肥技术研究”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论证和确定了林木有效施肥条件和肥效目标.我国杉木施肥的有效立地指数区间为[10,18];林木施肥的最佳经济效益目标增量与立地指数和单位产出价值成正相关,与不施肥的产量、优势木的平均养分浓度及单位投入价值成反相关;在自然上壤肥力状况下,氮磷钾均为高目标肥效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2.
施肥对尾叶桉萌芽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尾叶桉萌芽林的施肥研究较少,国内的桉树施肥研究主要集中在第1代苗木造林。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尾叶桉萌芽林当年高生长有极其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高生长与施肥量成正相关的关系不断减弱。对胸径生长的调查结果有与同高生长相一致的规律,随时间的推移处理间的差异不断变小。对比树高生长,处理间胸径的差异更加显著,直至施肥后3a,在P=0.1水准上仍然差异显著。施肥促进高、径生长的同时,提高了材积和出顶率,从而明显提高了利润。但对比尾叶桉实生林更加显著的施肥效果,建议把有限的肥料用于实生林施肥,将更大程度地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林木施肥,是人们有意识地根据林木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以及土壤的供给能力,将某种有机或无机的营养物质施入土壤或者喷洒在植物体上,对其进行营养补充,以满足林木健康生长的需求,维持土壤养分平衡,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的营林目的。介绍林木施肥、桉树专用肥、桉树平衡施肥的概况及施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山茱萸的生产长期处于半野生状态,产量及品质差异很大,进行施肥试验非常必要。对不同条件下的不同施肥种类与产量、每花序成果数和座果率的影响进行了3年连续试验,结果表明:(1)在目前山茱萸生产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产量与氮肥关系最为密切,与磷肥则关系不大;(2)施氮肥可明显提高每花序成果数,在施氮肥的前提下磷肥也可以提高每花序成果数;(3)氮肥与磷肥均可提高座果率,氮肥的作用远大于磷肥。  相似文献   

15.
厚荚相思施肥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N(尿素)、P(过磷酸钙)、K(氯化钾)和有机肥(鸡粪)对厚荚相思生长及干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其中以4号处理的单株材积生长量最大,达0.0391m^3,比10号处理(对照,不施肥)增加了99.5%。从生长量及经济效益(产出投入比)分析,最佳施肥处理为9号,其次为7号。经方差分析的综合比较,选择N3水平,P1水平,K1水平,有机肥2水平,即每株分别施入200g尿素,300g过磷酸钙,50g氯化钾,2500g鸡粪效果最好,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6.
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总结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介绍“3S”技术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中的应用,指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西伯利亚花楸不同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年生西伯利亚花楸进行不同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肥料配比和施肥量对西伯利亚花楸生长和结实量有较大影响。氮、磷、钾不同比例施肥配方中,合理施肥能够加速树木生长,增加结实量,提高树种抗寒性。推荐使用氮(N)、磷(P2O5)、钾(K2O)施肥配比为2∶1∶1,施肥量80 g.株-1,年最佳施肥量为尿素174.75 kg.hm-2、磷酸二氢钾108.75 kg.hm-2、氯化钾83.25 kg.hm-2。  相似文献   

18.
人工林施肥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综述了人工林施肥的研究进展概况,包括林木施肥的理论基础、肥料种类和施肥方式、林木施肥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林木施肥方法,最后展望了林木施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刀豆种植过程中进行了氮、磷、钾不同配比的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其结实量、株高及地茎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刀豆的生长发育有着显著影响,其中,氮元素对刀豆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杨树营养及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肥是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关键技术。在阐述杨树养分特性和养分诊断技术的基础上, 分别从施肥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和施肥技术方面综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国内外杨树施肥研究, 并提出3点建议:形成适于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品种无性系的施肥技术体系; 注重和加强淋溶、水肥耦合等施肥机理的研究; 借鉴农业先进施肥技术, 摸清杨树与土壤的养分供求关系, 实现林业精准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