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合江方竹系1981年南京林业大学赵奇僧、朱政德二位教授在毗邻的四川省合江县发现的新种。1984年4月,赤水全县合江方竹大面积开花结实,6月份种子成熟,我们将采集的鲜种及时播下,并作了观测记载,现将试验情况介绍于后:一、自然概况育苗地分别设在二郎坝和赤水县城(县科委院内)。二郎坝海拔高1100米,年平均气温14℃,7月份平均气温24℃,1月份平均气温4.3℃,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4.1℃,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的,建立及优化方竹和合江方竹的ISSR-PCR反应体系,分析其12个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建立、优化ISSR-PCR反应体系,利用该体系分析12个不同种源的方竹和合江方竹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最佳ISSR-PCR的最佳体系为:1×Reaction Buffer、dNTPs 100μmol/L、MgCl22.5 mmol/L、引物0.1μmol/L、Taq 0.8 U以及DNA 20 ng。12个供试竹种被分为两大类群,其中除方竹遂昌种源2外的其他方竹竹种亲缘关系相当接近,归为一个亚群;合江方竹杭州种源和合江方竹莲都种源归到一个小亚群中。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合江方竹笋产量与每hm2总株数、林分平均胸径、年龄等23个因子的相关性研究可知:合江方竹笋产量与林分平均胸径,每hm2内胸径为4~5 cm5、~6 cm株数,竹株年龄2 a3、a4、a生株数计6个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每hm2内与1 a5、a生株数计2个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海拔、每hm2内总株数、平均年龄等15个因子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在影响林分竹笋产量的23个因子中,林分平均胸径和每hm2内2~4 a生株数是衡量竹笋产量高低的重要指标。通过提高林分平均胸径和增加林分中2~4 a生株数比例是对目前合江方竹笋用林进行技改的主要手段。同时,采用欧氏距离类平均法可将13个样地划分为高产型、中产型、低产型3个类型。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观赏竹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引进的20种观赏竹观察研究,孝顺竹、凤尾竹、鹅毛竹在郑州的适应性差,不易大范围推广;菲白竹、大明竹、长叶苦竹、黄条金刚竹在郑州的适应性一般,推广使用要注意采取保护措施,防止低温造成损害,其余14种在郑州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在园林绿化中使用,注意防止在极端低温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冻害。 相似文献
9.
10.
11.
《世界竹藤通讯》2016,(1)
在合江方竹自然分布区海拔400、600、800、1000和1200 m处分别布设样方,对其退笋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2个年度的研究。结果显示:1)2个年度各海拔处合江方竹的日退笋量均呈少-多-少的变化规律,而累计退笋量几乎均呈Logistit曲线增长,中海拔(600 m)退笋总量较大(超过3 000个/667 m~2),而高海拔(1 000和1200 m)的总退笋率较高(超过65%)且进入退笋盛期较早;2)合江方竹的退笋以营养退为主且集中于发笋末期,退笋的易发程度存在年度差异;3)合江方竹发笋10 d左右的高生长速度可能是其退去与否的早期判断依据;4)在无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该竹种的退笋与其发笋量、母竹胸径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林内最低气温、温度极差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在合江方竹的经营过程中,在其发笋前及时施肥,并采取适当的覆盖措施保温,可能是降低退笋的有效方法;而在发笋初期根据其高生长速度及时采割利用或清除可能退去的笋,也有利于保证笋产量和竹林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海拔梯度对合江方竹发笋节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原产地对合江方竹不同海拔梯度发笋节律的观察和研究,得出其开始发笋期、停止发笋期及发笋数都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海拔越高,发笋越早,停止发笋期也越早,平均发笋量3 300株/667 m2.其发笋期可以划分为开始期、高峰期和停止期阶段.在海拔1200m以上开始发笋期出现在9月中旬,停止生长期出现在10月上旬;1000 m以下开始发笋期、停止生长期分别出现在9月下旬和10月底以后;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 m,开始发笋期推迟2~3d,停止发笋期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 m推迟3~4d.数学模型(以9月1 3日为第一天),发笋开始期为K=31.333~0.02383 H海拔,停止发笋期为T=64.867~0.03217 H海拔;合江方竹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发笋性状可以划分成900 m以下和900 m以上两类,其中900 m以下具有"笋期晚发笋多(晚多)"特性;900 m以上具有"笋期早发笋少(早少)"特性. 相似文献
13.
合江方竹和刺方竹13种不同种源方竹笋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方法测定了浙江省内合江方竹和刺方竹13种不同种源方竹笋的水分、粗脂肪、灰分、粗纤维、维生素C、蛋白质、铁、锰、铜、锌、还原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方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3种不同种源方竹笋干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8.11%,鲜笋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48%;氨基酸种类齐全丰富,含有17种氨基酸,干笋氨基酸总量的平均值为10.7445g/100g,鲜笋氨基酸总量的平均值为0.9501g/100g,鲜笋中鲜味氨基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总量的平均值为219mg/100g,明显高于普通的食用笋;13种不同种源方竹笋中,"丽水种源"合江方竹、"杭州种源"合江方竹等7个种源的干笋营养成分含量值更高,而"莲都种源2"刺方竹、"莲都种源1"刺方竹、"景宁种源"刺方竹等6个种源的鲜笋营养成分含量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海拔梯度对台江方竹发笋节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产地对合江方竹不同海拔梯度发笋节律的观察和研究,得出其开始发笋期、停止发笋期及发笋数都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海拔越高,发笋越早,停止发笋期也越早,平均发笋量3300株/667m^2。其发笋期可以划分为开始期、高峰期和停止期阶段。在海拔l200In以L开始发笋期出现在9月中旬,停止生长期出现在10月上旬;1000m以一卜开始发笋期、停止生长期分别出现在9月下旬和10月底以后;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m,开始发笋期推迟2—3d,停止发笋期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m推迟3—4d。数学模型(以9月13日为第一天),发笋开始期为K=31.333-0.02383H海拔,停止发笋期为T=64.867-0.03217H海拔;合江方竹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发笋性状可以划分成900m以下和900m以上两类,其中900m以下具有“笋期晚发笋多(晚多)”特性;900m以上具有“笋期早发笋少(早少)”特性。 相似文献
15.
合江方竹在退化杉木林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杉木林退化为中山地带的普遍现象,为恢复中山地带的生态环境,发挥林地的生产作用,将退化杉木林改造为合江方竹林。根据合江方竹在退化杉木林改造中的实际应用,总结出了合江方竹的营造和经营管理技术措施,分析了改造后合江方竹林的平均经济收益每667m^2为962,50元/a,是杉木林的4.01倍。用合江方竹改造退化杉木林,对改善生态环境和减少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良好的效益。山区发展合江方竹能有效地解决贫困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同时为农民的生存和就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