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室葡萄生产过程中环境条件调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温室葡萄栽培的成败,因此,环境调控成为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如何科学,合理地调节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分,气体等生态环境因子使之能更好地促进葡萄的生长发育,对于温室葡萄生产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葡萄促成栽培环境因子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明 《果农之友》2009,(2):21-21,29
近年来我国的设施葡萄栽培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葡萄栽培新的方向和趋势。日光温室葡萄促成栽培,是提早葡萄采收,调节市场供应的有效途径,可以达到“反季节、品质优、高效益”的效果,其中,环境条件调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温室葡萄栽培的成败。如何科学合理地凋节温室内环境因子,对于温室葡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设施栽培中 ,与葡萄生产相关的温度、湿度、光照、气体等完全可以人为控制 ,控制的适宜与否是设施栽培成败的关键。为正确引导与更大范围的推广该项技术 ,现将目前葡萄设施栽培中温、湿、光、气等调控技术作以下阐述。1 温度的调控温度是葡萄生命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环境因子 ,葡萄只有正常通过冬季低温解除自然休眠后 ,方可进行提早促成栽培。因此 ,温度与葡萄设施栽培关系密切 ,其调控的水平是设施生产者首先要关注的问题。1.1 休眠期内温度的调控 设施葡萄品种一般在 7.2℃以下需要经过 10 0 0~ 12 0 0 h (小时 )才能通过自然休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温室葡萄栽培实验,从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环境因子调控及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1我国设施葡萄发展现状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避雨棚等保护措施,改善和调控设施内的光照、温室、湿度和气体等各种环境因子,从而满足葡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而达到葡萄在规定时间内成熟的一种人为调控生产栽培模式。我国设施葡萄栽培起步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从庭院发展起来的。197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园艺试验站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葡萄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葡萄栽培环境因子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北方利用日光温室生产葡萄,可以达到“反季节、超时令、品种优”的效果,并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北方恶劣的环境条件,使温室栽培葡萄的品质受到很大影响,在诸多限制因子中,温室内的温度和光照调控最为重要。下面就介绍利用日光温室种植葡萄时,温度、光照和气体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我国葡萄设施栽培的历史、现状,以及我国葡萄设施栽培模式、设施类型和品种选择等。重点对葡萄促成栽培、避雨栽培、延迟栽培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尤其在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调控,以及设施栽培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论述,为葡萄设施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葡萄保护地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大棚等保护设施,采光、增温、避雨,创造适于葡萄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进行反季节生产,使葡萄提早或延迟上市,达到高效益经济栽培的目的。根据开始生产的早晚和年内成熟采收茬次分为促成栽培、延迟栽培和促成加延迟栽培三种方式。不同生产设施加上不同栽培方式可实现鲜果的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9.
何德良 《蔬菜》2007,(1):24-26
温室或大棚作为调节植物生长、控制局部气候的特殊建筑,近年来在秋冬季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营造了一个相对封闭的、与露地不同的小气候,人为的因素占了主导作用,一旦调控不好,就会使温室成为病虫害滋养的温床。温室内影响作物生长、可以进行调控的环境因子主要有光照、温度、湿度、气体环境和土壤环境等。其中温度和湿度的调控是温室栽培中的难点。因此,了解温室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合理地进行温湿度的科学调控,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温室蔬菜多茬栽培技术,系指在温室内早春进行喜温性蔬菜的促成栽培;夏季利用遮阳、浇水等降温措施,使耐热性蔬菜顺利越夏;晚秋进行延迟栽培;冬季进行耐寒性蔬菜的越冬栽培。这样可使  相似文献   

11.
<正>葡萄是温室适栽树种之一,温室栽培葡萄不但可促进葡萄早熟提早上市,而且由于温室葡萄采收较早,可解除果实生长对冬芽的抑制作用,促进冬芽当年萌发,二次结果,提高产量,促使生产效益提高。因而温室栽培葡萄在我国北方发展很快。1温室促成栽培葡萄的关键技术葡萄采用温室促成栽培,管理包括树体管理和环境管理两部分,因而在温室促成栽培葡萄时应综合抓好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12.
葡萄延迟栽培几个调控因素的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延迟栽培作为葡萄设施栽培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调节葡萄果实成熟期,实现葡萄鲜果的周年供应,提高葡萄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合有关文献,总结了调控葡萄延迟栽培的几个重要因素,期望对葡萄的延迟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温室葡萄一年两熟果实品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葡萄一年两熟技术是将促早栽培技术与延迟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综合栽培方式,实现了葡萄第一熟在5—7月,第二熟在元旦、春节期间。通过对‘京香玉’‘瑞都科美’的物候期、果实性状与经济效益的调查分析认为,这两个品种适宜在温室内进行一年两熟栽培,但不同品种间在物候期、果实性状与产量方面差异较大,造成这种差异主要与光照和温度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从定植技术、扣棚与升温技术、栽培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酒泉地区温室葡萄促成栽培技术。采用该技术比露地葡萄提前1~2月上市。  相似文献   

15.
设施果树是山东省果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至2012年底,全省设施果树栽培总面积已超过4万hm2,主要栽培树种包括草莓、葡萄、桃、樱桃、杏、李等落叶果树。现将蓝莓的温室促成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雅  张晓英  徐秋良 《河北果树》2021,(1):29-30,41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葡萄产区,产量和面积均居全国前列,石家庄市属于河北省三大产区的冀中南产区[1],据河北省林业厅2016年统计[2],石家庄地区葡萄种植面积为4 813 hm2,产量为13.54万t. 设施葡萄分为促成栽培、延迟栽培和避雨栽培,石家庄地区以提早上市的促成栽培为主,但由于栽培技术水平发展不一,部分园区缺乏...  相似文献   

17.
设施果树栽培是利用温室、塑料大棚或其他设施,通过人工调控影响果树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土壤条件等),而进行的果树促成栽培。陕西果树设施栽培起步较晚,设施果树栽培中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葡萄的设施延迟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延迟栽培利用设施的保护,人为地将果实成熟期延迟到早霜以后,在新年或春节采收上市。我国的葡萄延迟栽培区域主要集中在甘肃、青海、黑龙江等冷凉地区。葡萄的延迟栽培常利用环境调控、栽培措施以及生长调节剂方式来实现。一次果延迟主要是在无霜期较短的地区栽植晚熟品种,利用设施条件实现葡萄果实延后成熟。目前,在冷凉地区常用于延后栽培的葡萄品种有红地球、秋黑、摩尔多瓦、克瑞森无核等品种,品种较单一,香味品种较稀少,为了增添延迟栽培葡萄品种的种类,丰富果农选择延迟栽培葡萄品种的多样性,开展了对晚熟葡萄品种亚历山大的研究,以期为广大果农提供更多品种。  相似文献   

19.
设施果树栽培是利用温室、塑料大棚或其他设施,通过人工调控影响果树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土壤条件等),而进行的果树促成栽培.陕西果树设施栽培起步较晚,设施果树栽培中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20.
葡萄保护地栽培就是在不适合葡萄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利用保护设施,人为地创造一个适合葡萄植株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从事葡萄生产的一种特殊栽培方式.我国保护地葡萄的栽培起步较晚,至今仅有20多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园艺研究所从1978年开始以延长生育期为目的,利用塑料大棚进行巨峰葡萄的栽培试验,使巨峰葡萄在当地安家落户.辽宁省果树研究所自1979年开始以塑料大棚、温室和加温温室等为保护设施,在国内首次以促成和延迟为目的,对巨峰葡萄保护地栽培的进行了系统化研究.温室作为保护地栽培模式的一种,同时也是保护地栽培的主要形式之一,近几年在辽宁省营口、大连、鞍山等地迅速发展起来.但品种相对较少,以巨峰为主.辽宁省果树研究所葡萄课题组于2001年从河北引进早艳、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粉红亚都蜜等几个葡萄品种进行温室栽培试验,现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