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植物PCD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依赖于Caspases的PCD,另一类是不依赖于Caspases的PCD。研究表明,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和液泡等细胞器对植物PCD发生有重要作用。鉴于PCD在植物生长和分化过程中的重要功能,深入研究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对新不育系的创建、花卉品种改良、抗病抗盐育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降水集中度方法的安徽省主汛期降水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安徽省1961-2009年6-8月降水资料,运用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分别讨论了主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并对多雨年和少雨年的集中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能够定量地表征降水量在时空场上的非均一性。安徽省主汛期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总体呈由南向北增大的空间分布;全省平均PCD值和PCP值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均较明显。PCD的EOF展开前三个特征向量累积方差贡献率达57%。第一特征向量表现为全省一致性,而第二特征向量表征为南北反相,第三特征向量表征为南北和中间反相。合成分析表明,多雨年的PCD值比少雨年大,而多雨年PCP值比少雨年小。总体来看,通过PCD和PCP提取最大降水重心及对应时段,为分析极端降水事件形成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现阶段的园林绿化工程实践中,植物造景的绿化技术手段已成为关键技术要点,园林绿化的总体景观规划设计效果直接取决于园林内的植物品种选择及造景搭配方式.近年来,园林绿化的覆盖范围与面积正在快速增大,园林绿化中的植物品种选择及植物景观组合搭配方案也表现为多样化.在介绍植物造景基本适用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实...  相似文献   

4.
王米雪  延军平 《水土保持通报》2016,36(2):277-282,287
[目的]揭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时空变化特征,为科学应对旱涝灾害和水资源利用等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东南沿海地区46个气象台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分析、EOF等气候分析方法对1960-2013年东南沿海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时间变化上,PCD波动幅度介于0.10~0.25,存在13~16 a,19~23 a和33~35 a的周期变化;PCP波动幅度介于139.5~208.2,存在13~16 a和25~30 a的周期变化.在空间变化上,PCD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PCP空间差异性大.[结论]1960-2013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集中度在增强,且沿海地区值大于内陆地区;降水集中期稳定波动,空间上变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土壤-植物-大气连统体(SPAC)中水分运动的诸多方面,如非饱和土壤水分的导水参数,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植物根系中的水分运动.SPAC中的水流阻力及水容,土壤水分有效性动力学,滞后效应以及SPAC中水流的电模拟等.进行了介绍,评述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7.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立地类型多样,榕属植物资源丰富.调查发现,在大理州分布的榕属植物有21种15变种,应用于园林绿化的有13种9变种,其中乡土树种仅有6种.应用于园林绿化中的榕属植物绝大部分为常绿乔木,配置形式丰富多样,景观现状良好,但在园林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榕属植物在园林应用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阿坝州6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降水资料,采用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Cut)、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Mann-Kendall检验法等方法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其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突变性。结果表明:(1)趋势上,近50年来阿坝州降水整体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4.25 mm/10a;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Cut呈下降趋势,均值为0.92;PCD和PCP整体也呈下降趋势,PCD多年均值为0.57,PCP多年均值为13.43候,Mann-Kendall曲线分别表现为"升降交替和平稳"以及"降升降升"几个阶段。(2)空间上,年降水量表现为从中南部向东北部和南部减少的趋势,Cut从东部向西北递增,PCD从东向西递增,PCP出现"南早北晚"的差异。(3)合成分析,多水年的PCD比少水年的略大,并且南部地区大于北部地区;多水年的PCP比少水年偏晚,并且西北部的PCP比其他地方都偏晚。  相似文献   

9.
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是原始的被子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介绍了重庆地区木兰科植物的性状及其观赏特性,并简述了木兰科植物在园林上利用的优势、应用研究和应用前景,探讨了木兰科植物的地位与现状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水景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水生植物是水景营造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在水景规划与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水生植物来说,不但展现出较强的观赏价值,同时具备一定的生态价值.因此结合水生植物基本类型,重点分析水生植物在风景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价值,根据水生植物在风景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结果,提出水生植物在风景园林植物造...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植被的水土保持机理和水土流失对植被的影响,并以"生产建设项目弃土场植物品种的选择及植物措施配置"为例讨论植物在生产建设项目弃土场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结合弃土场立地条件及实际需求,筛选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品种,提出适合江西省生产建设项目弃土场植物措施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土壤中含有人类已经发现的大多数化学元素,构成了植物矿质营养的主要来源.植物体内元素的种类也高达70余种,其含量从10-16到10-1,差异巨大.如果把土壤的化学组成和植物体内必须营养元素组成加以比较,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其中一些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很高,但植物的需求量很低,如Si、Al、Fe等;而另一些元素在土壤中含量很低,但却是植物需求量较多的元素,如N、P、S;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土壤化学组成和植物营养之间关系的基础[1].元素的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决定了元素的内在性质,一般的土壤和植物分析结果也表现出原子序数越大的重金属元素,其在土壤和植物中的含量也越低.Zipf法则由于具有普适性的特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离散型分布的研究[2],为了解土壤与植物中元素含量与元素原子序数之间存在的关系,利用Zipf法则对土壤与植物体内元素含量与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植物对重金属镉的吸收转运和累积机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Cd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痕量的Cd2 不仅对植物生长有毒害作用,同时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研究植物如何从土壤中吸收Cd2 ,并在整个植物体内运输和积累的机理,对开发植物修复技术及生态环境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表明:土壤微环境影响植物对Cd2 的吸收;植物根细胞壁通过选择性吸收可以吸附和固定土壤中的Cd2 ,其中大部分Cd2 被截留在细胞壁中,其余的则通过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等方式透过细胞膜进入根细胞中;在根细胞中Cd部分累积在液泡中,部分则通过木质部运输到地上部分;茎叶部的大部分Cd2 通过络合作用被固定在液泡中,少量被截留在细胞壁和细胞质中.在植物结实期,Cd通过韧皮部进入籽实中,而籽粒中的Cd几乎不能运输到其他部分,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体中.本文综述了植物对Cd的吸收和运输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LED在植物设施栽培中的应用和前景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ED)在植物设施栽培中的研究与应用,内容包括:应用于植物设施栽培的LED特征,LED在植物组织培养、设施园艺和航天生态生保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以及LED应用于植物设施栽培领域的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内生细菌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莹  骆永明  滕应  李秀华 《土壤学报》2013,50(1):195-202
近年来,植物修复因其独特的优势备受推崇,尤其是当前植物内生细菌的应用为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案.在植物修复过程中,耐重金属的内生细菌利用与植物的共生互惠关系,通过自身的抗性系统缓解重金属的毒性,促进植物对其迁移,并通过溶磷、固氮等途径改善植物营养以及分泌植物激素、铁载体、特异性酶、抗生素等作用,促进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长和对重金属的富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重金属抗性植物内生细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以及影响重金属在植物体内吸收、转运和积累的作用机制,系统分析了内生细菌促进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机理,并进一步讨论了植物内生细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工程中的应用前景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土壤在植物多样性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科学工作者熟知生物作为五大成土因素之一在土壤发生与演化过程中的作用,但是很少问津土壤在植物起源和演化过程的作用.笔者认为,陆地植物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实质上是对其起源土壤环境的适应过程,土壤对起源植物特性的形成具有"模具效应".土壤环境的剖面厚度和层次构型、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多样性形成了起源植物的多样性.由于植物根...  相似文献   

17.
徐丽萍  拉忠 《南方农业》2022,(5):208-211
植物源饲料添加剂是一种能替代抗生素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具有安全、无毒、无残留等优点,可提高动物免疫力、促进动物生长、改善动物产品品质,在畜牧生产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针对植物源饲料添加剂的定义、主要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及植物源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开发利用天然植物提取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1-27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它在转录后水平负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因而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的靶基因通常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信号转导通路中的转录因子,表明miRNA处于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核心位置.本文综述近年来miRNA在植物生长发育方面的调控作用,探讨在各植物器官中发挥主要作用的miRNA以及有关miRNA的长途运输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9.
干旱区柽柳灌丛下土壤有机质、盐分的富集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柽柳(Tamarix spp)是一种多年生泌盐盐生植物,是西北干旱区尤其是新疆主要的防风固沙灌木[1].其根系能寄生名贵药用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spp.),因而被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经济植物进行大面积种植[2],这使柽柳成为西北地区盐土农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但在强调对柽柳等盐生植物资源经济利用的同时,植物本身对环境的作用常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20.
根表铁膜对元素吸收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侯俊  张俊伶  韩晓日  张福锁 《土壤》2009,41(3):335-343
水生植物根系表面普遍形成铁膜,铁膜的形成是水生植物适应淹水和其他环境胁迫的重要机制之一.大量研究表明铁膜在植物吸收有益营养元素和有害元素中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植物根表铁膜形成的过程及铁膜的形态、组分、数量等特征,阐述了铁膜对植物吸收元素的效应.水生植物根表的铁膜能够阻止植物对金属元素的吸收,也可充当植物根系表面的养分"库",在植物需要养分时铁膜中的养分可以被活化并被植物吸收利用.此外铁膜的效应还与根表铁膜的数量有关,少量铁膜能够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而大量铁膜则阻止植物对养分的吸收.造成铁膜不同效应的因素包括植物、重金属和研究采用的手段和技术等.如植物种类、品种、生育阶段以及营养状况、植物的培养方式、所研究的金属离子种类以及根表铁膜的分析技术等均可影响试验结果.进一步的研究工作需考虑铁膜形成的外部环境,利用原位技术以确定铁膜中元素的分布和化学形态,并将铁膜的效应与土壤植物的整体反应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