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随着我场奶牛单产直逼9000kg大关,奶牛繁殖上的疾病逐渐增多,产后60 ̄100d发生卵巢静止的现象尤为突出。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觉得有一些收获,现呈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三合激素注射液1mL/支,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国药准字H31022434。注射用绒促性素(HCG)100  相似文献   

2.
奶牛不孕症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由于不能按期繁殖,延长产犊间隔,有的奶牛因长期不孕而失去了饲养价值予以淘汰,严重地影响了奶牛业的经济效益,引起奶牛不孕的原因很多,但发生最多的是由卵巢机能障碍引起的,造成奶牛不孕的常见卵巢疾病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奶牛卵巢疾病治疗新方法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卵巢静止、持久黄体、卵巢囊肿3种奶主要卵巢疾病分别进行治疗,确定的治疗方法有:中药子宫灌注结合饲料添加维生素及硒的方法,对卵巢静止的治愈率可达80%;用阴唇前列腺素注射法结合中药子宫内灌注的方法,对持久黄体的治愈率可达83%;用中药制剂-“囊肿消”子宫灌注治疗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治愈率分别达57%和60%。  相似文献   

4.
用传统中兽医理论组方,配制一种中药散剂——奶牛催情促孕散,对奶牛高烧性疾病后继发卵巢静止病例进行治疗试验。2个疗程后试验组发情率达80%,发情牛配种爱胎率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将确诊为患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的病牛各40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藿芪灌注液高、中(推荐剂量)、低剂量治疗组和促孕灌注液对照治疗组,每组10头。试验组每头牛分别按每次150mL、100mL和50mL的剂量子宫灌服,隔日1次,4次为1个疗程。对照药物治疗组为促孕灌注液,每次100 mL,隔日1次,4次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用藿芪灌注液治疗奶牛持久黄体的高、中、低剂量组的治愈率分别是80%、70%和50%,总有效率分别是90%、90%和60%。对照组治愈率80%,总有效率90%。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藿芪灌注液高、中剂量组与对照药物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用藿芪灌注液治疗奶牛卵巢静止高、中、低剂量组的治愈率分别是90%、80%和60%,总有效率分别是100%、100%和70%;对照组治愈率80%,总有效率90%,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在奶牛生产中,产后不发情较为常见。造成奶牛产后不发情的因素很多,其中卵巢静止是很的一个方面。现就奶牛卵巢静止的症状及诊断、治疗及预防做一概述,仅供兽医临床工作者参考。1症状及诊断母牛长时间不发情,阴道壁、阴唇黏膜苍白、干涩。直肠检查卵巢无卵泡和黄体,大小和质地正常,  相似文献   

7.
将41头产后40-100天卵巢静止奶牛分为四个处理组:OIUPMSG(n=12)、1000IUPMSG(n=12)、1250IUPMSG(n=12)及1500IUPMSG(n=5),处理后一周内的排卵率分别为0.0%、83.33%、91.67%及40.0%(P<0.01),从处理到妊娠间隔时间分别为89.1±36.7天、29.8±2且.7天、51.9±25.2天及60.2±29.6天(P<0.01);29头试验母牛又按产后40-60天及产后61-100天分为两组,处理后一周内的排卵率分别为92.9%及66.7%(P>0.05),从处理到妊娠间隔时间分别为50.3±27.0天及38.5±27.0天(P>0.05)。结果表明,PMSG处理卵巢静止母牛具有明显效果,其中以1000IU为最优,处理时间的早晚对处理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产后卵巢静止奶牛血浆差异代谢物并明确其在卵巢静止的发生中的作用,本试验选取产后45~60 d的卵巢静止组奶牛和发情组奶牛各15头,应用GC-TOF-MS技术分析两组奶牛血浆代谢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单变量分析,筛选两组奶牛血浆差异代谢物,再经代谢通路分析,探究差异代谢物与奶牛卵巢静止的关系及其作用.结果 显示:...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促孕散治疗卵巢静止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主要通过直肠检查结合B超对卵巢静止奶牛做出诊断后,对其口服促孕散进行治疗,应用B超对卵巢卵泡直径、卵巢长度、卵巢宽度、子宫角纵径和子宫颈纵径进行测量,并与用药前进行对比。Ⅻ头卵巢静止奶牛口服促孕散后,治疗有效率达86.7%。停药后第1天卵巢出现中等卵泡和大卵泡,停药后第16天大卵泡数量最多,部分奶牛出现发情并排卵,与用药前卵巢比较发现,左右两侧卵巢长度在停药后第1、4、10、19天显著增大(P〈0.05);左卵巢宽度在停药后第19天显著增大(P〈0.05);右卵巢宽度在停药后第1、10、19天显著增大(P〈0.(15)7.子宫颈纵径在停药后第13、16天极显著增大(P〈o.01),第19天显著增大(P〈0.05),子宫角纵径与用药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B超是诊断奶牛卵巢静止的有效手段,中药促孕散对卵巢静止奶牛卵巢和子宫形态学变化具有一定的作用,对治疗奶牛卵巢静止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卵巢机能减退是卵巢的发育或卵巢的机能发生暂时性或长久性的衰退,致使母畜性周期停止,从而表现出不发情或发情停止的疾病。本病在奶牛多见。引起卵巢机能减退的疾病有:卵巢发育不全、卵巢静止、卵巢萎缩、卵巢硬化及持久黄体等。它们也是奶牛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34头黑白花奶牛,患子宫炎或卵巢疾病而不孕,将其随机分为2组。激光组(24头)用He-Ne激光照射交巢穴,7d为1疗程。间歇7d再照射第2疗程。对照组(10头)不用激光照射。RIA法分析血浆β-内啡肽(β-END)含量。结果发现,激光组病牛血浆β-END由照射前(第0天)的112.864±58.947pg/ml升高到第1疗程后(第8天)的175.634±104.310pg/ml(P<0.05),间歇1周后为(第14天)237.627±153.136pg/ml(P<0.01),第2疗程后(第22天)为193.448±104.378pg/ml(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测定值。同时观察到,激光组发情牛头数为21头,发情率87.5%;对照组发情3头,发情率30%。组间差异显著(P<0.01)。表明激光照射穴位可使病牛β-END分泌增加,并参与调节生殖机能  相似文献   

12.
二磷酸组织胺诱发奶牛蹄叶炎病变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给临床健康,蹄病成年奶牛8头皮下注射三磷酸组织胺(150μg/kg活重),与对照组5 期比较。给药前生屠宰前测量两组奶牛蹄前壁长度;屠宰后33天,对两组占蹄真皮及表皮组织的组织学结构及病理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奶牛蹄角质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屠宰时测量,两组奶牛蹄前壁的长度差异显著(P〈0.05)。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正常蹄表皮组织的角化程序适中,没有完全角化的小叶远端有隔,隔  相似文献   

13.
从北京某农场选取5头骨软病乳牛作为试验组,5头健康乳牛作为对照组,然后进行了血常规,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乳牛血清钙水平呈下降趋势;血清无机磷水平显著下降。知清AKP活性显著升高,其同工酶特征性酶谱中骨带染色谱宽变深;血清维生素D3活性代谢产物(25-OH-D和1,25-(PH)2-D3)均显著下降;血清骨钙素(BGP)水平极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
通过血常规,血清钙,无机磷,碱性磷酸酶活及其同工酶酶谱,尾椎X线检查等方法,在北京市郊区某农场,选出10头健康成年黑白花乳牛作为对照组,10头骨软病乳牛作为试验组。分别对其肝功能,血清维生素D3,25-羟维生素D3(25-OH-D3)和1,25-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骨软病乳牛血清硫酸锌浊度及γ-球蛋白明显高于健康水平(P〈0.05和P〈0.01),而血清  相似文献   

15.
奶牛赘生乳头数呈阈性状特点,本文采用阈性状分析法估测赘生乳头数的遗传力为0.33 0.04,因此,进行表型选择可获得较理想的选择效果。通过其对产奶量的相关分析表明,赘生乳头对产奶量虽无明显影响,但有遗传倾向。它不仅影响乳房的外形,也不利于机械化生产,无疑是一不合意性状,应在奶牛选种工作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乳牛口服过量维生素A对维生素D3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北京郊区某农场选取10头健康成年黑白花乳牛,随机分为试验(5头,每周每头口服维生素A100万单位)和对照(5头,不作任何处理)两组。8周以后检测发现,试验组血清钙和无机磷水平呈下降趋势;尾椎骨皮质变薄,密度下降,呈现骨质吸收现象;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下降(P<0.05);其活性代谢产物25-羟维生素D3(25-OH-D3)极显著下降(P<0.01);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  相似文献   

17.
乳牛体内维生素D3代谢与骨软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北京效区某农场,选择10头健康乳牛作为对照组,10头具有骨营养不良的乳牛作为试验组,分别进行了饲料和血清钙,磷含量分析,血清AKP活性及其同功酶,血清维生素D3及活性代谢产物等项目的检测,尾椎X线检查及维生素D3治疗试验等。结论如下:①该场乳牛发生的骨营养不良为贩质软化症,维生素D3其活性代谢产物缺乏是其主要病因;②血清25-OH-D3和1,25-(OH)2-D3是诊断乳牛维生素D营养状况和乳牛  相似文献   

18.
缺磷症和肝功障碍奶牛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功酶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分析了81头健康、26头缺磷症、30头肝功障碍和17头缺磷症伴肝功障碍牛的血清AKP同功酶,并以热灭活试验鉴定其组织来源,探讨了该酶对奶牛缺磷症和肝功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健康和病牛血清中均有5条带,其中快带(SF)和慢-1(SS-1)存在于全部血清样中,其余3条慢带仅在部分血清中出现。具有诊断意义的SF和SS-1分别来源于肝脏和骨骼。健康牛的肝带和骨带均无弥散现象,两带间有明显间隔;缺磷症牛的骨带弥散并与肝带相连,形成一条宽而着色深的酶带;肝功障碍牛的肝带弥散,着色加深,但与骨带有间隙;缺磷症伴肝功障碍牛的肝带和骨带均有弥散,形成一条很宽而着色很深的酶带。上述酶谱变化可作为奶牛缺磷症和(或)肝功障碍的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激素诱乳技术推广应用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3年7年间用"诱乳激素"处理空怀奶牛1302头次,诱乳成功率达86.l%,并有81.6%的牛恢复正常的生理周期,配种后的受胎率达77.4%,直接经济效益为150余万元。本试验表明,对因饲养管理,生殖疾病等原因引起不孕及无乳的成年母牛,用"诱乳激素"进行人工诱乳是完全可行的且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20.
奶山羊实验性过食黄豆的血液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只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假定健康奶山羊进行了过食黄豆对其血液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次给予40、00、80g/kgwt黄豆,分别可导致发病,明显临床症状和死亡;过食黄豆是一个由酸中毒转入以氨中毒为主的代谢性碱中毒的全过程,血氨浓度与黄豆的给予量呈正相关;血液pH值先下降(7.13±0.22,P<0.01)而后上升(7.86±0.25,P<0.01),血浆CO_2CP先降低(12.03±2.73mmol/L,P<0.05)而后升高(22.76±0.76mmol/L,P<0.01),血乳酸先升高(2.07±0.22,P<0.01)后降低(1.23±0.05mmol/L,P<0.01);血氨、血pH值及血浆CO_2CP的升高,是过食黄豆在血液理化性质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