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恐龙食物———桫椤树,最近在重庆市大足县西山森林掀开了“盖头”,这种距今2.5亿年左右的珍稀植物乍一亮相,立即引起了植物学家的关注。桫椤是蕨类植物,属乔木范畴,繁衍于恐龙鼎盛时期,这种白垩纪时代的植物是当今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对研究古地质、古生物有极高的价值。为了一睹这珍稀植物的丰姿,不久前去了大足西山林区。郁郁葱葱的桫椤树映入眼帘,越往高处走,桫椤越密集,树也越来越粗壮,最高的达4.3米。据介绍1米以上的桫椤有197株,存活也较好。据悉,大足西山桫椤是目前我国桫椤分布最北线,并具有独特的科研…  相似文献   

2.
天府四古树     
天府四古树四川古树名木众多,已成为蜀人的骄傲。几乎每一棵古树都有自己的史迹,都有美丽的故事或独特的回忆。恐龙之乡桫楞秀自贡是著名的恐龙之乡。无独有偶,八十年代初,生物专家在自贡市荣县金花乡又发现了与恐龙同期生长、繁衍的古老孑遗植物——桫椤群落。桫椤最...  相似文献   

3.
峨山县林业珍闻滇中桫椤群1986年9月,峨山县林业工作者在境内水尾箐、玉林箐发现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桫椤。桫椤又名树蕨,属桫椤科桫椤属,为距今二亿三千多年前古代真蕨植物子遗种,又被称为陆生植物的活化石,是古代恐龙的主要食物之一。在峨山发现的桫...  相似文献   

4.
赤水桫椤保护区桫椤种群分布的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桫椤科桫椤属桫椤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桫椤天然集中分布区之一,现幸存有21459株桫椤,群落的组成成分为南亚热带沟谷雨林层次,最大的高达7.5m,地径达33cm,整个桫椤种群内幼体多,老年个体少,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濒危孑遗植物,对桫椤分布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保护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赤水桫椤的分布情况,并从地质动因和现时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了赤水桫椤的幸存原因。  相似文献   

6.
近日,象州县发现大面积的国家濒危珍稀植物———桫椤。桫椤又名“树蕨”,是一种生长于恐龙时代的古老植物,属国家一级保护,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目前,国内仅有极少数地区发现一些小面积的桫椤群。这次发现的桫椤群分布在该县国营笔架山林场深处的两条大山冲内。该山冲海拔在300~8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年降雨量1300~1400毫升,植被茂盛,有多级小瀑布,湿度极大。在方圆1万亩的地域内,生长于溪水边、岩石旁的桫椤不计其数,其中,最高的5棵都达8米以上,根围80厘米左右,树龄均在300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自贡有世界上唯一的在发掘现场建造的恐龙博物馆,也是中国旅游胜地之一,建设自贡恐龙王国公园,对开发自贡旅游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而公园绿化设计举足轻重,既要展示恐龙王国的特点,又要具有现代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8.
于2021—2022年,采用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中国植物物种名录》(2022版),对桫椤科植物在广东的地理分布、分布特征、生境类型和分布区划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广东省桫椤科植物共3属10种,约占我国总种数的56%。其中,桫椤、大叶黑桫椤、黑桫椤为广布种,广泛分布于广东省内;粗齿桫椤、小黑桫椤主要分布在粤北地区;结脉黑桫椤主要分布在粤中及粤西地区;平鳞黑桫椤主要分布在粤中地区;中华桫椤和白桫椤仅分布于云开山脉;笔筒树为栽培种,主要分布于广州、深圳和从化。桫椤科植物在广东垂直分布范围约为海拔85—1300 m。桫椤科在广东分布的植被类型可分为: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其地理分布可划分为4个区,分别为粤西、粤北、粤东、粤中地区,其中粤西和粤北地区桫椤科分布种类最丰富。  相似文献   

9.
神州第一龙     
在伊春市嘉荫县的黑龙江边.曾经出土了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黑龙江平头鸭嘴龙化石.很多学者称其为“神州第一龙”。恐龙是生活在距今约2.5亿年到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爬行动物。当时,黑龙江流域一带气候温暖、四季如春、土地湿润、植被繁茂,适宜恐龙生存。黑龙江平头鸭嘴龙,是恐龙家族中的晚辈,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是以植物为食的素食恐龙。  相似文献   

10.
在赤水河流域的山沟河谷中,至今还有大量的藤蔓植物,藤蔓植物和树木"绞杀"的现象到处可见。可见一直以来,这里是一个没被打扰的自然世界,从侏罗纪时代延续到今天。  相似文献   

11.
衢江文化行     
曾是恐龙故乡 历史悠久的衢江区,在距今6000年前的新时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片大地上繁衍生息了。但更早的是那曾统治地球长达近7千万年的恐龙。  相似文献   

12.
桫椤:孑遗世上的木本蕨类植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桫椤、苏铁、银杏、水杉等密密麻麻,遮天蔽日,剑齿龙横行霸道、横冲直撞,体形娇小的爬树龙灵巧地在树木间跃来荡去,始祖鸟时而奋力奔跑,时而展翅低飞,巨大的猛犸象与独角兽各不相让,争食着淀粉丰富的桫椤,那带刺的刺桫椤。身披坚甲的恶蜥张着血盆大口,虎视眈眈地盯着岸上的小动物……这就是想象中一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地球上繁荣、热闹景象的一幕。  相似文献   

13.
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召开前夕,新华社向全球播发了一则轰动消息:世界上最珍贵的史前植物华盖木被成功移植昆明世博园。这不到千字的消息一经播发,立即引起全世界新闻传媒的关注,尤其是在林业、环保、生物学界引起震撼。一时间,刮起了一股寻踪华盖木的绿色旋风。一、“活化石”失而复得史前植物华盖木,与中生代侏罗纪代表动物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与地球上唯一幸存的木本树蕨——桫椤同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而华盖木,全世界仅此一属一种,其科学价值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更堪称国家的珍品。长期以来,生物学界认为华盖木已经…  相似文献   

14.
为摸清掌握桫椤科植物资源在海南的分布规律及保护状况,采用实测法与样方法对海南岛野生桫椤科植物开展全面调查,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分析桫椤科植物种群分布格局,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不同类型保护地对桫椤科植物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海南岛:1)分布有阴生桫椤、桫椤、大叶黑桫椤、黑桫椤和白桫椤等5种桫椤科植物,隶属2属;2)桫椤科植物主要集中分布于五指山市、琼中县、陵水县和白沙县等中南部山区,主要分布于坡度平缓、400~1 000m的中高海拔阴坡地区40%~80%的中等偏高郁闭度的热带雨林中,常群生在林下或河边、溪谷两旁的阴湿之地,在林缘灌丛中也有零散分布;3)5个桫椤科物种种群密度有较大差别,分布格局均为集群分布;4)自然保护区内桫椤科植物的多样性和密度均高于自然保护区外,减少人为干扰对桫椤科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和类群密度恢复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5.
桫椤引种栽培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邬秉左 《江苏林业科技》2000,27(6):27-27,32
桫椤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也是非常珍贵的观赏植物。该文论述了桫椤的生物学特性,引种、栽培技术、并对生长习性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6.
闽南的桫椤     
桫椤属蕨类植物,其干木质化,故名树蕨。出现于几亿年前,为恐龙的食物,是古老而珍贵的孑遗植物,素有“生物化石”之美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常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群落。其干挺直,不分杈,树冠象把绿伞,形态近似苏铁,老百姓称之“假铁树”。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样线法对广东省70个自然保护地的桫椤科植物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结合历史资料对其分布与种群数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70个自然保护地和若干非自然保护地中有32个自然保护地和3个非自然保护地共出现桫椤科植物5种,种类占广东省全部9种的55.56%。其中32个自然保护地中有桫椤1040株;6个自然保护地有大叶黑桫椤428株;3个自然保护地有粗齿桫椤270株;15个自然保护地有黑桫椤676株;14个自然保护地有小黑桫椤400株。提出了对其中的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桫椤、大叶黑桫椤和黑桫椤),尤其是非自然保护地中的种群需加强监管、宣传和科研力度,以保证其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桫椤个体植物各器管生物量的测定分析,认识掌握桫椤分布区域和适生环境的特殊性,为栽培、繁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徐红波 《中国林业》2013,(18):53-53
浙江省缙云县壶镇镇胡宅口村村民胡秀光近日在本村黄山头查看工地时,发现路边有一条有点儿像恐龙的“怪物”.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地质遗迹及古生物化石价值表现的四个方面,分析了伊春恐龙地质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状况,并对如何利用恐龙地质资源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