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正2017年度新疆兵团有10个团场正式退出贫困团场序列。新疆兵团2017年三师伽师总场(红旗农场、托云牧场),四师六十四团,五师九十一团,七师一三七团,九师一六五团、一六六团,十师一八五团、一八六团,十二师四十七团,十四师一牧场10个贫困团场,经过团场自评申请、师市初审、新疆兵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核查认定和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上述10个团场退出指标符合  相似文献   

2.
王宏江  吕新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0):264-267
根据新疆兵团新型团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分析了新疆兵团团场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兵团与新型团场信息化发展与建设的建议;探索了新疆兵团新型团场信息化建设模式,在兵团新型团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展现农业信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村现代化,为实现兵团团场跨越式发展提供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2015年,新疆兵团计划在4个团场开展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试点工作,共计将投入2 400万元人民币,实施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示范0.13万公顷。按照向南疆垦区倾斜的总要求,新疆兵团初步确定了一师八团、十团、十二团和八师一四二团作为2015年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示范团场。计划每个示范团场实施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示范0.5万亩,并以脱硫石膏改良工程为重点,辅以水利工程措施,每个示范项目总投资  相似文献   

4.
刘忠全 《种子科技》2008,26(6):35-36
新疆兵团农四师位于新疆天山西部伊犁河上游河谷盆地,与哈萨克共和国为邻,共有18个农牧团场,10万hm^2耕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兵团集约化的管理体制,使农四师以杂交玉米制种为主的种子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援疆动态     
河北援疆助新疆兵团第二师万户职工用上天然气在河北省的支援下,新疆兵团第二师计划从2012年开始,2年投资8 000万元使13个团场的职工家庭全部实现天然气入户。2012年,二师投资4 000万元在5个团场予以实施,当年就使10 288户职工家庭用上天然气,剩余的8个团场将在2013年底全部完成。北京旅游援疆:投资3 390万元建4条旅游线路新一轮对口援疆启动以来,北京市一直把旅游业作为援疆重点产业,投资3 390万元启动实施了"昆仑河谷缘玉之旅、大漠丝路悟佛之旅、万山之祖雪域牧场之旅和维吾尔文化风情之旅"4条精品旅游线路的设计与开发工程。他们将于2013年7月底前全部建成完工,投入运营。和田旅游(北京)组团社联盟将对和田精品旅游线路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和联合销售。  相似文献   

6.
新疆兵团农六师一○二团梧桐万鑫农机厂潜心研制的一种省时、省工、节药成本的番茄穴播机闪亮登场,受到种植番茄团场的青睐,首批生产的20台被订购一空.  相似文献   

7.
郑文江 《种子科技》2008,26(2):60-61
新疆兵团农四师垦区位于新疆天山西部伊犁河上游河谷盆地,河谷平原年平均气温7.9~9.2℃,无霜期160~180天,河谷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5.4~7.5℃,无霜期110~150天,≥10℃的年积温为2900~3700℃,地表水资源丰富,为典型的灌溉农业,日照时数2500~3500h,全师共有21个农牧团场,150万亩耕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兵团半军事化的管理体制,使我师对外制种业迅速发展,从1995年的对外预约制种几百亩发展到近5年的10万亩。  相似文献   

8.
新疆兵团农七师一二五团是以农业为主的农垦团场,在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布局中,该团本着把优势做强,把强势做特的原则,围绕团场的种植结构,狠抓了棉花种子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该团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发展良种繁育,建成了以种子站为中心的良种繁育基地,形成了从育种、生  相似文献   

9.
《新疆农垦科技》2014,(9):56-56
2014年,新疆兵团拟实施退牧还草季节性休牧围栏4.7万公顷,退化草原补播1.4万公顷,人工饲草地建设0.27万公顷,舍饲棚圈建设2000户,以保护草原生态,提高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共涉及7个师8个团场,中央总投资达2 780万元。目前已累计完成草原围栏面积63.5万公顷,实施禁牧59万公顷。  相似文献   

10.
饲草料缺乏是制约新疆兵团农牧团场养羊业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目前,国家对天然草场实施禁牧、轮牧、休牧措施,因此,大部分农牧团场仅能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底利用棉茬地放牧,圈养时间长达8-9个月,而且主要靠棉籽壳、麦草、稻草、玉米秸秆、苇草等草料饲喂,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将这一类饲草进行干制、氨化、青贮等处理,可有效地改善饲草的营养价值,提高饲草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农二师二十四团地处美丽的天山脚下、博斯腾湖边。团场现有人口12334人,其中职工3111人,可耕面积9万亩,一直以来团场农业科技含量不高,职工增收缓慢,近年,二十四团党委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开发旅游,调优了结构,增加了职工收入,壮大了团场经济。  相似文献   

12.
正兵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经过公示,兵团10个团场通过2017年度贫困团场摘帽考核,退出兵团贫困团场序列。经过团场自评申请、师市初审、兵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核查认定和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三师伽师总场,四师六十四团,五师九十一团,七师一三七团,九师一六五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月3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的集贸市场上,人群熙熙攘攘,团场的居民们正在市场上购买商品。近年来,被确定为新疆兵团第五师拟建市中心城区的八十九团,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团场依托国家解危解困廉租房、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房等项目资金,建设民生住房3 700多套,全团75%以上农业一线的农民住上了新楼房万多居民享受到了民生工程的实惠。  相似文献   

14.
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机采棉,是促进新疆兵团棉花生产向全程机械化和精准农业迈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棉花生产向“低成本、高效益、外向型、大规模”发展,增强团场实力,致富职工的必由之路。农一师三团自2000年开始推广机采棉种植技术,通过5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形成了较完整的1套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新疆兵团自成立以来,兵团领导始终把水利事业当做发展农业生产及加快兵团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头等大事常抓不懈。本文就如何加强团场农田水利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六团于1960年建团,位于博乐市东郊8km处的青达拉垦区,现有总人口8000余人,是一个由汉、维、回、蒙等11个民族组成的团场,全团现有23个连级建制单位,拥有土地面积0.8万hm2(旧制为12万亩),总耕地面积2885.3hm2(旧制为43280亩).全团固定资产4200多万元,是一个以生产棉花为支柱产业的以农为主、工交建商稳步发展,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政治经济综合体.  相似文献   

17.
兵团规划在“十五”期间首先在棉花生产上通过推广精准施肥、精准种子、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收获和精准田间生态监控六大精准技术,提高棉花种植、管理、收获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兵团棉花生产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显得十分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兵团植棉团场每年接棉花种植民工至少20万人,拾花季节工30万人左右。这50万人的临时工大军给兵团农牧团场带来了诸多社会负担和直接生产成本增大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大面积推广包括精准播种在内的六大精准技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团场职工原蔬菜种植区域转变为耕地,必须从市场上购买生活所需蔬菜。然而市场上出售的蔬菜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本文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后蔬菜安全问题进行了思考,简述了新疆兵团城镇化发展概况及蔬菜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介绍了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操作流程和优势,为解决城市居民蔬菜供应和安全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类棉花脱叶剂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施机采棉是促进新疆兵团棉花生产向全程机械化和精准农业迈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棉花生产向“低成本、高效益、外向型、大规模”发展,增强团场实力致富职工的必由之路。棉田化学脱叶技术是机采棉栽培的重要技术之一,化学脱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机械采棉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一四四团是一个农牧结合的团场,全团共有耕地1.2万hm^2.棉花是其主要的经济种植作物,占总耕地面积的95%左右,是该团经济的支柱产业。棉花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团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团场经济的发展,在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基本成熟。及被农工掌握的情况下,水资源匮乏成为影响一四四团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