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省今年玉米机收面积要达到种植面积的6%,3年之后要力争达到25%,完成玉米机械收获作业面积1000万亩。 近几年,我省玉米收获机械化快速发展,去年全省玉米收获机保有量2000多台,辐射87个县(市、区),完成玉米机收面积117万亩,玉米机收水平近3%。  相似文献   

2.
蔚县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缓慢,远低于全国和河北省的发展水平,与农民发展需求相差甚远。根据制约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因素,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喀左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相对较低,玉米收获已成为制约喀左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影响玉米机收水平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机、农艺融合度不高,机具价格偏高,机械设计制造有缺陷。建议加速土地流转,促进农机、农艺相融合。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们黑龙江省的玉米生产过程中的整地、播种、中耕、脱粒等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机械化收获水平仅为7%左右(我县仅为4%左右),水平相对滞后,严重制约着玉米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就如何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进程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正确认识土地流转与机械化的关系 当前,农村一家一户经营土地分割零散,种植品种不同,不连片,制约了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土地流转将促进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发展,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也将加速土地流转。2008年我县农村人工收获一公顷玉米需要800~1000元工时费,而机械化收获只需600~700元。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天津市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在天津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玉米机械化收获是多年来制约天津市农机化发展的瓶颈,目前全市可机收玉米的机械化收获水平仅为10%。因此,没有玉米收获的机械化,就没有全市的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开原市第一大作物,常年播种面积72万亩,居各类农作物之首;总产量5亿多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玉米在开原市粮食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但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明显滞后,收获环节80%以上还是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极低,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成为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解决玉米收获机械化问题,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已成为开原市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我国已形成三大玉米生产区,玉米机械化收获已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为此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一、玉米收获机械市场难以形成的原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机化水平快速提高,但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却长期裹足不前。造成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困难的原因既有基础理论、技术和政策的因素,也有研发企业软、硬件方面的缺陷和不足。1.农业技术与农机技术不相匹配。我国玉米种植范围  相似文献   

8.
3518CTS联合收割机配置6行玉米割台可以直接收获玉米,能够实现玉米摘穗、脱粒、清选等收割过程。本装置要求田间玉米行距为700毫米或650毫米,大于或小于此行距将增加田间损失和降低工作效率。适时收获玉米,作物在收获作业中要经过切割、输送、脱粒、清选、输送到粮箱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籽粒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揉搓、撞击,这就要求籽粒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选择作物黄熟中期至黄熟末期收获,籽粒破碎率最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米作为中国第二大农作物,无论是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还是在满足日益增长的饲料需求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玉米倒伏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还给收割带来不利。玉米倒伏问题已成为我国北方玉米创高产和机械收获的严重障碍之一。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倒伏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学者对玉米倒伏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对倒伏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林风 《农家致富》2007,(19):22-22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江苏省苏北等地玉米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几百万亩,实施玉米机械化收获,对稳定粮价、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促进畜牧和加工业发展意义重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增幅并不是很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玉米收获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据专家分析,玉米收获所需要的劳动量约占玉米种植全过程的55%以上,增加了种植户的负担,影响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条主线,推进农业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不断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是主攻全国水稻主产区全面推广机械化育秧、插秧和收获机械化技术;在玉米主产区主攻玉米收获机械化,形成点上突破,梯度推进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建平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达120万亩,占耕地面积219万亩的55%。玉米生产各环节机械化发展不平衡,机械耕整地、播种水平分别达到90%和60%,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缓慢,机械收获水平很低,仍主要以人工收获为主。玉米收获水平低是制约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瓶颈,势必影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进一步提高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水平,探索完善的籽粒收获机械化技术模式,形成适合南阳市乃至河南省推广的机械化生产模式,示范带动周边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为河南省玉米籽粒直收机械化技术全面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玉米机械收获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平县是全国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达120万亩,占耕地面积219万亩的55%。玉米生产各环节机械化发展不平衡,机械耕整地、播种水平分别达到90%和60%,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缓慢,机械收获水平很低,仍主要以人工收获为主。玉米收获水平低是制约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瓶颈,势必影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阐述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作用,指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的途径,以期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是全国商品粮食重要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比较落后,玉米收获机械化严重阻碍着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市对玉米收获机械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迫在眉睫。其主要原因是:一、制约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主要因素1.农机与农艺不相融合。本地区玉米种植大多密植,行距大部分在400-500厘米之间,而国内生产的玉米收获机的行距在500-650厘米之间,从而造成农业的种植与玉米收获行距的不融合。2.分散经营多、集约化经营程度低。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种类及特点,分析了当前玉米收获机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为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起步晚,收获主要靠人工,机械化收获程度很低,玉米种植机播水平达到58.7%,而机收水平不足5%,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严重制约了玉米产业的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既有玉米种植行距不统一、收获工艺不同以及玉米价格偏低、机收成本高等原因,也有机器可靠性和适应性差等农业机械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