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业企业并购已成为种业企业迅速扩大规模、提升其在种业行业的主导地位、实现低成本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不同的种业企业并购决策模式影响着企业并购的成效,选用何种并购决策模式成为种业企业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第1步。针对种业企业并购决策的3种模式的决策过程、特点及适用范围进行分析,梳理种业企业并购决策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并购决策模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若种业企业进行并购时,在时间充裕、信息充分的情况下,理性决策是种业企业进行并购的绝佳选择;若企业在面临时间短、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时间"则是能否成功并购的关键因素,应选择快速决策或直觉决策。种业企业并购决策模式的研究为种业企业并购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完成种业企业的并购重组。  相似文献   

2.
李彦 《中国种业》2019,(7):23-24
种业是国家基础性产业,如何快速地通过并购来塑造出种子企业的龙头是我国种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提出种业发展和决策支持系统概念,建立种业并购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框架,并进行可行性分析,灵活、发展、快速、用户参与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快速促进我国种业企业航空母舰的成型,从而推动我国种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与企业依靠内部资本积累发展相比较,通过企业并购实现种业整合具有更强的推动力。企业在实施并购前首先要进行并购决策,而决策当中存在的内外部风险,将对并购的实施和并购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结合种业企业及其并购风险的特点,对种业企业并购决策中存在的内外部风险要素进行识别,进而提出应对我国种业企业并购风险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面对我国种业发展呈现出"多、小、散、乱"的特点,利用企业并购整合较之于依靠企业内部资金积累,具有更强的推动力。种业企业并购决策及其整合依赖于相关数据收集与整理。就种业企业并购及数据挖掘、并购数据结构、决策数据挖掘思路等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并购整合效率,降低并购整合风险。  相似文献   

5.
祝静  侯军岐 《中国种业》2020,(12):12-14
实行并购是我国种业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有效的控制并购风险,可以提高种业企业并购的成功率。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种业企业并购风险的来源进行深入分析,从外部层面和企业层面对种业企业并购风险的种类进行详细研究,从而提出种业企业并购风险控制对策,为我国种业企业并购过程中有效控制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种业正处于并购整合阶段,迫切地需要种业完成并购重组,壮大本国种业。不同的种业并购模式影响着种子企业的并购绩效,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种业并购模式,通过发挥协同效应,提高种业企业的经济绩效,推动种业企业向育、繁、推一体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推动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孕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种子企业,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型国际种业公司不断涌入我国,加之我国种业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使我国种业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规范我国种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种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种业正处于并购整合阶段,我们迫切地需要种业完成并购重组,壮大本国种业。种业产业整合已经成为种业产业升级和种子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哪个种子企业在产业整合中取得了主导地位,这个企业就可以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获得长期发展的宝贵空间。不同的种业并购模式影响着种子企业的并购绩效,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种业并购模式,通过发挥协同效应,提高种业企业的经济绩效,推动种业企业向育、繁、推一体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孟山都是全球最大的种业公司,构建的基于农资一体化的"种子+农药"双核种业发展模式,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种业发展需要借鉴的地方。企业并购、种业整合,注重构建"农资一体化"、"农机一体化"种业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加强育种研发,加强种子认证制度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种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种业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竞争能力不强,公司通过并购方式是快速做大做强种业的不错选择。本文在阐述融资理论和对不同种业企业并购融资活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种业企业并购融资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我国种业企业并购融资途径,对并购融资的后期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顺鑫京科种业有限公司发展为例,从企业文化、运营规划、品种研发、渠道建设、资源聚焦、营销活动、差异化运营以及消费者服务等8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重点论述了中小种业企业如何在这8个方面进行差异化创新,实现从活下去、活得久到活得好、活得美的阶段跨越,为中小种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简要分析了中国种业自2000年《种子法》实施以来所经历的3个不同发展时期,即战略机遇期、战略竞争期和战略整合期,以及在不同时期下种业企业的赢胜之道;还就中国种业当下所处战略整合期的相关发展特点,明确提出种业企业经理人决策个性将影响决定着企业成败(效)这一管理认知,并进一步将种业企业经理人决策个性分为稳健执中、保守懈怠和冒险激进等3种主要类型;同时强调指出,只有稳健执中型的经理人决策个性最终将赢胜种业,而这也是符合国学《易经》的太极阴阳思想以及传统儒家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也越发的激烈,种业企业也不例外。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加快企业发展,大多数种子企业选择了企业并购。但企业并购是利润与风险并存的,在并购与整合中,存在许多不同的风险,因此种业企业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风险,确保并购的成功。通过对种业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风险种类的研究,提出一些风险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是产种用种大省,但并非种业强省。河南省加快种业强省建设是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必然要求。通过对目前我国典型种业企业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相关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探索出跨国并购、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产学研结合是河南省种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石家庄市把《种子法》宣传贯彻落实贯穿到种业发展全过程中,不断增强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多举措强化落实,初步构建起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种业体系,开创了依法治种的种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企业并购是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寻求资本扩张的必然趋势,并购风险贯穿企业并购全过程。本文从我国种业企业价值链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企业的整合模式,然后分析不同的整合模式产生的企业并购风险,总结企业并购风险的特点,提出了种业企业并购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种业振兴背景下,实现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破解种业“卡脖子”问题,根本在于种子企业的创新发展。基于国泰安数据库与15家种业企业公开年报中的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研究了研发投入占比、企业规模、存货占比、研发人员占比、种企发展速度等对种企创新能力的联动效应。结果表明:单一的变量与种企科技创新能力间不存在必要条件,种企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是多种变量间组合作用的结果,其原因是多样化的。对此,存在3种条件组态的种企科技创新提升路径,种企规模与研发投入占比条件出现多重并发,成为驱动种企科技创新的多样化组态;种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种业振兴。建议我国种企应该并购重组扩大市场规模、整合优质资源,增加研发投入与研发人员数量以加快基础原始创新突破,完善相关种质种源法案以保护品种创新。  相似文献   

17.
种业企业以形成植物品种权的研发活动为主,在对其估值时有无形资产估值缺乏可比性和价值评估中的不对称性、不确定性的特点。传统企业并购估值方法常采用收益法评估种业企业价值,为弥补收益法的缺陷而产生的期权估值法相较于传统方法更适合种业企业估值。种业企业在选择和运用估值方法时,应当选择与企业相适应的评估模型,合理选择辅助估值方法,并将各种估值方法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种业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山东省种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内部资金投入、种业科研创新、自有品种培育和企业管理以及外部行业监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培育企业种业创新主体、以质量创建品牌、加大并购整合市场和加强产学研结合等发展对策,促进山东省由农业大省向种业大省、农业强省转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多数种子企业表现为"多、小、散",核心竞争力弱,行业整合程度低,集中度不高,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于依靠企业内部资金积累来推动企业发展,企业整合具有更强的推动力。随着并购整合项目的增多,国内有学者提出在对种业进行整合时,是否可以搭建并购与整合平台,以此来辅助种业企业并购整合项目的实施,以达到提高整合效率的目的。对当前我国现有的并购整合平台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旨在提升并购整合平台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孙昕  李燕  吴洁 《中国种业》2022,(10):18-22
阐述了在种业振兴行动全面起步打基础的关键阶段,面对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转型期的“三个转变”需要什么样的种业人才。分析当前江苏省种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激发本地科研人才活力,引进高层次种业创新人才;加强种企人才引进培养,提升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加强高校种业学科建设,提升种业人才培养质量;选优建强基层种子管理服务人才,提升农业从业者素质4个方面提出加强种业人才队伍建设、支撑江苏种业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