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威虎山下养蜂人──访养蜂专业户付炳林百花盛开的季节,我驱车去杨子荣战斗过的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威虎山下夹皮沟林场,特意访问了养蜂专业户付炳林。他,大高个儿,虎背熊腰,红脸膛,说话声如钟,走路“登登登”,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40岁左右的青壮年呢,其实,他已...  相似文献   

2.
养蜂,是开发农村经济中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致富门路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正确路线和政策,(养蜂生产的责任制得到落实,群众对养蜂的技术措施、经营管理有了自主权),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养蜂专业户不断增多,不断探求高产,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养蜂生产的经验使他们深刻感到,蜜源是养蜂生产的重要条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宜春县南庙公社梅花大队养蜂专业户施九生,1982年养蜂116群,取蜜14,609斤、王浆10斤、蜂蜡145斤,总收入15,518斤,纯收入9,758元,向队里交积累960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养蜂生产发展很快,全县有361户养蜂,饲养1.3万余群蜂。为了开拓蜂产品销路,保护养蜂户的利益,发展养蜂生产,根据广大养蜂联合体代表的要求,建立了肖山县蜂业公司。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永康县桥下乡下贵村养蜂专业户朱世东养蜂30多年,有丰富的饲养管理经验。自一九八一年他家三口人承包了45箱蜜蜂,一九八二年发展到120箱,收入23,000元,除去上交大队及开支以外,净余10,500元。一九八三年虽受灾,仍收入19,500元,盈余7,500元,受到永康县人民政府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6.
鲍光宇家住枞阳县铁铜乡东风村,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1980年,他买了三框的一群蜜蜂试养,当年就发展成四群,81年又发展到八群,收入200多元。初步的成功,使他对养蜂提高了兴趣和树立了信心,便投资400元添置了蜂箱和器具。接着遇上82年的好天气,他的蜂群很快地发展到200多框,而且蜂产品得到丰收,销路也很好。这一年,共取得王浆4.8公斤,蜂蜜1200斤,收入2000多元。他刻苦钻研,通过实践熟悉了蜜蜂的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基本掌握了全套养蜂技术。1983年,由于王浆难销售,以及阴雨天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义乌市养蜂专业户吴品潮,在义乌市养蜂协会、浙江农业大学牧医系蜂研室陈盛禄副教授的帮助指导下,自筹资金,创建了一座多功能的蜜蜂大厦,可容纳50多群蜜蜂。蜜蜂大厦内设有光控、调温设备,具有下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德庆县马圩区荣村乡青年养蜂专业户戴卫浜,1974年初中毕业后,立志学习饲养蜜蜂,并不断钻研和提高科学养蜂技术,到一九八四年发展到四十五群。在人工育王、人工分蜂、改革蜂箱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去年共采蜜三千二百多斤,单产七十多斤,最高的达一百五十多斤,共收入人民币三千四百多元。戴卫浜自己发了财,不忘帮助别人致富,先后帮助30余人提高养蜂技能,无偿地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新的养蜂户,使这些蜂农也走上了养蜂发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昌图县三江公社宅龙大队养蜂专业户张劝勋继八一年养蜂收入超万元之后,八二年在自然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又取得丰收,产蜂蜜七千斤,王浆二十斤,蜂蜡二百斤,制巢础三千片,分群五十箱,总收入又超万元,人均收入超千元。被评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浙江省慈溪县的养蜂组织形式发展为专业户并组成联合体养蜂以后,调动了广大养蜂员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集体和个人的收入。1981年在气候不良的情况下,全县的蜂群数达到13万群,比1980年增长30%,总产值达1,690万元,比1980年增长10%,其中养蜂专业户有蜂群122,900群,占全县总蜂群数94.5%,产值达1,597.7万  相似文献   

11.
江西高安县龙沄乡龙沄村养蜂专业户涂坚,从1980年开始养蜂。他采取“长途、短途和定地相结合”放养的办法,先后到辽宁、吉林、黑龙江、宜丰(县)、新建(县)等地长途和小转地放蜂,获得丰收。蜜蜂由1980年一箱发展到现在一百二十箱。仅1986年,生产蜂蜜二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昌图县三江口公社养蜂专业户张功勋,1981年养蜂纯收入超万元,成为农村的冒尖户。张功勋有二十余年养蜂经验,他老伴和儿子都会养蜂。1981年养蜂,由20群发展到50  相似文献   

13.
武进县戴溪乡的养蜂专业户顾焕宝,联合本地王加兴等两户农民合资办起了江苏省第一个个体联户蜂产品加工厂。仅四个多月时间,即利用收购的一万六千多斤蜂蜜、四百多斤王浆加工生产了优质蜂乳六千多瓶、王浆蜜二千多瓶、天然蜂蜜四千多瓶,产品质量好,新鲜,符合国家卫生要求。产品畅销,深受消费者的欢迎。顾焕宝,今年53岁,已养蜂20年。近年来,他家共饲养了170多箱意蜂。集资办厂后,为一百三十多个养蜂户解决了出售蜜蜂  相似文献   

14.
在湖北省当阳市玉阳城区内外的大街小巷、十里八乡,人们都伸出大拇指称贺安芬是个养蜂“王”。其实,这个美称20多年前就在双莲农村传开了。她一个女人家,离学回乡后,从牙缝里抠出来62元本钱,又从书店里买来一本养蜂技术书,凭勤劳的双手干起了养蜂的行当。一干就是10多年,每年都挣得过上万元的收入。10年前,贺安芬从双莲迁居东群村2组。这里已属城区范畴,她的楼房就建在长坂路6巷。在一无田种,二无工作的情况下,她重操旧业养蜂。没有地盘,她就把蜂箱放到三楼顶上,嗡嗡声不断形成了一道特有的风景线。她抢抓四季盛花时节,把30多箱…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义乌县养蜂协会副理事长龚润奶出席了今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科协农村科普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会上作了“养蜂专业户之家”的发言,得到了领导和代表们的好评;王震、方毅、姚依林等中央  相似文献   

16.
“季冬”时节,我带着调查农村一年来农民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所得的价值从而得到的经济效益的问题,前往一个小山村进行调查。坐了四十分钟汽车,便到了我要进行调查的目的地——罗定县罗溪管理区三溪村。我下了车,正要进入这条乡村小道时,蓦然听到洪亮而又动听的歌声: “山上升起红太阳,翻身农民把歌唱; 改革开放道路宽,谷满仓来荷包涨; 敬上一杯香醇酒,感谢中国共产党。”歌声是童音,我顺歌声迈步,穿入树林,小道有点陡,拐了一个湾,看见一个小学生,背着一个小书包,蹦蹦跳跳地向前  相似文献   

17.
他走上了养蜂致富的道路──记养蜂专业户刘佐阳在四川省荣昌县安富镇,有一个远近闻名靠养蜂发家致富的专业户,他就是安富镇红庙三社的刘佐阳。说到刘佐阳养蜂致富,也许体会不相信,他是从饲养一群中蜂开始,苦心经营到今天已发展到拥有良种喀意杂交蜂200余群。蜂蜜...  相似文献   

18.
他——罗勇先的家,居于剑阁县金仙乡赛金村,座落在马鞍山脚下。他家前后左右群山起伏,一条小溪流穿村中,小溪东西边是一座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南昌县向圹镇勒家村科技致富能手、双环蜂业公司经理陈术根同志,是一位身材高大朴实富有生气的中年人,现年45岁,只读过四年书,六十年代在江西省向圹种蜂场当木工,学过养蜂。在生产实践中,他认识到养蜂是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精心钻研,雄心勃勃,想把这项事业搞起来。但是,在“文革”期间被打成“暴发户”,蜂群被没收,只剩下一箱蜂。他并未因此而中断养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富民政策的感召下,1981年他带着100多箱意蜂转地放蜂。几年后,成了拥有蜂群600多箱,年产蜂蜜5万多公斤的养蜂专业大户。1985年7月,他创办了“南昌双环蜂业公司”,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南昌县向塘公社河头大队养蜂专业户陈木根。八三年饲养意大利蜂280群,在早春低温多雨的情况下,全年收蜜36000多斤,蜂王浆50公斤,繁殖蜂群70群,总产值超过42.000元,比82年产他增加55%,成为江西省养蜂最多,产值最高的专业养蜂户。陈木根能在灾年当中,夺取离产值,为国家作出大贡献,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感召下,解放思想,实行科学养蜂的结果。他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