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火炬松纸浆材优良家系人工林修枝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 a生火炬松优良家系(L—11)示范林进行修枝试验表明:修枝促进了林分生长,修枝3 a后,与对照相比树高生长增加了7.1%~14.1%,胸径生长增加了1.9%~7.4%,单株材积增加了9.98%-29.10%,林分蓄积量增加12.13-26.53 m3/hm2,其中促进林分生长效果最好的处理是修枝强度为50%;修枝降低了火炬松优良家系林木的尖削度,与对照相比,H/D值增加了5.1%~9.5%。  相似文献   

2.
火炬松的引种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岛地区于1974~1988年,先后3次从国外引进火炬松商品种子进行引种试验,通过种子育苗、田间造林等试验研究,表明火炬松在青岛地区低丘阳坡引种是成功的,19年生火炬松林分测定,其树高、胸径、材积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同龄日本黑松的177.8%、196.7%和829.4%,火炬松干形直、材质好、松脂含量高,抗性强,未发现松干蚧危害;鉴于适宜种源种子短缺,在种源研究的基础上应恻重引入北亚热带和抗寒种源。  相似文献   

3.
以一种单的可变干形树干尖削度曲线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给出树干纵剖面(树干上部带皮直径),总林木材积、商品材材积(从地面到某树高限或直径限)的材积估算系统。这一树干尖削度曲线由指示圆锥干形和抛物线干形的系数值所确定。对于给定的树高,小径木确定为抛物线干形,大径木确定为圆锥干形。林木在这一干形系列中的位置由其总树高与胸径的比值来确定。利用大湖区北部美国赤松、斑克松、白云杉的树干解析资料,对本材积估算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海拔对引种火炬松林分生长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贵州省龙里林场进行不同海拔火炬松引种造林试验,经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随海拔的降低,火炬松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逐渐增大;随海拔的增高,林分受凝冻灾害程度显著加深,海拔1300m的火炬松林分受灾情况最严重,部分林分已无培育价值;海拔高度是贵州省中部地区引种火炬松的首要限制因子。在海拔1300m及其以上的山地不宜发展火炬松.  相似文献   

5.
采用德国近自然经营技术,将林木分为特优木、优势木、中庸木和被压木,应用永仁县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试验样地数据和树干解析资料,分析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云南松林分的生长过程中优势木株数只占林分总株数的27.34%,但材积占林分总材积的比例达66.58%;25年生优势木的单株平均材积是中庸木和被压木的2.91倍和10.46倍。11年生时云南松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为0.83 m,高生长主要在3~11年;33年生时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为2.065 cm。胸径生长主要在11~33年,此期间林分应适度间伐,可促进其快速生长。46年生时材积连年生长量最大,为0.053 693 m3;53年后明显下降;材积生长主要在32~53年期间;60年时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相等,说明进入数量成熟阶段,可以主伐。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经营期长,建议引入德国近自然经营技术,提高林分质量和缩短大径级培育时间。  相似文献   

6.
<正> 本实验是于1972年至74年在美国北卡罗林纳洲选择山地和平原不同环境的两片十一年生火炬松(Pinus taeda Q.)林,各建立七个试验小区,研究施肥对火炬松林木生长,对林木叶片所含氮、磷、钾浓度,对林地菌根类型和数量的影响。根据两片试验林地资料综合,结果如下: 1.施肥对菌根数量的影响。每公顷施用氮肥56公斤和112公斤时,两年内平均,施肥小区的菌根数比对照区少14—20%;在施肥后的头6个月,施肥小区的菌根数比对照区少40%;在施肥后的第二年,施肥小区和  相似文献   

7.
火炬松人工林间伐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8、12、16年生火炬松人工林中设置了不同间伐强度试验林,通过对林分树因子和间伐作业经济效益的分析表明,间伐对火炬松林分保留木个体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幼龄林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中大龄林分,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较大径阶立木株数比例增大,但期末总收获量减少。火炬松人工林第1次间伐宜在12年生之前进行,保留1000-1100株/hm^2。在造纸材有销路的地区,初植密度较大的林分第1次间伐可在8年生时进行,保留1100-1300株/hm^2;第2次间伐的间隔期为6年,以培育大中径材为目标的大龄林分,应以弱度至中度调整为主,保留1000株/hm^2。另外,间伐有利于提高保留木材性的均质性。  相似文献   

8.
以火炬松树高、胸径和材积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冠形、侧枝角和侧枝粗度等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对火炬松人工林分开展优树选择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不同栽培密度下优树选择标准,符合该选优标准的候选优树有23株入选,总的入选率为48.94%。本研究制定的优树选择标准可为相似栽培密度的火炬松林分中优树选择提供了参考,选出的优树资源为火炬松种子园建设和育种群体的构建提供了优质材料。  相似文献   

9.
对 6年生火炬松 4种不同密度 (135 0、16 0 5、1895和 2 5 0 5株·hm-2 )试验林的调查和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密度对 6年生火炬松树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 ,而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影响差异显著 ,且随着密度的增大呈递减趋势。对冠幅、生物量和生长曲线的比较分析表明 ,福建省引种火炬松宜适当稀植。并通过对胸径和冠幅间线性关系的回归分析 ,计算出火炬松各径级林分的保留株数  相似文献   

10.
火炬松林分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炬松林分生长过程研究沈家智(江西省永丰县林业局331500)火炬松PinustaedaL.,我省70年代开始引种营造的已郁闭成林,成为全省重要的森林资源。本文对现实火炬松林分按径阶抽取树干解析样木,通过回归分析,对林分生长过程进行解析,探讨火炬松林...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56株树干解析数据,得出天然樟子松林木材积生长率模型,探讨材积差法、一元材积指数法测定林木材积生长率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修枝对福建柏林分生长及无节材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2002年在福建省南靖国有林场对6年生福建柏林分进行的修枝试验表明:修枝促进林分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修枝4a后,树高生长增加10 5%~20 9%,胸径生长增加2 6%~8 1%,单株生物量增加14 9%~37 2%,单株材积增加18 2%~44 3%,材积生长率提高3 48%~7 32%,林分蓄积量增加6 84~16 68m3·hm-2,其中促进林分生长效果最好的处理是修枝强度为50%;修枝降低了福建柏林木的尖削度,与对照相比较H/D值增加了7 0%~14 1%;在一定修枝强度范围内,修枝促进福建柏圆满度的增加;6年生开始修枝对降低尖削度、提高材积增长速率、促进节疤愈合效果最好,其次是5年生,11年生为最差;6年生的福建柏林分,在修枝强度为50%的条件下,树高、胸径、单株生物量、单株材积、材积生长率等以1200株·hm-2保留密度为最好。修枝强度和修枝间隔期可通过侧枝相对生长量法确定。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年龄火炬松林生物量与叶面积指数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不同密度林分的资料,对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奎洋镇森林生态定位站9年生火炬松人工林的生物量估测方程进行了比较,对比了不同密度火炬松林分的叶面积指数,并结合定位站研究的历史资料及其它报道,对不同年龄火炬松生物量及其在各组分的分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密度年龄火炬松林生物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不同密度林分的资料,对下蜀森林生态定位站9年生火炬松人工林的生物量估测方程进行了比较,对比了不同密度火炬松林分的面积指数,并结合定位站研究的历史资料及其它报道,对不同林龄火炬松生物量及其在各组分的分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利用相对干率研究长白山8个主要阔叶树种的干形,从圆满到尖削的顺序是山杨、水曲柳、胡桃楸、紫椴、白桦、柞木、春榆、色木。干形圆满度随林木生长而增大,增大速度因树种而异。树干材积结构随林木生长而变化,变化幅度因树种而异。  相似文献   

16.
对世行造林的火炬松与木荷混交林的生长状况和改良土壤效应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造林密度1995株·hm^-2,以8火2荷行状混交,混交林分生长量明显比纯林高,至9a生时按世行造林抚育间伐规程实施间伐,间伐后混交林(7火:3荷)的生长优越性更加突出,10年生混交林中火炬松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指标分别达10.21m、13.62cm和0.07324m^3,比其纯林提高了7.25%、16.11%和41.07%。混交林分中,火炬松蓄积量与其纯林相当,10年生、14年生的混交林分总蓄积量分别比纯林提高了12.34%和9.56%;此外,混交林明显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能较大幅度地提高速效氮、磷、钾营养水平。营建火炬松木荷混交林可充分利用营养空间,促进主林木火炬松的生长,提高林分生产力,而且对促进火炬松的整枝、减少结疤、培育良材有明显作用,同时对维护地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在南部广泛区域的采伐迹地上经整地营造的火炬松树干解析数据,建立了总材积和商品用材部分的材积方程。这里提出了用以预测注意高度式小头直径处的总材积和商品材部分的材积方程。树干的尖削度与商品材材积方程之间的关系使得对小头直径和树高的预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在思茅松适生的临沧市临翔区,通过调查428株思茅松采脂木的树高、胸径及材积等生长量,并对未采脂的45株思茅松进行树干解析,建立其树高、胸径与材积标准生长曲线,对比分析了思茅松采脂后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量降低比例,研究了采脂对思茅松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采脂使思茅松林木生长放缓,对各径阶林木生长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采脂对思茅松材积生长影响最大,其材积降低24.84%,其次是胸径,采脂后胸径生长降低17.12%,对树高生长影响较小。(2)林木径阶越小,林木受采脂影响越大,各指标生长降低比例越大。建议规范采脂,降低对思茅松林木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火炬松人工林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省火炬松人工林生长特性以及不同栽培区火炬松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Richards函数是福建省火炬松优势木生长的最佳模型 ;对树高曲线方程而言 ,h=a0 da1 最符合火炬松树高随直径变化的规律。随着栽培区适宜程度的降低 ,火炬松胸径生长量随之降低 ,胸径平均生长量、材积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值的年龄也随之提早。  相似文献   

20.
由湖南省营林局、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共同研究完成的“湿地松、火炬松育种资源选择及生长量、材性和产脂量综合遗传改良技术研究”项目已于1994年12月由湖南省林业厅组织鉴定。据试验报告:该成果利用引进的湿地松、火炬松资源,从1989年开始,从人工林、种源林、子代测定林中进行育种资源选择,有效选择面积10万余亩。根据立地条件和生长状况,初选优树、优势木2286株。全面测试了松脂产贫木材比重等品质性状指标。复选出湿地松优良单株125株,火炬格优良单株80株。其中材积。生长大于平均优势木50%以上的,湿地松占对.5%,火炬松占9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