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日光萎凋及其经济效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茶初制的首道工序——萎凋,使鲜叶失去部份水分,叶质软化,为揉捻成条、良好发酵创造条件,是形成红茶独有品质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日光萎凋是通常所采用的三种萎凋方法之一,把鲜叶直接摊放在日光下进行工艺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传统红茶与乌龙茶晒青工艺相结合的创新加工技术。方法:在采取传统红茶工艺的基础上结合乌龙茶晒青工艺,进行茶叶加工技术的研究。结果:对传统红茶与乌龙茶晒青工艺相结合的加工技术流程和数据进行总结,为:鲜叶、晒青(鲜叶的失水率为6%-10%)、萎凋(萎凋叶含水量为62%-64%)、揉捻、发酵(发酵温度设置在32℃、发酵时间为3.5h)、造型、烘干和提香,最终得到品质高的新型红茶。结论:通过适宜的调节晒青程度、萎凋程度、控制发酵过程,可以在传统红茶与乌龙茶晒青工艺结合的条件下得到高品质的红茶成品。  相似文献   

3.
高香型工夫红茶初制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高香型工夫红茶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初制加工工序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以规范高香型工夫红茶加工技术,保持品质特征,稳定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控制萎凋程度、发酵时间和足干温度,研究宜红茶初制过程中工艺条件对成品茶感官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萎凋程度、发酵时间和足干温度3因素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程度表现为:发酵时间萎凋程度足干温度;鲜叶萎凋至含水率为60%,发酵2.5 h,再用85℃温度足干制得的红茶汤色橙黄明亮,甜香明显,内含物质丰富,综合品质突出。  相似文献   

5.
一、引 言 茶鲜叶加工成红茶要经以下四个主要的过程,即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在这里,“发酵”这个术语被用来表示鲜叶经揉捻后产生的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过程。茶叶的发酵过程形成了红茶所特有的滋味和汤色。成品茶的  相似文献   

6.
红茶加工过程香气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气是红茶的重要品质特征,可直接影响品饮者对茶叶等级划分的直观判断。加工过程中,来自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水解、类胡萝卜素降解、脂肪酸降解、美拉德反应及焦糖化反应等生成的不同种类、比例的挥发性化合物综合作用使红茶表现出丰富多样的香型。本文就红茶加工中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重要工序对香气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红茶香气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红茶作为全发酵茶类,其色香味特征取决于优良的茶树品种和独特的制茶工艺。萎凋是红茶加工过程的第一道工序。在萎凋过程中,离体鲜叶的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命活动仍在进行。伴随着鲜叶的蒸腾失水,鲜叶会发生叶面积缩小,叶质变软等物理变化,同时细胞内各种水解酶类和氧化酶类活化,叶内会发生大分子物质分解及新物质合成等一系列化学变化,这些变化为红茶后续揉捻及发酵工序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萎凋是红茶加工的关键工序之一,萎凋环境对红茶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张雁飞等比较了传统萎凋、鲜叶冷冻以及冷冻萎凋工艺对祁门红茶品质的影响,发现冷冻萎凋工艺制得的红茶除可溶性糖略低外,其余成分含量均高于传统萎凋方式,但香气组分萜烯类物质、香叶醇、苯乙醇等祁红特征物质含量低于传统萎凋。黄建琴也发现冷冻萎凋能明显缩短工夫红茶的萎凋和发酵时间,增加红茶的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提高滋味和汤色品质,但冷冻萎凋降低了葡萄糖酶活性,对红茶香气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根据2014年获得第三届"国饮杯"评比红茶类特等奖第一名的生产实践,针对以凌云白毫茶品种为原料研制的"缘韵"红茶加工工艺,包括鲜叶采摘、晾青、摇青、萎凋、揉捻、发酵、理条、干燥等加工工序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研究了"缘韵"红茶产品不同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萎凋技术对工夫红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夫红茶的加工工艺中,萎凋是第一道丁序,是形成红茶品质的基础工序。茶鲜叶经过萎凋,既有物理方面的失水,也有化学方面的物质转化。影响萎凋品质的因素主要有萎凋方式、萎凋时间、萎凋温度及萎凋程度等,萎凋效果对红茶最后品质的形成影响较大。因此,本文通过综述萎凋方式、萎凋时间、萎凋温度及萎凋程度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并提出建议,以期生产企业能在实际生产中对萎凋工序及萎凋各因子对红茶品质的影响有足够的认识,为生产优质红茶和新工艺产品开发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宋文明  王绍梅 《福建茶叶》2010,32(11):34-36
探索了卷曲形红茶的手工加工工艺。在卷曲形红茶的手工加工中,要求采摘较细嫩的鲜叶,萎凋适当偏重,揉捻要适度,以保持芽叶完整,因做形过程前期会有一定的继续发酵,因此发酵应适当偏轻,做形时要把握好力度,防止断碎,提香温度适当偏高,以发展香气。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择红茶加工中萎凋方式、萎凋程度和发酵时间3个关键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了正山小种红茶清洁化加工工艺参数,并通过感官审评和品质成分测定评价清洁化加工新工艺对正山小种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程度表现为:萎凋方式萎凋程度发酵时间,采用萎凋槽萎凋、萎凋程度即茶青失水率为35%、发酵时间6 h工艺组合所制得的红茶综合品质最优;与传统工艺红茶比,新工艺红茶中茶多酚、茶氨酸、游离氨基酸和儿茶素含量较高,酚氨比较低,滋味鲜爽而醇厚,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高香型坦洋工夫缸茶初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香型坦洋工夫红茶是在传统坦洋工夫红茶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在萎凋工序中融入乌龙茶做青技术,研发而成的新型坦洋工夫红茶。本文就高香型坦洋工夫红茶的.鲜叶要求及萎凋(晒青→回青→做青→摊青)、揉捻、发酵、烘干等加工技术做了归纳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创新坦洋工夫红茶优质产品提供加工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红茶制造中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谱与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仲华  施兆鹏 《茶叶科学》1989,9(2):141-150
本文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状电泳技术和酶活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明了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工序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同工酶谱的变化动态,以及酶试液制备方法对PPO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发现造成萎凋期间PPO活性变化两种研究结果的原因,在于酶制液的制备方法不同。同时,在鲜叶和萎凋叶中发现了第7条小分子PPO组分。本试验还证明了红茶中残余酶活性的存在,并探讨了残余酶在贮藏中可能发生的作用。文中还探讨了PPO各组分在红茶制造中作用的大小,从酶学角度论证了萎凋工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在肯尼亚现已有一些茶叶加工厂采用两段萎凋法加工红茶,即先将鲜叶贮藏16小时完成化学萎凋,再进行2小时的人工物理萎凋。此法最近已证明不会使红茶品质劣变,但采用止匕萎凋法还未确定物理萎凋程度的加工标准,因此本项研究着眼于评价不同程度的物理萎凋对加工红茶化学成分和红茶品质差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前晒红茶主要采用云南省境内的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制作而成,而本工艺采用青岛地区中小叶种茶树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预干燥、日光晒干、低温烘干等环节,没有常规工夫红茶高温烘焙提香的环节。这使得晒红茶保留了更多的活性物质,香气和滋味随着储存时间延长而呈现出不同层次的良好品质特点,突破了常规红茶保质期较短的局限,在合适的贮存条件下可长期贮存,为青岛地区红茶生产加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寿宁县白芽奇兰茶叶的生产现状,介绍了高山区白芽奇兰红茶的初制工艺和品质特征。高山区白芽奇兰红茶初次制工艺包括:应用标准鲜叶原料、分阶段萎凋、适度重压揉捻、自然发酵、高温工而成的红茶,其外形紧结乌黑油润显毫、品种香明显且带兰花香、味甘甜醇厚并带花香、叶底橙红明亮、汤色铜红匀亮,品质风味独特,是寿宁高山红茶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坦洋工夫”红茶的品质特征,分析工夫红茶鲜叶萎凋、发酵等关键技术要求,总结工夫红茶萎凋、发酵等生产实践和相关研究进展情况,为提高工夫红茶品质、保证质量稳定、促进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钱江源开门红红茶的标准化加工技术,以鸠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采用不同萎凋温度、萎凋程度,以及不同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所制的钱江源开门红红茶的理化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差异,探究了不同加工工艺对钱江源开门红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萎凋温度28℃、萎凋叶含水率62%~64%、发酵温度30℃、发酵3.5 h是加工钱江源开门红红茶的最佳工艺条件,所制红茶具有甜花香、甜爽的优异品质。研究为钱江源开门红红茶的标准化加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福云6号"单芽茶青为试材,经相同的萎凋、揉捻,然后进行不同时间、不同温度的发酵处理,设置三个发酵时间梯度3h、4h及5h,和三个发酵温度梯度24℃、26℃及28℃,后经相同干燥工序,得到成茶。对其成茶的化学组分进行测定,再对成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探讨不同的发酵处理对单芽红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