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7个丛枝菌根真菌(AMF)菌种在紫色土上对三叶草根系侵染盆栽试验,筛选出2株适应紫色土生态条件的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sp.和Acaulospora laevis,其中,G.sp.为土著菌株,A.laevis为引进菌株,它们在紫色土上均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侵染率分别达到52%和44%),能显著提高植物的生物量(较对照分别提高近32%和77%),并能有效改善植株的P,N营养和土壤的理化性质.所筛选菌株有助于西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恢复等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几种主要的生态系统中 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贵阳市东山何首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的种类及多样性,为优势AM真菌在何首乌人工栽培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酸性品红染色法和湿筛法测定何首乌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分离何首乌根际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并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何首乌根系的菌根侵染率为7.5%;从根际土壤中分离到AM真菌4个属55种和一个未鉴定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31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22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1种,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优势种主要为枫香球囊霉(G.liquidambaris)、褐色球囊霉(G.badium)、孢果无梗囊霉(A.sporocarpia)。东山何首乌AM真菌资源丰富,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的适应性强、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4.
丛枝菌根真菌有恢复植被、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改良土壤及促进根际养分循环等生态作用。综述了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分布并分析了寄主植物、土壤、气候等各种因素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是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真菌,可以降低水分、干旱、低温、盐碱、重金属胁迫和病虫害等逆境条件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提高植物在逆境中的抗性。首先介绍了 AM 真菌的形态特征,之后对各种逆境条件下 AM 真菌的作用进行论述,为 AM 真菌在逆境条件下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植被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植被自身生长两方面,分析阐述了丛枝菌根真菌对植被恢复的作用,为沙化、干旱、盐碱地、污染土壤等困难立地条件下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植被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植被自身生长两方面,分析阐述了丛枝菌根真菌对植被恢复的作用,为沙化、干旱、盐碱地、污染土壤等困难立地条件下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梵净山不同海拔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海拔高度(500~600、900~1000、1300~1400、1700~1800、2100~2200 m)植被根际土壤,利用湿筛倾析法分离丛枝菌根真菌孢子,通过孢子形态进行物种鉴定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丛枝菌根(AM)真菌物种资源丰富,现确定6属23种;海拔显著影响AM真菌的多样性和分布,随海拔降低,AM真菌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下降;AM真菌优势群落,依次为无梗囊霉属、球囊霉属、硬囊霉属。  相似文献   

9.
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e,AM)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为后续研究和开发菌根菌剂在蔬菜产业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盆栽试验接种5种不同的AM真菌:单孢球囊霉(Glomus monosporum,G_1)、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_2)、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G_3)、光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aevis,AL)和土著AM真菌black及未接种处理(CK),分析比较了不同AM菌剂处理下对番茄菌根侵染率,地上、地下生物量,株高等生长指标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5种处理均能侵染番茄根系形成菌根,G_1、G_3处理对番茄根系的侵染率最高,分别为64.33%、59.22%;G_1与G_3处理分别显著的增加了植株株高与茎粗;G_1、G_3处理可显著影响植株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G_1、G_3处理可显著增大气孔大度、减小胞间CO_2浓度,较CK显著提高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70.50%、83.17%;5种处理均能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G_3处理下显著提高叶片可溶糖含量.【结论】不同的AM真菌对同一宿主的促生效应不尽相同,G_1、G_3处理对番茄植株的促生效应最为显著,具有开发为番茄菌根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11.
丛枝菌根真菌对温室有机土栽培黄瓜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2种丛枝菌根真菌在有机土基质和普通土壤中对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GM后黄瓜的光合速率,叶片可溶性糖都显著高于对照;接菌可显著提高黄瓜产量,在有机土中接种Glomous mosseae(GM)和Glomous versiforme(GV)可使黄瓜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8.5%和25.4%,而土壤中接种GM和GV亦可使其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8.1%和31.3%,同时接种菌根菌后瓜条中的总糖、VC、干物重均明显提高,营养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可以认为在黄瓜生产中应用菌根苗可以明显提高黄瓜的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内丘陵区紫色土的酸化,主要由城市工矿环境污染与坡麓局部水分过度集中和持续淋溶造成。土壤酸化后养分多贫乏,并伴有金属的活化与积累以及作物宜种度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盆中低山紫色土壤的酸化,主要是由于生物气候作用而使紫色土黄壤化,盆边中山地势相对高差大,水热垂直分异明显,土壤酸度随海拔增高而增加,山地紫色土的酸化是植被恢复后的自然过程,地势较高且人为扰动较小的缓坡,土壤酸化是紫色土向地带性土壤发  相似文献   

13.
通过3个不同施锌水平土壤的盆栽玉米试验,分析了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caledonium在土壤发生锌污染时,对玉米苗期矿质营养的影响。研究表明,即使在土壤锌施入量达600 mg/kg时,接种处理的植株叶、茎和根系中的铁、铜、镁、钙含量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而保证了宿主植物在锌污染土壤中的矿质营养平衡,增强宿主植物对锌污染的抗(耐)性。表明丛枝菌根真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土壤改良剂对紫色土低吸力段持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HM)和聚乙烯醇(VAM)对不同质地紫色土低吸力段持水特性的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改良剂均能提高土壤持水量和释水量,增大土壤吸持水分对植物有效程度.改良剂VAM 的效果优于PHM,对质地偏粘土壤的效果更好。而PHM 则较适用于质地偏砂的土壤.  相似文献   

15.
对珍稀慢生树种无忧树、青皮接种VA菌剂结果表明:盆栽试验中,无忧树和青皮的苗高、地径在盆栽期以及地栽期相比对照都有增长,且地栽期的效果好于盆栽期.盆栽期,无忧树高增长56.81%,地径增长44.83%;青皮的高增长31.89%,地径增长31.03%;地栽期,无忧树高增长60.19%,地径增长43.78%;青皮高增长46.80%,地径增长27.78%.大田试验中,接种第1年无忧树的高增长49.63%,青皮增长14.42%.由此看出盆栽接种VA菌根效果好于大田接种,并且盆栽接种1a,再转入地栽,苗木生长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高分子聚合物对紫色土结构状况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18.
AM真菌孢子不同消毒方法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种消毒方法,对Gigaspora margarita,Glomus,mosseae和Glomus versiforme 3种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分别进行表面消毒试验。结果表明,Gigaspora margarita的孢子,采用5%氯胺T+0.04%链霉素消毒液+2滴Tween 20处理15min,无菌蒸馏水漂洗6—10次的消毒方法最好,萌发率高,且消毒效果好;Glomus,mosseae和Glomus versiforme 2种孢子,可采用上述方法或“差别灭菌法”,即先用2%氯胺T+200mg/L链霉素+100mg/L庆大霉素消毒液+2滴Tween20处理10min,无菌蒸馏水漂洗6—10次后,置于26℃条件下培养3d,再用2%氯胺T+200mg/L链霉素+100mg/L庆大霉素消毒液+2滴Tween20处理10min,最后用无菌蒸馏水漂洗6~10次即可。这2种方法都非常好,消毒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四川典型紫色土肥力特征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典型采样和室内理化分析,从土壤剖面构型、颗粒组成、养分特征、环境特性及适宜性等级等5个方面分析了典型紫色土的肥力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紫色土持续利用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