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IS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IS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IS课程教学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IS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所需的综合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姜博  赵映慧  雷国平  宋戈  袁兆华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2):144-145,149
从学科发展历程、师资队伍、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阐释了东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东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科研实力在全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地位,指出东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全国农业类高校中具有一定优势,但与全国一流水平大学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进而提出在"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学科建设应重点向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增设学科点方面倾斜,从而提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治”课程的地位及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属性,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强调其工程技术类课程的重要性。以"土地整治"课程为例,分析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地位、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教学体系,提出"土地整治"课程理论教学可增加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可实施以土地整治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团队意识与工作协调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体系构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教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整个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应采取整合实验室资源、系统设置实验课程、多学科知识融合等措施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执业意识。  相似文献   

5.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强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9):172-173,138
土地信息系统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实践性、应用性很强。本文根据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和现代土地资源管理对信息化的要求,从课程体系定位、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整合、实践教学建设、考试方法改革等方面对该门课程教学建设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加剧了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土地问题因此倍受关注,加强土地管理便成为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研究也成为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梳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发展历史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并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实际教学工作为出发点,结合重庆工商大学的财经特色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点,从地学基础课程设置的初衷及特色、地学基础理论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学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方面阐述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为培养新时期适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8.
孔凡文  李海英  王玥  常春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151-22152
在论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三明治"培养模式的内容、目的和实施过程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小虎  孙茜  张合兵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183-184,194
针对理工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围绕"注重能力、强化实践、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采用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强理工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土地经营权是“三权分置”政策施行下独立出来的一个全新权能概念,但其与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土地产权理论框架下的土地经营权制度具有深厚的理论背景、清晰的发展脉络和具体的现实困境,体现出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当前“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发展迅速,然而土地经营权本身还存在着概念和法律界定上的理论难题,在流转过程中也存在土地流转不规范、承包农户的土地经营权受侵害、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受侵害和配套政策设施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发展和完善土地经营权制度,确保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畅通,需要加强制度设计和法律规范,增强土地流转配套服务与管理,从而推动“三权分置”政策扎实落地。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改革需求,“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需要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索。基于对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学情的分析及对学生的混合教学模式认知调查,研究对混合教学模式下“土地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实施及课程考核评价等关键环节从学生认知层面进行了改革实践探讨。实践结果表明基于学生认知层面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课程学习成效、拓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政策目标是要推翻封建地主剥削制度,保护和巩固根据地,并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但早期土地政策的制定却受到了共产国际的影响和制约,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和任务的界限,忽视中国农业的基本国情因素,"破"了"旧"却"立"不起"新",从而导致土地政策经历了公有私耕、公有公耕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大量的人才需求,设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应积极顺应这一趋势,遵循就业导向原则,重视对房地产类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安排,处理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与房地产类课程的相互关系,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完善自身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we use a critically reflective research approach to analyze our efforts at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n food systems education in a land grant university. As a team of learners across the educational hierarchy, we apply scholarly tools to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learning outcomes of student-centered inquiries in a food systems course. The course, an interdisciplinary, lower division undergraduate cours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is part of a new undergraduate major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Food Systems. We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course’s core elements—labs, exams, assignments, and lectures—as they relate to social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and student-centered inquiries. Then,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students’ reflective essays about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the course, we demonstrate important transformative outcomes of student-centered inquiries: (1) most students confronted the commodity fetish and tried to reconcile tensions between what the food system is and ought to be, and (2) students repositioned themselves, their thinking, and social deliber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food system. Students’ reflections point to the power of learning that emerges through their inquiry process, including in the field, and from critical self-reflection. We als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reflective essays in both reinforc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in helping instructors to better understand students’ learning vis-à-vis our teaching.  相似文献   

15.
刘冬梅  周应堂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448-9450
对土地租税的征收形式,以及3种土地制度模式即雇工经营、分成制和定额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得出结论,中国土地制度的形成与地主、农民对利益的获取与风险的偏好直接相关,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独具特点的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土地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和基础性资源。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如何融入大学教育的课程中,发挥协同育人效应,是当前课程思政的重要方面。结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土地资源学”建设历程和课程定位,探讨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与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和衔接思路,提出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土地资源内涵、分类、演替、评价、规划、利用、保护等理论教学体系及单项实习和综合实践等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路径,对于改进“土地资源学”的教学内容,提升课程的思想性和文化底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在高职院校中,农村大学生在整个高职教育学生中占有很大比重,关注农村大 学生的培养问题责任重大。本文以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这门课为切入点,充分结合农村高职学生的发展特点与成长规律,积极探索新的教育 模式与教学方法,提出若干提升农村高职学生《毛概课》获得感的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魅力,采用调查法、对比法以及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北农业大学《概论》课教学活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为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教师自身素质亟待提高、教学内容和方式手段滞后等突出问题,在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从实现教学内容时代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管理规范化等方面着手,提高《概论》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其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9.
韩娟  王印传  许皞  周亚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98-599,601
由征地问题引出目前我国土地制度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弊端,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土地制度的落后是造成征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针对我国的土地制度提出了部分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分析——以中国林科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科院是林业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研究生培养水平能够反映出我国林业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问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认为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需加强软、硬件条件建设,营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术氛围、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及解决办法,以便为林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