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皮松是绿化造林和园林景观配置的重要树种,理想的育苗方式和造林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白皮松的造林成活率和经济效益。本文重点介绍白皮松营养袋育苗及造林的技术规程和要点,以期为白皮松的育苗和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柠条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不同环境下。柠条的几种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采用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柠条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成活率和翌年保存率高,造林成本低,而且可进行柠每周年育苗造林。初步总结出了一套低技术、高效益的柠条营养袋育苗造林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从选地、制作苗床、选基质、装袋、播种、幼苗管理、移苗定植等方面介绍白皮松塑膜容器袋育苗技术,以期能尽快培育出优质白皮松壮苗、大苗,从而满足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4.
白皮松塑膜容器袋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色从选地、制作苗床、选基质、装袋、播种、幼苗管理、移苗定植等方面介绍白皮松塑膜容器袋育苗技术,以期能尽快培育出优质白皮松壮苗、大苗,从而满足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5.
田增社 《农技服务》2009,26(9):102-102,108
从制作苗床、营养土配制、装袋播种、幼苗管理、移苗定植等方面介绍大棚白皮松容器袋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6.
白皮松具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能力和速生丰产优势,是山西地区绿化造林、园林景观配置的常用树种。从营养钵育苗技术、抗旱造林技术两个方面探讨山西地区白皮松育苗造林方法,旨在发挥营养钵育苗优势,打造根系发达、生长茂盛的白皮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7.
<正>1育苗1.1育苗时间。于4月底,最迟5月下旬完成装袋下种。1.2育苗地的选择。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排水良好的地方作为育苗地。如单户育苗,可用房前屋后等闲散空地。苗圃地选好后,将其整成若干小畦,畦长不限,畦宽1.2米,畦面保持平整。  相似文献   

8.
从选种、选地、制作苗床、配土、装袋、播种、幼苗管理、等方面介绍白皮松塑膜容器袋育苗技术,以期能尽快保质保量培育出优质白皮松壮苗,从而满足市场供需。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是沙地造林优良树种,由于在神木县采种困难、调运费用大、出苗率和造林成活率低等因素,樟子松造林成效相对较慢。近几年经过大田育苗试验,通过营养袋育苗和滴灌等措施,苗圃出苗率、造林成活率均得到很大提高,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总结了神木县营养袋樟子松育苗与沙地造林技术,包括整地做床、种子处理、营养土配制与安装喷灌、播种与苗期管理、沙地造林等内容,以期为神木县樟子松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塑料大棚营养袋育苗,能缩短育苗周期,降低育苗成本,加速造林绿化步伐,培育良种壮苗,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活率断根技术和雨季造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对枣树营养袋育苗在流动沙漠覆膜造林技术上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延长造林的时间,提高风沙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可为提高干旱风沙地区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钟平兴 《农技服务》2010,27(4):525-525,531
介绍了降香黄檀种子采集、播种、移苗上袋、病虫害防治等育苗技术措施及其造林抚育技术。  相似文献   

14.
骆曙光 《农技服务》2009,26(2):134-134
根据罗甸县干热河谷气候特点,针对雨季造林,介绍了冬季小拱棚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5.
16.
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包括选地及整地、营养土选择及配置、摆营养袋、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为榆林市樟子松苗木快速繁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满足该地防沙治沙、造林绿化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从良种选择、圃地选择与做床、营养土配制与装袋、砂床准备、催芽播种、移栽、肥水运筹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湿地松营养袋育苗技术,以期为林业单位及林农种植户用营养袋培育湿地松苗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柠条营养袋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选地整地、营养土配置、播种、施肥、灌水、除草、病虫害防治、起苗运输等环节详细介绍了柠条营养袋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9.
20.
介绍油松塑料大棚营养袋育苗技术,包括营养土配制、种子处理、做床排袋、苗期管理等方面内容,该技术能缩短育苗周期,降低育苗成本,加速造林绿化步伐,对培养良种壮苗、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活率及雨季造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