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各立地因子与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地位指数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根据回归结果筛选主导立地因子,小陇山林区油松人工林立地因子贡献率大小顺序为:坡度海拔坡位土层厚度坡向。根据综合多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的原则,确定采用海拔高度划分立地类型区;采用坡位划分立地类型组;采用坡度和土壤厚度划分立地类型,将小陇山林区油松人工林划分24个立地类型,同时对小陇山林区现有油松人工林林地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山区海拔、坡向、坡度、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土壤厚度、枯落叶厚度等7个因子对林木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因子对不同龄级油松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及蓄积量的影响不同,对Ⅲ龄级、Ⅳ龄级各生长量影响最大。对Ⅰ龄级和Ⅲ龄级油松人工林各生长量均有影响的立地因子是海拔和坡向,对Ⅱ龄级油松人工林各生长量均有影响的立地因子是坡向,对Ⅳ龄级油松人工林各生长量均有影响的立地因子是海拔、土壤质地和土壤厚度。土壤因子对油松人工林Ⅲ、Ⅳ龄级的生长情况影响较大,对Ⅰ、Ⅱ龄级油松人工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辽西地区华北落叶松造林立地条件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不同立地类型上营造的华北落叶松成活率生长情况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海拔高度、坡向和土层厚度对华北落叶松的生长有较大影响,选择海拔在800 m以上,基岩母质以微酸性的花岗岩、片麻岩、基性岩,坡向以北坡等立地营造华北落叶松,将有较大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林木生长量大。  相似文献   

4.
太行山西侧油松人工林立地分类及生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3块标准地资料,对太行山西侧油松人工林的立地分类及生长预测进行了研究。以坡向、海拔、土层厚度为主导立地因子,划分了3个纬度段的立地类型组。按立地类型组进行了不同龄级的树高预测,以椽材林木树高为标准,对立地生产力进行了评测,提出了不同立地类型组现有油松人工林分类经营和荒山油松造林意见。  相似文献   

5.
赤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适宜生境条件的选择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表现良好的常绿乔木树种之一。近几十年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得到了大面积的引种栽植并获得成功。在赤峰旺业甸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表现同样良好,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证明在该地区,对樟子松人工林生长起关键影响和制约的立地因素条件有: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和土层厚度。各个因素对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的影响程度排序为林龄>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土层厚度>坡位>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东南部山地人工林造林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内蒙古东南部山地主要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油松、樟子松人工林立地条件和林分生长情况,依据立地因子(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坡向、坡度)和林分因子(优势木高、树龄),应用统计学方法划分了造林立地类型,用样地资料拟合了4个针叶树种的生长模型,分别编制了适宜该区的立地指数表,并对该区针叶树造林立地质量做出了评价。研究表明,内蒙古东南部山地针叶树人工林中57.11%的立地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近30%立地质量较差,仅有13.22%的林分生产力水平处于优等水平。  相似文献   

7.
晋东南石灰岩山地油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及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沈佐  曹雅宁 《林业科学》1996,32(1):16-23
利用118块野外标准地资料,对晋东南石灰岩山地油松人工林进行了立地类型划分及生长评价。经分析坡向、海拔、土层厚度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3个主导立地因子共构成24个组合立地,每个组合立地可视为一个立地类型,用最优分割法将24个立地类型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组。在优势木与平均木树高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以椽材林木为标准。对4个立地类型组进行了林木生长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8.
朝阳地区油松天然更新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采用数量化理论I方法,对影响朝阳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立地因子中影响油松幼树株数的顺序:坡向>坡位>土层厚度>郁闭度;影响油松幼树生长的顺序:坡向>坡位>郁闭度>土层厚度。油松天然更新由好到差的坡向顺序: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土层越厚,天然更新效果也越好;郁闭度中等(0.3~0.6)的林分,从更新数量、均匀程度及更新幼树的生长状况来看,都比较好,郁闭度过大或过小对油松天然更新都有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应用数量化理论Ⅰ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影响柳杉林分优势高生长的立地因子,结果表明:地势、坡向、坡形、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松紧度、土壤质地为主要立地因子,并利用其编制了柳杉人工林数量化地位指数表,在此基础上进行立地类型的划分与立地质量的评价,提出柳杉最适宜的造林地。  相似文献   

10.
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塞罕坝机械林场201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选取立地因子(坡向和土层厚度)和林分因子(树高和林龄),应用统计学方法划分立地类型,利用理查德(Richard)函数拟合立地指数,构建华北落叶松树高曲线,编制地位指数表,并对该区不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华北落叶松的6种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阳坡中层土和阴坡厚层土立地质量为Ⅰ级,平均立地指数分别为12.15m、11.55m;阳坡厚层土和阴坡中层土立地质量为Ⅱ级,平均立地指数分别为11.39m、11.16m;阴坡薄层土和阳坡薄层土立地质量分别为Ⅲ级和Ⅳ级,平均立地指数分别为10.85m、9.87m。  相似文献   

11.
太行山石灰岩山地油松人工林分布特点和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晋东南太行山山地油松人工林,收集了l18块标地资料,阐述了太行山油松人工林分布特点。根据数量化理论,选择海拔、坡向、土厚三个主导因子,将油松人工林划分为36个立地类型,并利用最优分割法将其归并为4个立地类型组,其立地质量依次为I立地组>Ⅱ立地组>Ⅲ立地组>Ⅳ立地组,基本解决了太行山中南段油松造林的“适地”问题,为育林目标的确定、人工林的分类经营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徐州石灰岩山地侧柏纯林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徐州石灰岩山地侧柏纯林立地的调查和立地类型划分原则、立地类型命名方法的阐述,提出划分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分析得出以基岩种类划分立地类型区,以基岩结构和裸岩度划分立地类型组,以土壤分布状况和土层厚度划分立地类型,以此划分3个立地类型区,14个立地类型组,39个立地类型,对8种主要立地类型特点及演替主要树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对子午岭林区影响油松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认为在该区影响油松生长的主导因子是坡向,海拔次之。运用数量化理论(Ⅰ)编制了“子午岭油松立地质量得分表”,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油松立地质量评价表”,把以往对宜林地的定性描述提高到了定量评价,使造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辽西油松林下幼树分布规律及其天然更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调查分析了辽西油松人工林天然下种幼树的分布规律与坡向、郁闭度和土壤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坡向是影响油松林下幼树生存、生长的首要因子,其次是郁闭度和土层厚度。  相似文献   

15.
京西山区油松人工林的适生立地条件及生长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是我们1978—1979年同类研究的延续。调查地区扩大到整个京西山区,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新设油松人工林标准地66块,采用四种生长指标(上层高Ⅰ,上层高Ⅱ,五年高生长段Ⅰ,五年高生长段Ⅱ)对它们与各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子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找出了影响油松生长的主导因子(土壤肥力等级)及次主导因子(海拔与坡向),配制了多元回归方程,并以此编制了不同立地条件的油松人工林上层高和蓄积量(基准年龄25年)的生长预测表,判定了油松的最适生、一般适生及不适生的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16.
《林业科学》2021,57(9)
【目的】对河北省平泉市油松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并将立地质量分级,以期筛选出适合培育油松建筑材林的林地。【方法】以河北平泉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92块固定样地数据和42株解析木数据,采用主导因子分析法筛选主导因子,并划分立地类型。采用相对优势高法编制立地指数表,根据立地指数表进行立地质量评价。选取林龄、密度一致,立地质量不同的9块样地,伐取优势木,分析油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结果】由平泉油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分布图可知,中土层油松人工林最多,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65.5%,薄土层次之,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27.9%,厚土层最少,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6.6%;阴坡油松人工林分布较多,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76.6%,阳坡分布较少,占油松人工林总面积的23.4%。由立地指数分布图知,立地指数为9、10的地块占地面积14 277.665 hm~2,占总面积的28.1%;立地指数为6、7、8的地块占地面积33 648.51 hm~2,占总面积的66.1%;立地指数为4、5的地块占地面积2 973.63 hm~2,仅占总面积的5.8%。【结论】河北平泉地区立地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适合培育油松建筑材林,黄土梁子镇和柳溪满族乡为最佳地点。  相似文献   

17.
张家口坝缘山地樟子松适生立地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测树学对6种立地类型样方内的样本进行外业调查及统计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立地类型下生长势也存在显著差异(0.05),在样方调查30株中阳坡厚层土生长良好株树比阴坡薄层土生长良好株树多了16株,所以得出最适宜樟子松生长的立地类型是阳坡厚层土,其次为阳坡中层土和阴坡厚层土,最差的是阴坡薄层土。樟子松在坝缘山地不同立地类型生长差异很大,地径生长和树高生长均达到极显著水平(0.05),地径生长和树高生长在不同立地类型中的阳坡厚层土和阴坡薄层土相差最大分别为4.4 cm、110.8cm;在不同海拔高度研究中,海拔高度在1 600 m的幼树生长情况(阳坡良好率80%,阴坡良好率66.7%)明显好于1 700 m幼树生长情况(阳坡良好率46.7%,阴坡良好率26.7%),所以可知研究区域内适宜樟子松生长的海拔高度应在1 600 m。最终得出张家口坝缘山地适生立地为海拔高度为1 600 m的阳坡厚层土,而且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影响樟子松人工幼林生长的主导因子为土层厚度、坡向及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沿海基岩海岸宜林地立地类型的划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基岩海岸地区树种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大地貌(不同类型的基岩海岸)、坡位、土层厚度和石砾含量为树种生长的主导因子。极据这些立地主导因子,将浙江省沿海基岩海岸宜林地划分为3个立地类型区、9个立地类型组、30个立地类型。为适地适树造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红松大径材林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科技》2021,46(2)
对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的红松大径材人工林进行林分调查和立地因子调查,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对样地进行数量化分析,选择坡向、海拔高度、坡位作为主导因子,将东京城地区红松大径材林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组和17个立地类型。建立红松优势高与立地因子的关系模型,对东京城地区红松大径材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东京城地区50%的立地质量评价为优,50%的立地质量评价为良,无差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线性回归、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定西口阴屲山油松人工林生长与立地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影响油松生长的主要因子是坡向、坡度和密度三个因子,同时对该地区油松人工林的发展和经营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