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制建设是建设的有力保障,法律素质是新型农民所必备的素质。而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农民法律意识的培育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我国新型农民的法律素质培养,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创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进程日益加快,农民生活水平较从前得到极大改善.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法律意识还十分淡薄,农民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强化农民法律意识,对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意义重大.本研究就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的法律意识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有效强化农民法律意识略尽绵力.  相似文献   

3.
农村法治建设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而广大农村村民的法律信仰状况却令人担忧。法律信仰缺失在我国农村的产生是由于传统法律文化、主体法律意识、立法及执法司法等复杂因素导致的。要克服农村的法律信仰危机,最根本的是要重塑法律在农村的权威,要多渠道培育农民法律信仰,使法律成为农民的必需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4.
增强农民法律意识 建设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主导力量,认真分析和审视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以及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的因素,提出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并加以正确引导,才能更好的创造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法治化。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素质,让农民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韶山市把开办农民法制夜校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普法宣传阵地,在全市61个村全面铺开。一是按计划由有关法律专业人员定期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法制培训。2009年以来,韶山市农业、司法等部门联合组织了多部涉农法律的巡回讲座共计130余堂。  相似文献   

6.
赵金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725-20726
阐述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新农村法制建设,培养新型农民最有效的途径是有针对性的实施普法活动,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法制宣传、教育手段,以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更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提升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素养,是深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农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从分析我国农民法律 意识现状入手,旨在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社会主义农村法治建设道路,提升农民法 律意识。  相似文献   

8.
浅析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金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30-1131
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以及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一些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为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素质,让农民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韶山市把开办农民法制夜校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普法宣传阵地,在全市61个村全面铺开。一是按计划由有关法律专业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是农民,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农村。农民的法律意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和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电影《秋菊打官司》的事例出发,分析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培养农民法律意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存在着法律意识、立法及执法多种法治阻滞因素,主要有市场发育、法律文化、村民自治三个方面的原因.新农村建设的法治实现要通过积极推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培育农村法治基因;推动农村法律文化建构,强化农民法治意识;推动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构筑良好法治环境等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民法律意识是法治乡村建设的关键,没有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升,法治乡村建设就难以实现。当前,受制于乡村商品经济不发达、民主政治不健全、文化教育不充分、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农民法律意识存在着法律知识匮乏、法律认知不足、法律信仰缺失、法治观念不强等种种问题,这已严重制约了法治乡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培养和提升农民法律意识,实现法治乡村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乡村发展,完善乡村法制,为农民法律意识培养和提升奠定必要基础,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生活环境的改善,全国人民安居乐业,正是我国逐步推进社会法治建设的好机遇,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十九大继续提出依法治国新战略,我国有近9亿农民,他们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其良好的法律素养是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保障。但是,当前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薄弱问题十分普遍,农民知法、懂法、护法和用法能力不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法治化建设。本文针对我国农民法律素养与依法维权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此类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保障。日前中国农村法制建设现状是: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农民获取法律知识渠道不畅,农村立法滞后,司法部门执法不严。究其原因是经济发展滞后、少数执法部门的随意行为、社会文化环境对法律文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从精神文明建设入手促进法治文明的进步,改善乡镇政府的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强化农村立法工作,为农村法制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农民法律意识的落后,不仅影响了农村法治化的进程,而且也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要实现"以农民为本"根本要求的农村和谐目标,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在当前多种因素影响农民法律意识提高的前提下,必须正确认识到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探索多种有效途径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前,根据中央农村工作的部署和依法治国战略的要求,农村地区法制建设已经展开,农民对法律的认识和意识正在逐步提高,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法律环境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等问题,导致农民法律意识的深度还不够、法律知识面还不够广,很多农民对国家法律法规的了解还十分有限。而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是加强法治建设、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的核心任务之一。促进乡村振兴,必须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在深入分析当前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加强农村法律教育宣传工作、落实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开展法律培训活动、增加农村法治建设资金投入、加强法律监督和农村农民维权保障体系建设和农村综合治理工作等对策,以期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农村法治建设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法治建设大局,必须予以重视。但是农村法治建设必然面临现实局限,农民法律意识相对落后、涉农法律制度不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的偏失、农村法律服务的缺位等等都制约着农村法治化发展。因此应从加强立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完善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等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农村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中的司法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司法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现有的农业法律制度不健全,农民群众法律意识淡漠,诉讼意愿不强,基层司法资源有限是制约当前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的瓶颈。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应各司其责,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提高新型农民的法律素质势在必行。分析了我国农民法律素质现状,并对农民法律素质偏低进行了成因探讨,最后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型农民法律素质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法律素质、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