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凤英 《农家科技》2007,(12):13-13
<正>1.选用无滴膜。选用无滴膜可以减少薄膜表面的聚水量,并有利于透光、增温;对普通薄膜表面喷涂除滴剂,或定期向薄膜表面喷撒奶粉、豆粉等,也可以减少薄膜表面的聚水量。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一种性能优异的有色金属全合成切削液的研制.以硼酸和三乙醇胺为原料合成三乙醇胺硼酸酯作为极压润滑剂的主要成分,以癸二酸与三乙醇胺为原料合成防锈剂,再将其与杀菌剂、表面活性剂等复配研制成有色金属全合成切削液.采用四球机法对其进行润滑性能测试;采用单片防锈法、叠片防锈法、Tafel极化曲线测试等方法进行防锈性能测试,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金属形貌变化.结果表明,研制的有色金属全合成切削液具有优异的极压润滑性、防锈性和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碱木质素交联PVA共混啶虫脒缓释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聚乙烯醇(PVA)和碱木质素为原料,交联剂为乙二醛,采用流延法制备碱木质素交联PVA共混啶虫脒缓释薄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方法对薄膜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并表征薄膜的透气性和力学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索碱木质素与PVA质量比、乙二醛用量、啶虫脒用量对啶虫脒薄膜啶虫脒释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木质素与PVA成功交联,啶虫脒薄膜透氧气量增大,透二氧化碳量降低;啶虫脒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比交联薄膜低。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啶虫脒薄膜的最佳条件为碱木质素与PVA质量比3∶7、乙二醛用量1.5 mL、啶虫脒用量0.5 g,所制啶虫脒薄膜的啶虫脒释放率为31.8%。药水比例、温度对啶虫脒薄膜的释药快慢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1.防锈:无水碳酸钠20克、乳化油脂5克、亚硝酸钠1克、60—80℃的水1000克,将这些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用这种防锈剂清洗金属生锈部位,晾干即可。洗涤后的金属物品几个月不会再生锈。另外,将1000克水加热到60—80℃,放进无水碳酸钠20  相似文献   

5.
1.选用无滴膜选用无滴膜可以减少薄膜表面的聚水量,并有利于透光、增温;对普通薄膜表面喷涂除滴剂,或定期向薄膜表面喷撒奶粉、豆粉等,也可以减少薄  相似文献   

6.
通过丝束电极测试电阻分布,研究了水基防锈液的防锈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水基防锈液的电阻分布在一定范围,相邻区域的电阻存在差异.表明水基防锈液对金属的防锈性能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根据丝束电极的电阻分布可判别防锈液的防锈能力:在较低阻区出现的电极数越多,则防锈液防护金属的能力越弱,反之则越强.丝束电极评价防锈液的防锈性能结果和经典试验结果有较好的对应性,且具有所需时间短,结果定量的优势.丝束电极电化学法为快速、准确判别防锈液防锈性能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电动机一般在使用2000小时后应进行清洗和加油。轴承的清洗方法有以下两种:1.热油清洗法。由于使用日久,软干油或防锈膏硬化的轴承,应浸在100~200℃的热机油中,用钳子夹住轴承,用毛刷刷干净轴承上的油污。软干油或防锈膏被加热到100~200℃就融化,很容易从轴承的缝隙中冲刷出去。  相似文献   

8.
利用涂覆法将聚乙烯醇、壳聚糖涂覆于PE保鲜膜上,对仟禧果进行保鲜测试和涂覆薄膜的性能测试,找出涂覆液的最佳配比,为壳聚糖-PVA-PE复合膜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将不同浓度比例的壳聚糖、聚乙烯醇涂布于聚乙烯膜上,分析涂覆液的最佳配比与性能的关系,最终确定壳聚糖-PVA-PE的比例。结果表明:壳聚糖质量体积分数为6%时,对青霉菌有抑菌和保鲜效果。结论:PVA质量体积分数为8%、壳聚糖质量体积分数在6%时,涂覆后的复合保鲜膜的保鲜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1种应用气相色谱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方法。该方法试样预处理简便、快速,适用于多种样品的分析。所采用的色谱柱(FFAP)对C_2—C_5脂肪酸分离效果好,峰形对称,保留时间短。回收率可达98.62%~104.45%,变异系数为3.59%~16.81%。  相似文献   

10.
王青霞 《河南农业》2019,(16):21-22
氰戊·马拉松20%乳油是一种混配型杀虫剂,具有较强的触杀和熏蒸作用,持效期较长,药效较显著,对棉铃虫有较强的杀伤能力。目前,该产品的分析方法未见报道,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试样中的氰戊菊酯和马拉硫磷进行定量分析,效果良好。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分离效果好,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达到定量分析的要求,是一种实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