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锦橙是我国柑桔优良品种之一,已在四川,湖北甜橙产区大量推广。但锦橙普遍开花多而着果率较低,是影响丰产的一个重要问题。锦橙的开花授粉情况是影响着果率的因素之一。据1976年开县陈家园艺场在锦橙选优单株上实验,锦橙的自花授粉率极低,进行杂交授粉可成倍提高着果率。为探索杂交授粉提高锦橙着果率增加产量的技术,1977年我所在江津县柑桔干亩丰产片进行锦橙杂交授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于后。  相似文献   

2.
眉山无核锦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眉山无核锦橙是从四川眉山县一红桔砧锦橙生产园中选出的自然突变体,经1986~1989年观测,其无核性状稳定,单果平均种子数0.03~0.15粒,其他品质指标略优于普通锦橙,成熟期和产量与普通锦橙相近。初步明确自交不亲和是其无核的主要原因,根据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紊乱、同工酶谱与普通锦橙不同,认为确系遗传物质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3.
高产锦橙树冬季修剪要点我场从1992年开始,对锦橙树(红桔砧,16年生,定植规格3m×3m)冬季修剪按以下要点进行(其中1994、1995年修剪时间是农历正月12~25日),使该场锦橙连续几年获得高产优质。一般锦橙进入盛产期后,树冠覆盖率已超过85%...  相似文献   

4.
按照江安县《柑桔商品基地优质丰产配套技术研究》总体设计方案要求,在进行《锦橙密植早结丰产配套技术开发研究》的同时,1986—1990年开展提高现有锦橙产量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并由课题组协助江安县对现有10万余亩锦橙幼树进行技术指导,提高单产。以西江乡检水坝杨思宜承包的锦橙园进行试验示范,面积2亩,达到三年改造,由亩产不到185公  相似文献   

5.
锦橙是我省柑桔主栽良种,一部分成年锦橙由于栽培管理粗放,造成多花、少果、产量低、树势弱的状况。为此,我们于1979年秋对历年多花少果,仅平均株产135.8斤的成年(26年生)锦橙低产树,采用多头高接的方法进行改造。获得一年基本恢复树冠,两年结果,提高产量的良好效果,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1979年对历年多花、少果,1976—1979年四年平均株产35.8斤的14株27年生共砧锦橙,于9月中旬,先疏去部分未结果的中小侧枝,再根据树冠骨架在已选留的中小侧枝上,选用丰产、优质的锦橙接穗用单芽复接法进行多头高接。一般接合口处的砧干直径  相似文献   

6.
锦橙是柑桔良种之一,春梢是成年锦橙的主要结果母枝。为摸清春梢数量、生长发育状况与产量的关系,提出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1979—1981年连续三年对28年生共砧锦橙一年生春梢数量、长度、粗度,春叶面积等进行了调查统计。现将春梢数量、质量与产  相似文献   

7.
锦橙是四川主栽良种,内江地区是锦橙生态适宜区。据1983年统计,全区共栽锦橙726.4万株,其中4—6年生树占60%以上,且多为红桔砧,栽后多年不结果,或幼果脱落严重。为了防止落果,提高全区柑桔产量,1983年中国农科院柑桔所与四川内  相似文献   

8.
锦橙幼树抹芽的稳果作用,在有关报道中已作了肯定。四川省果树研究所江津实验场将此项研究成果用于生产,在锦橙幼树上进行抹除夏梢,适时放秋梢,同样收到良好的稳果效果。现简介如下。江津实验场1983年在锦橙幼树上全面实  相似文献   

9.
1 材料与方法   1998~ 2 0 0 0年进行了本试验 ,选择兴山县夏橙研究所和秭归县滩乡陈家湾村分别为锦橙 10 1和奥灵达夏橙果实的采样点 ,以普通锦橙和伏令夏橙为对照品种。锦橙 10 1和普通锦橙的树龄为 14年生 ,枳砧。奥灵达夏橙和伏令夏橙的树龄 5年生 ,基砧枳 ,中间砧锦橙。每年分别在 11月下旬至 12月上旬、4月下旬采集果样 ,送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生化系实验室分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酸量、固酸比和出汁率等。根据国内有关柑桔果汁加工的资料 ,综合制定出甜橙非浓缩原汁优质标准指标 :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0 % ,含酸量 0 6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若干锦橙品种果皮的酚类物质成分及含量,比较分析各锦橙品种果皮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评价各锦橙品种果皮中酚类物质抑菌效果。【方法】用甲醇超声提取各锦橙品种果皮中的酚类物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检测类黄酮和酚酸成分,并与标准品色谱图结合进行定性和定量;通过DPPH、FRAP、ABTS 3种方法比较分析各锦橙品种果皮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各锦橙品种果皮酚类物质对霉菌的抑制率。【结果】锦橙品种果皮中总黄酮含量均高于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最高的品种是‘蓬安100号’锦橙(PA),总酚含量最高的品种是‘涪陵锦橙’(FL)。各锦橙品种锦橙皮中检测到的酚类物质成分共有14种,其中10种类黄酮中主要成分是橙皮苷、芸香柚皮苷、川陈皮素和香叶木素,橙皮苷和芸香柚皮苷含量最高的品种是‘蓬安100号’锦橙(PA),川陈皮素含量最高的品种是‘北碚447’锦橙(BB),香叶木素含量最高的品种是‘铜水72-1’锦橙(TS)。4种酚酸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且没食子酸含量最高的品种是‘涪陵锦橙’(FL)。用DPPH、FRAP、ABTS 3种方法测得各锦橙果皮酚类物质均具有抗氧化活性,综合抗氧化能力最强的品种是‘蓬安100号’(PA)。各锦橙品种果皮酚类物质提取物对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且绿霉对不同浓度的提取物敏感性强于青霉。【结论】各锦橙品种中‘蓬安100号’(PA)锦橙果皮的抗氧化活性和抑霉菌效果最强,可为抗氧化和抑菌剂的研发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11.
锦橙、原名鹅蛋柑26号(S_(26)),1937年从江津庙基乡实生甜橙中选出,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特别是近30年来,各地均在锦橙营养系后代中选出了一批更加早熟或晚熟、质优、丰产、少核或无核的锦橙新品系.现将其中部份新品系作一简介,供各地引种栽培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北碚无核锦橙(477号锦橙)于1980年在重庆北碚区歇马乡板栗湾锦橙园选出。1988年经专家鉴评,确认该单株具有无核、果大皮薄、细嫩化渣、质优丰产等特点。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04,平均单果重183克,皮厚0.32厘米,果肉细嫩化渣,多汁,味甜酸适口,可食率80.2%,出汁率52.2%,每100  相似文献   

13.
少核单胚锦橙是由锦橙的营养系后代产生优变而来,最初(1983年冬)发现的优变单株为巴县梨2号(后改为巴锦梨2号),其主要性状已于1984年在“四川农业科技”4期上作了简要报导。后又于1985年在威远、璧山、铜梁等县的锦橙中相继发现与梨2号性状近似的植株,即叶片常发生无翼叶的单叶片,果实多为梨形,果色橙红色,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的田间与盆栽试验,探讨了锦橙营养特性与平衡施肥的关系,植株在年周期中的营养变化规律及3个营养关键期;对种植于不同土壤母质上的3种砧木锦橙进行了缺素症状观察及诱因分析;探讨了紫色土锦橙的矿质营养;提出了适宜的施肥量与营养元素比例。  相似文献   

15.
周学伍  吕斌 《果树科学》1996,13(3):162-166
通过多年的田间与盆栽试验,探讨了锦橙营养特性与平衡施肥的关系,植株在年周期中的营养变化规律及3个营养关键期,对种植于不同土壤母质上的3种砧木锦橙进行了缺素症状观察及诱因分析;探讨了紫色土锦橙的矿质营养;提出了适宜的施肥量与营养元素比例。  相似文献   

16.
锦橙是四川柑桔主栽良种。部分成年植株,由于栽培管理粗放,树势弱、多花、少果、产量低。我们于1979年秋对历年多花少果的14株27年生共砧锦橙,用丰产优质的锦橙接穗进行多头高接。1980年基本恢复树冠,1981年开花结果,平均株产63斤,比改造前四年(1976—1979)平均株产35.8斤增产76%,取得良好效果。从已换接的14个单株产量看,有11个单株增产,最高株产达109斤。  相似文献   

17.
以单系枳砧蓬安100号锦橙嫁接苗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分别进行由低钾(K0)至高钾(K4)5个水平的连续3年施钾处理,研究锦橙幼树钾吸收与分布规律,以及施钾水平对幼树生长和钾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锦橙幼树各器官钾相对含量为须根叶片主根枝条主干砧木,吸钾量(绝对含量)为须根叶片枝条主根砧木主干。施钾水平对锦橙幼树株高的影响显著,施肥不足和过量均对株高的生长不利。施钾水平对锦橙幼树各器官(组织)钾相对含量、吸钾量及钾肥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生物与环境条件是辨证的统一体,锦橙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它的遗传性的。因此,锦橙的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和品质与其它果树一样受着生态因子的影响,在众多的生态因子中热、水、光是锦橙赖以生态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土壤是锦橙生长的基础,其他如地形、地貌、海拔、纬度、水体、植被等自然条件,对锦橙也产生影响。适宜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京2B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室研制的一种果实防腐保鲜膜剂。1984年我们应用由该室提供的京2B二号膜剂对锦橙进行了防腐保鲜贮藏试验,效果良好。1984年11月我们用该膜剂处理锦橙果实6300余  相似文献   

20.
柑桔脚腐病的防治,过去多用托布津、波尔多浆等,效果不够理想。为开辟新型药剂和探索使用方法,我们于1986年选用7种药剂在四川省内江县双河乡、安仁乡10年生甜橙砧锦橙园和安岳县书房坝水库14年生甜橙砧锦橙园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