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1)猝倒病。又称立枯病,主要发生在幼苗出土两个月内,或幼苗期移植后半个月内。病菌自根部侵入,产生褐色斑点,病斑扩大,呈水渍状,组织坏死,病部细菌缢出使苗木迅速倒伏。当圃地积水、覆土过厚、表土板结、地表温度过高时容易发病。防治时,可喷0.5%波尔多液喷射苗木茎叶,喷  相似文献   

2.
板栗苗木立枯病的防治赵维岐,韩凌,张维芝(迁西县林业局064300)栗树立枯病又叫茎叶渐枯死。此病多发生在栗苗苗圃里,发病严重时能使栗苗大量枯萎死亡。1板栗苗木立枯病主要表现症状当幼苗出土后,根颈部尚未充分水质化前,在根颈地表处出现褐色长形病斑,以后...  相似文献   

3.
松、杉立枯病,又称猝倒病,主要危害针叶树幼苗。苗木遭病后,短期内会大量死亡。其死而不倒者称为立枯,倒而枯死者称为猝倒。其病害多发生于4~6月。 苗木受害后,其症状常为以下4种类型: 1.种芽腐烂。种苗在土中被病菌侵染,造成种芽组织被破坏,引起腐烂。 2.茎叶腐烂。苗木幼叶嫩茎感病,枯萎腐烂,病菌不断向下发展,茎叶上常有灰白色蛛网状的菌丝体。 3.幼苗猝倒。幼苗扎根时期,茎部未充分木质化,病菌从根颈处侵入,产生褐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呈水渍状,苗颈组织被破坏,造成腐烂、缢缩,使苗木迅速倒伏。 4.苗木立枯…  相似文献   

4.
桉树幼苗干叶溃疡,是桉树苗期常见的主要病害,为害蓝桉、直干桉幼苗,造成苗木叶、干枯死,严重时整床死亡。幼苗染病后,叶背、干部产生灰色病斑,苗木梢部萎蔫,病斑扩大,产生灰色溃疡,干部枯死,出现灰色刚毛状物和黑色,叶背也有黑点出现。刚毛状物是灰葡萄孢;黑点是冬毛孢。  相似文献   

5.
植食性蛴螬是落叶松幼苗的主要害虫之一,多存在于渗水性强、通气性好的砂壤土中,在土壤干旱时则潜伏在地中,当土壤过湿时则爬到地表。蛴螬在早晨或傍晚啃食落叶松幼苗苗根,一旦发生蛴螬危害,由夏到秋啃食苗木脆嫩的新根,使苗木成片变黄枯死。轻者苗木受害面达20%~30%,重者造成绝产。如未能根治,会连年发生危害。通常采取以下几种方...  相似文献   

6.
一、病状:泡桐炭疽病主要为害苗木的叶片、叶柄和茎部,大树仅为害嫩梢。幼苗2—4片真叶时开始发病,初期幼苗叶片变暗绿色,而后逐渐倒伏。苗木开始木质化后(6片真叶以上),在叶片、叶柄、茎基部发生黄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形成圆或椭圆形或棱形病斑,逐渐变褐色,病斑处凹陷,以后出现粉红色病菌分生孢子堆。幼苗被害严重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苗床施肥,结果表明,肥料用量适宜促进营养元素吸收利用,7~8月份苗木叶片含氮量3.5%~4.0%、含磷量0.2%~0.3%、含钾量1.0%或稍高时,苗木生长良好。在该试验条件下,施P2O5120kg/ha、施纯氮180kg/ha左右,幼苗产量、质量及施肥利润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幼苗心止病,也称早期封顶病。在苗木出土后,刚进入生长初期,长出五六轮真叶,苗高4~8厘米左右时,突然停止了高生长,在幼苗顶端长出圆圆的小芽苞,起初呈绿色,经三四天变为褐色,完成了年生长发育。落叶松幼苗心止病是一种生态病害,防治方法如下:1.正确选择育苗地。要选择沙壤土或肥沃黑土,不要选择粘重土壤,以防苗床板结,或出现苗根难以穿透的硬土块。2.细致作床。翻耕要达到土碎床平,灌溉时水分能迅速渗入土壤中,为幼苗根系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3.适时适量浇水灌溉。在六月份上、中旬,如发现苗木生长参差不齐,要适时浇水灌溉,采取“少…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幼苗早期封顶病在阿勒泰地区各林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主要症状是在苗木出土后,苗高约3~7厘米左右(真叶四五轮)时突然停止高生长,对落叶松的生长带来极大危害。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经过实验探索总结出下列防治方法,对落叶松幼苗早期封顶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杉木幼苗期赤枯病(Pestalotia sp.,Robillarda sp.)又名尖枯病,是杉木苗培育中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在有利发病条件下,病情蔓延极速,2d之内即暴发成灾,严重侵害的杉木苗很快出现成片或成块坏死,感病植株呈赤褐色或紫褐色,形同火烧水烫一般。泾县白华林场近年来因赤枯病的严重发生而使杉木苗木生产遭受到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桉苗灰霉病是由半知灰葡萄孢菌引起的一种苗期病害。此病害在春季潮湿阴雨天很易发生,多从幼苗或苗木基下部开始,使其茎、枝、叶部分或全部灰霉腐烂,导致病苗死亡。病菌病部有灰色绒毛霉状物,此乃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用手指轻轻弹之或用口对之吹风,分生孢子即呈粉状向四周扩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苗床施肥,6个处理,3次重复,田间随机区组排列。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适宜,促进营养元素吸收利用,7~8月份苗木叶片含N量3.5%~4.0%,含P量0.2%~0.3%,含K量1.0%或稍高时,苗木生长良好。在该试验条件下,施P2O5120kg·hm2时,施纯N180kg·hm-2左右,幼苗产量、质量及施肥效益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 松杉幼苗雨后,由于雨滴的作用,根茎部容易被泥水糊住,像穿了一层泥裤。如不及时清除,就会严重影响幼苗生长,特别是在幼苗出土3个月内,遇上高温天气,还容易发生日灼,导致苗木死亡。防除松杉幼苗泥裤,除了育苗时要选择沙壤或中壤土,避免粗砂土和重壤地外,还可采取以下3种方法清除“泥裤”。 1 沙壤或中壤圃地,在下午日落时,用  相似文献   

14.
一、幼苗染病。症状幼苗、叶、茎和果实均可染病,以叶和青果受害重。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致全株萎蔫或折倒,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有白霉。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叶尖或叶缘处开始产生褐色斑,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长有白霉。茎上病斑呈黑褐色腐败状。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为棕褐色至暗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其上长有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相似文献   

15.
皱背叶甲Abiromorphausanceyipic以成虫在水杉幼苗上补充营养啃食梢皮和叶。危害严重时引起新梢枯死或风折断头,降低苗木的质量和出圃率。虫口密度较高时,可采用50%甲胺磷1000倍和20%速灭菊酯4000倍混剂或2.5%溴氰菊酯4000倍喷雾,均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湖南林业》2006,(12):27-27
苗木猝倒病,主要危害松、杉幼苗,使幼苗种芽或嫩梢腐烂,嫩茎坏死倒伏或直立枯死,须加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7.
雪松幼苗立枯病也称雪松摔倒病,是我省主要危害雪松幼苗的一种病害。对雪松立枯病的防治方法是:一、以育苗技术措施为主圃地选择宜选新垦山地或前作是陈类苗木的田地播种,因其士中病菌少。若无新垦山地,则选熟上或梯土育苗。若前作是茄科类等感病植物.则不宜作苗床。困地地下水位不宜过高,排水性能较好,尤宜砂白质土壤。播种前准备选好圃地后,深耕土壤,结合整地,每亩撒施生石灰30-60公斤,再结合施用经过腐熟的农家肥料,暴晒几天,整成高畦。最后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溶液喷淋土壤消毒。播种挑选择播种宜早,以2月下旬或3月上旬…  相似文献   

18.
皱背叶甲Abiromorphaus anceyi pic以成虫在水杉幼苗上补充营养啃食梢皮和叶。危害严重时引起新梢枯死或风折断头,降低苗木的质量和圃率。虫口蜜度较高时,可采用50%甲胺磷1000倍和20%速灭菊酯4000倍混剂或2.5%,溴氰菊酯4000倍喷雾,均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棕榈藤的VA菌根接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菌根菌地表球囊霉对黄藤及单叶省藤等幼苗进行人工接种,一年后进行观测,其菌根感染率达43.3%~81.25%;对苗木有促生效果,特别是配合适当施肥措施条件下,效果更明显。无论平均叶片数、叶片长、根长、地上及地下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以黄藤地上干重增加尤为显著,比对照增加65.2%,显著性测验表明,差异十分显著;接种处理的苗木,地上及地下部分含磷量增加亦非常明显,特别是地下部分增加较多,为对照的1.13倍。  相似文献   

20.
喜树育苗和接种菌根菌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苏格兰球囊菌 [Glomuscaledonium (Nicol&Gerd .)Trappe&Gerd .]和地表球囊 [Glomusversiforme (Karsten)Berch]菌种接种喜树幼苗。试验结果表明 :喜树幼苗根均可与两种菌种菌形成菌根 ,接种前者的苗木菌根感染率为 5 3% ,接种后者的苗木菌根感染率为 4 0 % ,非接种苗木 (对照 )的感染率 6 .7%。接种菌根菌后的苗木总生物量、根茎比及根系长度和地径有所提高 ,反映了 2个菌种均促进了喜树幼苗的生长 ,但对幼苗高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