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顶坛花椒果皮及种子形态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贵州特色经济植物顶坛花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 var.dintanensis)为研究对象,对果皮及种子进行系统的形态组织学研究(附形态及显微结构图),并从种子组织结构方面,探讨分析出不利于顶坛花椒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顶坛花椒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顶坛花椒组培再生体系,以贵州地方品种顶坛花椒的未成熟果实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2,4-D)组合对珠心组织诱导的影响,并对其再生培养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6-BA 2.0 mg/L+2,4-D 0.4 mg/L为珠心组织初期培养和胚状体诱导的最佳培养基,WPM+6-BA 0.5 mg/L+IBA 0.1 mg/L为最佳分化培养基,1/2WPM+IBA 0.2 mg/L为生根培养基。以流式细胞仪对再生植株进行染色体倍性分析,结果表明珠心组织再生植株与母株染色体倍性一致,均为二倍体。  相似文献   

3.
任世超  陈应福  朱亚艳  侯娜 《种子》2020,(3):123-127
黔椒系列花椒新品种是在贵州省顶坛花椒原生产区青花椒新品种,其花椒粒大皮厚、挥发油含量高,麻味浓烈,香气纯正,适应性和抗逆性强、丰产和稳产性好,适宜在贵州省年均温17~19℃、年日照时数1 500~1 800 h、年降雨量800~1 200 mm、土壤厚度≥30 cm、pH为6.0~8.0的干热河谷地带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拓展分子标记在花椒种质资源分析中的应用、开发花椒EST-SSR功能性分子标记、分析花椒DNA指纹图谱,利用凤县大红袍花椒的茎尖节点转录组c DNA数据库中45 057条长度大于200 bp的非冗余Unigene序列,使用MIcro SAtellite(MISA)软件搜索SSR位点,分析花椒c DNA序列中SSR位点的频率和密度、SSR重复基元种类及比例、SSR重复次数与数量等分布特征;用Primer 3.0软件在线设计SSR引物并经PCR扩增筛选适合的多态性引物;用Quantity One软件统计多态性条带和分子量大小;NTsys 2.0软件分析12份花椒种质的遗传距离、构建树状聚类图及DNA指纹图谱库。结果表明,45 057条序列中有3 315条Unigene序列包含SSR位点,共3 814个,3 315条序列中SSR位点出现频率为7.07%;在检索出的SSR位点中,二核苷酸、三核苷酸是主要重复类型,分别占29.42%和58.58%,二核苷酸重复中以AG/TC、CT/GA出现频率最高,三核苷酸重复中GAA/CTT、AGA/TCT出现频率最高;二、三、四、五、六核苷酸重复基元总数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利用Primer 3.0设计的64对EST-SSR引物中,55对引物能产生预期片段大小的PCR产物,其中18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利用18对引物对12份花椒种质进行PCR扩增,共产生81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3条,多态率为90.12%;各花椒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52 6~0.894 7,平均为0.725 0;经UPGMA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70处12份花椒种质共分为3类,即顶坛花椒为Ⅰ类、竹叶椒为Ⅱ类、其他花椒为Ⅲ类;指纹图谱分析中,8对引物在5份种质中能扩增出特征带型,最少用3对引物进行组合即可将12份花椒种质区分开。成功在凤县大红袍花椒的茎尖节点转录组c DNA序列中开发SSR标记,设计并筛选出8对能扩增出特征带型的引物,最少用3对引物进行组合即可将12份花椒种质区分开,这为今后花椒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提供新的引物序列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甘肃武都‘大红袍’花椒的品质优势,通过调查和研究,对武都‘大红袍’花椒的感官特征进行评价;通过对杂质、灰分和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其理化特征;通过对挥发油得率、成分以及特征成分的测定与比较,探究挥发油特征;结合产地地理气候条件,对‘大红袍’花椒的适生条件进行讨论。武都‘大红袍’花椒感官特征为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麻味醇正、香气浓郁。花椒中的杂质、水分和灰分分别为(0.48±0.06)、(4.87±0.09)和(4.56±0.24) g/100 g,含量较低。金属元素锌、铁、铜含量分别为(20.30±7.58)、(18.34±12.64)和(7.25±3.87) mg/kg;有害金属铅和镉的含量分别为(0.18±0.03)和(0.004±0.006) mg/kg,均低于国家标准。武都‘大红袍’花椒富含挥发油,得率为6.09 g/100 g,共有16种主要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3.67%,包括烯萜类(69.99%)、醇类(17.92%)和酯类(5.76%),其中D-柠檬烯(25.69%)、芳樟醇(17.41%)和α-月桂烯(10.45%)等为主要特征成分。武都‘大红袍’花椒挥发油得率及其芳樟醇、α-月桂烯和罗勒烯等特征成分含量高于甘肃秦安、四川汉源和陕西韩城等邻近产地。武都地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海拔适中,适宜‘大红袍’花椒的栽培生长,所产花椒优质独特。  相似文献   

6.
泡菜巧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备一个泡菜坛子,或者有紧密盖子的大口玻璃瓶,洗净晾干,装入冷开水,每装1碗水就加1匙盐,再加点花椒、辣椒;然后将要泡的菜洗净、切块、晾干,然后放入坛内盖好,坛要放在阴凉的地方,大约1星期就制成泡菜了。泡菜吃完后,剩下的水可再泡新菜,2~3天就可以泡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麦长管蚜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12,15,18,21,24,27℃6个不同温度下,测定了麦长管蚜的个体发育和生殖力情况。结果表明,各龄期若虫发育的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用5种或5种以上温度组合测定发育始点(C)和有效积温(K),求得全若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6.1±0.7℃,有效积温常数为1098.3日度。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蚜虫的生殖力逐渐增大,此时曲线的峰值最大。  相似文献   

8.
以花椒叶为研究对象,花椒叶复合调味膏的感官评分为指标,花椒叶微粉添加量、花椒精油添加量、黄原胶添加量、变性淀粉添加量和麦芽糊精添加量为因素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因素对感官评分的影响;基于响应面法分析,对复合调味膏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花椒叶复合调味膏的最佳配方为:在白砂糖14%、食盐15%、呈味核苷酸二钠(I+G)2%、香精(鸡肉膏状香精、酵母抽提物、水解植物蛋白粉)10%、适量水的基础上,花椒叶微粉添加量4.94%,黄原胶添加量0.60%,变性淀粉添加量3.91%,花椒精油添加量6.00%,麦芽糊精添加量5.06%时,复合调味膏的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花椒品种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和推广高光效基因型花椒优良品种,寻求花椒品种最佳的光合效率管理模式,提高花椒产量和质量,在自然条件下,用Li-6400XT光合测定仪对8种不同产地4年生花椒树进行光合生理特性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8种花椒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大小顺序为党村无刺狮子头秦安一号武都大红袍无刺花椒府谷花椒韩城大红袍凤县大红袍;8种花椒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和双峰型2种类型;相关分析表明,8种花椒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其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对8种花椒进行光响应、CO_2响应曲线拟合,得出8种花椒光的补偿点为36.30~102.76μmol/(m2·s),饱和点为332.41~467.89μmol/(m2·s);CO_2补偿点为47.46~76.41μmol/(m2·s),饱和点为698.887~1 509.000μmol/(m2·s)。结果可为以后栽培管理、推广花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竹叶花椒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 CHS)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本研究依据转录组数据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成功地从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中克隆得到一个全新的CH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ZaCHS (NCBI登录号:MK953733)。序列分析结果表明,ZaCHS包含完整的cDNA开放阅读框(OFR),由1 173 bp组成,编码390个氨基酸。Blast比对结果显示该蛋白属于CHS家族蛋白;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竹叶花椒ZaCHS与芸香科植物甜橙、克里曼丁桔等的CHS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ZaCHS在竹叶花椒中的表达量从高到低分别为:嫁接树的叶、嫁接树的茎、实生树的茎、实生树的叶。通过对竹叶花椒CHS基因进行克隆与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竹叶花椒类黄酮代谢途径相关基因、CHS基因表达调控以及CHS基因家族进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拟通过四季桂GES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模式的研究,为探讨和解析GES基因调控香叶醇合成的分子机制及分子育种提供科学数据。本研究以四季桂花瓣和叶为材料,采用RACE-PCR和RT-PCR技术克隆并分析香叶醇合成酶GES基因表达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四季桂GES基因cDNA全长为1 863 bp,编码含有58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并含有典型的保守结构域或结合位点。GES基因在四季桂花朵和叶片中均表达,且在4月份与7月份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在四季桂开花期间,GES主要在香眼期和盛开末期两个时期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黄杨属植物ITS序列分子进化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杨属植物种类多,分类较为混乱,特别是中国特有种珍珠黄杨的分类地位和系统进化存有争议,鉴于此,本文选取黄杨属5种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珍珠黄杨的5个居群,对其rDNA ITS序列分析,结合GenBank中报道的黄杨属其它9个种,以板凳果属顶花板凳果的ITS序列为参照,用成对比较的方法对黄杨属18种植物的ITS序列比较发现,...  相似文献   

13.
蚬壳花椒资源繁育与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蚬壳花椒的一般特性及生长发育特征、地理分布差异、组织培养、扦插嫁接、有性繁育、遗传多样性分析、药用成分的种类、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有效成分的鉴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蚬壳花椒渐危的主要原因及其具体解决措施。认为蚬壳花椒种子资源库的建立,有性人工繁育,GAP规范化栽培研究,主要药用成分的药理、药剂、药代动力学考察,新的药用成分的分离、纯化、鉴定,药用成分的合成途径及其基因组学研究等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14.
该文采用经典分类学方法,对采自新疆伊犁河流域湿地的水样在实验室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鼓藻科新纪录植物5属7种:他们分别为新月藻属Closterium的海滨新月藻Closterium littorale Gay、宽带鼓藻属Pleurotaenium的大宽带鼓藻Pleurotaenium maximum (Reinsch) Lundell、微星鼓藻属Micrasterias的托马森微星鼓藻显著变种 Micrasterias thomasiana var. notata(Nordsedt)Gr?nblad、鼓藻属Cosmarium的葡萄鼓藻膨大变种Cosmarium botrytis var.tumidum Wolle、珍珠状鼓藻Cosmarium margaritiferum Ralfs、盾状鼓藻Cosmarium scutellum Turner和多刺鼓藻属 Xanthidium的八角多刺鼓藻 Xanthidium octocorne Ralfs。对其分类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给出生境特征。这些鼓藻类新记录植物丰富了新疆藻类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5.
基于SRAP标记的花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花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特征,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陕西、山西、云南、四川、甘肃5个种源地的269份花椒属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12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了16对图谱带型清晰、丰富、重复性好的引物组合;269份花椒属样品用这些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69条清晰可重复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1条,多态性比率为93.8%;通过UPGMA分子系统聚类法,将269份花椒属种质划分为2个类群,即竹叶椒类群和花椒类群;在所研究的5个种源中,陕西花椒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陕西和甘肃花椒的遗传距离最小,陕西和云南花椒的遗传距离最大;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在花椒总的遗传变异中,种源内占74%,而种源间仅占26%;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和UPGMA聚类结果一致,且种源间存在明显的基因交流现象。结果为花椒资源的收集、分类和鉴定工作以及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光肩星天牛成虫在不同寄主上的生物学特性,以制定科学的生态调控措施。研究了复叶槭、漳河柳、新疆杨和白蜡对其成虫体重、寿命、产卵及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对雌成虫体重有一定影响,对成虫体重影响不大;在复叶槭上取食的天牛成虫寿命最长(雌:40.5天;雄32.2天)、产卵量最大(46.6粒);在复叶槭和漳河柳上取食的天牛成虫寿命和产卵量明显高于新疆杨和白蜡(P<0.05),在白蜡上寿命最短(雌:14.4天;雄11.4天),产卵量最低(8.9粒);说明寄主植物对成虫寿命和产卵量有明显影响;4种寄主植物之间卵的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寄主植物对孵化率影响不大。综合比较4种植物,复叶槭和漳河柳是光肩星天牛最适应寄主,新疆杨和白蜡是普通寄主。  相似文献   

17.
百合发育过程中鳞茎淀粉含量及SP活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百合鳞茎内淀粉含量与淀粉磷酸化酶(SP)活性变化的关系,以亚洲百合和兰州百合为试材,对鳞茎发育过程中母鳞茎、新鳞茎内淀粉含量以及SP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种百合母鳞茎淀粉含量展叶期前均呈下降趋势,而后迅速升高,展叶后40天达到最大值,之后2种百合淀粉含量均下降,亚洲百合下降趋势较为明显;新鳞茎淀粉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亚洲百合新鳞茎淀粉含量在枯萎期达到最大值,而兰州百合在植株半枯期达到最大值。百合发育过程中淀粉的积累与SP的含量呈正相关,发育过程中2种百合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与SP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鳞茎内淀粉含量最大值与SP活性高峰并非同步出现,说明SP与百合鳞茎淀粉合成有关,却非参与合成淀粉的唯一酶。  相似文献   

18.
滇重楼不同居群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滇重楼不同居群的表型多样性,为滇重楼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观测20个居群滇重楼15个性状的表型性状, 采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分析。滇重楼各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在14.3%~46.2%之间,表型分化系数为52.13%,居群间和居群内变异相当。滇重楼显示出较高的多样(2.4415),20个不同居群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2255~2.5363。主成分分析显示茎高、叶柄长、叶片长、宽、花瓣长,花萼长,花茎高是引起滇重楼不同居群间表型差异较大的因素。聚类分析表明,滇重楼20个居群可以分为3大类。滇重楼表型多样性较高,对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方红豆杉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南方红豆杉嫩枝扦插的最优条件,解决南方红豆杉的繁殖难题,本研究拟通过激素、消毒时间、激素处理时间、插穗年龄和扦插基质等5个因素对南方红豆杉扦插愈伤率、生根率、根长和根数的影响,研究南方红豆杉的扦插技术。结果表明,激素、插穗年龄和扦插基质对红豆杉的扦插影响较显著,消毒时间和激素处理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不显著。南方红豆杉最优扦插组合为:A2B1C1D2E1,IBA 1000 mg/L+高锰酸钾消毒30 s+激素浸泡30 s+成年树插穗+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1:1基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叶形纸称重法的烤烟田间最大叶面积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科技人员正确应用烤烟叶面积相关指标提供参考依据,在现行优质烟生产条件下,针对14个基因型烤烟叶面积指数最大时期的关联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叶形纸称重法测算烤烟叶面积校正系数是完全可行的。田间单株叶面积在1.84~2.90 m2,平均为2.08 m2;最大叶面积指数在3.07~4.83,平均为3.47。不同基因型烤烟之间,叶面积校正系数和最大叶面积指数差异较大,不宜采用某一常数值进行机械套用,而应针对特定品种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