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是最重要的。农民称“母猪肚子是小银行”。言下之意就是母猪妊娠分娩产下既多又大的小猪可获得很高的利润。养好母猪的关键是选好后备猪,从产仔多、母性好、泌乳性强、最好是从第二胎的母猪的后代中选出四肢粗壮、有7对发育好的乳头的母猪留种。  相似文献   

2.
二元杂交猪是国外大白公猪与长白母猪或长白公猪与大白母猪的杂交后代,它结合大白猪和长白猪的品种优势,具备繁殖力强、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和抗逆性强,生产性能好的特点,被广泛用做基础母猪来生产三元杂交猪。但由于选种、配种和饲养管理等方面不科学、不规范,生产经济技术不足,出现配种困难,受胎率低和产仔数少的情况,使得二元杂交母猪的优势没有完全体现,直接影响养猪者的经济效益,作者通过多年养猪经验结合大  相似文献   

3.
一、后备母猪的选留(购) 要选留(购)产仔数高、母性好、泌乳力高、四肢结实的猪种,如大白猪、长白猪和国内培育的猪种等。对于商品生产者,两元杂交母猪更受喜爱,因为两元杂交母猪在繁殖性状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后备母猪个体的选择,要从大窝中选留,要求综合育种值或选择指数在100以上,奶头数7对以上,没有瞎奶头;体型较长,后躯宽大丰满,外阴部发育良好,肢蹄强壮。  相似文献   

4.
一、后备母猪的选留(购) 要选留(购)产仔数高、母性好、泌乳力高、四肢结实的猪种,如大白猪、长白猪和国内培育的猪种等.  相似文献   

5.
猪属于多胎动物,长年发情。实施长年配种,能实现每头母猪两年产五胎,仔壮全活,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其技术要点是: 1.选好小母猪。从产仔多、母性强、泌乳好的母猪产的仔猪内挑选种母猪。要求小母猪的头颈清秀,额宽,嘴长短适中整齐。耳大小中等且薄,耳根稍硬。背腰平直宽大,丰满结实。腹大不下垂,乳房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6.
葛云山 《养猪》2009,(5):39-40
新淮猪是我国最早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利用地方猪种杂交育成的猪种,它的育成为我国地方猪种的利用和猪的育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新淮猪被毛黑色,头稍长,嘴筒平直或微凹,耳中等大小、向前下方倾斜,背腰平直,腹稍大但不下垂,臀略斜,有效乳头不少于7对(图1和图2)。新淮猪属肉脂兼用型猪种,产仔多,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窝产仔数分别为11.73和13.39头,生长快,杂交肥育性能好,肉质佳,瘦肉率50%左右,具有体质强壮、耐粗饲、适应性抗逆性强的特点,曾被全国大部分省区引进饲养,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养猪业仍以分散的家庭调养为主,因此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普及受到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鉴别母猪发情、排卵及人工授精时间的确定主要依靠外部特征观察和实践经验。通过近年来在生产上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我们发现通过分析和掌握母猪个体间的差异来确定母猪发情后最适输精时间,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重要措施。通过相关技术的推广,山东省猪人工授精的情期受胎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95%以上,母猪产仔数由6头左右提高至8头左右,其方法是:1.母猪品种方面的差异。当地猪种如里岔黑猪、沂蒙黑猪、昌潍白猪等…  相似文献   

8.
由二个不同品种进行杂交培育的母猪称二元母猪。父本为外来品种,母本为地方品种所培育的二元母猪叫“内二元母猪”,父母本为不同的外来品种所培育的二元母猪叫“外二元母猪”。1 亲本的选择1.1 父本父本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胴体瘦肉率高、繁殖性能好、适应性强的品种。常用品种有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皮特兰等。1.2 母本母本应选择在本地数量多、分布广、个体适中、繁殖率高、泌乳性能强、母性好、适应性强的品种。常用的地方品种有太湖猪、梅山猪、新淮猪等,常用的外来品种有大约克、长白。1.3 杂交组合模式常用杂交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9.
猪种好是提高繁殖率的前提。培育或购买的外二元仔母猪.要求父母代要优良,符合本品种特征,无疾病,四肢健壮。食欲好,性欲旺盛,母代还要有产仔数多、初生体重大、个体均匀、母性好、泌乳量多,育成率高、无残缺疾病等。选留作种用的二元仔母猪除有父母亲以上优点以外,本身还要四肢健壮、结构匀称、乳头6对以上、无瞎奶和夹奶或凹陷奶、奶头要稀朗。用手摸乳头要有灯蕊样感觉,  相似文献   

10.
外二元母猪指的是由两个国外引入品种猪之问进行杂交生产的杂种母猪,如目前最常见的大约克X长白、大约克X斯格、杜洛克X大约克、杜洛克X长白等。这种外二元母猪具有体型大、瘦肉率高、产仔数适中、体态丰满、四肢强健、背腰平直、不踏蹄不拖肚等优点,在饲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和市场价位,是目前多数养殖场、养殖户喜欢饲养的基础母猪群。但是,外二元母猪在养殖过程中常存在较多问题,如: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适应性不强,耐粗性能差,发情不明显,母性差,易感染疾病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总结了当前农村在养殖外二元母猪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期能引起饲养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1抓好选种工作1.1选择母猪生产性能好,护仔性强,泌乳力佳,遗传基因稳定,每胎有效活仔头数在10头以上,仔猪大小均匀,个体体重在1.5千克左右等,这类母猪所产的仔猪才能作为后备猪进行培育。1.2初产母猪(第1胎),产仔数在9~10头或更多的,应选留作种用,若产仔数在8头以下及母猪护仔性差,泌乳量不足、仔猪个体差异太大,就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顾客向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 :增加母猪泌乳期采食量有什么价值 ?这使我想起 ,人们比较了解增加母猪泌乳期采食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好处 ,却不太了解这对仔猪生长有多大好处。毫无疑问 ,我们都知道 ,增加泌乳母猪的采食量可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母猪在泌乳期内体脂和机体蛋白质损失得越少 ,则断奶后恢复发情就越快 ,下一胎的窝产仔数往往也越大。对猪群生产记录的研究分析表明 ,一头母猪在泌乳期间每丧失 1千克体重 ,则断奶后发情就推迟一天。同样 ,母猪泌乳期间每丧失 1 0 %体脂 ,下一胎的窝产仔数就减少一头。增加母猪泌乳期采食量对仔…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中,有些母猪产仔数较多,而限于母猪体质、泌乳力和乳头数不能哺育过多的仔猪:也有些母猪产仔数过少(寡产),若让母猪哺育少数几头仔猪,经济上不合算,更有些母猪因产后无乳、产后患病或产后死亡,其新生仔猪若不妥善处理就会死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寄养与并窝。所谓寄养,就是将母猪分娩后患病或死亡造成的缺乳或无乳孤儿,以及超过母猪正常哺育能力的多余仔猪过寄给另一头母猪或几头母猪哺育。并窝则是指把两窝或几窝的仔猪,合并起来由一头泌乳性能好、母性强的母猪哺育,其余母猪提早催情配种。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初,福建一春核心种猪场对进口的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进行生长性能测定。大白猪校正背膘:10.03±1.51厘米。校正100kg日龄:152.39±15.02天。通过不间断的遗传改良,一春进口的加裕大白猪繁殖力强、产仔多、瘦肉率高、增重快、料肉比高。用纯种大白母猪进行杂交,后代具有使用年限长、母性好、产仔多等优点。长白猪校正背膘:10.94±1.51厘米。校正100kg日龄:147.98±9.76天。经过严格选育,一春加裕长白的肢蹄更加结实,可以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和气候条件,具有产仔数高、日增重快、料肉比高、胴体瘦肉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1母猪的选择选留或选购母猪的优劣对以后的生产水平关系密切。好的母猪应是产仔多、母性强,其后代生长快、瘦肉率高、抗病力强,耐粗饲料等。选择母猪时可参考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至少有6对充分发育、部位匀称的乳头。乳头不开孔或内翻的小母猪不应选择。第二,体格健全、匀称,包括背线平直,肢蹄健壮整齐。行走轻松自如的猪通常都具有这些特征。臀部削尖或站立艰难的小母猪充当种猪,其寿命一般较短。第三,外生殖器官发育良好。第四,首次发情期应在180日龄前出现。第五,情绪不安或性情暴躁的小母猪不应选择。2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后备母猪主…  相似文献   

16.
<正>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关键,母猪的生产性能决定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长大二元母猪具有产仔数多、断奶仔猪窝重大、生长速度快等优点,但与地方猪种相比,又有发情不明显、营养水平要求高、抗逆性差、母性差、带仔能力弱等特点。就如何充分发挥长大二元母猪优良的生产性能来提高经济效益,笔者总结了近几年的良种猪推广实践中长大二元母猪的饲养管理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土”即本地地方品种。养殖者对地方品种过分片面认识,认为我国地方品种抗病能力强、性成熟早、发情明显、配种率高、泌乳性能好、母性强等众多优点。但也有增重缓慢、瘦肉率低等严重制约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的致命性缺点,严重阻碍良种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643头母猪为实验材料,利用CRS-RFLP技术对猪ITGB1基因第14外显子C42241T位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将基因多态性与猪的产仔数进行关联分析,旨在探讨该多态位点能否作为猪产仔数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结果表明:42241多态位点的基因型效应对长白猪的总产仔数(TNB)和产活仔数(NBA)影响不显著;对于大白猪和杜洛克猪,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TNB和NBA差异显著(P<0.05),其效应为TT>TC>CC,且TT型个体具有较高的产仔数主要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导致的。因此,42241位点TT基因型可作为大白猪和杜洛克猪TNB和NBA性状的标记基因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养猪生产的不断发展 ,良种猪的引进和饲养数量都在不断增加 ,从而对母猪饲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母猪饲养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出栏量 ,影响养猪效益。本文拟从 6个阶段介绍高产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1 后备母猪的培育1 1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目标①使后备母猪充分性成熟 ,以达到高繁殖率 ,提高母猪的使用率 ;②充分体成熟 ,使后备母猪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充分的发育 ,为繁殖做好充分的准备 ;③防止蹄腿的损伤 ,降低母猪的淘汰率 ;④增加产仔数 ,提高经济效益 ;⑤增强母性 ,为提高产后母猪泌乳量奠定基础。1 2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20.
猪的育种是养猪生产过程中主要的一环。不论采取哪种育种体系或育种方法,大白猪总是最优秀的种源或基因源,这主要是由于大白猪本身具有产仔数高、母性强等优秀的稳定性状。然而,随着市场和消费者消费文化的变化,特别是杂交配套育种方案的实施,大白猪的品质也有待不断提高。其中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全方位的长期育种工程是维系大白猪主导地位的主要措施之一。笔者略献拙见,供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