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间性山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性山羊的出现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文中从间性山羊的解剖学、组织学、细胞遗传学、免疫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水平作了详尽的论述,对决定山羊间性的PIS区域及对其如何鉴定、预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黔西北黑色马头山羊是从贵州黑山羊中选育出来的一个新群体,主要分布于我省的毕节地区境内,具有个体大、生长快、产肉多、成熟早、易管理等优点。在“有角母羊×无角公羊”和“无角母羊×无角公羊”这两种组合中,后代中无角个体出现的频率分别为51.45%和84.95%,说明黔西北黑色马头山羊具有较特殊的选育价值。但是,在选育过程中发现,当亲本均无角的情况下,后代个体中就会产生极少数间性羊只,其出现的机率为3.82%,估计随着无角基因的纯合,发生的机率还会有所增加,这将是选育黑色马头山羊的一个缺点,本文就其发生的规律进行阐述,便于克服,以发挥黑色马头山羊的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3.
山羊的间性是一种严重的繁殖障碍,而且多发生在无角山羊群体中,对山羊尤其是无角系山羊的选育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作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山羊间性的研究文献,从解剖学、遗传学等多方面对间性山羊的遗传学特征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黔西北黑色马头山羊间性不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间性是一种多发于山羊群体的先天性繁殖障碍疾病。为了解槐山羊间性性状发生机制,叉头转录因子2(FOXL2)启动子反向互补(PFOXic)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间性性状的关系,本试验进行了间性槐山羊Y染色体易位分析、无角间性综合征(PIS)区缺失检测、PFOXic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和PFOXic基因型与间性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间性槐山羊染色体构成不含Y染色体,且PIS区均纯合缺失;在PFOXic基因中共检测到4个SNP:g.129749119 T>C、g.129749087 C>T、g.129748782 T>C和g.129747880 T>C,其中g.129749087 C>T为错义突变。SNP突变位点分析结果显示,g.129749119 T>C、g.129748782 T>C和g.129747880 T>C突变为中度多态,g.129749087 C>T突变为低度多态,4个SNP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 0.05)。SNP和基因型与间性性状关联分析结果显示,g.129749119 T>...  相似文献   

7.
8.
张永春  朱伟 《中国养羊》1998,18(4):19-21
在莫力庙羊场剪毛时,发现一只表型为雌性、腹股沟皮下长有似睾丸的畸形绵羊。对该羊作外周血短期培养进行了核型分析,同时对生殖系统进行解剖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该羊的染色体核型为54,XY;53,XY-4;54,XX。似睾丸的活动物为含有两性性腺的卵睾体,证明该羊是具有混合性腺的两性畸形绵羊。此例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9.
10.
旨在对山羊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进行分离培养。将分离得到的BMSCs进行传代培养,采用RT-PCR法检测其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和sox2基因,以验证其干细胞特性;在此基础上绘制BMSCs的生长曲线,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直观了解。结果表明,分离到的山羊BMSCs原代细胞呈现出成纤维样,并能够表达oct4和sox2基因,证明了其干细胞特性;其生长曲线呈"S"型,在1~2 d时为潜伏期,第3天时进入指数生长期,第7天时进入平台期。结果提示,分离得到的细胞具有BMSCs的特性,能够用于后续的相关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杨泽新  蔡维湘 《草业科学》1995,12(2):17-21,24
通过对放牧山羊的牧草适口性,嗜食性和采食率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表明山羊放牧对灌丛草地的植物适口性、嗜食性比率和采食率均以灌木嫩枝叶,中禾草和苔草属植物较优。季节性规律为:春季山羊喜哺食灌木嫩枝叶,灌木嗜食性比率较高,采食率也较高,夏季山羊喜草本植物,草本植物的嗜食性比率高于灌木,秋季山羊较喜啃食灌木枝叶,嗜食性比率灌木高于草本植物,采食率低于春季,灌木采食率高于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12.
多胎性、受胎率以及成活羔羊数为繁殖性能高低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以多胎性的变量最大.通过多胎性的研究,可大大提高繁殖性能,进一步增强养羊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一段长约11.7 kb的片段缺失导致山羊无角和间性突变,称为无角间性综合征(Polled Intersex Syndrome,PIS)。通过对该缺失片段(AF404302)内4个重复序列(1~3120 bp,3988~4565 bp,4989~7088 bp,7875~9135 bp)的结构分析,发现其右侧一段属于LINE-1家族的L1M3分支(7875~9135 bp),另3段均属于RTE家族的BDDF分支。以缺失片段内两段逆转录酶结构域的全长蛋白序列为参考对NCBI网站牛基因组数据库进行tblastn,并与得到的56条共有序列构建进化树,以此树为基础推断PIS缺失区域大约形成于(22.5~30)百万年前,正好是牛科动物分化趋异的年代,结合其他证据认为该调控方式可能只存在于牛科动物中。该发现也为PIS区域作用机理和non-LTR的竞争学说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4.
2005年3月上旬,南宁市郊某养殖户饲养的270多只杂种山羊相继发病,仅一周时间死亡28只。综合诊断为溶血性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1994年11月末,密山市太平乡红林村柳××养山羊122只,孕母羊88只,产前1个月流产47只,流后产母羊死亡28只,羔羊死亡21只;1995年12月中旬,白泡子乡勤农村邹××饲养48只山羊,孕母羊31只,流产18只,流产后母羊死亡11只,...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山羊猝死症病因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毒物检测及微生物学检验等方法,对山羊猝死症的病因病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证明,本病是由病原菌所致。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经过对这两种菌进行了生化反应等生物学特性研究后,分别鉴定为凝结芽胞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亚种。实验证明,这两种菌通过协同作用而使山羊发生猝死症。  相似文献   

17.
山地夏季人工草场山羊放牧适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州北峰的夏季人工草场,通过划区轮牧试验对山羊的适口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对杂交狼尾草、甘薯、百喜草等7种牧草进行的适口性评价,甘薯对山羊的适口性最好,表现为嗜食;对杂交狼尾草表现为喜食;羽叶决明、南非马唐、俯仰马唐对山羊的适口性较差.同样,山羊对百喜草、印度豇豆等牧草的不同生育期,其适口性系数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某羊场山羊口唇、舌面、口腔黏膜等部位形成水疱、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山羊传染性脓疱性口炎,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在福州北峰的夏季人工草场,通过划区轮牧试验对山羊的适口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对杂交狼尾草、甘薯、百喜草等7种牧草进行的适口性评价,甘薯对山羊的适口性最好,表现为嗜食;对杂交狼尾草表现为喜食;羽叶决明、南非马唐、俯仰马唐对山羊的适口性较差。同样,山羊对百喜草、印度豇豆等牧草的不同生育期,其适口性系数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根据牙釉质(amelogenin,AMEL)同源基因在山羊X、Y染色体上存在不同程度碱基缺失的特点,设计1对引物,对山羊血液基因组DNA混合样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纯化、克隆并测序;然后对46个山羊血液DNA样本(♀:22个,♂:24个)进行性别鉴定。结果显示,雌性山羊样品经扩增只产生一条非特异性条带,雄性山羊样品产生一条非特异性条带和一条特异性条带;非特异性片段长度为349 bp,特异性片段为289 bp;46个山羊血液DNA样本鉴定结果与实际性别对比,雌性准确率为100%(22/22),雄性准确率为100%(24/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