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油菜收获机割台螺旋输送器间隙自适应调节机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过程中由于喂入量波动导致割台螺旋输送器堵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割台螺旋输送器间隙自适应调节机构,实现喂入量变化时实时改变滑块位移以自动调节输送器与底板之间的间隙。输送器动力学与运动学分析确定了调节机构预紧弹簧最大预紧力和调节位移分别为366 N和50 mm。运用扭矩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技术分别开展输送器扭矩和调节位移的性能试验,当弹簧预紧力和刚度分别为293 N和12.65 N/mm时,输送器扭矩为8.267 N·m,减少了40.7%,调节位移为10.2 mm,调节机构性能较优。调节机构对输送器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设间隙自适应调节机构可明显降低扭矩并增加最大喂入量,螺旋输送器转速为150 r/min时扭矩减小了23%;转速为200 r/min时,最大喂入量增加至3.5 kg/s,提高了16.7%。喂入量在不大于3.0 kg/s范围内波动时,试验组最大扭矩小于对照组,说明调节机构可较好适应喂入量的波动。田间试验表明间隙自适应调节机构可提高输送器对喂入量的适应性,避免割台堵塞,后续的脱粒装置、清选装置等工作部件未发生堵塞,油菜联合收获机可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油菜薹收获机械匮乏,人工采摘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结合油菜薹生物学特性与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自走式油菜薹收获机,可实现自走、自动升降、茎叶统收,一次性完成油菜薹切割、输送与收集等工序。基于动力学与运动学分析了油菜薹收获切割、输送及收集过程,得出了影响收获效率的主要因素,开展了切割装置、拨禾装置、输送装置、割台双升降系统的设计与参数分析。以前进速度、切割线速度、输送带线速度及拨禾轮转速为因素,油菜薹收获漏割率、输送失败率及茎叶破损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二次回归正交旋转台架试验,应用综合评分法确定了最优作业参数组合为:前进速度0.56 m/s、切割线速度0.50 m/s、输送带线速度0.79 m/s、拨禾轮转速49.70 r/min,在最优参数组合下,油菜薹收获效果较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机作业后割茬整齐,在最佳参数组合下,漏割率为4.28%,输送失败率为3.42%,茎叶破损率为6.39%,可满足油菜薹实际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3.
油葵联合收获机专用割台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现有油葵联合收获机割台存在的物料堵塞、堆积以及因拨禾轮回带导致的葵盘无法进入割台等问题,结合我国油葵种植模式和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拨禾轮式油葵联合收获机专用割台。对分禾过程中油葵茎秆的姿态进行分析,确定了内分禾器宽度、长度和内分禾器间隙;选取不同拨禾速比λ,对拨禾轮运动轨迹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拨禾速比取值范围,并得出拨禾轮的最优直径和转速;为降低输送器输送时拨指对葵盘的击打和油葵茎秆的缠绕,设计了刮板式输送器;为保证良好的切割效果,基于刀机速比γ,确定了往复式切割器切割速度。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河南庄子村进行了油葵收获田间试验,当整机前进速度为0.8 m/s时,喂入量为3.3 kg/s,割台平均损失率仅为1.42%,整机作业效率0.69 hm~2/h。收获作业过程中整机运行平稳,割台收获过程无堵塞、无缠绕,满足油葵联合收获机割台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割台部位 1.搅龙堵塞:(1) 搅龙的三角带太松,可张紧皮带轮。(2) 浮动滑块失灵,清理滑块,加注润滑油。(3) 喂入量太大,适当降低前进速度,提高割茬、减小割幅。(4) 输送槽被动滚筒伸出过长或伸出不足,被动滚筒伸出量可通过张紧输送带来调节,若伸出量不足,可松开输送槽的张紧调节螺杆,放松前锁紧  相似文献   

5.
机具研制     
前悬挂割草压扁机9GQX-137型前悬挂割草压扁机是甘肃省农机化推广总站与酒泉市铸陇机械制造公司研制的饲草收割新产品,日前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新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该机与13.25kW拖拉机配套,主要由分草装置、拔禾轮、切割器、导草装置、压扁输送机构、束草装置、地轮仿形机构等部分组成。该机可一次完成分草、抉草、切割、导草、压扁输送、束草等项作业。外形尺寸1568×1362×980mm(长×宽×高);割茬高度≤80mm;工作幅宽1370mm;重割率≤3%;割净率≥97%;生产率0.267hm2/h;作业速度5.47km/h;整机质量230kg.。9GQX-137型前悬挂割草机可…  相似文献   

6.
油菜联合收获机集成式纵轴流脱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机链耙式输送器结构复杂、输送路程长、存在堵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集成式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将强制喂入装置与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合二为一,二者呈"T"字形垂直排布,取代传统的链耙式输送器,依靠强制喂入装置和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实现油菜输送、抓取、脱粒分离功能。依据集成式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工作过程,确定了强制喂入轮和纵轴流脱粒滚筒直径和转速等主要参数。试验表明,喂入量为2.0 kg/s,强制喂入轮转速在300~450 r/min时,该装置脱粒油菜的夹带损失率低于1.31%;强制喂入轮转速为400 r/min、喂入量在1.0~2.5 kg/s时,夹带损失率低于1.18%,符合油菜脱粒分离装置的设计指标。田间试验表明集成式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可适应油菜联合收获机的作业要求,实现物料由割台至脱粒分离装置的均匀连续输送和脱粒分离功能。  相似文献   

7.
自走式秸秆收割(捡拾)打捆机是将切割、捡拾、打捆等工序结合到一起的综合机械设备,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割台是重要组成部分,割台功用是切割作物,并由拨禾轮式捡拾器捡拾,倾斜输送器将秸秆推进喂入打捆。它由拨禾轮、切割器、分禾器和输送器等组成。本机割台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对现有收获机割台的设计原理和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拨禾轮齿带毛刷清扫、风吹清种、中间喂入、环形橡胶输送带柔性输送的卧式全喂入割台,避免金属制输送器对种粒的挤压损坏和易残留问题,实现种子收获时降低破损率和混种率的目的。对割台各部件进行形式对比和计算分析,得到最佳割台组合形式。为避免收获过程中受割刀机构的惯性不平衡力、切割作用的冲击载荷、拨禾轮和割台输送机构等运动元件载荷引起的共振,对设计完成的收获割台底架进行了模型分析,保证了割台底架形式的有效性。运用回归分析试验设计方法,对割台拨禾装置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优化分析处理,为小区育种机械化收获技术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河南、山东等地区的玉米收获模式,研究出一种低倾角型收获割台。该装置采用拉茎辊、摘穗板和拨禾链组合方式实现摘穗功能;增设的剔草板可有效清除杂草;在割台中间轴上安装有安全离合器以解决生产安全问题;配装排茎辊的果穗输送装置能有效排除夹杂的茎秆,降低果穗含杂率。割台和果穗输送装置的设计对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由于小麦油菜种植效益的下滑,造成大量冬闲田的产生,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省农业厅提倡种植再生稻。但是,就作者调查了解,这几年孝南区的再生稻试验效益都不显著。人工插、人工割的再生稻,250多kg/亩(1hm~2=15亩)的再生稻谷只卖到3元/kg,连插割环节的成本都没收回来,就更谈不上效益了。某些杂交中籼品种,虽然再生稻收了250多kg/亩,但整精米率只有45%,每亩商品化再生稻米只有区区  相似文献   

11.
自走式秸秆收获打捆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自走式秸秆收获打捆机的设计与试验。该自走式秸秆收获打捆机主要由收割台、驾驶室、输送机构、行走底盘、打捆机构等部分组成。该研究主要解决行走、割台收割、输送喂入环节拥堵等技术难题,其主要技术参数为:工作幅宽2m,额定作业速度为3~5km/h,草捆截面为360×460mm,成捆长度500~1 200mm,割茬≤100mm,可一次性完成切割、收获、压捆等多项功能。田间试验表明,该机性能良好,草捆密度≥100kg/m3,成捆率≥98%,规则草捆率≥95%,总损失率≤3%,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企业标准,满足实际农业生产要求。该研究结果可为秸秆收获打捆机的研究和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玉米收割灭茬机一次可以完成玉米秸秆的切割、输送及割后玉米根茬的破碎,与泰山-30(25)型拖拉机配套,主要适用于对玉米秸秆进行综合利用的地区,与传统作业相比,具有劳动生产率高、强度低、降低作业成本、增加土壤有机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食葵机械化收获过程割台损失大、葵盘输送过程籽粒表皮易划伤、脱粒过程籽粒破损严重等问题,根据食葵生物力学特性、种植模式及机械化收获要求,在传统割台的基础上增设脱粒装置,设计了集分禾、扶禾、拨禾、切割、输送及脱粒等功能于一体的食葵联合收获割台装置,葵盘在割台上实现脱粒,有效缩短了葵盘输送路径,为后续提高清选质量奠定基础。为降低割台损失,依据适收期食葵植株姿态,设计了一种不对行拨杆式拨禾轮,并设计了侧边倾角30°的分禾器,同时在相邻分禾器之间增加软毛刷收集碰撞飞溅籽粒;为减少脱粒过程籽粒破损,设计一种轴流螺旋滚筒式脱粒装置;基于物料抛送过程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得出螺旋输送器拨板安装倾角为18°时葵盘较顺畅进入脱粒装置。为验证割台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留茬高度为700 mm时,联合收获机在1.21~2.11 m/s范围内5组不同速度条件下进行田间作业,割台损失率不大于3%、未脱净率不大于2%、破损率不大于3%,均能够满足食葵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14.
背负式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割台分成上下两层:在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割台的下方安装切割器总成、搅龙总成和茎杆输送箱总成;上层的作用是分离果穗和茎秆并收集果穗,下层的作用是集中压缩输送、切碎茎秆.茎秆输送箱采用双层浮动式的设计,该设计可根据茎秆喂入量的变化自动调节浮动辊之间的距离,实现押送功能.采用盘刀式切碎机,可以有效地降低整机质量,减少切碎机占用的空间.茎秆输送箱输出口与盘刀式切碎器的联接要求较严格,确保切碎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制了一款履带式不停机打捆收割一体机,研究设计了履带式液压变量行走底盘、不停机圆捆打捆装置等关键部件,集成应用了双圆盘锯割台装置、多辊喂入装置、组合式切碎滚筒装置、负荷喂入与作业速度自动匹配的自适应调控系统,研发了由缓冲箱、输送连爬机构、喂入辊和控制系统等组成的不停机打捆系统。整机具有适应柠条、沙柳、杂交构树等木本植物的连续收割、多级输送、切碎抛送、链爬输送喂入和不停机打捆成型等功能。性能试验表明,研制的履带行走底盘能适应8t载重行走和20°爬坡要求,整机行走、切割、输送、链爬输送喂入、打捆作业流程通畅,圆捆成型的捆包尺寸为Φ900mm×1000mm,捆型规整,平均捆重约220kg/捆(柠条鲜重),成捆率约98.2%,损失率约5.5%,平均作业速度为3-4km/h,最高作业速度可达5.9km/h,作业后平均割茬高度<8cm,作业生产效率0.66ha/h,可实现收割、输送、连续不停机一体化作业。  相似文献   

16.
根据芦蒿收获农艺要求,针对芦蒿机械化收获效率低、成本高、工序复杂的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实现芦蒿有序切割、有序输送、有序收集的环保自走式收获机。介绍了该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夹持输送装置、转向装置和切割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结构设计与参数分析,确定了整机电池动力容量为48V/100Ah、输送倾角θ为30°、割茬高度可调范围为40~400mm以及各驱动电机的型号等。田间试验表明:设计的芦蒿有序收获机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平均作业速度可达0.84m/s,前进速度可达6m/s,喂入量0.62kg/s,作业效率0.23hm2/h,能一次完成芦蒿有序切割、有序输送、有序收集作业。作业质量满足行业标准以及后续生产要求,有助于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结合自组装的网格型电极,试验研究次氯酸钠发生器在不同盐水温度、不同运行模式、有无冷却措施等情况下的运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降低电解槽内盐水温度可有效提高次氯酸钠发生器的电解效率。增设循环冷却水或间歇式运行可提高有效氯产量38%~42%、电流效率37%~65%,降低运行成本5.217~10.185元/kg。增设循环冷却水情况下有效氯产量最高可达263g,相应的理论运行成本为8.876元/kg;电解270~310min时,有效氯产量为235~250g,运行成本最低,为7.989~8.066元/kg。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产氯量、运行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电解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黑塌菜的收获效率,减少人工劳动时间并降低劳动强度,设计一款小型电动履带式黑塌菜收获机。通过查阅蔬菜类收获机相关文献,结合实地调研、理论计算与计算机辅助技术等方法,根据黑塌菜生长特点和收获要求确定黑塌菜收获机整体结构设计方案,包括切割装置、输送装置、割茬高度调节装置、行走装置与收集装置。对关键部件进行理论计算,确定切割、输送、割茬高度调节等装置的关键参数。对整机机架结构进行线性静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工作过程中,机架最大变形量为0.929 mm,最大等效应力为117.8 MPa,满足结构设计和材料强度要求。以江苏省如皋市黑塌菜种植基地的黑塌菜作为试验对象,展开黑塌菜收获机收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塌菜收获机进行土下切割作业时,平均割茬高度为10.5 mm,收获效率为0.09 hm2/h,漏割率小于5%,耗电量约为28.77(kW·h)/hm2,电量均价按0.51元/(kW·h)计算可得成本为14.67元/hm2,试验结果满足黑塌菜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19.
宽割幅立式割台采用被动式星轮扶禾器部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善和提高立式割台的性能,对立式割台作物切割输送理论进行了探讨;并从动力学的观点,分析作物在割台上切割输送时受力状况。因而找到增加作物输送稳定性达到“直立输送”要求的方法和工作部件。采用星轮扶禾器后能改善原立式割台地头散穗,割幅不能增宽,机器前进速度受到限制等缺点。  相似文献   

20.
分段收获是东北地区收获谷物的主要方式。其步骤是在谷物蜡熟期利用割晒机将谷物割倒 ,放成连续的条铺 ,通风凉晒几日 ,然后用联合收割机捡拾脱粒。条铺铺放必须同割茬行向具有一定角度 ,铺放于割茬上 ,通风透气性好 ,便于捡拾。谷物割晒中 ,条铺铺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籽粒的品质和捡拾漏损率 ,它主要取决于割晒机割台的输送装置。现有的割晒机割台输送装置难以保证铺放要求 ,针对这一问题 ,对输送装置的改进进行探讨。1 现有割台输送装置的缺陷现有割台输送装置是一条与前进方向垂直、与割刀方向一致的输送带 ,采用单带输送 ,将割倒的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