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春花烂漫风光无限,菜花飘香游趣无穷。在上海南郊杭州湾畔的奉贤区海湾镇海兴路888号,一群群游客流连在蔬菜的海洋中,欣赏着田园美景,体验农事活动,享受采摘乐趣,品尝农家美食……这就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蔬菜为主题的国家级4A农业旅游景区——上海都市菜园展示园。“都市菜园”展示园是光明食品集团上海五四有限公司在现代农业集约化、精细化、设施化、品牌化、生态化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已成为农业产业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和上海市农业生态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五四有限公司以“都市菜园”品牌为纽带,积极打造市民休闲娱乐的观光园地、覆盖长三角销售网络以及辐射全国的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形成旅游、销售、生产“三位一体”的蔬菜产业发展新概念。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建立共享平台,实现乡村土地使用权共享,提高资源尤其是闲置土地资源的 利用率,实现“共享菜园”模式构建。利用此平台实现供需双方便捷的信息交流,满足城镇人口 亲近自然、获取有机蔬菜的需求。同时,农民通过出租土地及提供种植教学、维护菜园等增值服 务获得收入。  相似文献   

3.
近日,北京市延庆县成立了由颐和园奥科美技术服务、天津延东制冷、延伸养鸭、前庙葡萄、四海花卉、绿菜园蔬菜等19家公司、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的集养鸭、种花、蔬菜水果生产、蜂产品加工、产品保鲜及网络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北菜园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这种“捆绑式”联合社的成立将有效解决农产品价格不稳、农民卖菜难、农产品滞销等问题,保护了农户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4.
都市菜园生产结构与模式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菜园生产结构与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为都市蔬菜的安全稳定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在分析都市郊区特定生态区域蔬菜种群、茬口类型及栽培方式等生产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效集约型、有机生态型、休闲观光型等都市菜园的主要生产模式,总结了植物工厂、家庭农场、移动菜园等都市菜园的特殊生产方式。对都市蔬菜发展所面临的劳动力资源匮乏、土地资源紧缺、水资源污染和环境压力增大等挑战,提出了所需要的政策扶持、知识创新和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5.
<正>在京郊延庆,说起有机农业,康庄镇的名气数一数二。这里拥有20公顷高标准的设施有机菜园,是延庆最大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各种有机蔬菜100多万千克。从抓生产到促销售,从单一品类到产品多元化,近年来康庄瞄准首都高端有机农产品市场,推动了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民增收,为打造京郊生态名镇,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提起康庄镇的有机蔬菜,不能不提北京市  相似文献   

6.
现在不少人都是在城市里工作读书,都期盼能够吃上在菜园里种植的无污染、健康绿色的蔬菜.为此,山东省郯城县北泉农业有机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别出心裁——用花盆种蔬菜,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绿色新鲜可食用.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一亩菜园十亩田”,这句话即说明蔬菜种植在群众生活中的重要性,也说明了蔬菜种植的高效益。但是,种植设施蔬菜的大棚是人为创造的一个特殊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古诗与瓜蔬     
胡曹 《今日农村》2004,(2):48-48
我国蔬菜栽培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书《尔雅》中对“蔬”字描述为:“凡草菜可食者通曰蔬”。约在3500多年前有了篱笆围成的菜园,在《诗经》中就有“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嫁”之说,这里的“圃”,就是当今的菜园。 到了春秋时期,在《地官》一书中,提到官府已经设有“场人”、“闾师”的官吏,专门掌管场圃、田园,从事蔬菜生产。那时,蔬菜被列为“百谷”之一,战国至秦汉,蔬菜品种较少。当时最主要的蔬菜有五种:即葵、韭、藿、薤、葱,这就是古代所谓的“五菜”了。在古医书《内经》中,对蔬菜的食用价值作了充分的肯定,有“五菜为充”的记载;《尔…  相似文献   

9.
第一道坎:"身份"能确定吗?在超市面对各种名目的蔬菜,"绿色"、"有机"、"无公害"标志让消费者难以分辨。有关专家坦言,要想辨别有机菜,只有靠识别认证标签。根据相关标准,在销售环节,有机蔬菜除产品上应加贴有机标志外,还应在柜台或货架上公示"有机产品认证证书",上面包括认证时间、地块、品种、产量等信息。但有些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05,(12):1-1
炒菜秧、腌黄瓜、白煮胡萝卜……近日,南京溧水县有机田园首次推出全部以有机蔬菜做成的“有机宴”,吸引众多顾客专程去品尝。据南京农业大学有关专家介绍,所谓“有机蔬菜”就是采用无农药、无化肥、无激素、无转基因生产出来的蔬菜,用的都是有机肥。这种蔬菜“身价”较高,6~8元/公斤青菜很普通,但销路依然不错,目前南京部分超市已设立有机农产业品专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肥城市积极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坚持不懈地把有机蔬菜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培植,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有机蔬菜基地面积发展到1.13万公顷、30多个品种,年产量48万吨,带动农民增收5.7亿元,产品95%以上出口欧盟、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发展有机蔬菜最早、面积规模最大、编制规划最先、加工出口最多的县市。被列为联合国工发组织、亚洲食品卫生安全控制协会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国家环保部“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山东省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还被确定为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绿卡行动计划”实施县。  相似文献   

12.
王美玲 《中国农垦》2014,(11):76-76
10月17日-26日,光明食品集团主办的第三届光明蔬菜节在“上海都市菜园”主题公园闪亮登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蔬菜生产在各地得到迅速发展,蔬菜的播种面积在逐年扩大。但是,随着蔬菜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菜园土壤的生产性能逐渐降低,出现了菜园土壤肥力下降的现象。菜园土壤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积极发展蔬菜生产的同时,如何防治菜园土壤肥力衰退,是发展高产优质蔬菜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类蔬菜硝酸盐含量及其与土壤肥力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沙市东湖村(菜园土壤母质为第四纪红土)和杉木村(菜园土壤母质为河流冲积物)两个露天蔬菜生产基地的6种86个春夏季蔬菜进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并与对应的菜园土壤8个肥力指标间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菜园土上6种蔬菜硝酸盐的含量和其含量的变异系数均表现为叶菜类>瓜果茄豆类,且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平均含量是瓜果茄豆类的3.3倍;6种蔬菜中,除苋菜外,其它如空心菜、青椒、红茄子等5种蔬菜硝酸盐含量是冲积菜园土>红菜园土.6种蔬菜中,其中叶菜类蔬菜硝酸盐达高度污染水平的平均占57%以上,达严重污染水平的占14%以上;其它类蔬菜硝酸盐达中度污染水平的平均低于50%.6种蔬菜硝酸盐含量与对应的土壤肥力指标之间均能够建立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均达显著以上正相关.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和全钾含量是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土壤肥力因素,其中土壤硝态氮含量又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黑龙江)》2014,(16):I0002-I0002
有机蔬菜、绿色蔬菜、品牌蔬菜……价格往往高于普通蔬菜几倍甚至十几倍。但是,在“有机”、“绿色”、“品牌”等种种动人的旗号下,“价高”是否真的代表“质优”?“贵的”蔬菜是否一定是“好的”?笔者在天津、贵州等地调查了解到,一些价格相差悬殊的蔬策质量却无太大区别……  相似文献   

16.
刘林 《当代农业》2014,(24):15-15
在江苏省农科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里,记者见到了只有0.5平方米的"菜园",绿油油的青菜生长在"管子"里。"管子里装的不是土壤,而是营养液和水。"该所研究人员说,这种"阳台版"水培菜园,可实现阳台四季种植,更为重要的是,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不使用农药,干净卫生,摘下来即可食用。水培鲜食蔬菜优势明显当科研人员拿出几种水培蔬菜后.记者被它们的“长相”深深“折服”了:根部干净整洁、全身鲜嫩碧绿、菜叶上连1个虫眼都没有。  相似文献   

17.
宜良县伊甸园农庄有机蔬菜抢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宜良县伊甸园农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经过将近_二年的土壤转换和改良以及规范化管理.从种植土壤上保证蔬菜“有机”的品质,逐步得到市场认可。有机蔬菜价格虽然高出普通蔬菜数倍,依然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有机蔬菜含义及国内生产经营情况,通过分析冀西北农业生产资源,认为在该区发展有机蔬菜产业条件成熟,提出了冀西北有机蔬菜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北京绿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延庆县康庄镇小丰营村,于2007年6月正式成立。目前,合作社拥有成员298户,蔬菜种植面积1500亩,资产总额达到1181万元。合作社除了拥有干余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五百亩有机蔬菜基地外,还建有八达岭蔬菜市场、农资门市部、内部资金互助会等服务机构。绿菜园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忠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合作社的发展要靠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20.
泰安市1994年开始尝试有机蔬菜栽培,并于1997年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经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和国家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颁证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是全国最早发展有机蔬菜和进入国际市场进行贸易的地区。近年来,泰安市委、市政府确定,把发展有机蔬菜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战略选择,把做大做强有机蔬菜作为泰安发展现代农业的“三大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