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昌吉州是全疆最干旱地区之一,春早尤为严重,平原区年平均降水176.7mm,蒸发量高达2034mm,全州河泉水资源2283亿m3,人均占有量2210m3,约为全疆平均水平的33%,全州可耕地每公顷占有量4980m3,仅为全疆平均水平量的19%。水资源不但短缺,而且季节性变化悬殊。春季(3—5月)  相似文献   

2.
保护地的生产直接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实现了研究与生产之间的快速转化.重点介绍了沟畦灌、微灌、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的特点,讨论了不同的灌溉方式对土壤地温、含水量、施肥效果、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作物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作物产量品质及产值、耗水量及耗水强度等技术指标的影响以及这些灌溉方式的应用对保护地农户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型节水灌溉设备推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薄壁软管微灌技术 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的农业部重点课题“软管微灌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最近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该课题主要成果:①研制了采用双上孔微灌带的薄壁软管微滴灌系统;②研制了文丘里微灌施肥器;③研制了采用多孔式微喷带的薄壁软管微喷灌系统;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薄壁软管微灌面积约 4333万 hm2。与其他微灌技术相比,这种薄壁软管微灌技术的突出特点是:投资低廉、抗堵塞性能好、工作压力低、安装使用方便等,连片和一家一户小面积使用都很方便。 该技术适用于保护地内和大田蔬菜、花卉、果树等…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田间节水灌溉新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l喷灌为喷洒灌溉的简称,是利用专门的设备(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等)把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洒器(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水滴,均匀散布在田间进行灌溉。喷灌系统可分为固定式、移动式和半固定式喷灌。1.l固定式喷灌各组成部分在整个灌溉季节(长年)都固定不动或除喷头外其他部分固定不动。优点是占地少,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控或遥控作业,适宜于蔬菜和经济作物灌区,不足的是建设投资高。1.2移动式喷灌该系统的动力、水泵、管道、喷头可以移动。其结构简单,投资较…  相似文献   

5.
节水灌溉技术我国研究和推广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有数十种之多,经过实践检验较为成功,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有下述8种。(l)喷灌技术。利用专门的设备(动力机、水泵、管道等)把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洒器(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在田间进行灌溉。喷灌几乎适用于灌溉所有的旱作物,如谷物、蔬菜、果树等。(2)微灌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等。它可根据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滴头、微喷头、涌水器和滴灌带等),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  相似文献   

6.
大棚节水灌溉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这里讲的大棚灌溉新技术主要是大棚渗水灌溉、双翼软管微滴灌和“润佳”小型滴灌系统。 1.大棚渗水灌溉。用管径为10~15mm、管壁上所有间距为35cm,孔径为1.2mm的水平单眼塑料细管做毛管,每1m间距布设1条,埋入地下8~10cm的土壤中,两侧种植农产品。  相似文献   

7.
李世英 《节水灌溉》1998,(1):35-35,40
2.2微灌设备生产现状2.2.1生产能力目前国内专业化微灌设备生产厂如雨年春笋逐年增多,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如北京绿源塑料联合公司、河北龙达灌溉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能力能满足每年推广7万多公顷微灌面积,而山东莱芜塑料制品厂由于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生产能力从lop余吨发展到现在的4000余吨。2.2.2生产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由于一些国内微灌设备生产厂家,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工艺和关键技术,加上在我国开办的独资。合资微灌设备企业,一开始生产设备及工艺水平起点较高,因而近几年我国微灌设备的生产工艺和产品…  相似文献   

8.
几种节水灌溉新技术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节水灌溉理论研究的深入,节水灌溉技术也得到广泛发展和利用,尤其我国水资源短缺、空间分布不合理,开发和示范推广节水灌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在总结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当前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膜下滴灌、痕量灌溉和微润灌溉,分析这些灌溉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农业灌溉用水是我国用水的第一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国工农业总用水量的80%以上。随着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尖锐,节水已成为我国解决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其节水潜力很大。下面就介绍几种新的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介绍喷灌机械化技术、微灌机械化技术和行走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的定义及优缺点,阐述各项节水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技术特点及适用性,为推广应用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节水灌溉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节水与开源中央和水利部已经把“节水为主、节水与开源并举”这一今后开展节水工作的方针写入有关文件。虽然我国有 2 .8万亿m3 的水资源总量 ,全世界排第 6位 ,但人均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 2 2 % ,排在世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第 10 9位 ,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因此 ,以“节水为主”是十分正确的。不仅用水大户农业灌溉要节水 ,人民生活、工矿企业也要节水 ,全社会都要节水 ,只有节水才能使我国不断地可持续发展下去。关于节水与开源 ,1999年底的资料表明 :1999年开源工程1m3 /s流量平均要投资 1.2 1亿元 ,按灌溉模数 1m3 /s流…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三江平原井灌水稻节水增温灌溉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生产实践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归纳与总结 ,对三江平原井灌水稻节水增温灌溉管理提出了几点实用性建议 ,可供灌溉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三江平源井灌水稻节水增温灌溉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生产实践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归纳与总结,对三江平原井灌水稻节水增温灌溉管理提出了几点实用性建议,可供灌溉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确掌握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有关指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指标都是根据科学试验得出的 ,指标精确度高 ,但在大面积实际应用中很难把握 ,为此 ,根据江苏省多年推广的经验 ,提出了大面积推广时水稻生育期、土壤水分、施肥、密度等指标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5.
涂琴  李红  蔡彬  王涛 《农机化研究》2013,35(4):240-244
在分析当今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形势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江苏省节水灌溉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结合江苏省经济水平、地理条件等因素,对江苏省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表明:江苏省工程节水措施的覆盖面总体偏低,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急需推广;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催生新的灌溉模式。研究得出:在解决好淮北地区大田作物灌溉的同时,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需逐步提高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标准,重点抓好经济作物的喷微灌工程建设,重视劣质水灌溉技术的合理应用;注重加强灌溉人员的技术培训,创新灌溉用水管理形式;灌溉技术的科研亟待深入,喷头产品的研发、灌水器节水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最近,李岚清副总理在关于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的一份情况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他指出:节水是维持生命延续的永恒主题。行走式节水灌溉是中国特色节水灌溉的一个典型,它多采用灌溉、施肥、播种、洒药于一体的模式,在某些地区,特别是春旱地区,有其适应性,应加以研究开发。我国北方农区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年降水量的70%~80%集中在7月~9月,春旱十年九发生。春季正是播种季节,因此,亟须用一种行走式节水灌溉机械来保春播。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就是一种在水资源匮乏或无灌溉水源的地区,在土壤墒情不足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7.
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专题“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中,取得了地下滴灌技术应用研究、波涌灌溉技术应用研究和水平畦田灌水技术应用研究等3项重大科技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地下滴灌专用灌水器和波涌灌溉设备的研制开发、利用田间小区试验和 值模拟方法研究各种灌水技术的田间灌水设计参数和田间适宜条件、激光控制土地精细平整技术的应用、不同平地方法间的组合应用模式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上有所突破与创新。这些成果的取得,为我国田间节水灌溉的发展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对提高我国地面灌溉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洪水河灌区实施节水灌溉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目的建设给民乐县洪水河大灌区的改造起到示范作用。充分利用地面高差 ,采用自压管道输水喷灌新技术 ,是今后灌区配套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节水灌溉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的指示精神,通过分析节水灌溉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节水灌溉建设是为“三农”服务的基础,提出加强节水灌溉建设的重要性及对策,思考如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