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趋色特性,将光波设定在特定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引诱害虫扑灯,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使害虫落入灯下的接虫袋子内,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为了探讨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降低森林病虫害防治成本的新路子,晋城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购置了5台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以下简称频振式杀虫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秦皇岛市积极探索无公害防治新技术,逐步实现以化学防治林果病虫害为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转变。从研究并利用寄生害虫蛹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人手,继而研究开发利用寄生害虫卵天敌赤眼蜂携带病毒防治松毛虫技术,并试验推广了取代化学农药的物理、生物防虫技术,为全面实施林果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在实施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工作中,把松毛虫的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使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从以化学农药为主向以营林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要手段和提高森林自控能力为目的的方向发展,几年来,综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在实施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工作中,把松毛虫的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使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从以化学农药为主向以营林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要手段和提高森林自控能力为目的的方向发展。几年来,综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生物防治是农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一个方面。主要是利用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防治病虫。而使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在生物防治中更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防治就其实质来说是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以生物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这是森林害虫防治的一条正确途径。那么,只要有助于森林生态系  相似文献   

6.
一、按照新时期林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确立新的防治策略 当前,由于防治技术的限制,石家庄市病虫害防治通常采用单一的化学农药防治。化学农药防治具有省时、省力、高效迅速等优越性,而且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特别是初次使用药剂的区域可以达到较高的防治效果。但化学防治的有害方面远远超过了它的优点,使用化学农药污染环境,引起人畜中毒;长期连续使用化学农药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从而加大对环境的污染和防治的成本;使用化学农药还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害虫再次猖獗。  相似文献   

7.
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包括监测预警体系、检疫控灾体系和防治服务体系三个部分。健全和完善森防体系是搞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关键。目前,国家林业局正在建设以1000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核心的测报体系,努力使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形势的需要,随着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掌握虫情动态,控制突发性大规模森林病虫害暴发成灾成为可能。随着森林分类经营方式的确立,以国家投入为主的防护林和特殊用途林等以生态效益为主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应是以后森防系统的工作中心。因此,在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检疫控灾体系和防治服务体系,发挥森防体系和综合协调和防治示范作用,带动整个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但是从全国整体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形势看,森防体系建设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8.
昆虫生长调节剂是协调综合治理的理想药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中长期使用速效、广谱、高毒的化学杀虫剂,导致对天敌大量杀伤,害虫迅速产生抗药性和环境的污染等弊端,在国外及近期国内局部地区应用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森林害虫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在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中推广应用昆虫生长调节剂是协调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奎 《绿色大世界》2011,(12):15-16
简述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趋势,森林病虫害与生态林业的相关知识。提出了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建立绿色生态林业的途径,包括以科技为引导,加强林业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广泛发动群众,构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坚实的基础;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降低农药对生态系统的污染;加强森林病虫害的测报,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建立绿色生态林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趋势,森林病虫害与生态林业的相关知识。提出了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建立绿色生态林业的途径,包括以科技为引导,加强林业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广泛发动群众,构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坚实的基础;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降低农药对生态系统的污染;加强森林病虫害的测报,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是鄂东地区松树的主要虫害,过去防治主要使用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极大,且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而生物防治对养蚕又带来极大的威胁,今年英山使用纯森得保生物药剂进行了大面积越冬代马尾松毛虫防治。笔者通过对几个防区的调查和分析表明:灭虫效果达99%以上,没有造成任何污染,既保护了环境,又解决了防虫与养蚕的矛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Comparisons between petroleum spray oil (PSO)-based pest management (pest management based on petroleum spray oil) and conventional pest management were made in a navel orange orchard from 2004 to 2005 in Ganzhou, Jiangxi province, South China. PSO-based management reduced chemical pesticide use and increased the species richness of natural enemies. To control the key pests below the economic threshold, PSO use, compared with chemical pesticide, reduced the cost of pest management. PSO had no negative effects on fruit yield and quality, and could form the basis of a practical and 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 program in navel orange. C. Chen and J. Zheng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笋用竹集约经营技术所引发的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从生态学原理、竹农生产经营方式角度分析了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应采取加强营林措施、提高竹林抗性、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结合以及生物农药防治措施来控制笋用竹林病虫害。  相似文献   

14.
人工林的虫害问题将是长期的客观存在,促进人工林生态丰度的提高与经济可行是建立有效的防治技术体系必须遵守的2个基本前提。文中提出了人工林害虫“精确防治”的概念,阐述了实施“精确防治”的林业科学基础,建立了从造林(林分改造)设计到化学农药精确闪击初步完整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潮汕地区橄榄害虫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调查结果表明,潮汕地区橄榄害虫的发生和为害常年可见,且相当严重。橄榄害虫有23种,其中同翅目11种,鳞翅目7种,鞘翅目4种,等翅目1种。主要害虫为橄榄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 canarium Yang et Li)、小直缘跳甲(Ophride parua Chen et Zia)和小黄卷叶蛾(学名待定)3种。鉴于橄榄害虫防治上普遍存在预测预报工作不到位,防治不及时,用药不当等问题,建议加强技术指导,采用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基础、配合适当的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按照生产绿色食品的要求,把害虫的发生和为害程度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  相似文献   

16.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是我国重要的外来入侵生物,属国家检疫性害虫之一。红脂大小蠹在山西省泽州县分布于伊候山林场、巴公镇、大阳镇,寄主植物有油松、白皮松、华山松。该虫在泽州县1a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以及少量的蛹在树干基部或根部的皮层内越冬;采取性诱、化学防治、伐除虫害木、检疫、生物防治、营林等技术进行了防治,防治效果达80%以上,虫株率可控制在1%以下。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根部施药、钻孔注药、插药瓶、挂药袋以及从虫孔注入药液和药膏等方法对蛀干害虫的防效。挂药袋仅对孵化初期的臭椿沟眶象防效较好,从虫孔注入药液对向下或上下串食的害虫防效较好,SGY药膏对向各种方向蛀食的害虫防效均高于90.0%,其他方法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8.
柿树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柿树在栽培中过量施用农药、化肥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和工业化给环境带来污染,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柿果严重污染。经试验表明,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合理配置授粉树,科学栽植,提高座果率,加强土肥管理,整形修剪,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无公害高产栽培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昆虫信息素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昆虫信息素是由昆虫体内产生、具有引诱昆虫行为反应的化学物质,其人工合成化合物称为引诱剂。昆虫性引诱剂是一种无公害的杀虫剂,其特点是灵敏度高、防治效果好、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使用方便。利用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梨小食心虫(Garpholitha molesta)、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等农林害虫的性引诱剂防治相应的害虫已获成功,并且防治效益好,成本低廉,证明应用昆虫性引诱剂监测和防治害虫很有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20.
砍杂抚育是毛竹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将传统的人工除草改为化学除草,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广丰县横坑林场的毛竹低产林应用高效化学除草剂盖灌能48%乳油和草甘膦41%水剂混合药喷施除(控)杂灌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施药即可清除竹林中90%以上的杂灌木,并且不会影响毛竹生长;化学除草成本仅为人工除草成本的32.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