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包括外部观察法、直肠检查法、阴道检查法、子宫颈处黏液诊断法、乳汁诊断法、尿液诊断法、阴蒂观察法和超声波妊娠诊断法。奶牛早期妊娠诊断工作有利于提高牛群的繁殖率,减少牛场损失。  相似文献   

2.
奶牛的发情鉴定有外部观察法、阴道检查法、直肠检查法、激素测定法等。生产中常用外部观察法和直肠检查法相结合进行奶牛的发情鉴定。外部观察法是根据奶牛外部表现和精神状态即发情特征来判断,而直肠检查法则是通过直肠壁触摸母牛卵巢上卵泡发育的情况,来判断母牛发情的阶段,确定准确的输精时间。前者容易观察,易掌握;而后者则对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难掌握,但它是最准确的奶牛发情鉴定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自奶牛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尤其是采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以来,奶牛场的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紧随其后,奶牛的早期妊娠诊断成了奶牛场发展中关注的重要问题。奶牛的早期妊娠诊断是缩短产犊间隔、提高奶牛场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如何能够在下一个发情期前准确地检查出妊娠是奶牛养殖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目前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方法有很多,包括直肠检查法、超声波检查法、妊娠相关糖蛋白  相似文献   

4.
郭华  杨海成 《中国奶牛》2011,(13):46-47
本文简要叙述了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中常使用的外部观察法、直肠检查法、阴道检查法、子宫颈处粘液诊断法、乳汁诊断法和超声波妊娠诊断法的优缺点,适宜使用时间及受孕牛子宫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选取蒲公英、金银花、黄芩等中药组成方剂并制成中药乳膏,应用于患乳房炎奶牛。采用形态检查法对奶牛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试验组用药前后差异显著,用药后与健康组差异不显著。从而说明此中药制剂能提高乳房炎奶牛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对于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具有促进的作用,对揭示中药治疗乳房炎的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四川地区奶牛乳房炎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次试验采用临诊检查法、病原菌分离、B.M.T试剂检查、体细胞计数法对四川地区4个奶牛场的80头泌乳奶牛进行了乳房炎的检测.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阳性率为18.8%,隐性乳房炎头数阳性率为73.8%.  相似文献   

7.
高产母奶牛发情可通过外部观察法、试情法、阴道检查法、直肠检查法来进行发情鉴别,准确率可达90%以上。 1外部观察法 高产母奶牛发情后,表现精神不安,食欲减退,行为惊恐,频繁越栏,不断呜叫,频作排粪尿姿势,互相爬跨。外阴部肿胀,阴道黏膜充血,有少量黏液从阴道流出(吊线)。  相似文献   

8.
选取93头育成荷斯坦奶牛、120头经产荷斯坦奶牛,用UCOWS奶牛发情监测系统检测奶牛发情,收到发情信息的奶牛,用直肠检查法进行发情鉴定,评价UCOWS法和直肠触诊发情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表明:育成牛Kappa值为0.706,经产牛Kappa值为0.850.说明UCOWS法和直肠检查确诊发情结果符合率很高,UCOWS完全能够用于奶牛发情鉴定.  相似文献   

9.
判断奶牛是否妊娠,有临床检查法和实验室诊断法两种。临床妊娠诊断有牛体观察、直肠检查或腹部触诊、听诊胎儿心音、超声波检查等方法;实验室妊娠诊断有血(乳)孕酮的测定等方法。在生产上使用最多的妊娠诊断方法是直肠检查,其优点是操作简便易行,验胎准确率较高,尤其是配后2个月左右,查胎准确率很高。现把判断奶牛是否妊娠的直肠查胎的注意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奶牛妊娠诊断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便而有效的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方法 ,是养牛生产及畜牧兽医工作者长期以来亟待解决的问题。奶牛饲养管理的目标除了提高产奶量外 ,就是要尽量缩短空怀期。因此 ,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是促进奶牛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妊娠诊断的方法有很多 ,下面仅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 直肠检查法直肠检查法是判断奶牛怀孕的最基本而可靠的方法 ,它通过生殖器官的变化判断奶牛是否怀孕。当母牛配种 1 9~ 2 2d后 ,不能摸到胎胞 ,子宫的变化也不明显。如果在奶牛输精排卵的第 1 7d在上次发情排卵处 ,摸到与 1 5d相等大小的发育成熟的黄体存在 ,则说明…  相似文献   

11.
奶牛冷配注意的事项及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牛冷配能改变奶牛品种的退化,对家畜品种改良和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对公畜进行周密鉴定的情况下,可防止奶牛近亲繁殖,对发展畜牧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如不遵守操作规程,卫生要求不严格,则会造成受胎率下降,引发生殖道疾病传播。笔者结合现实情况,将有关事项概述如下。1母牛的发情鉴定发情鉴定的方法有外部观察、试情、阴道检查、直肠检查及电测等,最常用的是阴道检查法和直肠检查法。1.1阴道检查法:是用开膣器观察阴道的黏膜、分泌物和子宫颈口的变化来判断母牛是否发情。没发情的母牛阴道黏膜…  相似文献   

12.
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一直以来是奶牛养殖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奶牛养殖业飞速发展,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更加影响着奶牛的发展。家畜早期妊娠诊断方法研究历史悠久,从早期观察配种后母畜周期发情停止和使用最为直接的直肠检查法,到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相继发展起来的妊娠诊断方法很多。本文仅将在生产中具有实际应用和发展前景的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母牛冷配能改变奶牛品种的退化,对家畜品种改良和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对公畜进行周密鉴定的情况下,可防止奶牛近亲繁殖,对发展畜牧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如不遵守操作规程,卫生要求不严格,则会造成受胎率下降,引发生殖道疾病传播。笔者结合呼伦贝尔市实际情况,将常用的冷配操作规程概述如下。1母牛的发情鉴定发情鉴定的方法有外部观察、试情、阴道检查、直肠检查及电测等,最常用的是阴道检查法和直肠检查法。①阴道检查法:是用开膣器观察阴道的黏膜、分泌物和子宫颈口的变化来判断母牛是否发情。…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新乡市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病原学检查法对新乡市4个奶牛场的102头奶牛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调查结果:隐孢子虫感染率为20.6%;发病率为5.8% ;不同年龄的奶牛感染情况不同;机体免疫功能较低的奶牛易感染;经鉴定虫种为鼠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uris)。  相似文献   

15.
奶牛3种早孕诊断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3种早孕诊断方法的比较刘深廷,徐希军(山东莱西市职业中专,266611)李忠平,王晓东,张为鹏(山东莱西市畜牧办)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是提高奶牛繁殖率和产奶量的重要措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最早应用的早孕诊断方法是直肠检查法,但此法确诊时间晚,劳动强...  相似文献   

16.
2003年3月,笔者在日本千叶县家畜共济联合会夷隅家畜诊疗所学习一个月,跟日本兽医师岩濑慎司先生学习奶牛直肠检查法。学习了他们一些新鲜的操作,见识了此方法在日本奶牛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现整理成文,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仪诊断猪、羊的妊娠已成为比较准确、可靠的简便方法。对于大家畜如奶牛的妊娠诊断目前大多数仍然沿用直肠检查法。这种方法虽然准确性较高,但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实践才能正确掌握,寻找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早期诊断奶牛妊娠的方法,仍然是畜牧工作者当前极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B-超检查法分别奶牛对卵巢疾病、子宫疾病进行诊断,结果发现青海省某奶牛场402头奶牛中有50例患卵巢疾病、子宫等疾病,其中卵巢疾病和子宫内膜炎分别占44%和44%,胎衣不下占6%。;通过对卵巢、子宫疾病按不同类型进行综合治疗,总治愈率达82.0%。  相似文献   

19.
2003年3月,笔者在日本千叶县家畜共济联合会夷隅家畜诊疗所学习一个月,跟日本兽医师岩濑慎司先生学习奶牛直肠检查法。学习了他们一些新鲜的操作,见识了此方法在日本奶牛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现整理成文,供广大同行参考。1日本奶牛直肠检查法的主要操作直肠检查的准备工作和前期操作按常规方法进行,此文略,只介绍主要操作如下:1.1将子宫角和卵巢引至骨盆腔手心朝下握住子宫颈,然后抬高手腕,将子宫颈缓缓竖起,慢慢回拉,子宫角也就随之移向骨盆腔。在左右子宫角之间有两片小系膜,上膜称为背侧角间韧带,下膜称为腹侧角间韧带。将手指先插向背侧角…  相似文献   

20.
三种奶牛发情鉴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行为观察法、阴道粘液测试法和直肠检查法对 2 0 0头育龄空怀奶牛进行了发情鉴定。主要体会 :(1)应用外部行为观察法 ,在被爬跨次数、爬跨次数、运步次数方面发情奶牛与非发情牛差异非常明显 ,早、中、晚 3次检出率达81% ,早、晚 2次就检出 74 .5 0 % ;(2 )应用阴道粘液测试法 ,如果测出pH值在 7.0~ 7.4或测试黏液牵缕性在 6~ 8次 ,一般就认定为发情奶牛。结合行为观察法早、中、晚 3次检出率可达 96 .5 0 % ,早晚 2次检出率达 89.5 0 %。为节省人力 ,两种方法结合观察早晚 2次即可满足一般奶牛场的配种需要。 (3)直肠检查法 ,此法直接、准确 ,是目前最可靠的方法 ,但需要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